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無字江山> 第182章 寶藏

第182章 寶藏

  這雖然不是遠古天熊唯一出現的證明但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證明,教授一直為此癡迷,一直在進行天熊殘片複原模擬。


  他其實已經修複模擬出至少十幾個紅山熊,隻是很快他自己又全都毀掉了,因為他認為相聚真實的紅山熊相差甚遠,他要還原最真實的紅山天熊。


  一個人教授的研究方向通常隻會截取一段曆史或者一段曆史的某個片段某個種類,通常不會去研究整個浩瀚如煙海的全局曆史。


  其實女神廟出土的絕不僅僅是泥塑熊爪殘片而已,女神廟同時還出土了泥塑猛禽殘件——鷹翅。對比第16地點4號墓出土的玉鷹,可以發現這件泥塑的鷹翅與玉鷹翅膀所用的表現手法是相同的。


  由於女神廟直到現在並未經過完整的發掘,我們不知道這座廟宇還有沒有其他表現動物崇拜的泥塑,以及這些動物形象的出現到底是作為守護神,還是作為祖先神?

  畢竟,以動物作為祖先神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普遍的,特別是在人類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年代。


  還有女神廟第二建築址西山台邊緣處的圓坑狀遺跡。在第一地點,除了女神廟之外,還有另外3個建築址,那是3個用石頭砌牆築成的山台。


  第二建築址北部山台的邊緣發現有大片紅燒土堆積,在此地采集到一些泥塑人像的構件,這裏是否是另一座廟址尚不能確定。


  但是根據我個人的猜測神廟周邊的山台和灰坑很有可能是一些製作陶器的現場。


  女神廟及其周邊位於山梁的斜坡之上,由於這裏的地形不適合擺放大量陶器,所以要在土坡上砌築石牆,這樣就便於在石牆內填土形成較大的水平台地。台地邊緣的土坑以及大片的紅燒土,正是燒製陶器的火塘。


  女神廟第三建築址表層的陶器碎片堆積。這些都是無底圓筒形陶器的碎片,大約有上百個圓筒形器的個體。在這個製陶坑的坑底以及坑壁上,都發現有火燒的痕跡。


  女神廟3號建築址出土的陶筒。這是牛河梁特有的宗教用陶器,一種沒有底的圓筒。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令人信服地指出它們的用途。這些圓筒常見整齊地排列在積石塚的周圍,看似守護著塚內的神靈。


  牛河梁遺址出土的陶筒有數千個之多,這些圓筒的高度約20~60厘米,高矮不一,直徑約20多厘米。


  女神廟第四建築址內的柱洞和火塘。在這裏發現了一些古人類的生活用品,包括一些石器和陶製的炊具碎片,因此我推測此處遺址可能是一個廚房,因為即便是巫師們也不可能不食人間煙火。


  女神廟第四建築址出土的石餅石錘和帶圓窩的石件石臼似乎是用來加工堅果的工具。


  牛河梁遺址第十地點出土的陶罐,這種陶罐在牛河梁遺址墓群中比較典型。一般來說在牛河梁遺址積石塚下層的墓室中會有一兩件這樣的陶罐陪葬,而在年代較晚的上層墓葬中基本上已不見陶器陪葬了,要麽沒有陪葬品,要麽隻有玉器陪葬。


  罐身的彩繪,似乎能說明紅山文化地區曾與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存在著密切的交流。


  在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被發現之前,人們根據傳說認定民族女祖先女媧出生於仰韶文化地區,但是牛河梁遺址女神廟的發現,使這一地區很快成為研究女媧文化的新熱點。


  女媧的傳說極為古老,這個傳說隨著民族的遷移從而實現跨地區傳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而很難確定一個地方存在女媧崇拜,這個地方就一定是女媧的故鄉。


  古人往塚上堆石頭的風俗不知起於何時,內蒙古草原的敖包、青藏高原的瑪尼堆,都是這種積石風俗的流傳與體現。《山海經》記有“禹所積石之山”,恐非為治水而積石也,可能也是為墳墓而積石。積石的用意,最初可能是為了使這些墳墓免受風雨的侵蝕,從而起到保護的作用。


  時間長了,積石演變為一種宗教儀式,以表達人們對於祖先和神的尊敬。


  其實我也有自己特別感興趣的部分,牛河梁遺址太過龐大了,太過複雜廣闊,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座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之地。


  我一直在私下裏研究第二地點1號塚出土的不少扁缽式筒形器。如果是比較高的長筒,人們很容易得出結論說那些長筒的作用是為了“通天”。但是這種推論卻並不適用於這些扁平而且帶有收口的陶筒。它很像現代用於盛裝圍棋子的缽子,隻不過依舊是沒有底的。


  曾經有人猜測這些筒形器其實是一種陶器座,上麵可以放一些陶鍋或陶缽。


  但是這種猜測很快就被推翻了,原因是它們僅僅隻是出現在積石塚塚界石牆的內側,是一排排一圈圈整齊地排列著的,數量多達數百隻。因此這些陶筒隻能是用於宗教祭祀的專用陶器,而不是普通的生活用品。


  可我仍然不死心的覺得這不能排除這些陶筒就是陶器座的可能,不過它們不是廚房所用的陶器座,而是專們用於放置供品的陶器座。


  想象一下:五千多年以前,這些陶筒每一隻的上邊,其實原本都放著一隻陶缽或者陶罐,來這裏祭祀的人們,都會十分虔誠地向陶缽或陶罐裏放入自己帶來的供品,這些供品包括各種可食用的堅果,可能還包括肉類。


  這些供品理所當然會成為看守或者是管理積石塚的僧侶或者巫師們的食物,他們就住在離此不遠的山梁上。


  除了舉行各種祭祀活動、祈雨、偶爾用巫術為信徒們治病之外,一些巫師特別是女巫,還是製作陶器的高手。當然,現在的考古結果是積石塚裏的陶筒占了絕大多數,而陶缽或者陶罐隻是少數,這可能因為積石塚在荒廢之後,幾千年了,具有實用功能的缽和碗、罐逐漸被路過這裏的人拿走了,而無底的陶筒因為太笨重並且實用功能不大,因而遺留下來。


  我是教授的學生,仿佛天生繼承了教授的天熊研究,同時我也沒有更加不會放棄自己感興趣的那一部分,因為我正青春年少,盡管我是個聾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