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京的郊外,有一處占地百畝的大莊子,藏在一片楓葉林中,莊子修建的玲瓏精致,精巧華麗,又蘊含著古樸大氣。
不過今兒這莊子氛圍卻很是緊張,下人們各個大氣不敢出一聲,主屋外跪滿了一溜的奴婢小廝,不停的有男仆端著一盆熱水送進主屋去,步履匆匆,屏氣凝神,額角還掛著懸在一半豆大的汗珠。
“國師何時能來?”一道似黃鸝卻滿是急切的聲音從主屋傳來,屋外的奴婢小廝身子彎的更低了,膽小的甚至還輕微發抖著。
緊接著一道年老的聲音響起:“豫王妃寬心,國師大人很快就趕來了。”
“你讓我如何寬心?豫王若是有什麽三長兩短你們這群庸醫就跟著一起陪葬。”
“豫王妃息怒。”
“滾,你們都給我滾出去,除了在這礙眼還能幹什麽。”
“是。”
主屋門開,三個穿著禦醫官服的老人從裏出來,互相歎息相望,麵上愁雲慘淡,似要凝結成霧水來。
這豫王至上次在太湖遊玩時一不小心從船上掉進水裏,便開始沒日沒夜的夢魘,說些讓人聽不懂的胡話,嚴重的時候無論王妃在他耳邊如何呼喚也都喚不醒,但也沒像這次這般嚴重。
豫王乃當今陛下的幺弟,年紀甚至比三皇子還要小上一些,深受陛下寵愛,這若是出了事,他們一群人的老命也都別想要了,隻能將身家性命都寄托在國師的身上。
“你們怎一個個的站在外麵?萬一裏麵出了什麽事兒我看你們是不想要脖子上的腦袋了。”
三人聞聲望去,見是四殿下與國師相伴而來,立馬跪下行禮。
“殿下勿惱,是臣等無用,待在裏麵也是讓豫王妃看了煩心。”
蘇念抿唇,心裏也明了了七八,想必是他那小嬸兒將這些老東西給趕了出來,豫王妃出自將門之後,脾氣是上京城出了名的火爆,被她揍過的世家公子不少,於是到了十八也無人敢上門提親。
明燭淡淡的看了那幾位老禦醫,道:“你們就在外麵候著,四殿下你把豫王妃拉出來。”
蘇念自知明燭治病時最不喜有旁人在側,故進屋與豫王妃好說歹說之下才給拉了出來。
豫王妃一出門看到明燭直立在正中間,二話不說的衝上前去,跪了下來:“求您一定要治好他,讓我當牛做馬也是可以的。”
明燭不動聲色的將腿挪開,疏離的笑道:“豫王妃客氣了。”
語罷,緩步入到主屋,將門關上。
蘇念將跪在地上的豫王妃拉起來,“小嬸兒您趕緊起來,地上涼。”
豫王妃接著蘇念的力站起身來,但眼神依舊渙散著,她似自言自語的說:“你小王叔明明就好好的,怎麽就突然夢魘上了,還這麽的嚴重,晚上睡覺時每天都會說些讓人聽不懂的話。”
蘇念不太會寬慰人,隻好道:“小嬸兒你放心,有阿燭在小王叔不會有事兒的。”
明燭穿過重重厚重的帷幔,來到最裏間的大床邊,床角還懸掛著鎏金香薰球,一縷淡淡的幽香從裏傳遍整個屋子,明燭很快就分辨出這香料的成分,有安神之效,但似乎並沒有起到什麽作用,床上的人依舊發出一道若有若無的喃喃聲,她輕撩薄如蟬翼的床幔,看著正中間躺著的清瘦男子,眉頭緊鎖,嘴裏確實是在說些胡話。
她盤坐在床邊,開始把著脈,突然床上的男子念出了一個她很熟悉的名字,她吃驚望去,心裏落了一拍。
“怎會?”
*
楊氏回到家中,看著一副坐沒坐相的苓九整個人攤在椅子裏,嘴裏不知道在嚼些什麽,見她回來了,連忙立直身子。
“娘,你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苓九話說到一半,看著晚楊氏一腳的女孩走了進來,是有一段日子沒見著的堂妹趙令姝。
楊氏放下手裏的東西,道:“怕你跑了,趕緊回來看看。”
苓九愣住,縮了縮腳,喪著一張臉,又指向楊氏身後的趙令姝,“娘,我這小堂妹咋來了。”
“令姝想學些針腳功夫,反正我現在也沒什麽事兒幹,閑來無事教教也無妨。”
苓九瞬間將嘴閉上,她嚴重懷疑楊氏是想在趙令姝身上找到從她這兒失去的挫敗感,以此來證明不是她教的不好,而是她太愚笨。
“你若是無聊就去找.……”楊氏剛想讓苓九找個人去玩玩,話到嘴邊才發現她這丫頭似乎沒什麽閨中好友,隻好道:“你三爺爺一個人在家怪是可憐的,你不妨去陪陪他。”
“三爺爺不是有劉二栓陪著嗎?”
“二栓子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在三爺爺家待了沒幾天就走了。”
“走了?”苓九有些奇怪,那場麵她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的劉二栓害怕三爺爺不管他,抱著人家的大腿哭爹喊娘的,居然隻待了幾天就走了。
“娘,我去村裏轉轉,晚飯前就回來。”
扔下這句話,苓九馬不停蹄的跑到三爺爺的住處,詢問了一些事,奈何三爺爺年紀大了,耳朵不太中聽,苓九沒說一句話都要扯著嗓子來,一頓話問下去,差點沒把她嗓子整啞,現在都還有些隱隱作痛。
原來這劉二栓被三爺爺帶回去後,老實的住了三天,隨後說是要去外麵闖蕩,連夜就離開了。
“三爺爺,你知道栓子哥當初救得那人叫什麽嗎?”
“哎呦,我哪知道哦,你去問問劉喜兒他平日裏跟栓子玩得好,沒準兒他知道一些。”
“那當初被燒死的那人你知道被埋哪了嗎?”
三爺爺身子往前傾了傾,喊了一聲:“你說什麽?誰埋哪了,最近村裏有人死了,咋不告訴我哩。”
“沒人死,我說那個被燒死的人埋哪了?”
“哦,被燒死的那人啊,我哪知道哩,又不是我埋的,你去問問劉喜兒他爹,人是他埋的。”
苓九謝過三爺爺,打算塞些銀子給他,對方卻連番推辭,苓九隻好將銀子擱在方桌上,轉道去了劉喜兒家。
她心裏有個猜測,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她去證實那個有些荒唐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