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規模驚人的兵工廠
劉猛知道,在他從日本人手裏搶來那十五門“正品”四一式山炮之前,二十九軍原本僅有的十二門仿四一式山炮除了七門是上麵給的之外,剩下的四門正是來自山西,雖然也是花了錢的,但是劉猛心裏很清楚,沒有眼前這位大佬點頭,別說山炮了,就是一顆炮彈,你也別想運出山西。
“這你就扯遠了,人家老宋那是花錢買的,我山西還賺了不少大洋,閑話少扯,怎麽?現在說這個,是不是先給老漢提個醒,說你劉猛現在是個窮光蛋,可別向你推銷山炮和炮彈甚的?”老閻同誌擺擺手,開玩笑道。
“那,固所願也,不敢請耳。”劉猛不僅假模假式還文縐縐的回了老閻同誌一句。
一老一少兩個男人對望一眼,都哈哈大笑起來。
不得不說,兩人都覺得,對方是個妙人。
一個丟下誘餌,一個不假思索的就吞了,有意思。
說是妙人,不過是狐狸的代名詞。
至少在場的老閻同誌的幾個手下和陪同劉猛同來的唐龍和陳大光看來就是這樣的,一老一小兩個狐狸笑得都是陽光燦爛,但他們本能的覺得這二位說了半天雲山霧罩的,都有陰謀。
閻慧卿看著劉猛的背影有些驚訝,別看堂兄外表謙和,其實外和內剛,極少有人敢在他麵前打什麽機鋒,但這個年輕的中校軍官做起來卻是行雲流水毫無凝滯,這分明就是一種極端自信的表現。
若是宋哲遠這樣的一方霸主能有如此表現自然正常,但劉猛,卻不過是一小小中校,竟然在山西王麵前如此自信,怪不得宋哲遠會派他來太原當辦事處主任,果然是有幾分本事的,不僅僅隻是在戰場上。
山西王給劉猛留下的印象不錯。
而劉猛,卻給這二位的印象同樣深刻,不僅自信,而且狡猾難纏。
身為一省之長,老閻同誌已經極少給人下難纏的定義了。
但劉猛明顯符合這一點。
提議去參觀山西最核心的部門兵工廠,固然有老閻同誌向借此向劉猛展現實力吸引其入晉,哪怕就是不能共事,無論是震懾也好,還是親近也罷,總歸是要讓這個在軍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留下深刻印象的打算。
其實,老閻同誌更有試探劉猛反應的想法。
世人皆知山西兵工廠對於山西的重要性。
無論劉猛是驚,是遲疑,還是不露聲色,總歸老閻同誌總能借此了解劉猛的脾性和甚至於他對時局的傾向。
若是劉猛不露聲色的答應,老閻同誌絕對不是尿遁就是屎遁徹底在劉猛麵前消失,至於說剛才說過的話,自然也就做不得數了。
一個心機深沉而且極有可能靠向那位大佬的人,老閻同誌自然是敬而遠之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判斷,那是因為老閻早就從對劉猛的情報中分析劉猛的個性得出自己的結論,但親眼所見的時候,卻是大相徑庭,一個能在不同人麵前偽裝成不同的人,心機如何不深沉?當然,最重要的不是這個,論心機,整個中國,能在老閻之上的,恐怕也就是十指之數。
最重要的是,不露聲色,就是有所覬覦。
獵人等待獵物上套,釣手坐等魚兒上鉤,那個不是如此?覬覦就是有野心,這個時候的中國,最粗腿是誰?那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至於說搞獨立山頭的事兒,老閻同誌隻能說你想多了,現在的中國可不是十年前各軍閥混戰的中國。就是做為晉綏兩省的老閻同誌都得在那位大佬的淫威下謹小慎微,就更別說劉猛這種羽翼未豐的小人物了。
再能打,一個師不夠,兩個。兩個不夠,三個。光數數人家那位大佬現在的嫡係中央軍番號,就能讓人絕望。
紅色那些人夠頑強吧?一發動就是數萬人,占了大半個省的地盤,但是在光頭大佬的五十萬大軍圍攻下,還不是危如累卵,眼看就是全軍覆沒之局。
反正劉猛無論哪種情緒,都能讓看人頗準的山西王對劉猛可以做出新的定義,但劉猛偏偏說起了二十九軍曾經前來購買炮彈和山炮一事,那意思是,你的人情我們都記得,這次來,我連那個啥主任都不是,而是純粹私下裏的拜訪來的,您別想多了。
很有意思的年輕人,比傳聞中更有意思。
。。。。。。。
已經重建一年有餘的太原兵工廠位於太原城小北門外一個叫做千佛寺廟的旁邊,這位置劉猛並不陌生,他曾經來過的共和國北方製造公司山西分廠就在這裏,而原太原兵工廠幾間老廠房也還保存完好,並被當成了博物館,也是八十年後共和國保存最完好的兵工廠。
雖然已經知道太原兵工廠其實已經算是國內最先進的兵工廠,但陪著老閻同誌漫步在暗灰色的尖頂廠房裏聽著老閻親自向他講解的時候,劉猛依舊震驚了。
穿越之前,身為特種兵的劉猛參觀過好幾個兵工廠,什麽樣的大場麵沒見過?共和國藏在大山裏的諸多軍工廠如果開足馬力,能在一個月內造出遠超這裏不知多少倍的裝備。
可是,在這個年代,在這個未來人們印象中應該連火柴頭這種輕工業都極度匱乏的年代,太原城中竟然有一個規模如此之大的兵工廠,而且,還是從鼎盛時期衰落下來的兵工廠。
劉猛也終於知道為何在忻口會戰之前,老閻同誌為何想方設法搬遷這個巨大的兵工廠,最終也隻搬走了百分之二,剩餘百分之九十八全落入敵寇之手。
同時也終於明白了小鬼子為何將太原兵工廠差點兒搬空,還不僅僅隻是搬到了東北,竟然還上了船運到了日本國內。
因為,太原兵工廠的各類機械設備,深孔膛床,元車,銑車,立旋,鑽床,插床,壓力機,氣錘,牛頭刨,龍門刨等應有盡有,而且,還都不是普通貨色,都是從英美德新購,數目高達近5000餘,囤積的各類原材料更是高達三十萬噸。
這些,對於物資匱乏的日本人來說,簡直比現大洋還要令人興奮。
“怎麽樣?劉主任,老漢我這機械廠怎麽樣?還能拿得出手吧?”老閻同誌笑眯眯的看著劉猛。
劉猛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老閻這就有些不地道了,這不是赤果果的炫耀嗎?
這可是當時是國內最大的兵工廠,哪怕是還沒恢複到最巔峰時期,也是無人能出其左右的。
劉猛記得那間成為博物館的廠房裏擺放的日誌裏清楚的記錄著,隻要翻過這年頭,到明年這家兵工廠就能達到月產65步槍800支,79步槍3000支,衝鋒槍3000支,捷克輕機槍600挺,92重機槍90挺,迫擊炮150門,炮彈80000發,手榴彈30萬枚,子彈150萬發,火炸藥123噸。年產晉一七式山炮40門,12式山炮200門,野炮150門,重炮24門,野炮最大射程能達到一萬一千米!
相比於連重炮都能生產,甚至聽說到抗戰後期連飛機都開始造了的太原兵工廠,現在你竟然問老子是不是還行?
當然,老閻同誌伸過來的橄欖枝劉猛知道,那意思是,看到哥這兒的實力了沒,來哥這兒,要啥有啥。
這就是聰明人說話,根本不用避著任何人,說的是一個事兒,但傳遞的卻是另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