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抗戰之鐵血戰神> 第165章 拚刺術

第165章 拚刺術

  而且,這還不算完。


  新兵訓練營結束之後的三個月,還會有一次全體大比武,這一次的範圍可不僅僅隻限於新兵,是包括原特務營老兵以及成為預備隊的淘汰新兵在內所有的人都要參與,依舊會排出名次。


  警備隊正式士兵的待遇現在是四塊大洋每月,每日夥食有二兩豬肉一斤大米和兩個雞蛋。預備隊預備士兵待遇為三塊大洋每月,每日夥食有二兩豬肉一斤大米沒有雞蛋。


  其實,劉猛現在手頭上的經費足夠充裕,足以給所有士兵更優厚的待遇,但劉猛更深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沒有壓力,待遇再好,也隻會養出一幫老爺兵出來。


  他利用這樣的待遇差別,就是告訴每個人,隻要玩命的訓練,就會獲得更好的待遇,否則,你就得屈居人下。


  付出多大的努力,就有多大的收獲,這個定律,適應所有的人類活動。


  劉猛羅列出來的計劃極為詳細,不僅有多達十幾種的各類訓練名目,從最基本的軍姿到實彈射擊再到拚刺刀、構築野外工事單兵掩體這種軍事項目,最後甚至還有平時言行舉止,就連各項目考核評分標準都羅列在列。


  看著眼前長達十幾頁的軍事訓練計劃及評測標準,警備隊的幾個臨時“高層軍官們”集體失語。


  他們之中有上過正規軍校的,有在軍隊混跡超過十年的,亦有當兵三年就因為太過優秀就從士兵變成一連主官的,但捫心自問,這份既能精準把握人心又體現出對各項軍事技能都極為熟悉的詳細計劃,他們是都萬萬做不出的。


  而最讓他們欽佩的,反倒不是劉猛軍事指揮方麵的才華,那在戰爭中已經證明過,這份訓練計劃再如何詳細那對於劉猛來說也是正常的,讓他們欽佩的,是劉猛於這份計劃中體現出的胸襟。


  主要就是在這個所謂預備隊,其實這個名詞其實並不新鮮,幾乎每個部隊都有這個編製,隻不過其他部隊的預備隊士兵都屬於正式編製,不像劉猛規劃的那樣全是額外編製,全由自己籌措軍餉。


  這一正式和額外的差別,可是天差地遠。


  在其他部隊,說是預備隊,其實大多缺額,臨到戰時,再把他們拉入充數即可。可這缺額,也是要有軍餉的,多發的軍餉去哪裏了,自然是流向了主官的荷包。


  換句話說,如今的軍隊,別看個個號稱滿編多少人,其實真正能打仗的士兵,能有滿編的百分之七十已經算是不錯,有些部隊,甚至隻有百分之五十。


  哪像劉猛這樣,實額滿編不說,額外還要自己掏腰包再多養五百人。換句話說,別人當官是瘋狂的賺錢,劉猛個官卻是傻乎乎的往裏麵貼錢。


  不過,沒人覺得劉猛傻,童鐵剛這個耿直的人更是再次覺得他的選擇沒有錯。


  因為,隻有這樣的長官,才會帶領他們走向勝利!

  不僅僅隻是嚴苛到極點的訓練以及令人瞠目結舌的訓練成本,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一個不考慮自己利益的長官,這比什麽都重要。


  至於說劉猛的那份分為三個等級的考核把握人心,童鐵剛相信,這份考核標準一出爐,那幫還是老百姓的新兵們不玩命的訓練幾乎已經不可能。


  相差一倍有餘的軍餉能讓那幫現在還是樸實的農家漢子們紅了眼。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份新兵訓練考核計劃一經公布,就讓一眾新兵們紛紛摩拳擦掌嗷嗷叫著都發誓要闖入一千名之內。沒有人想成為預備士兵少拿好一塊大洋,夥食標準還差了一截。


  甚至,這都已經不僅僅是錢的事了。


  第一天與這些新兵見麵的現任察哈爾省警備處劉大處長連個招呼都沒跟那些新兵們打,隻是把訓練大綱交給童鐵剛之後就轉身匆匆離開了。


  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由於時間緊迫,劉猛製定的每項科目的訓練時間都很緊張,每天的訓練時間更是超過了十個小時,這還不算早晚各需要半個小時的五公裏長跑這樣的基礎體能訓練。


  而劉猛要去做的,就是在為期一周的新兵體能及隊列訓練結束之前,以最合理的方式弄到四千多柄三棱軍刺。


  以劉猛現有的功勳值,兌換這個數量的三棱軍刺之後還能剩下一多半兒。


  可是怎麽解釋這憑空出現四千多把三棱軍刺?

  所以,他隻能離開萬全縣,以到周邊各縣尋找鐵匠鋪同時打造的名義,在適當的時候把這些軍刺拉回來。


  同時,也是為了尋找那個適合建造製藥廠和軍工廠的地方。


  經過實地考察,劉猛最終將這個地方選在了察北,距離草原最近的一個縣城-——化德。


  選擇這裏,自然是因為化德縣的地理位置有著先天的優勢,距離和日本人目前占據的熱河省邊界有一定的縱深,可對日本人形成足夠的防禦;但又不是太遠,足以給未來去往熱河戰鬥的部隊提供後勤保障。


  劉猛已經想好了,等他親自看著這些新兵們完成第一項正式的軍事訓練之後,他就立即動身去化德縣,著手建立製藥廠。


  而之所以要親自跟著這第一項訓練,因為它的名字叫-——拚刺術!

  日軍能用拚刺彰顯所謂大日本帝國皇軍的武勇,那麽劉猛的部隊也能用三棱軍刺告訴他們,流盡鮮血的侵略者,和隻會淒慘嚎叫的山豬,並沒有什麽不同。


  根據劉猛所掌握的資料,日軍的拚刺術之所以厲害,是因為借鑒了東洋劍道一刀流一擊必殺的特點,再結合長期的訓練,將一擋一撥一刺訓練成士兵的本能。


  而且在戰爭初期,中國士兵並不知道,日軍在準備進行白刃戰之前,都會搞個小花招,會在腹部纏上兩層厚厚的帆布,如果力量不夠,刺刀沒完全刺透帆布,他們就會反戈一擊。白刃戰軟硬件皆不如人,還被人坑,中國士兵在戰爭前期白刃戰上被全麵壓製也是正常的了。


  當然,自從劉猛的到來和三棱軍刺的誕生之日,日軍在白刃戰上的優勢統統劃歸烏有。有了三棱軍刺這樣的凶器,別說帆布,就是塊鐵皮,也是一刺即穿。


  更重要的是劉猛親自製定的拚刺術訓練大綱,是脫胎於日軍的東洋刺,卻又融合了中國的槍術,是共和國在三十年後根據武術大家顧留馨和他所著的《劈刺實驗錄》所改良完成。


  顧留馨做為一名武術家在曆史上聲名不顯,但這位文武雙修的練武達人著實是個武癡。


  從11歲開始習南拳,後從宮蔭軒、劉震南、陳微明、武匯川、徐致一、吳鑒泉、陳發科、林濟群、孫祿堂等學習心意六合拳、諸式太極拳與推手、形意拳以及八卦掌、八方刀、騎槍、棍術、劍術等拳械;


  並向友人田毓榮、傅采軒等學跤術及攔手門拳術;還向唐豪習日本劈刺術等。所學之雜,在近代史上實是再難找出第二人選。


  當然,讓他名動華夏武術界的不是他的武功,卻是他糅合中華武術為基礎吸收了日軍東洋刺的優點,曆經三年實際苦練膍胵之術,寫了一篇《劈刺實驗錄》,準備貢獻給抗戰將士研習;

  可後來由於在國家層麵上對拚刺之術的需要遠比不上槍炮等熱武器裝備的需求。這本將東方實戰武術發揮到極致的拚刺術直到共和國成立十年後才成為一線部隊的實戰教材。


  隨著時間的推移,共和國的單兵裝備越來越先進,這篇本應該在實戰中讓敵人在共和國刺刀下顫抖的拚刺術竟然沒有得到多少實戰的機會。


  不過,沒經曆過實戰,並不證明這種拚刺術不強,前世已經快達到單兵技能巔峰的劉猛在和已經年近五十的父親以木棍為武器僅以拚刺之術搏殺對抗中,竟然大敗而歸。


  否則,劉猛也不會記下這個在現代軍人看來已經老掉牙的拚刺刀戰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