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福寶兒篇: 愛心采摘
常俊是個很會製造氛圍的人,他把石頭鄉第三小學的真實情況拍攝好之後,又進行了剪輯加工,並且配上了相應的音樂和文字,頓時煽情程度翻了一百倍。
粉絲們點進去之後,全都看哭了。
“嗚嗚——我以為全花國所有人都過上了富裕生活,真不知道原來竟還有孩子生活的這麽辛苦!”
“淚目了!那些孩子的笑臉好純真,我想為他們做點什麽。”
“俊哥哥,我能給小朋友們送一些新桌椅嗎?他們的桌椅實在是太破舊了,我還是隻在老照片上見到過。”
“俊王子,我想給孩子們捐點學習用品。”
“俊俊,你幫我問問他們缺啥,我啥都可以捐!”
……
粉絲們從一開始地感歎感慨,到後來自發地想要為孩子們捐錢捐物,異常踴躍,評論區都爆炸了。
常俊手下有人專門打理評論區,可是這次的粉絲留言實在是多了,他們根本就管理不過來了。
不等看清楚呢就被下一波給刷屏了。
幸好這個軟件是花國強給做的,不然非得癱瘓不可。
這熱度可比之前預售最火爆的產品那會兒還要嚇人。
而且這波熱度可不是隻在他們軟件內部火了,而是一路火上了全網熱搜。
同慶省東涼縣石頭鄉第三小學,直接成為了熱搜主題,全花國的網友都看到了那裏孩子的艱苦生活。
本來還有人懷疑這是什麽炒作,但是當知道了發布視頻的是常俊之後,立即沒人吭聲了。
常俊可是全花國著名的帶貨小王子,同時也是口碑和質量的代名詞。
他直播賣貨這麽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次產品問題,顧客滿意率一直都是百分百。
所以,他的人品是值得大家信任的,他的知名度也不需要靠炒作來增加。
在確定了視頻的真實性之後,網友們對石頭鄉三小的關注度就更高了。
之後又有更多人曬出了其他鄉村小學的情況來,甚至還有比石頭鄉三小更困難更艱苦的。
一時間全網都在討論老少邊窮地區的教育問題,還衍生到了民生問題上,那些明星網紅之類的熱搜地位全都被取代了。
常俊把這事兒講給福寶兒聽的時候,她忍不住咋舌,“網絡的風向瞬息萬變啊。”
“對呀,這就是信息大爆炸時代的特點。”常俊晃蕩著腦袋說到,“粉絲們的力量可是無比強大的。”
福寶兒想了下,覺得這還真是個幫助孩子們的好機會,於是和常俊敲定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下一場直播售賣菇娘果的計劃被取消了,改成了“愛心采摘”活動。
所有粉絲可以親自到鹿林村的菇娘果大棚裏現場采摘,扣除需要給村民的費用後,所有收入都捐給石頭鄉三小,用於他們的校舍改善和購置學習用品。
這是常俊第一次辦類似的活動,簡直就是相當於給粉絲們送現場見麵的福利一樣。
粉絲們全都瘋狂報名,幾十萬人爭奪一千人的名額。
是的,這次的活動隻有一千個名額,每個人的費用是一千塊錢,和上次一樣,抽簽決定幸運兒。
常俊在直播間裏現場截屏抽取了一千個人,定好了集合的時間,地點就在東涼縣的縣城。
由於人太多,他們不可能一次性接待完,於是分成了十批,每一批的人都是自行到達東涼縣,然後由常俊派車把他們接到鹿林村。
每人可以現場采摘五斤菇娘果,之後再去參觀石頭鄉三小,並且在那裏吃一頓他們的午餐,沒有福寶兒資助的那種。
第一批粉絲們結束了這個行程之後,紛紛把自己親手拍的視頻和照片傳到了直播間賬號上,以及全網。
網絡上再一次炸開了。
首先就是菇娘果的美味被粉絲們直觀地呈現出來,引來了無數人的垂涎。
東涼縣那個老板娘聽說自己賣的竟然是這款網紅菇娘果之後,樂的嘴都合不上了,趕緊在自己的微信群裏使勁吹噓了一波。
她的水果店瞬間躍升為了真正的東涼縣第一。
這可是全網熱搜的網紅菇娘果啊,別人要買得花五十塊錢一斤,還得靠抽簽,他們竟然隻花二十多塊錢就能吃到,還不用搶,好幸福。
老板娘賊精,特意告訴所有的顧客,千萬別聲張!千萬別聲張!
不然到時候會有無數人來店裏搶購,那可就沒有他們什麽事兒了。
顧客們也都賊精,當即就表示讚同,不過卻飛一樣地先跑到店裏來搶購了。
先到先得啊,萬一以後水果店沒有貨了呢。
老板娘其實也是有這樣的擔憂的,但好在福寶兒表示會一直與她合作,就是供貨量短期內可能稍微少一點。
但是等到以後村子裏擴大種植麵積後,就會好起來的。
老板娘覺得自己絕對是上輩子拯救了全宇宙,所以才會攤上這大好事兒。
其實她哪裏知道,福寶兒之所以會在東涼縣那麽多水果店和超市之中選中她,主要是因為她長得好看,而且待人熱情和氣。
除了菇娘果上熱搜之外,另外一個被所有網友全方位關注的,就是鹿林村的窮苦和石頭鄉三小的破舊了。
很多城裏長大的人根本就無法想象,現在的花國竟然還有窮人。
鹿林村裏有不少新建的磚瓦房,那是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們給家裏建造的。
但更多的房屋卻都是蓋了很多年的老房子了,看著就很是滄桑。
而更滄桑的是那些留守老人臉上的皺紋,還有孩子們眼中的懵懂和渴望。
在粉絲們的鏡頭裏,鹿林村那條坑坑窪窪的土路,更是讓人揪心。
都說要想富先修路,這裏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又怎麽可能富起來呢。
還有小學的校舍更是讓網友們看的心情低落,那樣的房子在城裏的學校恐怕連做倉庫都沒有資格,卻是孩子們每天讀書寫字的地方。
大冬天的,學校裏沒有暖氣,竟然還是靠煤爐子取暖,就連一年級的小朋友都學會了生爐子。
看著那小小的孩子按部就班地點燃煤爐子,網友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
這一刻,他們迫切地想要為孩子們做點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