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紅袖鸞銷玉筍長
【一】《大德歌.冬》關漢卿.散曲
雪紛紛,掩重門,
不由人不斷魂,
瘦損江梅韻。
那裏是清江江上村,
香閨裏冷落誰瞅問?
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
等紀緒把暮羽他們吸引走後,清婉就悄悄地上了樓。
她倚欄眺望,癡癡地看著遠方:大雪紛飛,掩蔽重門,讓人怎能不斷魂?近日來,清婉是愈加的憔悴,就似那江梅失去了往日的風韻。
抬眼望去,哪裏是清江江上村?香閨裏冷落,誰人理睬與慰藉?隻剩下一個麵容憔悴、翹首遠望的憑欄人!
正在胡思亂想,隻聽得暮羽一聲“咯咯”大笑,就見他一把抓住了紅衣人。當紅衣人轉回頭來,見是自己的老師,便問:“你的大將軍呢?”
紀緒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清婉卻在樓上招手喊道:“喂,我在這兒吶!”那表情真可謂得意於言表,“小樣,我還鬥不過你倆小子!”
見大姐早已上了樓看著他們亂跑,暮羽氣得把竹馬往地上一丟,回自己的屋去了;采婗跟著暮羽跑了一個下午,更是累得連晚飯也做不了了;清婉憑借紀緒的保護,倒是沒有一點兒勞累,可她不會做飯呀!無奈,紀緒隻好親自動手。
看著紀緒麻利地炒著小菜,清婉就問:“紀公子經常做飯吧!?”
“是啊!”紀緒說,“初來京城時,根本吃不慣你們北方的菜,所以就學著自己做。”
清婉玩笑道:“我那可愛的小表妹呀,你到底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找了紀公子這麽個如此細致貼心的人……”
一提及小表妹,紀緒就有些激動,便問:“你跟表妹說了我的情況沒有?”
“說了。”
“她如何反應?”
“她有什麽反應,我哪裏知道?我隻是給她去了封信,告訴她,那首《卷珠簾》是暮羽的先生寫的……”
“你說我是先生幹嘛!”
“我不說你是先生,難道說你是暮羽的同學?”
“你不會說,我是修染的同學!”
“這有區別嗎?”
紀緒道:“你說我是家裏的私塾先生,她會以為我七老八十了呢!”
清婉“嘿嘿”地笑,瞟了紀緒一眼說:“如果,兩個人真心相愛,年齡,還是問題麽?”
兩個人說說笑笑,不一會兒,幾個小菜就做好了。
采婗好不容易喊來了暮羽吃飯,他簡單地吃了兩口,臉也不洗,口也不漱,便倒頭睡下了。采婗吃過了晚飯,碗碟也懶得去洗,起身想回自己的房間休息。
清婉朝著她的背影大罵:“嗬,你這小妮子,自從做了個小妾,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你是不是還想讓我伺候你呀!”
采婗回頭做了個“鬼臉”,轉頭跑了。
清婉隻好幫著紀緒收拾著滿桌的殘羹剩飯和一大疊的鍋碗瓢盆。看著油乎乎的灶台,想必廚房有時間沒有打掃了,紀緒又動手清理起來……
【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詩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整理好了廚房,清婉在中堂[正屋的中間房間]給紀緒沏了一壺茶,紀緒陪著清婉聊了一會兒天,直到把那壺茶喝得沒了顏色,才告別清婉,回到自己的房間批改學生的作業。
清婉挑弄著火盆,坐在正屋等公婆回來。
已過張燈時分,也不見他們的身影,雪天路滑的估計他們今晚可能不回家了,便熄了油燈,回自己的屋子準備睡覺。
清婉和有才住在東廂房,采婗住在他們隔壁的小裏間。
清婉脫了外套,隻留一件貼身的小棉襖,她鑽進了冰涼的被窩,裹著厚厚的被子正迷迷瞪瞪時,就聽自家的大黃狗一陣的歡叫,估計是家人回來了。
她急忙起身,順手撈了件鬥篷披在了身上,出了房門,小心地下了台階,踏著積雪,走過庭院,拐過影壁,出了垂花門右拐就到了宅門。聽到車夫王大個子喊采婗的名字,清婉應了一聲,便拉開了門栓。
看見從車上隻下來一個人影,清婉便問:“怎麽,隻有恁一人回來了?”
友乾“嗯”了一聲便進了大門,王大個子牽著馬車去了側門的馬棚。
清婉轉身關上了大門,問道:“他們,怎麽,沒跟恁一起回來?”
友乾道:“噢,雪大,他們住在了你大姑家裏。”
友乾的步子很大,清婉便緊跟了幾步,腳下一滑,差點兒摔倒,友乾趕緊伸手扶住了她,就此牽住,就再也沒有鬆開手……
到了屋門,清婉邁著輕容的步子,優雅的進入正屋,尋找著油燈點燃了。
正想轉身離開,卻與友乾撞了個滿懷,“你跟我身後幹嘛?”清婉順勢替他解開了風衣,掛在了牆角的衣裳架上,又多餘地問了一句,“你喝茶嗎?”
友乾望著她說:“喝!”
清婉白了他一眼,“喝什麽喝?不知是人家與你客氣?這麽晚了,早點兒睡吧!”說罷,莞爾一笑,退出了正屋。
【三】《三煞.想著他.西廂記》王實甫.雜劇
想著他眉兒淺淺描,
臉兒淡淡妝,
粉香膩玉搓咽項。
翠裙鴛繡金蓮小,
紅袖鸞銷玉筍長。
不想嗬其實強:
你撇下半天風韻,
我拾得萬種思量。
清婉慢慢地下了台階,緩緩走向東廂;上了台階,輕輕推開房門,邁了進去;她又轉過身來,抬頭望著漫天飛舞的雪花,悄悄關上了房門;她把頭靠在門上,尋思了半天,又悄悄拉開了門栓;她抖落掉鬥篷上的雪花,抬手丟在了春凳上;她緩步來到梳妝台前,坐下,看著鏡子裏的自己發呆……
那真絲的小襖著實可身,它完美的勾勒出她那窈窕的身姿;昏暗的燈光下總也掩蓋不了她自然流露出來的那一抹美豔,玫瑰花瓣似的雙唇偶爾輕輕抿動,夢幻了她角色的容顏……
“吱-嘎-”一聲,門輕輕地被推開了。友乾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漸漸靠近她。
乍一聽聲,清婉抖擻了一下,隨即拔掉了頭上的發簪,用以掩飾自己的慌張,卻隻見黝黑的發絲在她身後綢緞般地展開,鏡子裏,她那墨瞳幽深的眼眸瞬間將來人給淹沒……
友乾撩起了她的一縷絲發,放在了唇上品味。
清婉急忙起身,慢慢轉過頭來,小聲怒斥:“快出去,你不見,人家要寬衣睡覺了嗎?”她又曲手指了指裏間的采婗。但心裏知道他並不會聽話,就用雙手來推搡他,可雙雙被其捉住。猛一抬頭,見他滿頭的雪花,定是他在門外已踟躕了很久才跨了進來……清婉不再忍心趕他走,就這樣靜靜地任他那雙冰冷的手輕輕地握住自己……
一片雪花飄落了,落在清婉的臉上,又瞬間融化,變成了一顆淚珠。
友乾輕輕為她撫去,“真美!”
“什麽?”
“我說雪花,你可不要多情!”友乾調戲道。
“哼!”清婉輕輕一跺腳,撒起嬌來,“它再美,也會化為烏有,哪比得了我?總在你的眼裏。”
“誰說不是呢?你才是世上最美的花。”友乾低頭輕吻。
就在他低頭的一瞬間,清婉又看到了他滿頭的雪花,恰似白發,便調笑說:“怎麽,才一日不見,就想白了頭?”
友乾一把抱住了她,說道:“若與你相守白發,是我平生所願,喜樂安然!”
清婉把玉筍般的食指放在了友乾的嘴邊,讓他不要做聲……
兩個人的快樂,怎能俏無聲息?
清婉告訴友乾:“快,帶我離開!”
友乾知道清婉想喊,便抱著她的小屁股悄悄出了東廂……
兩步遠的路,友乾足足走了一杯茶的工夫,他上了台階,用清婉的後背,輕輕地推開了正房的門。進屋後,他又提起後腿給掩上了屋門。
清婉隻覺得有兩隻毛茸茸的大爪子搭在了她的後身,嚇得她是一陣尖叫,並拚命地往友乾身上躥……
友乾抬起腿,踢了出去,罵道:“一邊去!”
清婉回頭查看,卻是自家的那條大黃狗。可能是,傍晚打雪仗時沒有盡興,現在上來討擾清婉。
大黃狗挨了友乾的一腳踢,便哀叫了一聲,夾著尾巴低頭蜷縮在火盆[1]的旁邊,趴下去再也不敢動作了。
友乾放下了緊緊盤踞在自己身上的清婉,走到火盆前,蹲下,放了幾塊木炭進去,順手拿起旁邊的那把火箸,撥了撥火盆裏的炭火,細細的火星瞬間飄了起來。
他又起身尋來了他經常鋪在火盆前坐著喝茶的那塊地毯,盤坐了上去,讓清婉坐進他的懷裏,箍著她,望著盆子裏的火光。
熊熊的炭火似愛的火苗,在不停地蒸發著他們……
————————————
注釋
[1]火盆
火盆是指盛炭火的盆子,用來取暖或烘幹衣物。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在秋天製作。火盆,也叫“神仙爐”,具有極強的地方風韻與傳奇色彩。
據說,火盆在“三國時期”就開始使用,傳到今天已經有2000年的曆史了。古代,室內取暖多靠火炕,但屋內的熱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時雖然把炕燒得滾熱,也抵不住外邊的風雪嚴寒,於是人們就發明了火盆。
我國五千年的曆史中,出現過四個寒冷期,元明清時期是第四個寒冷期。一年中有約150天都是寒冷的冬天,最冷時氣溫可達零下二三十攝氏度。乾隆曾有詩曰:“人苦冬日短,我愛冬夜長”。
古人的“暖”來自於“取”,用什麽樣的方式“取”,受到太多條件的限製,在沒有集中供暖、電熱毯、暖寶寶的古代,人們是怎樣抵禦寒冬的呢?
(1)經久不衰的原生熱源:火坑、火盆
“圍爐而坐”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
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銅或鐵製成的,外麵加上一個箱形秀氣的籠罩,防止失火或掉進別的東西;沒條件的,就用泥盆。其實,兩者也沒有太大的區別,隻不過是“精裝版”、“簡裝版”的區別罷了。
古人取暖多用木炭,賣炭翁也是“取暖”文明下的職人,炭火之薪,是最起初的供暖能源。
(2)老祖宗也有暖手寶:手爐、足爐
白居易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在本詩中,白老先生暴露了兩個禦寒的小秘訣——喝酒和火爐。
喝酒禦寒,是古人常常會采用的一個小方法,雖不一定科學,但飲酒可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短暫時間的取暖還是可以的。白先生用火爐來暖酒,酒來暖身子,是大雪天留住客人的絕妙取暖辦法。
火爐的形狀大小有很大的區別,大的可達數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華貴;小的則如西瓜大小,隨手可提。
到了唐代,人們又用銅製成手爐。手爐呈橢圓形,裏邊放火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裏麵暖手。腳爐比手爐要大,可放在腳下暖足。此外,還有暖足瓶,俗稱湯婆子,裏邊灌上熱水,晚上放在被窩裏。宋代黃庭堅有首詩說,“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這種暖具。
(3)冬日辦公居家神器:暖爐、暖椅
古人真的很講究。室內取暖,就要用上專用的“暖爐”。皇宮裏多用銅質暖爐,做工精致華美;民間多用陶土或鐵質暖爐,更看重實用功能。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暖閣春初入,溫爐興漸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說的正是這暖爐。
無論居家還是辦公,當暖爐滿足不了需求時,更有創意的取暖工具——暖椅就誕生了。清代典籍《閑情偶寄》的作者李漁,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高端技術宅”,他在著作裏專門講述了自己設計暖椅的經曆。他在椅子下麵設計了一個抽屜用來放炭爐,坐在這樣的椅子上,全身都能暖和。
(4)川味十足的暖房:椒房殿
花椒隻能作香料?古人可比你有創意!古書《三輔黃圖》記載,漢代在未央宮中設有椒房殿,以花椒和泥塗牆壁做保溫材料,“取其溫而芬芳也”。冬天置身其內,有禦寒保暖之效。
以花椒為保溫塗料的方法更為後人所效仿。《世說新語》上記載,西晉時首富石崇便“以椒為泥塗室”;而南朝庾信《夢入堂內詩》中也有“香壁本泥椒”的文句。這樣的房間果然川味兒十足!
(5)穿越時空的中央空調:火牆
古時帝王的取暖,更是享受著“中央空調”般的體驗。
從明代開始,皇宮裏為了取暖,設了“惜薪司”,這就是最早的“供暖辦”了。能工巧匠們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夾牆,俗稱“火牆”,通熱入牆即可取暖,比如秦代鹹陽宮遺址的火牆結構就非常出名。
火牆的具體取暖原理,可從右圖了解。總之這樣的設計可以使整個宮殿都感到溫暖如春,簡直就像是從現代穿越過來的中央空調一般。
(6)精神驅寒法:九九歌
寒冷的天氣雖然十分難熬,卻熬出了古人過冬的情趣。
據傳,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古人創製並廣泛使用:“一九二九,縮腳縮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搖腳擺手;九九八十一,老農田中犁。”
當然,人們也不忘苦中作樂。
在古時,民間還相繼流行了許多冬日消遣方法:一到入冬,有的畫素梅一枝,花八十一朵,從冬至日起,每日染紅一朵,謂之《九九消寒圖》;還有的畫一幅九行八十一格表,叫《九九消寒表》,日塗一格,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格子滿則寒消。
(7)宮牆
宮牆是紫禁城內防寒的第一道利器,通常以院落為單位。每個院落都會有單獨的圍牆。這一道又一道的圍牆,除了分隔空間的功能外,既可用來防火,同時又可抵禦冬天的寒風。
此外,紫禁城內的大部分宮殿都坐北朝南,這種設計本身就有利於依靠自然日照取暖。而且,宮殿的牆壁和屋頂大都建的很厚,冬天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