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生石上注良緣
一《選佳日》佚名
三生石[1]上注良緣,
郎情妾意兩纏綿;
天天都是富貴時,
何須他日覓姻緣。
紀緒在金陵一待就是一個月。
這天,確實有些坐不住了,便來找柳遇春理論,“正時兄啊,到底什麽時候舉辦婚禮啊?”
柳遇春搪塞道:“這就舉行,這就舉行。”
“什麽時間?不會等到生了兒子和孩子滿月一起辦吧!”
“不會,不會。”
“是不是嫂子肚子大了,不好意思辦了?”
“男人,還有不好意思的事?羞也羞你嫂子……”
“她?哼!就更不知羞了。”
“哎,哎,怎麽說話?把你嫂子說成什麽了。”
紀緒也覺得話兒說得有些不妥,便用話壓,“六月問你,你說六月結婚不好,還說什麽‘六月婚,娶半年妻’。”
“六月結婚就是不好嘛。六月是半年。到了六月,這一年就過了一半,要是選擇在這月結婚,就意味著夫妻隻能甜蜜到年底。過了年兒,便諸事不順,要麽離異,要麽倒黴的事一撂一撂的……”
“那你在這個月把‘事兒’辦了吧!七夕節,多麽浪漫的日子。”
“七月初七?”
“對!”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多好!”
“我和你嫂子,一年隻見這一回——你安得什麽心?”
紀緒笑了:“誰讓你這麽想呢!?”
柳遇春一本正經地說道:“我跟你說,古人大都不在七月結婚,因為七月是個鬼月。五月五是惡月中的惡日,而七月十五則是鬼月中的鬼日。這天不是傳統的鬼節嘛。”柳遇春拍了紀緒肩膀說,“每到七月,地獄、閻王殿裏的小鬼都會來到陽間作亂。為了不觸犯這些神靈,人們不敢在這七月結婚的。”
“那就八月。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總可以了吧!”
“八月恐怕不行吧!”
“八月又怎麽啦?”
“開端兄,八月十五雖然是中秋節。但這天也是民間祭祀土地老爺的日子。誰要在八月結婚,那娶回來的,可就不是老婆了。”
“那是什麽?”
“土地婆呀,就是土地爺的老婆。”
“你本來就是地主,有那麽多的土地,娶個土地婆為你管理,豈不正好?”
柳遇春一臉嚴肅地說:“非常不好!你不知?土地爺是個妻管嚴,他怕老婆!”
紀緒一聽哈哈大笑,“這不正是你嗎?你本來就怕我小嫂嫂嘛!”
“所以嘛,就不要怕上加怕了。”
紀緒止住笑問:“那你這婚,到底想不想結了?”
“結!結!哪能不結呢?花那麽多銀子把你嫂子贖出來,不就為了娶她嘛?不結婚,我不就虧大了?”
“那你倒是結呀?”
柳遇春攤牌了,說:“九月份,九月一定把婚事給辦了。”
“那,九月一日?”
“你別挑單日子,你得找雙日子。好事成雙嘛,兩個人的喜事,自然要成雙了。如果放在單日,就意味著形單影隻,很不吉利的!”
“人家韓沃韓公子,也沒有選雙日子,人家二十九結婚,不也很好。”
“哎~,我和他不同,我是生意人,講究!辦這麽大的事,不講究點咋行?這是關乎一輩子幸不幸福的大事。”
“那…咱就…九月初二?”
“你就別初二,初四的了。九月十日我結婚,十全十美。”
紀緒急了,說:“那,我可等不了,我得走,我還有非常重要的事要辦呢。”
柳遇春把他按到椅子上,說:“開端兄,咱十幾年的好兄弟,哥哥我一輩子的大事,你不參加?說得過去嘛?”
“那就九月初二。”
“好,就依你,九月初二。”
“不改了?”
“不改了!”
其實,柳遇春接二連三地拖延婚期,是杜秋的注意。她為了讓紀緒和大方單獨多待一段時間,以便增加兩人的感情,而特意這麽安排的。
等到九月份結婚的時候,碧玉肚子裏的孩子都六個多月了。看來為了紀緒的大好前程,碧玉也豁出去了,她還自豪地替自己辯解,“這叫‘奉子成婚’,而且,此時結婚,紀緒那臭小子就不敢鬧洞房了。”
二《浣溪沙.香靨凝羞一笑開》秦觀.詞
香靨凝羞一笑開,
柳腰如醉暖相挨,
日長春困下樓台。
照水有情聊整鬢,
倚欄無緒更兜鞋,
眼邊牽係懶歸來。
在杜秋的授意下,大方是天天拉著紀緒出去玩。把金陵的好地方都玩遍和吃遍了,紀緒也被黏的開始躲著她了。
這天,大方找了一個上午也沒找到紀緒,便無精打采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了無情趣地坐在窗前沉思。
忽然,她發現紀緒正獨自端坐在假山的涼亭中乘涼,便“咚咚咚”跑下樓去,又“咚咚咚”跑了回來。她換了一身更薄更貼身的紗衣,有意突顯出她那迷人心醉的柳腰,便急匆匆地飛下樓去。
看到大方又找到了他,紀緒起身來到亭欄前,扶欄觀望遠處。
大方卻莞爾一笑,羞容隨即消失。她扭著腰肢相偎相挨在紀緒身邊和他一起觀看風景,頭卻有意在他肩上蹭蹭。
“方方,我看到書房有本《東觀漢記》[2],你給我拿來看看如何?”
大方知道紀緒又想支走她,邊道:“天如此乏困,看什麽書~”
“你去不去?”
“去!去!去~!”大方懶踏踏地往台階下走。走到池塘邊,又磨蹭起來,她以水麵為鏡姑且整鬢梳妝了起來,眼角卻時不時瞟望紀緒。
看到大方並不想離開的樣子,隻好自己移步準備走人了。
發現紀緒要走,大方急忙停住梳妝,撒腿便走。走得太急,鞋都掉了,又回頭撿起鞋子,兜在懷裏,跑了起來。
紀緒在身後喊:“你先穿上鞋,別硌著腳。”
大方停住了,坐在了草坪上,邊穿鞋子邊說:“你在這等我,可不許走了。”穿好後,便往書房跑去……
————————————
注釋
[1]三生石
三生源於佛教的因果輪回學說,後成為中國曆史上意涵情定終身的象征物。
三生石的三生分別代表前生、今生、來生,很多人的愛情是從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開始的,而相愛之後人們又一定會期待緣定三生。
(1)傳說由來
相傳女媧在補天之後,開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計,終而成一碩石,女媧將其立於西天靈河畔。此石因其始於天地初開,受日月精華,靈性漸通。
不知過了幾載春秋,隻聽天際一聲巨響,一石直插雲霄,頂於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媧放眼望去,大驚失色,隻見此石吸收日月精華以後,頭重腳輕,直立不倒,大可頂天,長相奇幻,竟生出兩條神紋,將石隔成三段,縱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
女媧急施魄靈符,將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後,獨缺姻緣輪回神位,便封它為三生石,賜它法力三生訣,將其三段命名為前世、今生、來世,並在其身添上一筆姻緣線,從今生一直延續到來世。
為了更好的約束其魔性,女媧思慮再三,最終將其放於鬼門關忘川河邊,掌管三世姻緣輪回。當此石直立後,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緣輪回者更是絡繹不絕。
(2)典故來源
富家子弟李源,因為父親在變亂中死去而體悟人生無常,發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獻出來改建惠林寺,並住在寺裏修行。
寺裏的住持圓澤禪師(即文中說的“圓觀”),很會經營寺產,而且很懂音樂,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著談心,一談就是一整天,沒有人知道他們在談什麽。
有一天,他們相約共遊四川的青城山和峨嵋山。
李源想走水路從湖北沿江而上,圓澤卻主張由陸路取道長安斜穀入川。李源不同意,圓澤隻好依他,並感歎道:“一個人的命運真是由不得自己呀!”於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邊,看到一個穿花緞衣褲的婦人正到河邊取水,圓澤看著就流下了淚來,對李源說:“我不願意走水路就是怕見到她呀!”李源吃驚地問他原因,他說:“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兒子,因為我不肯來,所以她懷孕了三年還生不下來,現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現在請你用符咒幫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後洗澡的時候,請你來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為證明。十三年後的中秋夜,你來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來和你見麵。”
李源一方麵悲痛後悔,一方麵為他洗澡更衣,到黃昏的時候,圓澤就死了,河邊看見的婦人也隨之生產了。
三天以後李源去看嬰兒,嬰兒見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訴王氏,王家便拿錢把圓澤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沒有心思去遊山,就回到惠林寺,寺裏的徒弟才說出圓澤早就寫好了遺書。
十三年後,李源從洛陽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圓澤的約會,到寺外忽然聽到葛洪川畔傳來牧童拍著牛角唱了一首《竹枝詞》:“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李源聽了,知道是舊人,忍不住問道:“澤公,你還好嗎?”
牧童說:“李公真守信約,可惜我的俗緣未了,不能和你再親近,我們隻有努力修行不墮落,將來還有會麵的日子。”隨即又唱了一首歌:“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遊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牧童掉頭而去,從此不知道他往哪裏去了。
再過三年,大臣李德裕啟奏皇上,推薦李源是忠臣的兒子又很孝順,請給予官職。於是皇帝封李源為諫議大夫,但這時的李源早已徹悟,看破了世情,不肯就職,後來在寺裏死去,活到八十歲。
圓澤禪師和李源的故事流傳得很廣,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還留下來一塊大石頭,據說就是當年他們隔世相會的地方,稱為“三生石”。
圓澤和尚以“三生”酬報李源的友誼,其情之高、其義之厚,無法衡量,可謂情天義地。這個故事之所以持續流傳,反映的正是人們的這種美好願望。
和尚圓澤告訴李源此事,隻是想讓李源相信人的輪回,相信三世因果:
圓澤第一世沒有找到他的姻緣,他就出家為僧。
第二世,遇到李源的時候,他還是沒有找到他的姻緣,隻好唱道“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沒有找到,他隻能繼續出家,等待下一生的尋覓。
三生石,三生有幸,其實就是人的三次輪回,石頭,比喻為“堅固”,堅定的信念。如此而已!
三生石的傳說如此美妙,但究其本質亦屬虛幻之說。從哲學的眼觀來看,關於“三生石”的傳說也反映了中國人對於生命永恒的看法和真性不朽的觀點,正是透過這種“輪回”與“轉世”的觀念,中國人建立了深刻的倫理、生命,乃至於宇宙永恒發展變化的理念。這種理念對我們的思想意識,乃至於日常生活影響至深。
後來,這個本為“須眉友情”的美妙故事,經《紅樓夢》改造為“隻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受天地精華……雨露滋養……修成個女體”,就演繹成不折不扣的“男女愛情”絕唱版,三生石也就成了姻緣的鐵定象征,所謂“緣定三生”,就是指前生、今生及來生的幸福姻緣!
[2]《東觀漢記》
《東觀漢記》是一部記載東漢光武帝至漢靈帝一段曆史的紀傳體史書,因官府於東觀設館修史而得名,它經過幾代人的修撰才最後成書。
《東觀漢記》的作者有班固、陳宗、尹敏、孟異、劉珍、李尤、劉騊駼等。
範曄《後漢書》問世前,該書影響較大,與《史記》、《漢書》並稱“三史”,人多誦習。範書流行後,才逐漸被人忽視。據《隋書.經籍誌》著錄,全書一百四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