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春聲何處說興亡
一《雨霖鈴.寒蟬淒切》柳永.詞[1]
微風拂過,沙沙聲在耳邊盤旋。
這微風倒是和這路、這河和這曠野有著十分地默契。路邊的樹寂寞著,河裏的水寂寞著,就連最喜歡讓人走過的大馬路也寂寞著……
寂寞的一切讓紀緒放慢了腳步,他拿出了剛剛在船上打開的柳好好送他的千紙鶴,隻見粉紅箋紙寫著:
“寒蟬淒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裏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二《歌在飛》候長春.詞曲 胡斌.歌
紀緒拿出了包裹裏的那支漂亮的翠綠竹笛,那是柳好好送給他的,上邊還留有她的紅唇印。
紀緒小心翼翼地把嘴靠了上去,悠悠地吹出了一首戀曲——
[歌曲]“一隻鴻雁當空飛呀飛,策馬奔騰向前永不悔。撫摸愛的竹笛為你吻奏這一曲,如癡如醉真情似流水。
一封家書落下相思淚,誰用綠色畫下你的美。夢裏我把月亮摘下送你做寶貝,那遼闊的豪情打開我心扉。
我的愛都是為你準備的,我的情都是被陶醉的,我的心醉醉夢醉醉,歌唱你的美。我的愛都是為你準備的,我的情都是被陶醉的,我的心飛飛夢飛飛,和你永相隨……”
三《堤上偶成》乾隆.詩
運河轉漕達都京,
策馬春風堤上行;
九裏崗臨禦黃壩,
曾無長策隻心驚。
他們一路走來,隻見得三四個漁家。
每家隻有一間草屋,一隻黃狗,茅屋四周圍上了一圈籬笆,籬笆內散養著幾隻雞鴨,或許也隻有一個主人。
時至中午,他們來到了禦黃壩。他們停下馬來,下到坡底,來到了一個漁家。
這戶是一位老人,精神矍鑠,麵色紅潤。院子裏有一口井,井沿上有一盆清水,清水裏麵躺著一條鯉魚。
紀緒笑著問:“這是從河裏打來的嗎?”
老人家捋了一下胡須,露出參差不齊的牙齒說:“河鯉魚,一輩子了,沒出去過,逢年過節的抓個吃,好吃著哩。”他的眉毛也隨著他的笑聲跳動著。
老人給他們做了“紅燒鯉魚”,又給他們上了一壺自釀的白酒。
柳遇春對劉基說:“我們終於到京城了。年前我們四人進京趕考前,我讓你卜卦,你伸出了一個手指頭,再不言語了。我們四人當中,現在隻有李甲沒有來,你那一個手指頭還作數嘛?”
劉基押了一口酒說:“當然啦!我這‘一指’是說:一人來不了,一人考不中,一人抱得美人歸……”
紀緒和柳遇春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心裏都有了一些心驚,因為這是朝廷的最後一次科考,都怕自己考不中。尤其是紀緒,他隻有中士這一路可走,這一次他是做了破釜沉舟的打算。他心裏暗暗地下定決心:“一定要傾我所有,搞定伯顏丞相。”
飯後,他們拐道西行,向京都方向趕去。
走不多時,一座橋呈現在眼前,看樣子已經有很多年頭了,橋身兩側繪以蟠龍,青磚石基,靠近水麵處青苔潑灑。看著早已塌坍的不成樣子的石橋,紀緒心裏有了些許的遺憾,但也預示著他們離城區越來越近了。
傍晚時分,他們來到了都城東邊東華門附近的“江浙鎮海會館”。
那時候,進京趕考的學子,經商的商人,常常會到會館暫住。地方會館是同鄉性質,住在這裏也方便,沒有語言、習俗上的障礙。對於舉子,會館大多免費,即便要收錢也是象征性的。
對於“免費”,其實也是一種風險投資,賭的是人才——假如舉子真中了狀元、榜眼啥的,那對會館、對同鄉人來說是莫大的榮光。考中科舉做了大官後的一些舉子,也會興建會館以利鄉人。從而,在京的這些會館無疑便成了建立同鄉關係網的一個樞紐。
“江浙鎮海會館”設館的位置非常優越,好像是專門為進京趕考的舉子服務的。為方便考試,館址就設在貢院[今建國門內]的附近、前門外的石頭胡同裏;而人家“安徽廬州試館”是設在東單觀音寺胡同。
這些舉子們集中在貢院附近,總免不了交流一下書籍資料、字畫啥的。於是,古玩字畫店也紮堆在附近為學子們提供服務。從此,也就有了後來的東西裱褙胡同[現今北京晚報大廈舊址]。
————————————
注釋
[1]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誌。鹹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曆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麵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