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踏鄉記之歎流水兮> 第168章 著人似醉昏難醒

第168章 著人似醉昏難醒

  一《風風雨雨葬殘春-下闋》瓊瑤.詞


  杜十娘望向窗外,默然無語。


  屋裏靜悄悄的,炕兒和如意都呆呆的站在那兒,誰都不敢開口。


  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終於,杜十娘的目光從窗外收了回來,她臉色出奇的蒼白,嘴唇上也沒了血色,眼睛又黑又大又深邃,直直的注視著炕兒,眼裏卻沒有淚,隻有一份淒楚,和被燒灼的痛疼。


  杜十娘開了口,聲音是鎮定而清晰的,“炕兒,你們大少爺這幾天,可休息得好?”


  “他都好幾天沒睡覺了,整天唉聲歎氣的,又不放心你,所以派我來看看。”


  “炕兒,回去告訴你們大少爺,我謝謝他!”杜十娘又道,“再跟他說,別為了我和少奶奶爭執,不值得!”她略微停頓了一下,“其實,即使你們家老爺、太太和少奶奶都應允了,我家的媽媽也不會放我走的。何況……我也……實在不配進你們的家門……請你轉告他,我和他的事,就此作罷了。”說完,她站起身來,向裏間屋子走去,“炕兒,你再等一下,幫我帶幾句話回去給你們大少爺。”


  杜十娘進到裏屋,迅速寫了一闋拒婚詞:


  “自悲淪落墮風塵,


  去住不由人。


  蜂狂蝶惡淹留久,

  又連宵、有夢無痕!

  寄語多情且住,


  陋質難受殷勤!”


  杜十娘把花箋折疊好,交給了炕兒,叫他即刻回家。


  二《南歌子.倭墮低梳髻》溫庭筠.詞


  倭墮低梳髻[1],


  連娟細掃眉。


  終日兩相思,

  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炕兒走後,杜十娘就關好了房門,吩咐如意,今晚不見客。


  她把自己關在臥室裏,呆呆地坐在窗前——不吃,不喝,不睡,也不說話。


  如意一直繞在她身邊,哀求地說:“小姐,你要哭,你就痛痛快快地哭吧!千萬別這樣熬著,熬壞了身子,可怎麽辦?”


  老鴇也進屋看了她兩次,言不由衷地安慰了幾句,就退了出去,隻叫如意好生侍候,防著她尋了短見。


  深夜,如意把勸慰的話都說盡了,急得她直在那兒團團轉……


  忽然,樓下傳來一陣急促的打門聲,聽差的驚呼道:“哎呀,李公子,怎麽這麽晚了還來呀!”


  杜十娘陡然一震,抬起頭來,目光灼灼地盯著房門口。


  如意更是驚喜萬分,如同見到了救星,她直衝到房門口,急忙打開了門,挑起簾子,嘴裏嚷嚷道:“我的大少爺,你總算來了,快來救命吧!你再不來,小姐的命就沒了。”


  誰知,李甲一把推開了如意,大踏步地跨進了房門,滿身酒氣地衝到杜十娘的麵前,把一張折疊的花箋直扔到杜十娘的身上,生氣地喊道:“這是你寫的嗎?十娘?你說!你這個沒有心肝的人!為了你,我和家裏都吵翻了天,你倒輕鬆,來一句‘寄語多情且住,陋質難受殷勤’就算完事!你說,你拒絕我,是為了那個姓周的嗎?”


  杜十娘整個晚上,都憋在那兒,滿腹的辛酸和苦楚,全積壓在心中,一直沒處發泄。此時被李甲一陣嗆白,那份委屈,那份傷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她站起身來想說什麽,卻一個字都說不出口,一個站立不穩,直挺挺地暈倒了過去……


  如意尖叫了一聲,趕過去蹲下身子,一把抱住杜十娘的頭,連聲喊道:“小姐!小姐!小姐!”


  杜十娘麵如白紙,氣若遊絲,躺在那兒動也不動。


  如意是又驚又痛又急又氣,抬起頭來,對著李甲,哭喊著:“李公子,你這是做什麽?人家小姐為了你,一天了,沒吃也沒喝,你來了就這樣沒頭沒腦的罵人家,你怎麽能這樣!”


  李甲怔了,酒也醒了,撲過去。他推開如意,一把抱起了杜十娘,對如意喊:“薑湯!薑湯!你快去拿薑湯!”


  如意急急地衝下樓去……


  一時間,老鴇、丫環、老媽子全驚動了。


  李甲把杜十娘放在床上,大家圍繞著,灌薑湯的、打扇的、掐人中的,足足鬧騰了半個時辰,杜十娘才慢慢醒來。


  杜十娘一看到李甲,就“哇”的一聲,哭出聲來了。


  老鴇瞪了李甲一眼,很不高興地說:“好了,解鈴還是係鈴人。李公子,你闖的禍,你收拾吧!”


  老鴇、丫頭、老媽子們都退出了房間。


  杜十娘用袖子遮著臉,哭得個肝腸寸斷。李甲坐在床沿上,俯下身子,拿開杜十娘的手,讓她麵對著自己。


  看著杜十娘那張蒼白狼藉的臉,李甲也是又心痛,又心酸。頓時,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隻覺得一陣酸楚,衝入鼻端,眼中便淚光瑩然了……


  杜十娘淚眼模糊地望著他,一把攬住了李甲的頭,哽咽著:“時弦,我們該怎麽辦?”


  ————————————


  注釋

  [1]倭墮低梳髻


  倭墮:即倭墮髻,本是漢代洛陽一帶婦女的時髦發式。


  如果“發”是一座博物館,那麽它展示給當代“時髦”的光頭少女會是什麽呢?


  頭發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嬰兒剛呱呱落地的時候,毛囊還像甜鼾在夢鄉裏的花骨朵,可之後呢,它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不停地綻放,出落成各種具有風格特色的美麗樣子,再後來它也會老去,一頭華發說盡人生百味。


  發置於人之首,還是展示人體美的關鍵之處。而古代中國的發型文化多樣且絢麗,是中國文化中特殊而精彩的一筆;同樣地,其展示的還有中國包納萬象、內涵豐韻的獨特審美觀。


  今日我就帶著大家翻開古人曆史中女生篇的“發”這一頁,讀一讀她們頭上的那些事,看看中國的“發美”。


  要認識“發”,首先要弄清楚與它相關的字是怎麽寫的,怎麽讀的。而且,人的年齡不同,這字便也大有不同。


  鬌,讀作duǒ,意思為毛發脫落,兒童剪發時留下的一部分頭發,或指頭發美好的樣子。它代表小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剪發,大概是在其三個月大的時候,家人就會為他或她選好吉日完成這件事,男孩子留囪角,女孩留頂發,或者男孩留左邊,女孩留右邊。在《禮記》中是這樣記載:“三月之末,日剪發為鬌,男角女羈,否則男左女右。”


  髫,讀作tiáo,想必大家在讀《桃花源記》的時候便已遇到了這個詞“黃發垂髫”,這個“髫”字的意思就是兒童蓄積在額頭上的彎曲下垂的頭發。為什麽這樣理解呢?因為“髟”指“(多而長的)頭發”,而“召”為“招”省,意為“點手兒招人”。較大一點的孩童頭發長了,額頭前下垂的頭發動起來一顛一顛的,像是打招呼的手,便成了“髫”這個字。此類兒童發式還有總角、羈貫(女為“羈”,男為“貫”)等等。


  等到孩子長成少年,則用其他字來形容了,如笄,讀作Jī,古代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即束發),或插住帽子,這時用“及笄之年”稱女子年滿十五歲;還有年滿二十的男子結發加冠,則被成為“弱冠”“既冠”等。


  而接下來要介紹的“髻”,讀作jì,意思就是在頭頂或腦後盤成各種形狀的頭發,而發髻就是發型的意思,它便是古人所有發型的基本,一切始於這個“髻”。


  學完了與“發”相關的字,就來看看各朝代的發型:


  (1)先秦時期


  在原始社會的階段,婦女的發型主要有三款,分別是:披發、椎髻(中國最古老的發髻之一)、編發(新時期時代晚期,我們的祖先就學會編發了)。


  在周朝,婦女大都蓄發,將頭發梳成髻鬟,並以筓貫之,同時還有梳高髻的習慣,宮廷皇室裏的女子為了使造型更美,還會在發髻上加上珠寶、花朵來修飾。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發髻更甚流行,而發髻趨勢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往後傾,並且介於廣大婦女對美的追求,名叫髢(dí)的假發也出現了,相當於現代的發片或者假發了。


  (2)秦漢時期


  在秦朝時期,有不少創新的發髻造型,比如望仙九鬟髻、淩雲髻、垂雲髻和神仙髻。而部分發髻造型的設計是有寓意的。例如,望仙九鬟髻,其在貴族女子中盛行,鬟意味環形發髻,九鬟便意味著環環相扣,以多為貴。


  到了漢朝,作為中國史上有名的大一統的朝代,此時婦女的發式造型得到了空前發展,不過主要還是皇室貴族推動的,普通婦女還是素簪貫發,大都是“錐髻”;並且漢代婦女多喜愛從髻中留一小綹頭發,下垂於顱後,名為“垂髯”。


  在宮中呢,女子則大多留高髻,無論妃嬪或宮女。其他有名號的造型也十分多,如反綰警、驚鵠髻、花釵大髻、三環髻、四起大髻、欣愁髻、飛仙髻、九環髻、迎春髻、垂雲髻、墮馬髻等。


  而平時我們看以漢朝為曆史背景的電視劇,大多會留意到女性角色常以一種看似垂發實際在髻尾留髾或結辮的發型出場,那麽這款發髻的名字就叫做分髾髻。


  但總體看秦漢二代,平髻才是普通人較為流行的發型,其他的高髻等時尚造型大多出現在貴族之中。


  (3)魏晉南北朝時期

  到了這個時期,女子們的發型可以說是更加多樣,也更加注重雕飾,比較著名的款式是靈蛇鬢、飛天鬢、雲鬢、十字髻等。


  飛天鬢,就是把頭發集中在頭頂,分成幾股,然後綰成圓環,高聳在上。這是在南朝劉宋時期比較流行的一種發式。


  靈蛇鬢,則如其名,發髻就像蛇的身體一樣扭曲盤旋,靈動多變。


  雲鬢是魏晉南北朝婦女中最為典型的一種發式,就是把鬢發梳理成薄薄一片,如蟬翼般給人飄蕩空靈的美感。


  這個時期的發型還受到了西域少數民族和佛教的影響,出現了單環髻、雙環髻和上文提到的飛天髻等。


  (4)隋唐時期


  在這個階段,可以說古代婦女的發型做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即有繼承前代的傳統,又不斷標新立異。發型從隋朝到唐朝,則是從平頂式日漸便“高聳”,形式越來越豐富。


  時代的昌盛,發式也繁多:樂遊髻、歸順髻、百合髻、愁來髻、盤桓髻、驚鵠髻、拋家髻、長樂髻、高髻、義髻、錐髻、囚髻、墜馬髻、鬧掃妝髻、高髻、樂遊髻、半翻髻、花髻、螺髻(因受佛教影響而出現的發髻)……


  並且耳旁的鬢和不同發髻式樣聯係在一起,讓鬢角變化厚薄不一、疏密有致,因此形成了一種鬢飾,如蟬鬢、雲鬢、雪鬢、輕鬢、圓鬢。


  今天單獨講講這個美麗的花髻,它是高髻中的一種造型,顧名思義,是以各種花飾裝點於自己的頭發上,顯得即嬌媚又可愛,可以展示“少女心”,同時也可以擁有女人味。


  (5)宋朝時期


  宋朝婦女的發型大多繼承晚唐五代遺風,且以高髻為尚。雖說如此,但宋朝作為中國文化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做頭發”也不會隨隨便便。


  此時的女子皆高冠長梳,其中一款高髻更是成為了當時的時代標誌——朝天髻,她們爭相梳高頭發,發量不夠的就接假發,為此當時的集市裏還出現了專門接假發的店呢。


  可以想象,當時經濟繁盛,市井生活熱鬧,梳著精心打扮的發型的女子走在街上,展示自己的音容笑貌,怎叫人不動心。當然,除了這款朝天髻,還有花髻、同心髻、芭蕉髻、包髻等等。


  (6)元朝時期


  這個時期由蒙古人統治,但漢人的發型大多還是延續前製,少有變化。隻是蒙古人保留他們獨有的造型,其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麵,頭上戴個鬥笠。(此為男子造型)這款發型較為奇葩,不甚好看罷。女性的發型也是多有民族風,便不贅述。


  (7)明清時期


  明朝統治開始,便十分注重對漢文化的保護,在發型這方麵便是秉承“上乘周漢,下起唐宋”的原則。元朝少數民族的發型大大減少,發髻造型便繼續乘風破浪,出現了桃心髻及其變種、仿漢代墮馬髻等新款式。


  而“桃心髻”是當年流行的發式,電視劇《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梳的就是“桃心髻”。婦女首先要將發髻梳理成扁圓形,然後在髻頂飾以花朵。這款發型不斷變化衍生,此後又演變為金銀絲挽結,且要將發髻梳高,其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等發飾。


  到了清朝,介於其是少數民族統治,導致清朝發型較為複雜。


  今天,主要以宮廷女子的造型來進行說明:


  清朝前期,旗人女子的造型大多是包頭、盤頭,到了中期和後期才出現我們熟悉的像“一字頭”“兩把頭”“旗頭”這樣的宮廷造型。


  一字頭,顧名思義,當然是有“一”這個形狀,較為扁平,是模仿了玉器“如意”的形狀。


  而兩把頭,它的梳法是頭發束在頭頂上,分成兩綹,結成橫長式的發髻,再將後麵餘發結成一個“燕尾”式的長扁髻,這樣壓在後脖領上,使脖頸挺直;然後輔以一些小發飾,整體看上去端莊潔淨,給人一種溫婉而嚴麗的感覺。


  旗頭,其有個別名,叫“大拉翅”,為慈禧太後發明,常見的大拉翅是扇麵狀的中空硬殼,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頭圍大小的圓箍。其以鐵絲做架,布袼褙(漿糊粘合起來的多層布)做胎,表麵包裹黑色緞子或絨布,呈現如牌樓般高聳挺立的風貌。而這便是影視劇裏最常見的清宮發型了。


  (8)民國時期


  這個時期,知識分子們西學東漸,追求科學真知,而發型便是代表一個人的知識素質的重要標誌之一了。在這個年代,婦女得到較大程度的解放,她們多半留有一撮式、一字式(齊耳短發+齊劉海)、梨花式(偏分齊耳短發)、倒扇形(齊耳短發+扇形劉海)等等的發型,有的甚至也出現了搭配旗袍的卷發,能展示女子聰明伶俐的可愛樣子和成熟的女人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