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踏鄉記之歎流水兮> 第156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

第156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

  妥歡貼睦爾能夠在權力爭鬥的關鍵時刻,及時脫離這個險境,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否則,說不定他又會步他父親和世?的後塵。


  一聽皇太子要出去玩,太後和丞相都歡喜鼓舞。


  太後卜答失裏想:看來妥歡貼睦爾確實是一個不愛權力、好玩耍的浪蕩公子,他的這些“優點”,可不能抑製他;丞相燕鐵木兒卻認為,像這樣一個在皇宮裏連一時一刻都待不下去的皇太子,還有什麽可怕的呢?

  他倆都很爽快批準了妥歡貼睦爾這次“煙花三月下江南”的春遊計劃。


  一《泊船瓜洲》王安石.詩


  經過二十多天的航行,遊船便在大運河的終點瓜州碼頭駐了船。


  船到了這裏,想去揚州就便捷得多了。可以坐船走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60裏的水路;也可以沿岸坐轎、騎馬走著名的“揚州三灣”[1]旱路,這路段可是最為古老,曆史遺跡星列,人文景觀眾多,最適合踏春遊玩的一段路程。


  這次,跟隨皇太子出遊的有貼身太監王不花、端茶宮女奇承娘,以及十多名“怯薛歹”[護衛兵]。


  王不花趕緊下船,尋找可以居住的客棧。可是,已經是深更半夜,運河兩岸的家家戶戶都打了烊。


  太子看著到處黑洞洞的一片,連個燈籠也沒有,就是月亮,也隻有半隻,而且眼看著就要下山了。便歎了口氣說:“早知道是這樣,我就不出來了。”他忽然又想起了王安石吟誦瓜州的詩,便朗誦起來: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不花趕緊安慰道:“公子爺,我們才剛剛到了好玩的境界,您怎能又想著回家了。”


  “哪裏好玩了?”


  “現在是半夜,白天一定是好玩!”


  “怎麽,現在又說白天好玩了?來的時候,你不是說——‘十裏洋場煙花地,燈紅酒綠不夜城’嗎?”


  “是啊!”


  “燈呢?”


  “可能得~往裏走走?”王不花朝揚州方向指了指。


  “那,酒呢?”


  “有燈的地方肯定有酒……你眼瞎呀!你看看,往前看十裏有燈光嗎?”


  王不花無奈地搖了搖頭。


  太子催促道:“別囉嗦了,趕快找個地方,先填飽肚子吧!”


  王不花沿著河岸,一路小跑,尋找著還在營業的客棧。可是找了半個時辰,也不見開門的去處,隻好低著頭耷拉著角回來了。


  太子命令護衛猛砸一家客棧的大門。


  店小二伸出頭來問:“客官,有什麽急事麽?”


  王不花道:“到客棧,不是住宿還能幹嘛!”


  店小二把他們讓進了屋。剛想給他們安排房間,太子便要酒喝。小二沒了主張,便把店主叫了下來。


  店主一看這一群北方蠻子,便來了氣。他把眉毛一挑,說道:“酒,我這兒倒沒有!正好本人有點想尿尿,你要嗎!?”


  太子一聽大怒,上去就給店主一記耳光。


  旅店的老婆一看不好,趕快召集了店裏的一幫夥計便想幹仗。兩邊都拉開了架勢,但都不敢動手。


  太子方怕暴露身份;客棧方怕打不過……就這麽僵持著約摸一盞茶的更夫。就聽從二樓“咯噔、咯噔”走下一個人來。他白衣、白麵、白頭發,身邊還跟著一位英俊的少年。


  此人正是來揚州遊玩的紀緒,那俊俏的少年便是他的義弟張錦。


  他們來到了兩隊的中間,紀緒問道:“半夜三更的,你們這是要幹嘛?”


  太子道:“幹嘛,打架!”


  紀緒又問:“為何打架?”


  店主捂著臉說:“他,進門就打了我一耳光?”


  太子道:“你讓我喝尿,我不揍你!”


  紀緒問:“你為何讓人家喝尿?”


  店主說:“他要酒喝,我這沒有!”


  “沒有,也不能讓人家喝尿呀!”紀緒笑道,“你這人,太無禮……不對呀,你這是客棧,怎會沒有酒賣?”


  “今天遊客多,酒早就賣光了……”


  “酒賣光了是多好的事,說明你白日裏‘和氣生財’、‘生意興隆’嘛!那麽,今天夜裏是什麽事惹得你如此地不悅,而且爆了粗口?”


  店主不好意思起來,便吞吞吐吐地說道:“我,和我老婆剛剛躺下,正想‘那個’……”


  張錦不解,便插了一句問:“哪個?”


  店主看了張錦一眼,說:“我和老婆能幹什麽……不就是‘那個’嘛……誰知,正欲澎湃,他就一陣猛烈地敲門……把我的‘那個’都給嚇傻了……你說…你說……誰能不發火?”


  成熟的男人都心知肚明,便抿著嘴笑。


  看到大家都在笑,年少的張錦便更加好奇,就一個勁地問:“誰,把誰嚇傻啦?你兒子嗎?”


  紀緒也笑了,“不是他兒子,是他‘二哥’……”


  “噢”張錦一想又不對,便白了紀緒一眼,“你胡說,他二哥怎會和他們夫妻在一張床上……”


  大家一聽,更是大笑不止。


  王不花是太監,他很明白“二哥”是指什麽,看著大家都在笑,仿佛是在譏笑他沒有“二哥”一般,便不悅地說了一句,“你們這些,不要臉的東西~”


  紀緒一聽王不花的聲調,和打人這少年的氣質,便知他們一定是從宮裏出來的人。便笑道:“我那兒,有從家裏帶來的米酒,如果公子不嫌棄的話,到我屋裏品嚐如何?”


  太子一路勞累,真是想大喝一頓清酒解解乏,便問:“米酒,好喝嗎?”邊說邊跟著紀緒上了二樓。王不花和奇承娘跟在身後。


  有兩名侍衛想跟著上來,太子道:“你們趕快吃飯,吃完飯就抓進睡覺!”


  紀緒也回身來說:“店家,給他們做頓飯,總可以吧!”


  店主趕緊道:“好,好,這就安排……”


  二《出妓金陵子》李白.詩


  安石東山三十春,

  傲然攜妓出風塵;

  樓中見我金陵子,

  何似陽台雲雨人。


  南國新豐酒,東山小妓歌;

  對君君不樂,花月奈愁何。


  東道煙霞主,西江詩酒筵;

  相逢不覺醉,日墮曆陽川。


  小妓金陵歌楚聲,

  家僮丹砂學鳳鳴;

  我亦為君飲清酒,

  君心不肯向人傾。


  進了房間,紀緒自我介紹道:“小弟姓紀名緒,字開端,四川人氏。本來準備進京趕考,但到了金陵後,得到通知,說是延期考試。我便去到丹徒歐陽蘇門下進修學業……”


  這時,張錦端著幾個下酒菜進了房間。


  紀緒接著介紹說:“這位是我的義弟張錦。”他又對張錦道,“九弟,你把我的那瓶黃酒放到哪裏去了?”


  張錦從鋪底下掏出了一個小壇,對太子笑道:“我都要給他藏著。不然的話,他都就偷著喝光了。”


  紀緒接過了酒壇,訕訕地笑了笑說:“我們是窮學生,都是自己從家裏帶酒,酒店的酒太貴……”


  太子拿過了酒壇,看著壇子上寫著“丹陽黃酒”四個字。便問:“是黃酒?”


  紀緒道:“對,這可是名酒。李白遊曆江南時,有首《金陵子》中說道,‘南國新豐酒,東山小伎歌。’詩中的‘新豐酒’,就是指它。”


  太子說道:“李太白愛喝的酒,一定是好酒!”說著,便端起酒杯就要喝。


  站在太子身邊的王不花卻說:“也不盡然吧,這酒是否合公子的口味,我先為你嚐嚐……”他順**過太子手中的酒杯,一飲而盡。


  誰知奇承娘卻在旁邊多了一嘴:“這酒,度數不高,鮮甜爽口,很是好喝!”


  太子問:“你喝過?”


  承娘趕緊改口:“沒有,沒有。我聽紀公子說是米酒,便知是這樣……”


  其實,丹陽黃酒早已馳名,可與浙江紹酒媲美。幾千年來,丹陽黃酒盛譽不衰,它色澤光燦清亮,香氣醇濃,回味無窮,且酒精度適中,是一種上等的滋補飲品,營養價值非其他同類酒所能匹敵。在元代,丹陽酒作為貢品獻入皇宮,故有貢酒、宮酒之名。所以,作為宮女的承娘有機會品嚐到丹陽黃酒,就並非虛言了。


  看到承娘的多嘴差點暴露了太子的身份,王不花趕快找話題往外引,他給紀緒介紹道:“我們是從京城來揚州辦鹽的商人,這位是我的東家鐵公子[妥歡貼睦爾,蒙古語意為“鐵鍋”],我是管家,叫王不花……”他又指著多嘴的承娘道,“這是我家公子的貼身丫鬟奇承娘。”


  一聽“王不花”和“奇承娘”這倆名字,紀緒的心“咯噔”地跳了一下。這更使他確定了這群人的皇子身份,而且地位很高。王不花的搶酒喝,看似無禮,其實他是在替主子“試酒”,看是否有毒。既然需要試酒,那也必定“試菜”。但此時,仆人是不能上桌的,這讓王不花如何動筷子呢!

  紀緒便道:“我們是莊戶人,沒有那麽多的講究。鐵公子,能否讓管家和奇姑娘一起坐下?他們也辛苦了一天,也早該餓了。”


  他們真是求之不得。太子連忙道:“既然紀公子讓你倆坐下,你們就坐下吧!”


  奇承娘便坐在了太子的身邊,給太子試菜,夾菜。王不花就坐在了太子的對麵。張錦坐在了紀緒的對麵,也就是方桌的下首位置。


  太子沒話找話地問道:“剛剛聽紀公子喊這位張兄弟為九弟。這麽說,仁兄的義兄義弟可不在少數啊!”


  紀緒說:“沒有太多,隻是義兄弟四位。”


  “那為何要喊這位張公子為九弟呢?”


  紀緒玩笑地說道:“我們是按三、五、七、九排的……老大——三哥,老二——五哥,老七是我……”他又一指張錦,“他是老四,我們喊他九弟……”


  太子一聽是哈哈大笑,把剛剛的不愉快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看到太子高興了,紀緒便正經道:“跟鐵公子開個玩笑。張錦兄,是親兄弟八位,加上我是九位。”


  太子問:“那麽,就沒有義兄四位這回事的了?”


  “不,義兄弟四人,也是對的——老大是金陵的商人,叫柳遇春;老二是浙**田的奇才劉伯溫;我是老三;他是雲南大理的白子秀才,叫張觀音錦。”


  太子又問:“你們不是在書院讀書嘛,怎麽得空出來?”


  紀緒道:“這就是我們先生的教學有方。”


  “學生可以隨便逃課,而不多加管束,這算什麽教學方法?”


  “鐵公子,你聽我細細說來——我們書院屬於高級學堂,分甲乙雙班。舉人分在甲班,秀才分為乙班。”


  “那你倆分在哪一班?”


  紀緒說:“我在甲班,九弟在乙班。我們不是每天都上課——甲班是一、三、五上課;乙班是二、四、六受學。其餘的日子,學生便自行學習。遇到疑難問題,晚上就去請教先生。”


  太子頻頻點頭,說道:“這樣,學生就自由得多了。也有時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是啊,而且,我們春夏秋冬都還放假。一個假期十五天,讓學生回歸到自然裏去。先生說了——大自然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


  “這麽說來,你倆現在是放‘春假’了?”


  “是啊……九弟說,他從來沒來‘春風十裏’的揚州城,便讓我帶他來看一看……”


  三個青年人談得很是投機,並約定,明天結伴去揚州。


  ————————————


  注釋

  [1]古運河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


  現在揚州境內的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古邗溝路線大部分吻合,與隋煬帝開鑿的運河則完全契合,從瓜洲至寶應全長125公裏。其中,古運河揚州城區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30公裏,構成著名的“揚州三灣”。這一段運河最為古老,可謂曆史遺跡星列、人文景觀眾多。


  一部揚州運河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古代揚州發展史。


  運河哺育了揚州,是揚州的“根”。“運河城”便成了揚州的代稱。


  在揚州這段運河的沿岸,有世界四大宗教活動的著名場所——瓊花觀(西漢.道教);高旻寺(隋代.佛教);普哈丁墓園(宋代.***教)和天主教堂(清代.天主教)。


  這段路,有反映揚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築的遺址水鬥門、龍首關(鈔關)、東關古渡(雙甕城)和古灣頭閘;有古代帝王巡視揚州留下的遺跡——瓜洲古渡錦春園、高旻寺行宮禦園和龍衣庵;有體現“富比王侯”的揚州鹽商住宅群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個園以及汪氏小苑等;有唐代揚州鑒真大和尚東渡日本時的啟航地文峰塔。


  在這條運河線上,留下了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詩文名篇:“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嘹唳塞鴻經楚澤,淺深紅樹見揚州”(李紳);“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遊);“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等等。


  這些千古名句,描繪了古代揚州曾經有過的“歌吹沸天”、極盡繁華的輝煌時代,而這一切無不與運河一脈相承。在運河綿延千裏的岸線上,揚州與運河的興衰息息相關!

  揚州古運河的文化內涵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認識,所感悟。揚州市旅遊局推出揚州古運河黃金旅遊線設想與規劃。業內人士認為,古運河揚州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30公裏,沿岸有幾十個景點,其旅遊價值極高,它集長江和運河、天然和人工、曆史和現實、經濟和文化、新線和老線、城市和鄉村於一體,構成一條色彩斑斕、風情萬種、景色各異、內涵豐富的旅遊線路。更為令人稱奇的是,作為一條新開發的旅遊線,與長江風情旅遊線相呼應、相連接,從長江與運河交界的古鎮瓜洲上船,經過古運河到東關古渡換船,就能非常自然地與我市已經形成多年的乾隆水上遊覽線自然連接,這就完全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揚州曆史上“車馬少於船”的特色,使遊客感受“水”的經濟、“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古人雲:智者樂水。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它孕育著世界上的萬事萬物,豐富著人類的文明史,充實著人類社會的傳統與現實文化,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意識形態。這條旅遊線是曆史文化與水的完整結合,更顯現其獨特的價值。


  如由南向北遊,從白浪滔滔的長江,駛進寬闊的風平浪靜的大運河,映入眼簾的是運河西岸的古寺塔影,婀娜多姿、風情萬種的楊柳,富有水鄉特色的小橋野渡,掩映於水杉翠竹蔭下的農舍,細如羊腸的纖道,隨風盤旋的風車,破浪前進的船隊,或許還能看到巔簸在大河中的小小的漁船,以及不時上下潛水作業捕捉魚兒的魚鷹。如若在早上,麵對眼前的水鄉景色,誰又不會想起宋代詞人柳永的佳句:“楊柳岸,曉風殘月”,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在這個曆史的走廊中,人們慢慢地看、慢慢地品,走進揚州,閱讀揚州,感受揚州。當來到“東關古渡”又換上小船沿著“乾隆水上旅遊線”悠悠地向蜀崗瘦西湖風景區蕩去,領略維揚春色。那一幕幕美麗的風光不時出現在遊客的麵前,贏得遊客由衷的讚歎,“美哉揚州”、“秀哉揚州”;而從北向南走,則又是一番境界,美麗的風光,秀麗的古城,在越來越寬闊的水麵上漸漸遠去,麵對滾滾東去的大江和逶迤如黛的青山,誰又不感受到自然的力量,曆史的滄桑,而留在人們記憶中的隻有那傳奇的文化和獨特的秀麗的風光。


  揚州三灣,河道曲折,當初運河的開挖者為了消除地麵高度差,使運河的水麵保持平緩,便采取了延長河道以降低坡度的辦法,所以就把這段運河開挖得彎彎曲曲。這個方法是我國古代河工們的傑出創造。以前所流傳的彎彎曲曲是為了不破壞揚州風水的說法是不對的。從旅遊美學的角度來看,古運河的三灣段因其彎道給人們以特殊的變化莫測的忽遠忽近的視角空間,將是古運河旅遊線上的一大賣點。


  揚州古運河遊覽線應盡快推出瓜洲古渡風景區。


  瓜洲在古運河和揚子江的交匯處,處於揚州西南,與鎮江隔水相望,“京口瓜洲一水間”(宋.王安石)。瓜洲最早在大江之中,四麵環水,後泥沙淤積,與陸地相連,因形如瓜,故名。


  瓜洲曆來是揚州的門戶,始於晉,盛於唐,它在曆史上的知名度僅次於揚州。古人認為:“瓜洲雖彈丸,然瞰京口,接建康,際滄海,襟大江,實七省咽喉……”有“江淮第一雄鎮”和“千年古渡”之稱。自唐末,瓜洲漸有城壘,南宋乾道四年,瓜洲開始築城,明代瓜洲城周長一千五百四十三丈九尺,高二丈一尺。在瓜洲城東門外另築有“鬼柳城”。元代設置行省於此,明代設同知署,清代設巡檢行署、漕運府、都督府等。


  瓜洲從唐代直到現代都是文人薈萃之地。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宋代的王安石、陸遊,明代的鄭成功,清代的鄭板橋等,都曾在瓜洲尋幽探勝,並留下了大量賦吟瓜洲的篇章。瓜洲也是曆代許多政治家和中外旅行家涉足的必經之處,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六次南巡,均曾駐蹕瓜洲,並在錦春園設有行宮,昔日乾隆皇帝讚美錦春園而題詩的禦碑,至今尚保存完好。


  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使者、唐代高僧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其造船、買船、登船以及儲藏糧食都在這個地方。意大利傑出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曾遊覽過瓜洲,並在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第二卷第一章節題為《瓜洲市》,對瓜洲的地理位置與曆史作用作了詳細描述。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傳說,又給這座古鎮披上了神奇的麵紗。


  古代瓜洲作為南北交通樞紐,人流、物流旺盛,地方富庶,城內大型建築、私宅花園、庵廟、樓、亭、廳、堂等多達數十處。如樓亭,有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大觀樓,曹雪芹《紅樓夢》筆下的風雪大觀樓就是描寫的此樓;有建於明代正統年間的江淮勝概樓;有觀潮亭、江風山月亭、曲江亭等。


  此外,古代瓜洲還有著名的十景,即石橋踏月、天池夜雨、江樓閱武、漕艦乘風、東城柳岸、桃塢早鶯、蘆汀新雁、雪水釣艇、金山塔燈、銀嶺晴嵐。1949年4月我人民解放大軍從這裏揮師向江南躍進;建設中的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北橋頭堡就落腳於瓜洲。極富特色的景觀使瓜洲成為曆史上一個旅遊勝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