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古來聖賢皆寂寞
一《古意》李頎.詩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
黃雲隴底白雲飛,
未得報恩不能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
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1]出塞聲,
使我三軍淚如雨。
慶功宴,設在中慶[今昆明市]路平叛本部大營的操場上。
豫王阿剌太納失裏、鎮西武靖王搠思班等諸王,元帥禿剌、左丞孛羅等各路將領,以及立過功的士卒都來參加了慶功宴,汪壽昌還遍請了當地的名流共餘千人。
宴會開場,是左丞孛羅和武靖王搠思班的一個馬術比賽。
孛羅從小就在幽燕縱橫馳騁,經常與人在馬上比試勝負,從不珍惜七尺身軀。他奮勇搏殺,沒人敢上前招應。
搠思班不服氣地對孛羅說:“我們倆,誰輸了,誰就先班師回朝。”
孛羅氣宇軒昂,臉上的胡子像刺蝟的毛一樣叢生,他橫眉以對地上了戰馬,抱手說道:“未報朝廷恩情,怎能輕易言歸!?”
二《出塞曲》席慕容.詞 李南華.曲 格格.歌
杜秋是遼東人,年前跟隨征討大軍來到雲南。
她能歌善舞,而且熟彈琵琶。今日她卻用羌笛吹奏了一曲《出塞曲》,為孛羅和搠思班兩位將軍的比武助威,多名蒙古裝束的姑娘載歌載舞,隨著這優美的旋律,柳好好領舞並主唱道:
[歌曲]“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隻有長城外才有的景象。
誰說出塞曲的調子太悲涼?如果你不愛聽,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
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像那草原千裏閃著金光,像那風沙呼嘯過大漠,像那黃河岸,陰山旁,英雄騎馬壯,騎馬榮歸故鄉。英雄騎馬壯,騎馬榮歸故鄉。”
一聲蕭蕭的馬嘶,一陣穿越生命的口琴[2],一曲悠揚的蒙古長調[3]……
[歌曲]“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像那草原千裏閃著金光,像那風沙呼嘯過大漠,像那黃河岸,陰山旁,英雄騎馬壯,騎馬榮歸故鄉。英雄騎馬壯,騎馬榮歸故鄉。英雄騎馬壯,騎馬榮歸故鄉。”
比賽不分勝負,兩位將軍合手言歡了。
三《將進酒.君不見》李白.詩 鳳凰傳奇.歌
當大批舞伎們緩緩進入中心的舞台,慶功晚宴便正式開始了。
首先是百名少女伴舞的大型舞蹈《菩薩蠻對舞》;中間穿插著讓戰士們參與和藝伎們一起表演的各類文玩節目;最後,是由柳好好精心導演,杜秋領銜的壓軸大戲《將進酒》——
舞台上,甚至整個會場都沒有一絲聲響。
突然,一聲渾厚的女中音在夜空中響起,穿著中性而又妖冶裝束的杜秋唱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隨之,戰鼓陣陣擂響;琵琶聲,更是繁弦急速;七十二名舞女,邊伴舞邊和聲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將士們的呐喊聲如排山倒海般地在會場中激揚。
又見,百餘名武士,邁著整齊的陣步,威武頌歌: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杜秋的唱腔恢宏大氣,音調從低到高起伏很大,唱得是蕩氣回腸,氣勢磅礴,繞梁三日而不絕: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武士們邁著矯健的舞步,鏗鏘有力地詠誦: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杜秋又唱道: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柳好好邀將士們和她們一起高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將進酒,將進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與爾同銷萬古愁。”
武士詠誦: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杜秋的歌聲唱出了士卒們的心聲,激發了將軍們的激情,他們一起合唱了起來,把晚會推向了沸點。
柳好好編排的晚會,大大地給汪壽昌長了臉,大家頻頻舉杯向老帥們敬酒祝賀,汪壽昌又飄飄然了。
————————————
注釋
[1]羌笛
《元史.禮樂誌五》中記載:“羌笛,製如笛而長,三孔。”
羌笛,傳說是秦漢之際遊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發明,故名羌笛。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兩管數孔(以前五孔,現在多為六孔,)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製成,竹節長、管身較細,生長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雙管並排用線纏繞連結在一起。
羌笛也被稱為羌管,豎著吹奏,兩管發出同樣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並帶有悲涼之感。
唐代,王之煥在《涼州詞》中曾留下這樣的名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由此詩中我們可以得知,羌笛早在唐代已廣為流行了。
最初的羌笛是用鳥腿骨或羊腿骨製成,有兩種用途,既是吹奏的樂器,又是策馬的馬鞭,故又名“馬鞭”或“吹鞭”。在西漢以前,羌笛隻有四個音孔,到公元前1世紀,經過京房(公元前77年棗37年)在後麵加了一個最高音的音孔,才有了五個音孔。
關於羌笛的演變過程,後漢馬融在《長笛賦》中有這樣的記述:“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當鞭便易持。易京君明隻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出後,是謂商聲五音畢。”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對羌笛也有描述: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口琴
亦稱口弦、口簧,鐵製撥奏體鳴樂器。蒙古語稱之為“特木爾.胡爾”。蒙古人素有彈奏口弦的習俗,尤以婦女為甚。明代以來,口弦在蒙古音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納入了宮廷樂隊。
[3]蒙古長調
蒙古族長調民歌,“長調”在蒙古語發音為“烏爾汀哆”,意思是長歌,是蒙古族的傳統音樂,被譽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蒙古族長調民歌具有鮮明遊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獨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