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到底是誰的錯?
“唐家可有向你們透露什麽?”林夫子便看向林玉璋。
“沒有。”林玉璋回道,並不說唐哲曾向他打聽林玉瑛的事。
因為打聽,而不是直接說求娶,就已經是在猶豫了,而他不想因治病之恩,而讓唐家作出錯誤判斷。
雖然這個妹妹討厭,但他還是希望雙方都能做出正確決定,而他並不想從中說和什麽,因為日子得林玉瑛和唐哲自己去過。
而林玉瑛又是這樣的性子,以免將來過得不好反怨恨他和春雨,這件事情他並不想插手。
治病隻為救人。
“就如之前我們家對唐哲有疑慮一樣,如今治好的唐哲,同樣也會對我們家有疑慮。”
“因為原本就門不當、戶不對,人家是縣城大戶,我們家隻是村子裏讀書人家。”
“若非腿傷,他何必往村子裏找媳婦?縣城裏同樣的大戶人家甚至讀書人家,必然可選的很多……”
“所以你們把人治好了,也把我的親事給治沒了?”突然,堂屋門口傳來林玉瑛氣急的聲音。
林玉璋扭頭看了她一眼,淡聲道:“八字都沒一撇,怎麽就成你的親事了?”
“難道今天去鎮上不是為了我的親事?”林玉瑛冷笑,“還是說你已經背著爹娘,已經把這門親事拒絕了?”
“嗬,唐家都沒求娶,何來拒絕?今天不過是媒婆牽線讓雙方見上一麵,之後要不要求娶是雙方的決定,何來我拒絕?”
林玉璋看著蠻橫又無禮的妹妹,隻覺頭疼。
“你真是沒個姑娘的樣子,半點也配不上唐哲!”林玉璋直接表明態度,“若要聽我意見,我是反對的!”
“好哇!我就知道你肯定背後說我壞話了!你見不著我好!娘……”林玉瑛一聽急得就哭了起來,看向林何氏。
“玉瑛,雖然爹娘都想你有個好人家,但你這樣子,你這性子,真的不適合唐家,還是收收心,老實等下家吧。”
林何氏無奈歎了口氣,也覺得這閨女配不上那樣的人家。
唐家可是縣城大戶,進了那樣人家的門,可不是在自己這樣人家可以隨便說話、隨便吵架的。
“你這樣行事衝動脾氣又大,便進了唐家門,若是惹人不喜,以後肯定被欺負,說不定唐家就搞出三妻四妾來,你也攔不住。”
“縣城到青源鎮可要大半天功夫,消息不通,娘家想為你撐腰也做不到的,若你鬧得厲害,或是被人陷害,便是休你出門,你也討不到公道。”
“與其強嫁不屬於你的人家,到不如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家好生過日子,想回娘家也容易點。”
林何氏勸慰閨女,卻沒有太哄她,覺得她越發拎不清了。
“等下次到鎮上再說吧,如果唐家不求娶,咱們就當沒這回事兒,若是唐家有意,咱們便把玉瑛這脾氣說清楚,莫哄騙了人家。”
林夫子也歎了口氣,最後下了決定。
“姻緣天注定,有緣便是有緣,無緣便是無緣,強扭的瓜不甜,玉瑛你也要好好反省,就你這樣子便進了唐家門,也不是好歸宿。”
見還有下次機會,林玉瑛這才沒鬧了,扭頭又回了廚房。
“唐哲問過我,玉瑛是個什麽樣的人,我回避了沒說,因為我無法撒謊,也不能說妹妹閑話。”
“我也和爹說的一樣,有緣便是有緣、無緣便是無緣,讓他莫因為我們治好了病就報恩,我們林家也不挾恩圖報。”
“我也解釋了為何玉瑛會出現在那裏,是因為我們家不重男輕女,也希望這樁親事,能是他們自己雙方的決定,而不勉強任何一方。”
等林玉瑛走後,林玉璋這才解釋在鎮上的事情。
“你做得對。”林夫子讚許地道,“若你這時候替妹妹說好話,便露出想要唐家求娶的意思,唐家感恩自然不會拒絕。”
“但你妹妹這性子……遲早露餡兒。”林夫子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件事必須他們自己決定,我們……終究都是外人,不能替他們過日子。”
林玉璋和林玉璜都沒有說話,顯然他們也是認同的。
林何氏歎了口氣,這時不由說道:“我看唐家娘到不是瞧不起人的性子,若是善緣多好啊。”
雖然無法逃避一些現實問題,但她還是希望閨女如願。
再說,她心裏也盼著,若閨女進門給唐家添了丁,那地位自然就穩了,何況還有治病這份恩情在?
隻是這話她也不敢說出來,顯然當家的不這麽想,兩個兒子……他們正煩著這妹子,又哪裏會願意幫忙呢?
但也不能怪他們,就蠢丫頭那態度,除了爹娘無可推脫,誰敢伸手啊?
幫了是理所當然,不幫被埋怨,幫壞了怕還要記仇。
兄妹感情壞成這樣,到底是誰的錯?
林何氏心思有些沉重,忍不住看了陸春雨一眼。
陸春雨剛端著飯過來坐在堂屋門口喂林霖吃飯,剛才林玉瑛衝進堂屋時她就走了,這時候就喂起了侄子。
林何氏無奈地抿了抿嘴,心下隻有更多的無奈。
若這小媳婦也不懂事一點,她心裏也能平衡一點,若這小媳婦肯鬧騰,她也好出手管管。
奈何人家是個懂事媳婦,從來不讓人操心,她便想罵幾句,都找不到托詞。
大家很快就沒什麽可說的了,見還沒喊上菜,林夫子便讓林何氏先把禮收起來,再去廚房裏看看。
不用問,這些禮就全部收林何氏收了起來,以後要給誰,也不是林玉璋和陸春雨說得上話的。
看著娘直接將筐搬走,陸春雨目光閃了閃,幸好還沒人問及那十兩銀子。
不過她也該為那十兩銀子做個安排了。
正好林玉璋從廚房裏端了菜出來,打算先吃飯,陸春雨連忙朝他使了個眼色。
林玉璋把菜放到桌上後連忙走了出來,在她身邊蹲下:“怎麽?”
“我剛算了一下,中班一年一兩二錢,三年是三兩六錢,科舉班是一年二兩,三年是六兩。”
“你要把以後的束修全交了?”林玉璋有些詫異,但很快便理解了,點頭道,“這樣也好,讀書無憂,也就無後顧之憂。”
錢不擱身上而做出正用,是上策,當初嶽母也是這麽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