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收獲的季節二
唐楠楠看他們也是真的著急了:“那好,明日咱們就割稻子,我叫秋闌去買些肉回來,讓村裏的叔叔們受累了,讓大家吃些好的,幫忙把這稻子收上來。”
三個老爺子和村長都是點頭:“都是自家人,幫忙那不是應該的,何況你還幫了村裏不少人呢。”
這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這天晚上,村裏的人就得了消息,知道是唐楠楠請他們去幫忙,那是積極的不得了,連夜就把鐮刀磨得蹭亮。第二日一早天色剛亮,就到了唐楠楠家的大院外麵。
唐楠楠他們更是一大早就起來,婉婷在灶上熬好了一大鍋的米粥,炒好了肉沫鹹菜,還有兩和麵的饅頭。保證來的人,都能吃得飽飽的。
這一日,唐羽傑和羽華二人也沒有讀書了,說是要去田裏收稻子,他們種下的稻子,他們就要親手去收回來。
唐楠楠也就答應了他們,和俞先生說好了,放他們幾天,唐羽陽也是穿好了破布爛衫的的衣服,一本正經的說道:“大姐當初念的憫農,小弟還沒忘,更是要去體會一番這樣的勞作,才能懂農人的辛苦。”
唐楠楠也是說不過他,這小子去了書院,做啥都一套一套的,有理有據,讓你沒法反駁。
隻能讓他們三個一起下田,就連俞先生也跟著湊熱鬧,要和他們一起,說是為人師表,怎可被自己的弟子比較下去。
這一次,唐家院子裏忙碌了起來,孫德青開了門,迎了村裏來幹活的幾十人男人和幾十個女人,看著唐楠楠煮的米粥,和肉炒的鹹菜,還有堆得老高的饅頭。一點不客氣的拿了碗就開吃。
村裏的人都是幹活的老手,收糧食也最有經驗,就是現在吃的停不下嘴,但是也是有分寸的,沒有吃的過飽。畢竟一會還要彎腰收稻子的,吃的太飽,彎不下腰,不是被人笑話貪嘴嘛。
這邊吃飽喝足之後,幾十號的男人和女人就拿著自己家的鐮刀下了田。唐羽陽三個小的,也每人拿了一把鐮刀跟在大人們的後麵。村裏來看熱鬧的孩子。在大人們身後你追我趕的,好不熱鬧。
這到了田裏,看著這個一片金黃,看著就讓人歡喜。村裏的男人們也不廢話。下了田,就揮動著鐮刀,手起刀落。這一片片的稻子就倒了下來。
跟在後麵的女人們,腰間別著幹草繩,跟在男人們身後捆著稻子,弄成一捆一捆的,然後又挑去了村裏的曬場。這是自古以來的收稻子方式。
這古代的可是沒有那些個用電的打穀機,隻能是用最原始的辦法,用手揚起,打在木沿上,讓稻子脫粒。唐楠楠這時候也研究不出來新的,她之前就忘記這個事情了。不然她也是是可以畫一個圖,做個腳踩的打穀機,也比這個用手揚的好啊。
這些村裏的人沒覺得有什麽,這是他們傳承下來的記憶。覺得很正常,反而還沉浸在豐收的喜悅當中。
這村裏的孩子。看見大人們在田裏忙活,在田埂上也是待不住了,下了田跟在大人後麵撿稻穗。捆稻子,這本是熱鬧的田裏,有了小家夥們的加入就更熱鬧了。
這邊家裏有婉婷帶著村裏的嬸子們在張羅,唐楠楠也不再管了,完全交給她們,就在田裏看著,時不時的幫幫忙。三個老人,看著一擔一擔的稻子挑到曬場,笑的眼睛都看不見了。
唐楠楠家收稻子的這幾天,老天爺也很給麵子,都是驕陽掛滿天。這般收稻子,曬稻子。忙活了五六日才全部進了庫房,十幾畝的地。還是裝滿了半個庫房。每畝地的產量也統計了出來。
這一日午時後,村裏的男人們和村裏的老人都來到了祠堂,這個祠堂是村裏所有人的祠堂,隻有重大的事情才開。
村長和老村長很激動的打開祠堂,唐楠楠是女子,不能進祠堂,自在外麵看著他們幾個老男人在裏麵念叨,念叨到最後卻哭了出來。
站在祠堂外麵的人,也有的抹起了眼淚。唐楠楠這一世或許沒有感同身受,但是上一世,她也知道吃不飽餓肚子的滋味。
她看見村裏的老老少少,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多麽正確。幾個老人好不容易平複了心情。站在祠堂門口,老村長大聲的說道:“鄉親們,楠楠研究的稻子豐收了,是真的豐收了,這產量啊,比我們以前的高了兩成半啊。”
村裏人聽見這個那叫一個高興啊,腦子裏就計算開了。這要是每畝都高兩成半,以前能養活八個人,現在就能多養活四個人了。這樣每家每戶,那就不會餓很長時間的肚子了。稍微節省些,就不會餓肚子。
這是他們盼了多少年的事情啊,今日終於看到了一些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