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拿了我的還回來
佟永健和兩位太爺,實在是有些無語了,佟永健看著唐老太道:“你可真行,這邊苛待一家子,那邊又補貼著閨女。你那個閨女是個好的也就算了,可是她呢?她爹死了,她都沒回來。你還上趕著給人家送銀子。”
王老太爺也是看不過去了:“你看看你家這些孩子,看看他們穿的是什麽。你家小玲穿的是什麽。再看看你家這孫子,兒子,媳婦的樣子,再看看你家小玲的樣子。你是想把家裏人給逼死啊。”
王老太爺心想,這要是自己的媳婦,早就送回娘家了。
唐老太看自己遮掩了這麽久的事情,今天都給說出來了,也厚臉皮的說道:“花了就是花了,我兒子的銀子,我花了怎麽了,我願意給誰就給誰。我有什麽錯,你這個丫頭想要銀子,沒門。”
“奶奶,您不給我,那我們就隻好去衙門走一趟了。好好跟縣令大人說說,唐小玲是怎麽謀害自己親侄兒的,還有怎麽計劃賣了自己侄兒的,你說,這個主意怎麽樣?”
唐老太愣住了,唐小玲也是很崩潰,自己這是沒有辦法了嗎?
唐老太還是不願意相信:“你放屁,我們自己家裏的事,縣太爺管的過來嗎?你可別嚇唬我。”
“唐連氏,你這是藐視皇權嗎?你當雲嵐國的律例是擺設嗎?誰管你們是不是一家子,唐小玲差點害死羽傑,這是事實,去了你以為有好果子吃?”佟永健義正言辭的說道。
“你趕緊把銀子拿出來給楠楠,不然我就和楠楠一起去縣衙,我這個村長作證,縣太爺會更相信的。”
唐老太不說話了。心裏卻盤算開了。
今天這個事情,不解決,是過不去了,又不能讓閨女去蹲大牢,也不能讓大閨女出錢,要是大閨女出錢,婆家肯定不放過她,以後怕是更難了。
想清楚這些以後,唐老太開口說道:“你不能去找大玲,她花的銀子是你大爺爺捎回來的,不是你爹的銀子。”
要不說唐小玲是個豬隊友呢,還不等唐楠楠反駁,她自己就跳出了說:“娘,你騙人,大姐的銀子也是大哥的。”
唐小玲也沒真的蠢到沒邊了,還是會為自己想的,她很清楚,要是不把大姐拉下水,所有銀子都要自己一個人還,她才不願意呢?
“小玲,你記錯了,那不是你大哥的銀子。”唐老太想的是很好的,想能少一個就少一個,可是唐小玲不允許啊。
唐小玲才不管她娘什麽心思呢。她就想著,自己要還那麽多銀子,哭喊道:“娘,你偏心。你就什麽都偏著大姐,都不管我了。。。”
唐楠楠倒是猜出了唐老太的意圖,但是她也沒管,隻要銀子回來了就行。
唐老太最後還是妥協了,行,銀子給你,戶籍分出去,你們這一房,以後可就不是我們唐家的人了。
唐楠楠很滿意。沒有關係,她巴不得這樣子呢,終於結束了,唐楠楠看著唐羽陽:“陽陽,拿紙筆來,讓永健叔寫分家契書,明天去衙門立戶。”
唐羽陽拿了紙筆,佟永健就開始書寫分家契書,按照之前唐楠楠說的寫,佟永健寫好後,給兩位長輩看了看,沒什麽問題。
在給唐楠楠看看。唐楠楠看看契書,永健叔,您在後麵在填幾條,分家後,唐家任何人不得幹預我們姐弟四人的婚事;唐連氏的贍養銀子,一次付清。五十兩。;分家後不得以任何理由上門鬧事,不然扭送衙門;還有我奶剛才說,我們這一房就不是唐家的人了,那就寫上,兩方以後無論生老病死,榮華富貴,再無關係。互不幹擾。
唐楠楠說完,看著兩位太爺和村長:“不是我要做這麽絕,您們看看我奶的樣子,要是不這麽寫,還不三天兩頭的上門打秋風。找事。也是我奶要說和我們沒有關係的。”
三人都是見識了唐老太的本事,都是點點頭的讚同。
唐楠楠也對著唐老太說:“本來,不給您贍養銀子的,世人也說不出什麽,因為您要賣了我爹的骨肉,但是看您年歲大了,還是每年給一兩銀子的贍養費。您也別嫌少。您能不能活五十年還不好說。有就知足吧。”
唐老太撇撇嘴:“你這個死丫頭,這是咒我死呢,填上就趕緊簽字畫押。誰也不想和你們幾個賠錢貨有關係。”
唐楠楠又說道:“著什麽急。我老姑的欠條還沒寫呢?”
唐楠楠看著佟永健:“叔,在麻煩你寫一張欠條。兩位爺爺也做個見證。”
張太爺和王太爺也是點點頭:“都一次弄清楚吧,免得後麵又來鬧。”
佟永健也覺得一次弄清楚比較好。提筆寫唐小玲的欠條。
唐楠楠就在一邊看著唐小玲說道:“這些東西不管買成多少銀子,這些東西就抵了五十兩銀子,還剩下兩百兩,直到三年內還清為止。羽傑的藥費我都沒找你算了,不然你可要管他一輩子的。”
唐小玲聽到這裏,邊哭邊說:“憑什麽要我管,明明就是你砸了糧食門,我才會去找他們的。”
唐楠楠才不管她哭得多可憐,說道:“誰告訴你是我砸的門?這事和我沒關係,我都沒在家吃飯,楚鴻大哥可以作證。”
唐小玲開口說道:“三嫂說的。”
唐楠楠笑道:“你自己不長腦子,被人當槍了,怪的了誰,反正兩百兩,三年內還我。不然到時候,可要收利息的。”
佟永健寫好欠條,拿給唐小玲:“簽字,按手印,今天這事就算完了。”
唐小玲還想鬧,但是被唐老太拉著:“快點簽字,後麵那邊捎銀子回來了,娘再給你還。”
唐小玲聽見自己娘這麽說,也不鬧了,那邊一年也要捎一兩百兩銀子吧,到時候還怕還不了嗎?痛快地簽了字,按了手印。
唐家其他人估計也是這麽想的,所以都沒出來阻止,欠條和分家契書,都是一式三份,兩邊各拿一份,村裏保留一份。都要去衙門蓋紅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