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問道三十年> 第158章 無意執掌道門

第158章 無意執掌道門

  羊錚和曹翊的定婚宴因劉三傳來在泰山郡發現玉璣親王行蹤而取消。羊祜在接到雲中鶴消息後便吩咐定婚儀式斬暫緩。羊夫人聽到再緩的消息竟有點暗喜。


  她接到的消息,無憂和楊若最近行走道門各觀,商議清徽令主事宜。現在大多數道觀支持玉拂塵與清徽令分而執掌。但在人選方麵達不成一致。


  白雲觀倡議眾道門弟子中選擇,參選人員不論年齡與出身,便考核要嚴於玉拂塵認主流程,最低也絕不低於玉拂塵擇主難度,個中會有生命之虞,參加選拔的弟子要簽署生死協議,如在考核中意外身亡,道門不負責任,隻支付喪葬費,因此,清徽令主選拔從初始的躍躍欲試的數百冉現在的數十人,還有人猶豫不決,選拔事宜便停滯不前。


  無憂道姑和楊若最近幾還會經過泰山郡,她希望能與二人再見一麵,再探探楊若心意。


  山道長因清徽令主選拔事宜去和冀、益、齊州各道觀主商議,後來到袞州,便收到羊祜拜帖,他不知道羊氏因何事拜訪。


  泰山在羊氏地域內,羊家嫡長公子是道教墨棋傳人,羊郡公與夫人也是道教信士,郡公前來必是有要事商議,他已知曹翊和羊錚一行冉東安,本欲去齊王府探探這兩位能令裕、興兩位長老信服的晚輩後生,因他二人正在準備訂婚宴,便取消去東安的議程,直接到了泰山郡,到郡城便收到了羊祜拜帖,立即親迎入室詳談。


  “郡公前來所為何事?”山道長請羊祜入坐後問詢。


  羊祜身著錦衣,外披一件銀色狐袍,相較洛陽相見,羊祜的頭發花白不少,臉上也多了皺紋,他的手幹枯,不似能握兵器的樣,但山道長知道這是一雙充滿力量的雙手,並非目之所視一般。


  “長老,本公前來便是要與長老商議的。”羊祜坐定後對山長老


  “郡意不能奪,必是我道門之事,郡公不是已明言不幹涉我道門之事麽。”山道長喝口茶,隻覺入口甘醇,香味悠長,便,“這是泰山特製上品女兒茶,貧道購得,請郡公品鑒!”


  “此茶難得,我郡每年進貢皇宮,自己家也少得品嚐。今兒能品嚐到,自然也是深感榮幸。”羊祜悠悠。


  “此話怎講?”無機道長探尋地問。


  “道長不知從何處購得,慈上好女兒紅並不多見。”羊祜啜口茶水。


  “這個是從齊州道觀購得。是從宮中流出的。”山道長品著茶香。


  “楊姐和無憂最近在各道觀活動。這茶應是她所攜帶。”羊祜看著杯中起伏的茶葉,“各道觀主有意楊姐執掌清徽令,是否屬實?”


  “楊姐是無憂徒兒,所修並非道門功法,如果她在清徽令選拔賽中能夠勝出,自然可成為清徽令主。”


  “道門之事,我本無意探尋,但本公離京時,是白雲觀主派人護送,本公才能平安歸家,觀主有意要兒參加選拔,我兒似無意清徽令爭奪,他與曹姑娘有婚約,他若執掌清徽令,其實和曹姑娘執掌無異。”羊祜慢悠悠。


  “這個我們已考慮到了。朝廷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幹涉我道門事宜。”山道長重重放下手中之杯。


  “道長少安毋燥。本公與道長商議此事,便不會強插手道門之事。”羊祜慢慢品著茶,“道門終究還是受製於朝廷的。”


  “藏寶圖與王者劍事宜無端起,無端平息,王猛、劉暢二賊歸異族,江湖各門主平安歸家,齊王攸歸後,江湖風雲不斷,但平息得卻很快。殺伐決斷,不亞於攸在世時。


  陛下心中有疑,但江湖與朝廷相安無事,陛下對道門由世家把持頗有微詞,郡公現退居養老,貴公子持令總比楊太師女執令要好一點。”山道長也是慢悠悠。


  “曹翊那孩子我見過,確定賦不錯。楊太師有令,道教如若不從,就會生事端,道教眾信徒遍布下,朝中也有許多重臣推崇莊老思想,竹林七賢也是尊崇莊老思想,清談時下風起,道教信徒與日俱增,一旦得罪權貴,被他尋個理由信奉他教不是不可能。現佛教、主教進入中原,發展信徒不少。朝廷如不支持道教,情形就不妙。”羊祜。


  “難道信仰就由權貴操持?我道教玄學深入人心,如郡公言,信徒眾多,難道就由他楊家一手遮?”


  “世家豪族不會公然與朝廷為敵,士民百姓言行必遵循朝廷規製,時下玄學風行:王弼以老解儒的方法注《易經》和《論語》,把儒道調和起來,認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現,兩者是本末體用的關係;

  郭象即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論,認為道家的自然與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


  而阮籍、嵇康則主張自然與名教為對立,主張毀棄禮法,“越名教而任自然”,國內思想不得統一,紛爭不止。楊氏欲執掌道教,必服務於朝廷宗法製度,以道宗權威定正統玄學主張,自不會為武帝惡。他若不能控製道宗,必扶持他教。現有僧提出無不絕虛,有非真有,以一種非有非無,有無合一的學,企圖淩駕於玄學各派之上。”羊祜似是來與山道長論道的,他對道學流派頗有研究。


  山道長也端起茶盅啜口茶水細細品味不語。


  羊祜深思良久方咽下一直蓄在口中茶水:“楊氏不欺下教眾則罷,如敢欺自會群起而攻之,那時方是時、地理、人合時。況我兒與媳不喜號令他人,專心修道即可。即然清徵令不與玉拂塵主人為同一人,玉拂塵主自然也不受清徵令號召,那麽我等信士也自能不受令。如蠢長可能接受?”


  山道長深思良久方:“我歸觀再與觀主和三位長老商議。郡公是不願自家與楊太師正麵衝突,可以理解,這樣楊太師也不會因此事再生事端,避免兩個年青人卷入權力爭奪鄭”


  “多事之秋,他們怎麽可能獨善其身。”羊祜將自己所思明確後,便起身告辭。


  “郡公多珍重。”山道長起身相送。羊祜不願意羊錚卷入清徽令爭奪,他可以理解,羊錚爭奪清徽令就是在與楊太師公開叫板,在朝廷主戰派與拒戰派紛爭之時,羊祜置身度外情有可願,而羊錚一旦和曹翊定親,確如羊祜所言,其實並未分而執之。


  但聽到羊祜到多事之秋,怎麽可能獨善其身,但知羊祜心中對下局勢已有預牛想及觀主在他臨行時墨棋主善布局,是武候兵書最佳傳人時,四位長老因意欲楊錚接任清徽令,不想道教卷入爭鬥,請觀主另擇傳人。


  現知羊祜不想羊錚接任清徽令,但卻有意讓他今後會有所作為,便對羊祜:“觀主存有武候二十四篇兵法,他想傳於令公子,不知郡公是否願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