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第一章 十第二易主
岐王小殿門外,三男兩女站在路上眼也不眨的看著遠處,他們早早接到命令,岐王今天就會抵達京城。為首之人楊青風曾在岐王軍中摸爬滾打四年,算是那六千甲士最老的一批。在戰場受傷之後,便退了下來,按照霍將軍的吩咐,來到京城,守著這棟宅子,等候岐王蘇景琮日後入京。
這兩年楊青風處理這座小殿的大小事宜,不敢有絲毫馬虎,明麵看去是沒有多少事,但總是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讓這個青壯漢子,都累出了幾縷白發。
剩下兩個男子是蘇景琮配給楊青風的副手,打理王府在京城中的事宜。
翹首以盼足足兩個時辰,五人都沒有一絲不耐,能被放在這裏的人,都是蘇景琮的真正親信。兩個女子是蘇景琮一直放在京城中的明子,京城中發生的大小事情,除非是她們接觸不到的,否則都會一五一十傳回王府。
馬車停下,走下一位俊秀的年輕男子,穿著一身算不得多華貴的素雅青衫。
蘇景琮望著眼前五人溫聲道:“諸位辛苦。”
他們就要跪地行禮,蘇景琮卻連忙攔下,搖道:“都是自家人,無須多禮。”
聽到自家人這個說法,五個身在異鄉的男女,心頭分外溫暖。
小和尚望著蘇景琮,輕聲道:“王爺,小僧就不進去了,我來京城是為求一封可暢遊諸國的通關文牒,順道看看京城那座伽羅寺。既已入城,小僧也該離去。”
蘇景琮愕然道:“小師傅,您一路同行,幫了蘇景琮無數,不論怎麽說,也該吃我一頓齋飯,讓我略表謝意再離去才是。”
小和尚搖頭道:“若無無王爺點播,小僧隻怕是也不能明悟自身大道,彼此成全,無須客氣。悟覺,我們走吧。”小和尚轉身離去,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盧玄道望著這個小和尚感歎道:“蓮生小師父乃真佛也!年輕的時候我也曾與一些得道高僧打過交道,哪怕他們已修佛法幾十年,在我看來,他們仍不如這位蓮生小師父遠矣。或許等蓮生小師父西遊歸來後,空懸五十年的佛宗之位,便有著落了。隻是恐怕蓮生小師父根本不會在意這些世間方外人渴求的名聲,反而棄之如敝屣。”
蘇景琮疑惑問道:“何為佛宗?”
盧玄道耐心解釋道:“就好比西天佛祖在西天諸佛中的地位,佛宗乃是人間眾僧之首,總領天下佛門。自從五十年前慧能大師圓寂後,天下便再無讓人信服的佛宗,如非有慧能大師普渡眾生,北陸滅佛,會提早三十年。與佛宗相對,天下還有儒宗、道宗的說法,儒宗正是那稷下學宮宮主,而道宗本是龍虎山上任掌教天師,二十年前他宣布卸任閉關後,這個位置也算空懸了下來。”
蘇景琮想起一人,或許他有機會成為天下道派執牛耳者。很快他又搖搖頭,以那家夥憊懶程度,讓他做什麽道宗,簡直是趕鴨子上架,或許那家夥心裏認為,放牛都比當什麽道宗逍遙。
蘇景琮給他身旁的楊青風吩咐了幾句,後者立即領命去辦。
盧玄道聽到後笑言:“你這家夥倒是有心,專門讓人去吏部那邊打個招呼,好讓蓮生小師父能快些拿到通關文牒。”
蘇景琮笑道:“我也不過是錦上添花,憑蓮生小師父的出塵氣質,恐怕我那皇兄都會忍不住親身接見。”
他正要走入這座岐王行宮小殿,遠處突然出現的一道人影,令他立即駐足。
那是一個與蘇景琮差不多年紀的青年,身穿白袍,劍眉星目。當初在西北歧地,此人與蘇景琮第一次見麵,是在一家書坊裏,兩個人都看中了一本古舊儒家典籍,誰也不肯退讓一步。
一個岐王再怎麽需要勒緊褲腰帶養兵,也比一位小小縣令的兒子有錢無數倍,蘇景琮砸了大筆的銀子,讓那本書落入自己口袋,把那個書生氣的牙根癢癢,卻又無可奈何。誰知道才走出書坊店門,蘇景琮就把那本花費原本十倍價格的儒家典籍丟給那個書生,既讓後者摸不著頭腦心中欣喜之餘,心中也有一絲不滿。這可是一部三百多年前的孤本,在一個讀書人眼裏簡直就是半條命,你就這般不珍惜,直接丟給我?也不怕摔壞了?
兩個年輕人第二次相見,是在歧地丘水城大道上,蘇景琮縱馬馳騁,嚇得路上行人四散奔逃。那個書生很難把馬背上的年輕人與丟給自己儒家典籍的年輕人重疊在一起。
原來,他就是岐王。當時書生心裏隻有這麽一個念頭。再後來,書生父親入京為官,他與丟給自己一本書的岐王,便有三年多未見。
書生遙遙拱手,而後大步離去。蘇景琮望著那個人的背影,勾著唇角。還是那個迂腐的讀書人,真好。當初自己騙他入了閉月坊,差點就讓那家夥失了童子身,事後那家夥足足兩個月沒理自己這個岐王,迂腐的一塌糊塗。
是夜,蘇景琮捧著一張卷軸,仔細研讀,正是那武聖榜。
第一很陌生,恐怕當今江湖就沒有幾人熟悉,放在五十年前,這人才算是有不小的名聲,畢竟他乃是與蘇景琮外公同一輩分的老人,名叫水長東。五十年前,他最高曾位列武聖榜第九,後來不知為何,徹底銷聲匿跡,今朝再出世,已經是元仙境界的仙人。
蘇景琮想起了兩個人,他的兩位舅舅,一個很早便往西而去,遊曆諸國,另一個本可在他外公兵解離世後,挑起吳家重擔,卻選擇了放棄一切,出海訪仙,如今已十年未歸。
“舅舅,沒有消息也罷,別死在外麵就行。”蘇景琮呢喃道。
目光下移,蘇景琮看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名字,竟然不是守護蘇氏皇族一百載,且在武聖榜中占據第二四十載的太塵上尊,而是一個之前聽都不曾聽過的女子,陳暖玉。此次評定,竟有兩名女子登榜,第二個女子便是蘇景琮的姐姐,蘇紫紫了。
第三邱瞳,蘇景琮早已知曉。第四龍君,第五黃天閣,之後就是一些本就在武聖榜中有名有姓的老人,依次是北方拳道大宗師顧惜,京城第一劍客祁連節,天下用刀第一人刀道大宗師穆槐生,善使一杆九十九斤銀槍的軍中第一高手王敬鶴。
既然沒有傳出原本位列第二的太塵上尊的任何消息,恐怕他隻是如同盧玄道一般不願登榜拋頭露麵而已。
看過武聖榜,蘇景琮打開那份將帥榜。
原本位列第三的霍青名次上升,僅次於王敬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