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前朝秘聞
英王皺緊眉頭,上前仔細查看,等到真的確認穆側妃死了後,方不甘心道:“穆氏就這麽死了,還真是便宜她了。”
不用多問也知道那是穆側妃服毒已久,這會兒毒發暴斃了。
手下腦筋一轉,疑是發現了可疑之處,出聲質問:“大王,穆氏服毒,是否時日已久?”
“那不是廢話嗎?”英王冷哼一聲,現在他釣魚的計劃宣告失敗,那叫一個氣啊,“穆氏已經被我們囚禁起來了,她哪來的毒藥立馬服下發作啊?”
退一萬步講,就算真的有,也不可能這麽慢才見效,要知道穆側妃上上下下可以說被英王等人搜刮幹淨,不讓她有一絲半點的機會自盡。
既是想要幹脆利落地死了,咋不找個效果強的服下?
手下摸了摸下巴,思索道:“莫非,那是穆氏背後的主子殺人滅口之舉?”
除了那個人,也沒有多少人能讓穆側妃服毒了。
英王當即一陣警惕,“是他做得好事?簡直可惡至極,孤王都還未找他算賬,他自己倒是把穆氏弄死了。”
剛才說話的那名部下先是認認真真地檢查穆氏的屍體,等到確認了自己心裏一些猜測時,緩緩道:“大王,穆氏所中之毒乃前朝秘藥斷月魂,此毒不比尋常毒藥見血封喉,卻能控製一些人為自己所用,而且一旦對方泄露了秘密,毒藥立刻發作,無藥可救。”
斷月魂伴隨著前朝的覆滅早已不為人知,這個部下會得知,也是多虧了無痕公子。
沒錯,英王的這個部下曾經受過無痕公子醫術上的指點,頗通醫理,算是有實無名的師徒關係。
不過無痕公子不願與世俗眾人牽扯太深,在這個部下可以謝師出關時,果斷與他切斷了所有聯係。
對於此事,部下深感遺憾,又無可奈何。
英王一聽,穆氏之毒還與前朝有關,再聯係上她所說的隻言片語,當即臉色陰沉,“前朝?大渝已經亡國了百年,莫非還有人對前朝念念不忘,意圖在大魏興風作浪?”
大魏取代了大渝,按常理來論,一些遺老遺少必定對大魏恨之入骨。
隻是,大渝的皇親宗室早被末帝殺得一個不留了,現如今這個世道為什麽會出現前朝之人?這批人與前朝究竟有著什麽千絲萬縷的聯係?
英王百思不得其解,而這個部下——卜莊立可是對此有所了解,隻是……
“有什麽話想對孤王說的,但說無妨。”
英王瞧出部下欲言又止的樣子,很是大方地請卜莊立大膽直言。
卜莊立先是猶豫了一會兒,然後才下定了決心,咬牙道:“大王,您可了解新陽公主?”
“新陽公主?”英王一開始還一臉茫然,後才記得這位鼎鼎大名的大人物,理所當然地回答:“當然認識了,她不就是大渝有實無名的皇帝嗎?”
雖然新陽公主死後被敬為憲宗,也是帝王之一,入了宗廟,但她生前隻是一位攝政公主,根本就不是大渝皇帝。
不過,依照新陽公主的地位,不是皇帝勝似皇帝。
英王的回答,得到了卜莊立的否認,“不,新陽公主一直都是大渝的皇帝,生前死後都是。”
“你這句話又是什麽意思?”
英王這下子糊塗了,都說新陽公主收攬前朝後宮,手段狠辣,多疑涼薄,卻又知人善任,文韜武略,的的確確是一位難得一見的英主。
可是無論她生前多麽得勢,她隻是一位公主,有權勢的公主罷了。
卜莊立臉上的笑容開始意味深長起來,“大王,那位被新陽公主廢黜的衝帝,你對他了解多少?”
大渝前前後後經曆了二十三任帝王,其中衝帝在位時間之短僅次於末帝,僅僅五年而已。
在此期間,新陽公主大肆招攬朝中大臣,與衝帝分庭抗禮,手掌兵權不願歸還衝帝,本來一開始衝帝與新陽公主還算是保持微妙的平衡,雙方相安無事地相處,但到了最後衝帝犯了新陽公主的忌諱,直接被她廢了。
自此,衝帝長期幽禁在北宮,最後服毒自盡。
英王仔細從腦海深處扒拉出有關衝帝的一點記憶,奈何衝帝的存在感太稀薄了,被前後夾擊,沒有什麽突出政績,還被廢了。按照成王敗寇的想法,衝帝不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嗎?
“孤王不清楚。”
英王甩了甩手,作為皇室中人,熟讀典章禮儀是應該的,隻是這前朝故事,英王本來就不怎麽關注,又不是什麽必須記住的狠角色幹嘛費時間去記住?
會得知新陽公主,也是多虧了新陽公主身上各種奇奇怪怪的緋聞傳說,他才耳濡目染了解了不少。
卜莊立早就預料到這個回答,頷首再說:“衝帝與新陽公主乃姐弟關係,這是史書所記錄的,但是——衝帝並非皇室血統,他是其他人的孩子。”
此話一出,英王倍感不可思議,“衝帝的母親不是中宗的靈章皇後嗎?咋不是皇室人了?”
難道這就是新陽公主廢了衝帝的真正理由?反正又不是正兒八經的皇子,血統不正,廢了他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不過……
英王眯了眯眼,新陽公主廢了衝帝,誠然有被動了核心利益的原因所在,可是你若說她沒有其他原因,因英王打死也不相信。
“大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卜莊立娓娓道來,講出了這件前朝皇室秘聞,“靈章皇後當年號稱生了龍鳳胎,可實際上,她隻得了一女,就是新陽公主,成帝內寵無數,靈章皇後早已失寵,若再無皇子傍身,她該如何自處?於是她買通了太醫,謊報自己得懷龍鳳胎,衝帝就是她從一個宮女的手裏抱過來的,成帝沉迷酒色,身體已毀,皇子係數夭折,公主所存者僅有一兩個,得知靈章皇後誕下龍鳳胎後,難得對這對龍鳳胎寵愛有加,連帶著也喜歡起靈章皇後了。新陽公主也是自幼得寵成帝,待遇獨一無二。靈章皇後誕下新陽公主後的三年,因病去世,從此兩姐弟相依為命,共同扶持。”
“新陽公主八歲時,幫助成帝平定了內宮叛亂,成帝從此又對新陽公主另眼相看,恩遇比起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新陽公主的屬兵比起其他公主多了一倍不止,新陽公主的弟弟衝帝就是在這一年被立為皇太子。”卜莊立的神情帶著幾多懷念與感慨,對英王說出這段少數人清楚的曆史。
“衝帝九歲時,成帝駕崩,臨終遺詔命令新陽公主輔佐衝帝,封攝政公主。都是小孩子,一開始大臣壓根不把新陽公主看在眼裏,後在新陽公主的雷霆鎮壓下,所有人終於對這位攝政公主心服口服了。”
卜莊立說完後,搖了搖頭。
英王覺得奇怪極了,“不是都說新陽公主之所以當攝政公主那是她逼宮嗎?”
關於這一點,史書明確談及乃成帝遺詔,但依舊很多人懷疑遺詔內容是真是假,誰叫新陽公主後來的一係列舉動實在是令人膽寒。
“不可能的,”卜莊立斷然否定了這個猜測,“成帝寵愛新陽公主,攝政公主真的是他下詔冊封的,要不是他快要死了,不可能早早下詔而已。”
雖然成帝昏庸好色,但對新陽公主是真真的疼愛無比,盡到了一個當父親的責任。
英王深以為然,“可不是嗎?平常成帝賞賜新陽公主的東西堆積如山,坊間流傳新陽屋,盡金盤,十家空。想來也不是子虛烏有。”
新陽公主之寵,那是所有人都看在眼裏的。
年紀小小就成為攝政公主,本以為是軟柿子,卻不料是個硬茬,紮手得很。
“這些東西和你所說的衝帝被廢有何關係?”
英王想要聽得是衝帝新陽公主之間的故事,而不是人盡皆知的資料複讀。
卜莊立也曉得英王不耐煩了,趕快進入正題:“衝帝非皇室血脈,又年幼喪母,隻能與姐姐相依為命,長此以往……”
英王瞪大眼睛,“不會吧?”
那已經是**裸暗示二人之間那見不得光的感情了。
卜莊立神色嚴肅,淡淡道:“有什麽不可能的?皇室之中發生的醜聞不是天底下最多的嗎?衝帝與新陽公主又非親姐弟,發生了感情無可厚非,奈何新陽公主絕非等閑之輩,她要的從來都不是皇後寶座,皇後之位她不屑要,比起攝政公主,皇後確實身份崇高,卻得受製於人,一輩子不得自由。新陽公主如此心高氣傲的人,哪肯願意自己的人生被皇帝所左右?”
新陽公主所展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唯我獨尊的人,正因如此,成帝才會對她寵愛無比,就是瞅準了她骨子裏的這股子氣勢與驕傲。
衝帝反之,可能大概天生的血統限製,不比姐姐的聰明果斷,他更多表現出唯唯諾諾、仁善有餘的性格。
成帝心知肚明長子不成器,比不得愛女新陽公主,在當時的環境下,更換太子人選所引起的風波太大了,成帝不想再浪費時間了,隻好將錯就錯,隻不過,他還讓新陽公主多多看著衝帝,以免他做錯事。
成帝再昏庸,也不代表他是一個愚笨之人,儲君是否德才兼備難道他還不清楚?要知道,年輕時的成帝亦是野心勃勃,立誌開創一代盛世的,倘若不是後來發生了太多挫折,成帝還未必一下子墮落得那麽快。
英王挑了挑眉,“新陽公主不可能當皇後的,她可是正兒八經的皇家公主,她當皇後不是亂了套嗎?”
不提新陽公主的性子,就雙方的身份而言,當皇後絕對不是新陽公主願意的。
卜莊立又說道:“衝帝依賴、喜歡、猜忌、欣賞新陽公主,新陽公主一直將衝帝當成她需要保護的弟弟,匡扶天下,點播朝政得失,隻是權力真的是上癮的毒藥,腐蝕了他們,新陽公主從頭到尾擁有著皇帝的權力,衝帝就是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所有人都把新陽公主當成大渝的皇帝,衝帝受不了,想要爭權,將新陽公主軟禁起來,結果嘛……”
衝帝被廢,不久後就死了,外界傳言新陽公主毒殺廢帝。
英王撇了撇嘴,“衝帝都被廢了,她何須多此一舉把他殺了?也不怕別人指著她的脊梁骨罵人?”
她的得勢本就惹得很多人眼紅嫉妒,再來一項毒殺皇帝的罪名,新陽公主縱然有三頭六臂,也未必不受影響吧。
“大王,你明白為什麽新陽公主生前死後一直都是皇帝了吧。”
卜莊立沒有說下去,雙眼凝視著英王。
英王沉吟了片刻,“她有權有勢不假,非真正的天子……”
“成帝當年並不是封她為攝政公主,而是立她為大渝女帝。”
卜莊立終於將這個秘密說了出來,這一刻,他表現得無比輕鬆。
英王又被驚嚇到了,“女帝?這……這個……”
天方夜譚?不可理喻?
成帝就是這樣,我行我素,連冊立女兒為女帝的事情也不認真考慮考慮,就下詔了,都不怕新陽公主擔不得如此重任,遺臭萬年。
“新陽公主拒絕了,因為比起當皇帝,當公主顯然自由自在多了,並且……”卜莊立扯了扯嘴角,“政局不穩定,各方人士蠢蠢欲動,再多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太子無法登基稱帝,難免給有心人可乘之機,是以新陽公主修改了遺詔,改成新陽公主輔佐皇太子並封為攝政公主的詔書。”
這就是一堆謠言懷疑新陽公主心懷叵測的源頭了。
英王總覺得今日他的人生被徹底顛覆了,前朝的故事也忒驚險了。
“你咋知道這麽多秘聞?”
英王狐疑地看著卜莊立。連他這個大魏英王都不清楚這麽多有關前朝皇室的秘聞,為什麽卜莊立這個無權無勢的平民知道得比他多?
卜莊立這時候才抬起頭,對上英王的目光,微笑問道:“難道大王不覺得我的姓很耳熟嗎?”
卜姓,新陽公主義子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