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毒發
鶯兒知道吳婉這是安慰自己,不願讓吳婉知道自己擔心她。便答應,“主子,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
吳婉見她這樣,也不好再說什麽,畢竟是自己的錯。“知道就好,趕緊幹活吧。都別杵在這了。”燕兒和鶯兒就都去幹活了。
吳婉拿著鄭一諾給的藥,繼續給皇上下毒。吳婉下毒的事,十分順利。沒有人發現吳婉竟然敢給皇上下毒。就連皇上自己也不知道吳婉竟然給自己下毒。
辰宇在知道鄭一諾隻是一心想討好太後之後,就讓盯著鄭一諾的人離開了。所以並沒有發現鄭一諾派人出去尋找毒藥的事。鄭一諾也沒想到她討好太後竟然躲過了辰宇的盯梢。
皇上是大病初愈之人,他覺得不會有人選擇在這時候給自己下毒。因為這時候正是風頭浪尖的時候,隻要被發現,那就是誅九族。誰也不會這麽傻。但吳婉就是要偏其道而行,越是沒人敢,她就要嚐試,反正都不一定有好結果,試試說不定就有好結果呢。
結果吳婉試對了,並且暫時還沒有人發現。就連皇上自己,也以為自己隻是批奏折累了。皇上隻是喝口參茶,緩解一下疲勞。
小公公雖然是見過吳婉的,但吳婉當時穿著宮女的衣服。加上是晚上吳婉還低著頭,就沒有認出吳婉來。還以為隻是個宮。女罷了。
吳婉把鄭一諾給的毒藥都下給了皇上,畢竟是慢性毒藥。還是需要定的時間才能發作。因為吳婉不是每天都下毒,所以並沒有很明顯的症狀。
皇上偶有的不適,但沒過幾天就沒事了。連太醫都沒讓請,隻是偶感不適罷了。皇上突然感覺到頭疼,便讓李公公給自己按摩,“小李子,快過來給朕按摩一下,朕頭疼。”
李公公聽見皇上的話,立馬進來給皇上按摩。李公公把手放在皇上的太陽穴上,緩緩的按摩,“皇上,力道怎麽樣?需要加重嗎?”
皇上回答道,“不需要,就這樣就行。果然還是小李子的手法好。”
李公公聽了,笑著說道,“皇上真是折煞了老奴了,老奴就是個伺候您的命。”
皇上閉著眼睛說道,“朕還不知道你?你身邊多的是人伺候你,討好你。還要朕一一說給你聽?”
李公公笑嗬嗬的說道,“皇上,您知道就好,幹嘛還要拆穿老奴呢?”
皇上氣笑道,“還不是因為你說的話?不然我會這麽說你?你還是要有自知之明才對。不要在朕麵前說這些。”
李公公連忙答應,生怕晚了就皇上要秋後算賬就慘了。“是是是,是老奴的錯。老奴不該在您的麵前說這些。”
李公公複又說道,“皇上啊,您累了就休息一會兒。您的身子要緊,折子一會兒看也不遲嘛。”
皇上舒服的躺著,“不行。朕批完了折子還要去看看辰宇。也不知這孩子最近在幹什麽呢?”
李公公知道太子殿下在做什麽,但太子殿下吩咐過自己不能告訴皇上。還要攔著皇上去找太子,“皇上,太子殿下都這麽大的人了。您總要給她點**吧,說不定是要和灼華商量事情呢?”
皇上覺得李公公說的有理,“你說的對,大不了把他召進禦書房就好了。”
李公公笑嗬嗬的說道,“那就對了,您就召見他好了。”李公公鬆了一口氣,好顯沒有露餡。要是讓太子知道,自己就慘了,還是不能讓皇上知道的好。
吳婉下完毒後,在自己的寢宮裏靜靜地等待皇上的毒發身亡的消息。因為是慢性毒藥,需要時間去等待。
兩個月後,皇上突然感覺身體不對勁,頭暈眼花,渾身提不起精神來。以前雖然也有,但喝幾杯參茶,休息幾天就可以恢複了。但是這段時間,情況不但沒有好轉,還漸漸加深。
現在皇上滿頭大汗的坐在龍椅上,無力的喊著李公公。但由於聲音太小,李公公在門外根本聽不見。皇上隻好把茶盞推落在地,嘭的一聲。
李公公聽見禦書房傳來的聲音,立馬進去,這才發現皇上的不對勁,趕緊讓人把太醫請來。“快去請太醫,快點。”
李公公又轉頭問向皇上,“皇上,我扶您去榻上躺著?你在這坐著也難受。”
皇上點了點頭,李公公又喊來一人,“來人啊,快過來搭把手。”兩人把皇上扶上榻後,李公公讓人把地上的東西打掃幹淨。
太醫來了之後,給皇上把脈。太醫把完脈,震驚的看著皇上,然後跪下來,“皇上,您是中毒了。此毒沒有解藥,而且您已經病入膏肓了。”
皇上聽了太醫的話,不敢置信的看著太醫,“你說朕中毒了?怎麽可能?朕吃喝的東西都是有人用銀針試毒的。朕怎麽會中毒?”
皇上在那裏喃喃自語,突然皇上想到了左鼎。左鼎之前可是用毒高手,這毒他肯定能解。皇上對著李公公說道,“快去把左鼎請來,也許他有解藥和解決方法。”
李公公趕緊去把左鼎帶回禦書房,“快給皇上看看,太醫說皇上中毒了。太醫也沒有辦法,隻能靠您了?”
左鼎立馬上前,給皇上把脈。這脈像的確是中毒,而且還是慢性毒藥。不過毒已經進入五髒內腹了,有解毒丹都不管用了。
左鼎不知道怎麽跟皇上說,但皇上殷切的看著他。但他又不能說實話,也不能開口騙皇上。一時間左右為難。他隻好對李公公說道,“快去請太子殿下過來,我有話跟他說。”
皇上和李公公聽見這話,心裏都咯噔一下。把太子殿下找來,恐怕不是什麽好事。皇上攔住李公公,“小李子,不用去找太子了。”皇上又對左鼎說道,“你就直接和朕說吧,朕能承受的住。是不是朕的病複發了?”
辰宇執政之後心裏總感覺空嘮嘮的,就好像有些東西不見了似的。有些時候靜下心回頭想想清遠起義事情,總感覺哪裏怪怪的,先是子正,郭碩道幾人在瘟疫暴亂之後直接揭竿起義,未免有些過於的草率了,從後期他們的軍隊戰鬥力就不難看出基本還沒有成形,將士們也大多都是貪生怕死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