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穿越後養了一個小皇帝> 第四十八章 和離(六)

第四十八章 和離(六)

  第四十八章和離(六)

  楚有福也有些頭疼,怎麽他們楚家的事情那麽複雜啊?

  不過,對於其他那些吃瓜的婦女來說,今天這一趟,來的可太值了。


  楚有福對楚梁道:“梁伢子,對於子安的事,你是咋打算的啊?”


  “林氏和六丫頭要走我沒意見,可是四郎是楚家的子孫,不能走。”


  聽到這話,楚念柒心裏也不知是該因為順利離開而慶幸,還是為有這樣一個涼薄的父親而悲哀。


  他或許是慈愛的,但是他的慈愛從來沒給過她。


  幸好她不是原主,也沒有把他當成真正的父親,不然,心裏指不定要怎麽難過呢!

  楚子安聽到這話,心裏著急,話脫口而出:“那我不當楚家子孫了,我隻跟著我大娘和妹妹。”


  楚梁剛剛降下去的怒火又上漲起來:“你這個逆子,你再說一遍!”


  楚玉兒從地上爬起來之後,對楚子安惡狠狠地開口道:“哼,你是看林氏能養你才跟著她走的吧!有奶就是娘,跟狗一樣,人家扔骨頭,你就甩著尾巴就去了。”


  楚玉兒這一番說出來,別說楚念柒幾人,就是楚梁都皺了眉頭。


  一個姑娘家,小小年紀說出這樣的話,在這個視名聲比命還重要的年代,是很致命的錯誤。


  蘇氏想阻止楚玉兒口出惡言,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她這次生產確實耗費了太大的元氣,此時坐著都已經費力了,剛剛說的那幾句話也廢了她好大的勁兒。


  沒人在身邊提點的楚玉兒就這樣,把自己作到了風口浪尖上。


  楚子安生氣,並非是因為她罵自己是狗,而是她侮辱了林氏對自己的養育之恩。


  當下諷刺道:“你氣節倒是高,那你怎麽不離開養你的蘇氏,轉而孝順我大娘啊?你歪理那麽多,說白了就是想讓我當白眼狼吧!我還就告訴你,不管以後我大娘能不能養我,我都會跟著我妹妹她們,我還要養著她們,給我大娘養老送終,給我妹妹備上豐厚的嫁妝送她出嫁。我會成為他們的依靠,成為她們永遠的後盾。”


  本來楚梁因為楚玉兒罵楚子安還心裏有些不舒服,此時聽到楚子安說的話,心中又來了火氣。


  你願意當林氏的兒子,那就別當我的兒子了,反正你也不願意當。我兒子多得是,不缺你一個。


  “好,既然你這麽想跟著你大娘和你六妹妹討生活,從此以後你再不是我楚家的子孫了,更不是我楚梁的兒子。”


  聽到楚梁的話,楚子安內心毫無波瀾。這麽多年來,這個所謂的父親對他冷淡如斯,他與這個父親之間的父子情還不如與二伯之間的叔侄情來的深厚。


  當下淡淡開口道:“如此,兒子多謝父親了。”


  楚梁氣得滿臉通紅,楚吳氏當下跳出來反駁:“不行,不行,我不同意,憑什麽我楚家的子孫,要便宜給她林氏。我不同意!”


  她剛剛沒說話是因為她以為楚梁不會同意,哪想到一走神的功夫,楚梁就把楚子安推出去了。


  “我楚家的子孫,就是死了,也不準給她林氏養老送終!”


  楚吳氏這話可謂惡毒至極。


  楚有福聽了也暗暗皺眉,當下訓斥道:“一個婦道人家,這裏哪有你開口的地兒。”


  楚吳氏訕訕閉嘴。


  楚有福麵對這種情況,也是相當頭疼,兩邊都達成了一致意見,偏偏這一致認同的行為相當的扯淡。


  俗話說勸和不勸分,寧拆一座廟,不破一樁婚。眼下,人家夫妻不僅要分,還要把孩子分了。


  這都是些什麽事兒啊?


  他看向旁邊的楚有林、楚有田、小民侄子和光大叔。


  “光大叔,你說,這事兒怎麽看?”


  光老爺子算是上一輩楚家擔事兒的人中年紀最大的,比楚有福還要大上一輩。


  他沒讀過書,但是行事非常有章法,是楚家這族中最德高望重之人。


  此時,他沒有開口,而是淡淡地掃了一眼在場的所有人。把目光著重放在了楚念柒和楚子安身上,沉吟片刻,開口道:“這樣吧,依我看,這兩邊人都已經下定了心思,我們旁人也沒必要再勸了。清官難斷家務事,有福你的心是好的,但還是聽梁伢子他們的吧!”


  “難道子安就被逐出楚家的族外了嗎?”楚有福有些著急,他不忍楚家子孫流落在外。


  這時,一直站在光老太爺身邊的楚民開口道:“我這兒倒是想到一個法子,既讓雙方如意,還不會讓子安沒有家族庇護。”


  “是什麽啊,你就別賣關子了,趕緊說。”楚有福著急開口道。


  “四叔兒孫緣淺,膝下就一個兒子,早年還沒了。現如今,就自己一個人在老房子住,百年之後連一個摔盆的人都沒有。要不把子安過繼到四叔的名下,當四叔的孫兒,以後給四叔養老送終,也是一件美事。”


  楚梁一聽自己的兒子要過繼到一個死人的名下,驚怒交加。加上這一天發生的事情太多,他已經失了平時的分寸。偽裝的儒雅知禮褪下,當即大叫阻止:“不行,我的兒子怎麽能過繼到死人名下?”


  此話一出,周圍一片沉寂。


  四叔年輕時也是村子裏響當當的人物,他的兒子楚青山也是同輩當中的佼佼者。十幾年前,匈奴來犯,河陽縣是距離邊關較近的縣。征兵令一出,壯丁都得應征入伍,不然就要交五兩銀子的征兵銀。


  河下村本就小,生活又困頓貧瘠,要是青壯年都走了,這個村子早晚絕了。楚青山便帶人進山挖參,采到人參賣銀錢,交了征兵銀子,好免除兵役。


  可是,楚青山領著一幫青壯勞力進了大連山。在山裏待了三天三夜,其他人都出來了,楚青山卻交代在了大連山。


  他不負眾望,挖來了一株百年人參,賣了銀錢,解了全村人的燃眉之急。卻也犧牲了自己的性命。


  這件事,打擊最大的無疑是他的父母,他母親當時就哭暈過去了。醒來之後,鬱結於心,悲苦難挨,不到三個月,也撒手去了,隻留下四叔楚有方一個人。


  一場兵役,讓一個本是幸福的三口之家家破人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