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
“下次好嗎,這次我真的會很忙?”馬三寶不知道怎麽說了都。
“不要,我還要學習漢話,我必須去。”小公主素靈兒拉住馬三寶的手晃啊晃。
“你出去不想你阿爹,阿媽麽?”馬三寶無奈隻好發出親情牌。
“我阿爹說,我長大了,應該學習離開家了,要不然嫁人以後,會不適應。”素靈兒天真的說道。
“我去,你阿爹是不是親的。”馬三寶一陣無語。
“你學漢話也可以在這裏學,沒必要跟我走。”馬三寶快要哭了。
“反正我不會去了,坎那羅大叔,你可以回去了。”
“是,小公主,你自己保重。”坎那羅說完,毫不留戀的走了。
“唉,唉,你怎麽不負責任的就跑了?”馬三寶大叫著說道。
“馬大人,你還說自求多福吧,小公主跟了我十幾年,我也該清淨一下了。”說完轉身就跑。
“我去,這無良的大叔。”馬三寶一陣無語。
“我出去走走。”小公主一臉新奇的跑出去了。無意中發現了跟著盧斌的黑山鷹,於是再說什麽也不走了。馬三寶一臉黑線,坐在自己屋裏發愁。
第二天一早,一千多人上了船,和孔有德眾人揮手道別,趁著剛剛刮起的暖風,一路北上,直達上海,然後再去揚州。在船上,幾隻山鷹就沒有收回去,馬三寶目的就是讓它們記路。至於記住記不住,他心裏真的沒底。但是必要的鍛煉還是要有的。小公主素靈兒暈船暈的出不了門,也隻能錯失了欣賞大海日出的機會。隻能等她習慣以後再說了。十日後,素靈兒才慢慢習慣了船上的生活,漸漸的能出門了。到了長江,船也不再那麽晃,小公主這才好多了。隻不過十幾日的時間讓她瘦了一圈,她的丫鬟兼小夥伴倒是沒啥事,第三天就能上竄下跳了。要不然一群大老爺們兒伺候兩個小丫頭,那可就尷尬了。
煙花三月下揚州,正是三月間,馬三寶在揚州下了船。盧斌白如龍拐道運河,先去山東聯係許可變。剩下的九船直奔九江,人下去後,然後直奔山東。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耳邊飄蕩著李白的詩句,馬三寶領著幾個人現身揚州街頭,他這次的身份就是保鏢兼錢包。花錢的買東西的是瘦了一圈的小公主。為了補償她,馬三寶才答應帶她逛街,買衣服和食物。沒想到的是,這古代的女人,和後世現代的女人,購起物來,那是馬三寶拍馬也趕不上的。一下午馬三寶就像一個小跟班,一路被拽著,在揚州大街裏逛了一遍。
等幾人逛到秦淮河,已經華燈初上,秦淮河邊已經開始有熙熙攘攘的人流。秦淮河被稱為曆史上有名的煙花之地,其實這個時候過來的文人世子都是過來飲酒作詩,聽歌唱曲的。不是像某些小說上麵說的秦淮河上到處都是名妓暗娼,弄的畫舫如何誘人。畫舫樓船是有的,但姑娘好多都是清官人,賣藝不賣身的。然後花銷肯定也是不少的,最起碼的每人也得二十兩銀子你才能上的了那些有名的花船。在船上喝酒聽曲,同窗好友盡情的暢談風花雪夜。
馬三寶花了二百多兩紋銀,包了一條船。十來個人一起登上花船,邊吃東西,邊欣賞秦淮河上的夜景。兩個小姑娘啥都不懂,可是展玟和盧斌都知道這地方到底幹嘛滴。後麵的親衛,也是兩隻眼睛不夠用,轉來轉去的看四周有沒有漂亮的佳人。
船上的姑娘拿了琵琶唱了兩曲不知道什麽詞,馬三寶的心思卻沒有這麽坦然。話說北方韃子已經入寇邊關多次,這裏的熱鬧依舊,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麽?不知道哪個文人墨客,趁著酒興在吟詩。馬三寶突然覺得興趣斐然,一手念奴嬌脫口而出。
文人薈萃,更商人雲集,繁華街市。槳櫓聲中觀旖旎,入目幾多驚喜。十裏秦淮,六朝粉麵,畫閣藏佳麗。進烏衣巷,再遊王謝府第。
兩岸畫棟雕梁,二龍搶寶,憶媚香樓裏。可歎須眉男子漢,不及釵裙名妓。紙醉金迷,改朝換代,孔廟先賢祭。休評功過,心中無愧而已。
念完以後,把酒倒滿,一飲而盡,心中的感情也發泄了不少。
“三寶哥哥,素靈兒敬你一杯,雖然我不太懂詩詞,但是你念的那首很好聽。”素靈兒敬酒,馬三寶也值得相陪。
“哈哈,我也是念別人的詞”馬三寶笑著說道。
人活一世,到底為啥呢?功名利祿,還是風花雪月,是江山社稷,還是美人如雲。或者說,各有各的活法吧!
到了秦淮河,登上了雕梁畫柱的畫舫,喝了酒,聽了曲兒,吟了詩詞,看了畫舫裏的美人。馬三寶覺得自己來揚州的目的達到了。本來想多待幾日,等盧斌回來一同去九江。可是他怕這裏的詩情畫意,這裏的你儂我儂,這裏的風花雪月,還有這裏的小曲兒磨滅他的鬥誌,讓他碰到一個楊玉環,從此君王不早朝。所以第二日便安排人等著盧斌,自己帶人租了船直奔九江。
之所以去九江,那是因為在江西還有一個他念念不忘的人。那個人就是宋應星。一個在明朝和徐光啟大人齊名的人。雖然馬三寶安排人跟宋士嚴去了,還有人專門在九江傳遞消息,可是他不知道這位曆史上的人物,能不能因為看到自己的信,過來跟著自己混。
且說宋士嚴被特衛隊員送回家。跟家裏說了一句,就直奔鄉下的叔父宋應星那裏。而這個時候的宋應星正在搜集資料,寫那本流傳後世的《野議》。為啥叫野議,因為他不是官身,沒在朝堂上做官。
但是他的理論和比較客官的認知,如果被采納,對當時的糜爛的時局很有針對性。
宋應星在《野議》裏主張減免對人民的橫征暴斂,呼籲罷除軍界、政界中的貪官汙吏,代之以廉潔奉公,一心為國的清官。
使工農能獲溫飽,商人能有利可圖,貧士有獲得科舉入仕的機會,各階層的人都能各安其業。
然後,全麵發展農業、工業和商業,養兵練武,則國運也許會有救。在當時的明朝是屬於比較新穎的一類。
還好沒在朝堂,所以沒得罪什麽人,否則一旦歸類到新生事物,受盡打壓那是肯定的。或許這也是他屢考不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