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城頭響起擂鼓聲
“王爺,你誤會了。不是他。”
“元讓什麽意思,孤誤會什麽了?”蜀王朱至澍反問。
“救災的不是新委派的陶知縣,他在山洪來的時候已經逃走了;救災的是從金鷹寨趕過去的前任知縣馬三寶。他發現雨情嚴重,推測會發生水災後,就立即通知難江縣低窪處的百姓撤進難江縣城。”
“哦?他不是去巴州府任職了嗎?”蜀王還沒明白。
“他沒有直接去赴任,而是先回金鷹寨準備,結果卻遇上了這罕見的洪災。”元讓在一邊解釋。
“嗯,不錯,不妄你為他忙碌一回。是個忠良的好苗子,救百姓於災難,在卸任後也盡職盡責,這樣的官員可是罕見得很呐。”蜀王給予了馬三寶最大的肯定。
“馬三寶傳來書信,其一是匯報災情;其二是請罪,他沒有赴任而是回難江救災,以我大明律有不遵官調之罪。”元讓躬身說道。
“何罪之有,何罪之有!”蜀王一擺手:“馬三寶拯救百姓,無罪有功。唉,多事之秋,必出英才,願馬三寶能經得起官場考驗,一直保持這初心才好。”
“那個新委派的知縣,丟下自己的百姓,獨自逃命,要這等官員做什麽,謀財害命麽?此人即日就罷免所有官職,去掉科考士身,永不啟用,永不得再參加科考、幕官。”蜀王朱至澍眼裏怒火差點噴出來。就這一句話,那個陶藝就算與官場無緣了。
“是!”元讓答應後,又有點躊躇的問:“那,那這難江知縣一職該如何處置?”
“哈哈,元讓,少見你為一個小小知縣操心,有什麽話直接說。”蜀王看出了元讓的意圖,笑著詢問。
元讓一笑:“我覺得這次馬三寶很可能會推薦他的主簿推薦出任難江知縣。”
“他的主簿?自己帶過去的?”蜀王有點不解。
“不是,是原來的。隻是跟了他一下就像變了一個一樣,別看馬三寶是知縣,其實好多公務都是這個主簿在做。”元讓對於難江縣的情況了解的非常清楚。
“這小子倒是會偷懶,也不是不可以。”蜀王對馬三寶救災之事頗為滿意,說完一笑:“你嚴加查看這個主薄的履行政績,此時你可做主。”
“是!”元讓回答。
與此同時,在成都一座官邸中,暴雨中電閃雷鳴的電光映亮府邸的門額“陶府”,剛剛從難江縣城逃回來的陶藝正跪在大廳接受家法。
“孽子,這是你姑父費盡心思才給你努力爭取來的位子,去了就是白撿一番功績,之後的仕途也會順暢非常,真沒想到你臨災而逃,竟然如此貪生怕死不知長進。陶家世代為官,沒想到竟然出了你這麽一個廢物,這些災難,正是天賜給你的晉升機會,唾手可得的一切,現在蕩然無存,你氣死我了!”
劈!啪!陶父手裏的戒尺狠狠抽打跪在地上的陶藝。
陶藝的父親陶西豐也是官場一老狐狸,他從稻種一事看出了難江縣城的大好時機,就廢了大功夫求得和他有表親關係的右長史,讓陶藝去出任難江知縣。
這小小知縣,依照陶家的家世,本是不屑去做的,但難江縣情況特殊,誰去了就是摘桃子,白撿一番大政績,這對於之後的晉升非常有幫助。
陶西豐提出的時候,右長史也正要安排人去搶馬三寶的功績,兩人不謀而合,就上表給馬三寶升了官,讓陶藝去補了這個大肥缺。
沒想到,因為這個貪生怕死的兒子弄巧成拙,白白又把功勞送回給了馬三寶和歐陽度。
陶藝他媽心疼的在一邊看著,也不敢勸說。如果在平時,她早就拉住老爺不讓他打兒子了。
可是這次連她都覺得自己的這個兒子實在太嬌生慣養,太無能膽小。遇到水災,就算陶藝待在難江縣什麽也不做,哪怕是死一些賤民,也比現在擅離職守逃回來要好得多。
劈!啪!十幾下下去,陶藝哇哇慘叫著,衣服都被打爛,他從小到大還沒被這樣打過。最終,陶藝他媽實在看不下去了,不忍心的一把拉住陶西豐的手:“老爺,別打了!你再打就把他打死了,何況藝兒現在已經回來,再打也於事無補啊。老爺,你現在應該想想辦法挽回,而不是在家裏打兒子。”
“哼!我真是被這個畜牲氣糊塗了!這唾手可得的功勞都不能拿到手,真是廢物!廢物!畜牲你給我聽好了,你立即啟程趕回難江縣,去了立即給我救助那些災民!能做點什麽,就做點什麽,盡量彌補你的過錯。你姑父那裏,我去說。如果這次再出什麽差池,你就別再進我陶家的門,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陶西豐說完,急衝衝的收拾一番後,趕緊出門。
“藝兒,你快收拾收拾回難江縣。你現在是難江知縣,就是什麽也不做,這救災的功勞也是你的。像你這樣逃跑回來,白白把功勞讓給別人了!快上路吧,你爹快讓你氣瘋了!”陶藝的母親等陶西豐走後,馬上著手安排,同時勸說陶藝。
“那水漲得很嚇人的,回去怕不是要被淹死,我怎麽能和那些賤民一樣身處險地……”陶藝愣愣的跪在那裏,心裏後怕又不屑。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難江知縣嘛,值得這樣大驚小怪?我去又怎麽了,不去又如何?
思來想去,還是怕陶老爺子回來再打,見母親也已經讓人準備妥當,這才不情不願的叫上自己的小廝,離家而去。
出了陶府,陶藝並沒有直接去難江縣,而是徑直去了成都勾欄街,笑話,難江那破城,現在怕是都完全被淹了吧,自己怎麽可能現在回那個破地方,不如在勾欄街找家姑娘漂亮的院子,先暫避幾天再說。
暴雨又下了幾天後,終於逐漸變小停了,但川蜀之地,飽受洪災,已變水國。
難江縣城,洪水被阻攔在外,百姓們得以幸免。
雨停後,洪水退去。馬三寶知道他該走了,把自己做好的重建的計劃交給歐陽度,收拾行囊準備去巴州府赴任。
上一次他想悄無聲息的走,百姓們都前來相送,這一次他特別讓歐陽度說了一個假的離開日期,然後提前出發,這大災過後,他真不願意這些百姓再為送他傷神。
離開的早晨,那條曾經擁滿百姓的路兩側,寂靜無人,滿目蕭索。雖然洪水退去,可是路上依然泥濘。順著大路走下去,到處都可以看到淤泥,雜草,死掉的各種家禽牲畜,爛枝枯葉等洪水肆虐後留下的痕跡。
甚至還有一些地段,在爛泥裏倒伏著屍體,情況簡直慘不忍睹。
這難江縣城,還是提前通知並及時救災了,傷亡最少的,還這麽慘;不知道其它受災的地方,情況會如何惡劣。這些情形更加讓馬三寶明白,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時代,在天災之下,人如何渺小而無助。
馬三寶低著頭,巨大的精神壓力讓他不知道怎麽去麵對。他把這些人的死歸咎於自己沒有及時通知,是自己的錯他們才被洪水吞沒,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
馬隊中沒有人說話,這樣靜靜的離開,就好。
緩緩而行走出一段,突然聽到身後響起一個沉悶的鼓聲。
這時剛走到一個小石坡上,馬三寶一回頭,就見難江縣城的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
一麵巨大的鼓架起,李東生手持擂錘,狠狠的一下下敲擊。
李家沱那些被救出的人,還有其它各個地方被救出的人,轟的一聲就唱起了難江這地方流行的曲調:
“難江彎彎繞繞九道灣!一條船行過河灘,馬大人就是那船的舵,護船前行永不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