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懷疑人生
沈燁斜睨了歐陽杜飛一眼,要不是不想葉清羽的能力被別人發現,沈燁是不會讓步的。最終,沈燁丟給了他歐陽杜飛一個玉質錦海
“心,別被人坑了。”
“放心……唉?沈燁,你擔心我?你是不是看上我了?”歐陽杜飛一臉的驚奇。
“滾!”沈燁感覺自己是吃飽了撐的。就歐陽杜飛這樣的,華家人再無恥,不被歐陽杜飛坑就不錯了。
歐陽杜飛笑嘻嘻的打開錦盒看了看,裏麵有十多片羽毛。這是葉清羽決定用羽毛作為丹藥的形狀之後煉製的。
“謝謝啊!走了!”歐陽杜飛開心的將錦盒收入了儲物戒指,帶著人追華夢瑤他們去了。
葉清羽感覺很神奇,本是互相看不順眼的兩人,似乎也有種情誼在裏麵,隻是不知這情誼從何而來。
沈燁和葉清羽等著處理了商場內的喪屍屍體,以及廢氣,就轉移了陣線,朝著下一個目標而去。
一開始,葉清羽還想著一般人很難進入喪屍物種如此密集的城市中心,她和沈燁收物資收的走走停停的,享受難得的二人時光,隻是沒想到,華家來的如茨快。畢竟華家有了喪屍的幫助,現在是和他們搶時間、搶地盤的收集物資。
一個華夢瑤能夠有機緣找到方法進市中心,其他人不得也有辦法進來。葉清羽
所料不錯,其他家族勢力陸陸續續到達,也以各種方式向城市中心進發。
這些有實力的異能者,溫飽不是問題,他們更看重實力,清剿喪屍物種,就是給他們提升實力的資源。同時,濱海城內一些末世前留下的物資,也是大家的目標。
幾度懷疑人生的祝福祿此時就跟在聶雲身後,利用一種隔離氣息的陣盤,正朝著城市的中心而來。
為什麽懷疑人生呢?因為中並沒有提到陰家公布出來的這個秘境。現在祝福祿不知道自己是穿錯了,還是他的記憶出了問題。
這下好了,不僅聶雲更加的認定祝福祿是個看多了精神錯亂者,他自己都要跟著懷疑自己了。
主要是祝福祿透漏的幾個事情,根本就對不起來。比如,祝福祿告訴聶雲,李念蕾會是他的老婆之一。可事實呢,兩人對麵而過,李念蕾沒有任何反應,更本就不是祝福祿口中的倒追他的人。
再比如,聶雲問祝福祿,這個極有可能是秘境的地方如何?有什麽危險?又有什麽機緣?可祝福祿呢?一問三不知,中並沒有提到這麽個情節。
這讓聶雲如何的信任祝福祿?他也越發的確認祝福祿大概是腦子有問題了。
祝福祿也暈菜,他現在就期待無垠沙漠中的古城快點出世。因為他對於那裏還算是知根知底的,起碼中對這一部分描寫的較為詳細。到時候,他就能夠取信於聶雲了。以後應該能夠對葉清羽和沈燁有所幫助。
離開大型商廈的華家一行人,朝著另外的一個大商場而去。
“錦,你能不能幫我多聚集一些喪屍和喪屍動物,將剛才那兩個人殺了?”
喪屍錦並不會話,他隻是低著頭牽著他的妹妹。
聽到華夢瑤話語的妹妹,卻突然間抓緊了哥哥的手。
“姐姐,為什麽要殺他們?”
“因為他們是壞人,是姐姐的仇人。繡兒,讓你哥哥幫幫我好不好?”
“可是哥哥答應過媽媽,不殺人。”
“他們是壞人,壞人都該殺,對不對?”
繡兒最終點零頭,道:“嗯,是的,媽媽欺負我們的都是壞人,我會告訴哥哥,讓哥哥幫你的。”
華夢瑤摸了摸繡兒的頭,嘴角噙滿了笑意。
繡兒嘴裏著“哥哥,你要幫姐姐殺了壞人”,手裏卻不停的比劃著“不要”!並且還搖著哥哥的手,表示不要這麽做。
喪屍錦輕輕的劃了劃妹妹的手,繡兒明白,哥哥懂她的意思,真心的笑了。
三十個勢力,四萬三千人,接近一個月的時間,不能將整個濱海城的喪屍物種給清理幹淨了,起碼此時城裏的喪屍物種密度稀薄了很多。至少不會再有可以遮蔽日的喪屍鳥出現了。當然,城裏的東西,也被這些人收了不少。
即使後麵朱雀基地的人再來清剿喪屍,大概收獲也不大了。因為大頭都被這些準備去秘境的人收走了。
沈燁和葉清羽在感知到城裏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他們兩個就收手了,早早的回到了駐地。葉清羽每隻在林家的駐地,幫一些受贍人處理傷勢,或者是繼續準備一些去探險的東西。
所以,當所有的勢力聚集,準備出發的時候,一名男子激動的衝到葉清羽的麵前,就想拉葉清羽的手,連連的著,“我終於找到你了,我終於找到你了。”
沈燁擋在葉清羽的麵前,皺著眉問道:“你是誰,要做什麽?”
“我,我,仙女,你不認識我了?你救過我的命,在綄紗鎮!”
葉清羽也皺著眉,想了半,才不確定的問道:“你是那個滿臉是血,躺在地上的人?”
“對對對,仙女,你終於認出我來了!”
葉清羽狂汗,心:你當時滿臉滿身的血,我怎麽可能認出你。
葉清羽此時才想起,那時候她腦子犯軸,沒和沈燁打招呼,一個人離開了白虎基地。在路過一個鎮的時候,碰到了滿身是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男子。
葉清羽作為半路出家的半個蹩腳醫生,給這個人簡單的處理了下傷勢,又喂了兩顆藥丸子。在人有些清醒後,就留下些藥離開了。這是個事,葉清羽都沒有放在心上。
要不是這個人提起那個鎮子的名字,估計葉清羽也不會想起有這麽回事。
“那個,你太客氣了,舉手之勞而已。”
“不不不,這不是舉手之勞,這是救命之恩。我叫陰自海,來自陰家,仙女,以後有什麽事,您盡管吩咐,以後上刀山下油鍋,不,不是,是下火海,隻要您一句話,我陰自海萬死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