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重生之我為隋煬帝> 第二十章 盛世之殃

第二十章 盛世之殃

  “天機閣?”“徒兒愚笨,從未聽過此處。還請師傅不吝賜教!”統葉護恭敬的說道。


  中年人淡淡說道“天機閣地處隱秘,縱觀天下能知其去處者,除了天機閣幾位長老和聖主外。包括他們本門弟子都無法得知真正方位,外人更不用說了。能有三五人就不錯了。”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從小到大從未聽過此處。但是能讓這麽一群才華橫溢、縱橫寰宇的不世之材甘心退出曆史主流舞台,隱居荒野,想必其中必有玄機。統葉護內心暗自揣摩道。究竟是什麽原因能讓他們忍受辛苦創立的局麵甘願讓與他人呢?


  “你心中疑惑他們為何肯拋棄功名,甘願隱世不出吧。”中年人頭也不回,自顧說道。


  統葉護沒有想到,這個師傅竟然這麽厲害。洞悉力太敏銳了!自己心中所想完全知曉。


  當下也不在有所隱瞞,拱手朗聲道“師傅明鑒。徒兒心中確實有些困惑,還請師傅指點迷津。”


  一陣清風拂麵吹過,絲絲涼爽使人頓感舒暢。放眼望去,鬱鬱青青的遼闊草原,一片生機勃勃,仿佛增添了不少活力。師徒兩人站在一處山坡高處,俯視眼前那景色怡人的秀麗草原,各有所思,默然不語。


  仿佛是緬懷當年,又想是追憶曾經那段激情澎湃,動亂不斷卻又讓人熱血沸騰的時代。中年人一陣出神。思緒追溯到了那段永遠無法忘懷的曆史河流中。


  當年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曾經不可一世的西晉王朝由於內亂不斷,最終在胡人的鐵騎下轟然倒塌。繁華一夢,從此成為過往雲煙。胡人鐵騎席卷華夏,數以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飽受戰爭的磨難,被迫遠走他鄉惶惶度日。然而華夏英傑輩出,先有‘聞雞起舞’的劉琨、祖逖二人招募義軍保家衛國,誓死抵抗外敵的淩辱。兩位將軍一腔熱血、不遺餘力的維護華夏中原的最後一絲尊嚴。


  當時西晉雖然因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所滅亡。但西晉皇室卻還保留一絲血脈流落江南。在江南靠當地大戶王導、王敦兩兄弟的扶持下,東晉建立。當時民間流傳甚廣的一句話‘王與馬共天下’馬指的就是司馬,王就是王導、王敦兩兄弟。由此可見王家地位在朝廷的重要性。兩兄弟中,王導為長,為人低調謹慎,謙謙如玉是位難得的君子。王敦卻是不折不扣的權臣。由於東晉建立,王家出力最多,在朝野之中無人可以抗衡。國主年幼尚不懂事,王導又是君子,所以朝中軍政大權全落王敦之手。


  王敦當可謂風頭正盛、權傾朝野。唯恐他人危及自己在朝中獨一無二的地位。不料,王敦竟然竄唆偏居一隅的東晉皇帝謹防外敵未遇,他人權柄過大,使其君臣離心。君主昏庸,聽信讒言唯恐兩位將軍兵權過大擁兵自重功高震主,沒有有效的支援兩位愛國將軍。


  外有強敵、內有權臣。兩位將軍精忠報國卻換來君主猜忌。當真是莫大的諷刺。為了早日除去威脅自己地位的人,權臣王敦不惜置國家利益為之腦後欲先排除愛國誌士。竟然暗自動了手腳,扣押劉琨將軍的請兵支援的奏折!並且暗自派人矯詔逼迫劉琨將軍自殺!


  天妒英才!可憐劉琨空有一腔熱血卻報無門。最後含恨自縊而亡。劉琨一死,東晉君臣這才放下心來假惺惺的念起將軍的勞苦功高,欲追封將軍諡號。就在派往聖旨的內臣中,權臣王敦仍然安排了親信,欲將劉琨將軍的骨血一網打盡,竟然假傳聖旨說是要劉琨將軍的家屬隨即回京接受封賞。實則則是在半路斬草除根!可憐老天有眼。半路負責截殺的宮廷內衛有感劉琨將軍的英傑之靈,不忍下手迫害將軍家屬幼小,私自暗中放了眾人並告訴其實情。


  劉琨尚有一子名叫劉遵,年僅七歲。其母護佑逃脫朝廷的追殺,流亡半年後來到了涼州。靠著當地胡人的救助,母子終於有了落腳之處,不用再逃離。劉遵母親一路為了照顧兒子,常常忍饑挨餓任勞任怨,在涼州不到一月便已病入膏肓。臨終之際,她還特意囑咐兒子,不要忘記國恥家仇,希望有日收複山河後,把自己的骨灰帶回家鄉安葬在丈夫的墓碑旁邊。劉遵跪在地上痛苦不已,痛哭流淚答應了母親。


  遙想劉遵生母乃是平常百姓女子,婦道人家目不識丁,偶然間相遇劉琨情愫滋生,不惜離開父母隨劉琨遠走他鄉抵抗強敵。臨死之際竟然還能教導兒子不要忘記國恥,期待漢人能夠收複河山。一個尋常女子能有如此見識和思想,能夠隨心愛之人不怕風吹日曬,甘願為之左右,可見其愛國信仰和對愛情的忠貞。


  劉遵母親是幸運的,一輩子能遇上心愛之人而且能夠朝夕相伴,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最幸福的事情。但同時他又是不幸的,他的兒子並沒有聽從母親的教誨。仇恨讓他弱小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母親的離世更讓他痛苦萬分。這一切都是漢人造成的。曾經他以漢人為榮,如今為恥。他恨這個隻會內鬥,不管他人死活的朝廷。他恨那些讓自己家破人亡的官員。但是他不恨戰爭、不恨讓自己家破人亡的胡人。即便沒有這些胡人,他家遲早也會如此。所以在他母親去世之後,他暗自發誓總有一天他會讓那些讓自己家破人亡的劊子手永遠的銘記住他的名字。他要血債血償,把自己身上的痛苦加倍的奉還給那些漢人。從此他的心中別無他想,隻有複仇。此生若不能做到,就讓自己的下一代子孫替自己完成,一代傳一代直到沒有他們劉家為之。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已過了兩百多年。中年人心中仍然銘記家父臨終前對自己的囑咐。家仇難忘,漢人給自己家族造成的恥辱和仇恨,勢必在此生自己完成。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到了他這裏,他現在已有顛覆漢人朝廷的實力。所欠缺的隻是一個時機,一個千載難逢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為了這個時機,祖輩們花了兩百多年的時間,兩百多年啊!而他自己足足忍了五十年!人生能有幾個五十年?現在機會就擺在了自己眼前。沒錯,就是眼前之人。雖然年紀還小了一點,但是已經初露鋒芒,隻要自己用心調教不出五年必定成為一位絕代梟雄!他不能再等了,也等不了了。為了報仇,為了專心學藝。他沒有婚娶,一直是孤身一人。他把所有的青春精力心血用在了完成報仇上麵。他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顛覆漢家王朝。皇天不負有心人,苦心造詣四十載終於有了成果。他可以自豪的告訴天下人,整個天下能夠阻擋他的不出三人!而且還是這三人共同聯手才可以將自己擊敗!

  自己苦心鑽研並創造的機會馬上就要到來了,他的內心沒有太多了激動。即便一切順乎自己想象發展,他也沒有太多了自豪。在他看來,一切都是必然的。即便中間出了稍許曲折,也是命中注定。三年、不甚至兩年他就可以完成那個偉大計劃,可以成就萬古偉業。他有野心,而且野心勃勃。但是無人能知他真正的心思。因為他的心自己也不完全清楚。


  “師傅、師傅?”見中年人半天不說話一直在沉思,統葉護忍不住輕聲問道。


  “嗯?有事嗎?”被打斷了思路,中年人略微有絲懊惱,臉上神情頓變,不過很快就恢複了平靜。


  “弟子打擾師傅靜思,還望師傅見諒!”統葉護雖年幼,卻也懂得察言觀色。剛才中年人臉上一絲不喜之色,盡收眼底。所以此時說話顯得尤為謹慎。


  “無妨,你是想問那些人為何放棄俗世功名,甘願隱居荒野吧。”中年人道。


  “還望師傅指點。”統葉護道。


  “他們可以說是自願離開,也可以說是被迫離開。”中年人淡然說道。


  “自願離開?被迫離開?師傅可以告知弟子原為嗎?”統葉護有點想不明白。為何一半自願、一半逼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