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靈兒
老方已經在皇宮門口等候多時了,剛才聽守門的太監說自家侯爺在朝堂上闖了大禍,整個人已經如同驚弓之鳥。
只要從皇宮裡出來的人他都要上去問問蕭冉的情況,有沒有被陛下抓起來,聽說之前侯爺就進過一次大牢,這才剛來長安多久啊,就這麼能闖禍,老方都急得要抹眼淚了。
好不容易看見自家侯爺從皇宮裡悠哉悠哉的走出來,老方像屁股中了箭一樣沖了過去:
「侯爺,您可算出來了,都快急死屬下了!您要再不出來,屬下就打算從城頭跳下去了!」
蕭冉沒好氣的瞪著他:「瞎咋呼啥?侯爺我這不是好好的!」
「是是是,侯爺,陛下沒把你怎麼樣吧?屬下可聽說您剛才大鬧太極殿……」
「沒事,去叫兩個人把這箱子抬回家去。」蕭冉不耐煩的打斷了老方,這傢伙屬麻雀的,一說起來就嘰嘰喳喳個沒停。
老方這才看見蕭冉身後還有四名太監跟著,正吃力的抬著一個大箱子一臉怨氣的看著他,看樣子份量不輕。
「侯爺這是什麼?」老方說著就示意兩個小太監把箱子扛到他肩上來。
蕭冉一把拉住他:「怎麼?幾百斤的東西你打算一個人扛回去?就不怕折了腰?」
「什麼東西這麼重?」老方嚇了一大跳,皇宮離侯府有好幾里路呢,真要扛幾百斤東西走這麼遠的路,腰還真的廢了。
蕭冉伸出一個手掌在老方面前晃了晃:「五百貫。」
啥?不是說侯爺闖禍了嗎?不但人沒事還被賞賜了五百貫?老方有些迷糊了。
「還不快去叫人?侯爺我還等著回府呢!」蕭冉沒好氣的踢了他一腳。
老方這才回過神來,屁顛屁顛的就去找人,自家侯爺可真厲害,大鬧太極殿居然沒被陛下怪罪,反而被賞賜了五百貫錢,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福神臨門?
剛回到家裡,靈兒和秀秀兩個小丫頭就哭著撲了過來,她們在府里也聽尉遲恭派來的家將說了,說蕭冉闖了禍,有可能會被下獄,讓老何看好侯府,那邊會想辦法吧蕭冉弄出來。
剛認的哥哥,這才在一起沒多久,卻已經習慣有個對她們百般寵溺的兄長了,這要是忽然沒了,那自己和秀秀又成了孤苦無依的野丫頭了。
靈兒掉著豆大的眼淚死死的抓住蕭冉的衣袖帶著哭腔說道:
「大哥,我和妹妹是不是災星啊?我們一出生爹就死了,哥哥也失蹤了,後來娘也被我們剋死了,好不容易和哥哥團聚,哥哥又差點進了大牢……」
話說得凄慘無比,連鄭娘都在一旁抹眼淚。
「胡說八道什麼呢!」蕭冉趕緊蹲下把兩個小丫頭一隻手抱一個緊緊摟住,這兩個小丫頭把自己心都要哭化了,一邊給她們擦眼淚一邊說道:
「是哥哥自己不小心闖了禍,跟你們倆沒關係,靈兒這麼可愛,怎麼會是災星呢,是福星還差不多。」
靈兒這丫頭生性比較敏感,總愛胡思亂想,可能是從小當慣了姐姐,考慮事情過於謹慎,生怕一不小心做錯了什麼會給自己和秀秀帶來麻煩。
這種性格有時候會讓人變得懦弱,自己可不想把妹妹養成紅樓夢裡賈迎春那種性子,遇事軟弱退讓,最後被夫家折磨致死,真要那樣,蕭冉覺得自己會發狂,提著刀就去滅了人家滿門,最後再被李世民按在菜市口斬首示眾。
必須得讓這丫頭明白以後自己就是她的靠山,出門在外跋扈一點都沒關係,誰讓她哥哥我是侯爺呢?什麼?侯爺長安滿地走?本侯爺現在可是皇後娘娘的弟子!
「靈兒,不哭了,聽哥哥說,以後誰要是說你是災星,就大耳刮子抽他!他要是敢還手,哥哥保證把他手給剁了!」
必須要給靈兒養成一種強勢的性格,就像後世那些女孩一樣,一個賽一個的潑辣。
「哥哥,在東鄉好多人都說我和姐姐是災星,姐姐每次聽到了都不敢還嘴,只是使勁抓著我的手,每次都把我抓的好疼!」
秀秀就好多了,已經自己擦乾了眼淚,大聲的向蕭冉告狀。
蕭冉看了老何一眼,老何被蕭冉的眼神嚇了一大跳,連忙跪在地上說道:
「侯爺,東鄉民風彪悍,又喜歡說人閑話,小的有時候實在是力不從心啊!」
「不關何叔的事,是靈兒不好,哥哥不要怪何叔,何叔對我們很好的。」靈兒連忙出聲哀求道,說著說著又要哭了。
連忙一把將靈兒抱起來扛在肩上,示意老何起來,另一隻手牽著秀秀就往後院走,一邊走一邊說:
「哥哥今天發了財,給你們做好吃的,誰要是哭誰就不許吃!」
蕭冉剛走,老方一臉惡狠狠的看著老何:「都誰說的?老何你給個名單,老子現在就帶兄弟們去一趟東鄉!」
老何一臉傻眼的看著這個殺才……
後院里,蕭冉在廚房忙活著,靈兒在旁邊看著,她現在一刻都不肯離開蕭冉,好像生怕蕭冉會突然不見似的。
「去,把花椒搗碎,哥哥忙著呢,一會不小心把你絆倒了。」
這丫頭簡直成了跟屁蟲,自己轉身差點把她撞到。
靈兒哦了一聲,抓起一把花椒就放在碗里噠噠噠的搗起來。
「哥哥你要做什麼好吃的呀?」秀秀也闖了進來,身後還跟著那隻名為小巴的霸王猇。
「水煮羊肉,麻辣兔丁。」蕭冉說著就把不要的羊肉邊角料丟給霸王猇。
這傢伙比剛來的時候已經大了一圈,已經有點猛獸的雛形了,這種大型貓科動物的特點就是從小腦袋就比較大,身子小,而小型貓科動物的身體就諧調許多,就連進食的方式都不一樣,丟給它的羊骨頭用爪子抱著就開始舔,舌頭上的倒刺看著都磣人。
蕭冉本來想做水煮豕肉的,豕就是豬,但這個年代的豬肉有著一股子腥騷的味道,王公貴族是不屑於吃的,稱之為賤肉,而尋常百姓又沒多少能吃的起的,很是矛盾,所以豬肉在長安一帶極為少見。
說到底還是養殖方法不對,沒有進行閹割,回頭讓南山那邊弄些種豬來養,說不定也是一門引領大唐餐桌的好營生。
反正有一千畝地么,又離首都這麼近,只用來種莊稼那是最愚蠢的想法,在後世會被人當成傻子的。
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