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納諫
剛剛致仕的衛弗突然逝世,皇后傷痛欲絕落胎失女。皇帝大怒之下杖斃了涉事的宮侍,自己也病了一場。衛順儀為宮侍求情,惹怒了皇帝,被降為更衣禁足思過。
卻成就了王恆的獲寵之路。
景成元年十月五日,聖旨為衛弗定謚號為「端忠」,令衛氏這一支族人依制丁憂。
十月二十一日,王林進京。元晗留下了王倩,讓人領著王林去看王恆。
「曼夕,許久不見,近來可好?」
經逢大變,王倩與同年的梁玉韓雯雯相比,顯得蒼老了不少。
「有勞陛下挂念,草民能像現在這般安然度日,全賴陛下仁德,不敢奢求更多。」
「你真的是這麼想的嗎?」
「不敢欺瞞陛下。」
話音剛落,一疊紙張迎面飛來,幾乎在她臉上散落,紛紛揚揚地落在地上。
元晗的聲音裡帶著幾分怒意:「能寫出這份《青州六諫》的人,會是安穩度日的人?知道將這份《青州六諫》投給衛執芸的人,會是閑雲野鶴的人?曼夕,什麼時候你同朕不能說實話了?」
王倩將散落在地的紙張一一拾起,上面熟悉的字體,是多少個日夜的心血。
元晗登基大赦天下后,她隨著王林這一支回到原籍。這份《青州六諫》從那時起,便開始構思。
她知道,元晗不可能放心將青州交給田旭。果然,衛執芸來了。她將這份心血交給衛執芸時,拒絕了她的請功的提議。可是這些紙張,還是放在了元晗的御案上。就是她的手稿,沒有經過謄抄,直接上呈了御前。
王倩將紙張重新整理好:「衛大人真是言而無信,明明答應過草民不要提起的。」
做完這些,又向元晗叩首:「還請陛下恕草民方才的欺君之罪。」
元晗的語氣有了些鬆動:「別說這些沒用的,你知道朕想聽什麼。」
王倩低頭看了看手中的文書,笑了笑,隨即正色道:「青州六諫,第一諫,除王氏餘孽。」
能被衛執芸重視並上呈御前的《青州六諫》,必然不是泛泛而談。紙上的內容有限,遠沒有王倩自己敘述來的深刻。元晗靜靜聽她說,時而提出反問,王倩也能對答如流,可見是真的深思熟慮過的。
不管是從政權穩固的角度,還是發展民生經濟,王倩許多觀點都與元晗不謀而合,甚至更加深入。
二人直談到天色漸晚,王林不得不從內宮折返,元晗才嘆道:「你若不是王氏族人,何至於平白受牽累耽誤這幾年。」
王倩自嘲一笑:「草民雖然一直都希望不姓王,可是不得不說,若不是這個姓氏,草民對於青州的了解不至於這麼深。」
想到她與王氏的恩恩怨怨,元晗也不知怎麼寬慰。
「你父親後來?」
王倩微笑:「姨母返鄉后替我多方打聽,總算是能將父親重新安葬,也讓草民有個了祭拜之處。」
這兩年的分離,二人不僅有了身份上的差異,經歷的事情也是天差地別。說完了正事,居然無話可聊。
好在王林從內宮出來謝恩,才打破了一室無言。元晗並沒有留她說話,讓青嵐送二人出宮。
原本打算啟用王林,但她原本就是青州刺史,又不能貿然將田旭遷調往別處,這樣只會讓田旭心生警惕。不能官復原職,再加上長史司馬都是田旭的心腹,王林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看到了衛執芸丁憂前送來的《青州六諫》,另一條更好的路出現了。
王倩曾是元晗的近臣,天下皆知。只是後來受了王氏牽連,才不得已銷聲匿跡。現在重新啟用,也無可厚非。
而她作為曾經王氏的邊緣人,也不會引起田旭過分的防備。讓她同衛執芸一樣,從瀾折縣開始,逐步將青州掌控在手中。
而她的姓氏也決定了,她是比衛執芸更好的人選。
元晗將所有的情況都考慮在內,卻沒想到啟用王倩為瀾折縣縣令的旨意,遭到了御史台的反對。
提出反對的不是方赦,而是一個四品諫議大夫吳書恩。不過她的摺子能送到元晗這裡,必然有方赦的默許在內。
吳書恩在摺子中說,皇帝寵幸李充容,李菁就以十歲稚齡得到了官職。寵幸王順容,就起複他的姐姐。這豈不是在向天下人昭示,只要有男子在宮中受寵,便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元晗有些哭笑不得。
吳書恩進諫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她不了解其中內情,弄反了因果關係。
先有要用李菁引出李竹的因,才有了李陵得寵的果。先想到要重新啟用王氏,才有了王恆的晉位。
但這其中關竅又不能向外人言明,若是不回應,這些御史少不得不依不饒地繼續上表。
元晗心念一動,鋪紙寫就《答吳御史諫議書》,指明交由宣政院傳達。
朝臣們上表的奏章,先由宣政院批複,督察院核准,再交由皇帝御筆硃批。但是御史台的奏章,可直達天聽,皇帝的批複也不用經過宣政、督察二院的。
突然來了一份需要宣政院轉達的御史奏摺批複,下面的文書不敢怠慢,交到了崔致手中。
元晗在批複中寫,舉賢不避親仇,李菁於農事上有功,王倩是泰初年間一榜進士,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若是因為她們有兄弟在後宮之中,便要避嫌,豈不是埋沒了人才?
崔致看了,會心一笑,便知為何這份答覆要由宣政院轉達了。
「來人。」
「崔大人有何吩咐?」
「將這份諫書及陛下的批複謄抄下來,命各部各司傳閱。」
很快,吳書恩的諫書和元晗的批複在朝臣之間傳閱開來。吳書恩也因此官晉一級,得到了金銀的賞賜。
這更是讓這件事成為朝臣們口中熱議的事。
元晗藉此傳達了兩個信息,皇帝是個能虛心納諫的人,廣開言路,並不會因此獲罪,反而能加官進爵;朝廷任用賢才不問出身只看才學,舉薦之時也不必避諱親屬。
一時間,皇帝賢德的稱讚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