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第一屍界> 第二百九十三章 西方極樂

第二百九十三章 西方極樂

  “這件事以後再說,你目前需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力量,我這裏有一本我們太古族的力量心法,等到你恢複了身體,便可以修煉了!”太元說道。


  元璟接過那本書,連忙說道:“恭敬不如從命,那就謝謝了!”


  太元心裏非常開心,因為這就是自己的目的,現在元璟自己提出來總比自己去求元璟要好的多,於是便說道:“你安心養傷把,在這裏雖然沒有六界好,但是足夠清靜,而且也會為你送上最好的養傷的東西,所以你就什麽都不要想,你就安心在這裏養傷吧!”


  元璟點點頭,太元便離開了。


  元璟看著遠走的太元,心裏暗暗說道:“六界,這次我沒死,就是你們的災難!”


  太元走到外麵,非常開心,於是便吩咐下人:“去把一些上好的補品給元璟送去,而且多給他準備一些補元氣的東西,一定要好好照看他,而且還有秘密監視他!”


  那下人點點頭,便離開了。


  樂樂等人踏上昆侖山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來到昆侖山的山腳下,竟然還發現這裏竟然還有些篝火,一看才知道,原來這裏住的還有人呢!


  千瑤走上前去,看著那些強壯的獵戶問道:“幾位好啊,你看這天都已經黑了,我們一行人需要趕往昆侖山,不知能否在這裏借住一宿?明日一早我們就離開!”


  一個五大三粗的獵戶走過來看了看千瑤那弱小的身姿,不屑一顧的說道:“你一個姑娘家來這昆侖山做什麽?實話告訴你,這裏冷得很,我勸你還是回去吧!”然後又對身後的老鬼和魍魎說道:“你們三個身子骨也不怎麽好,今日在這住一夜明天就離開吧,這裏不是你們該來的地方!”


  “這麽說你們是同意我們在此留宿了!太謝謝你們了。”千瑤連忙把樂樂安頓在一旁的草席上,便打算休息。


  不一會過來一個人端了一些飯菜來到千瑤等人的身邊說道:“我們這裏沒什麽美味佳肴,有的隻是這飛禽走獸和烈酒,不知道你們吃不吃得慣!”


  扶芳連忙接過那些飯菜,連連道謝,眾人都吃得差不多了,老鬼才問道:“你們是一直住在這裏嗎?”


  那人搖搖頭說道:“我們不是常住在這裏,我們隻是來昆侖山尋寶的,但是近些時候天不作美,下麵又發大水,我們才繼續在這生活,逼得無奈,我們就隻能在這打獵生活了。”


  老鬼知道他們也很辛苦,也很無奈,可是沒辦法,但是轉念一想前不久蹠超已經來到這昆侖山了,於是老鬼又問道:“大哥,我向你打聽個人吧!”


  “這荒郊野嶺的哪有什麽人?”那小哥說道。


  “他前幾天來過這裏,想要去昆侖山的話我想一定會經過這裏的。”


  “那你說……”那小哥很無奈。


  “他大概我這麽高,穿一身花色的衣服,叫蹠超……”


  “哦,蹠超啊,我知道,前幾天確實來過這裏,也在我這休息了,我們都勸他別讓他上去,可是他說他必須上去,而且還讓我給一個叫樂樂的捎句話!”那小哥說道。


  老鬼指著熟睡的樂樂說道:“他就是樂樂,蹠超捎了什麽話?”


  “他讓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來到這裏,一定要在這裏等著,他說他找到需要的東西會盡快趕回來的.……”那小哥說道。


  老鬼點點頭,又問道:“他還說了什麽嗎?”


  那小哥搖搖頭,便離開了。


  老鬼想著那小哥的話,陷入了沉思,把事情給千瑤等人說了之後,幾個人決定明天一定要去上山看看,畢竟蹠超都已經去很久了,萬一出現什麽危險.……

  這時候又走過來一個慈眉善目的人,看著千瑤等人笑眯眯的問道:“幾位可曾吃好喝好啊?”


  千瑤在心裏打著嘀咕,要知道看著此人和其他幾個小哥的感覺不一定,這個人非常有氣場,好像絕對不是等閑之輩。


  “謝謝關心,我們已經吃好喝好了。”千瑤回答道。


  “幾位不必擔心,我來找你們隻是想討教一個問題,並無他意!”那眉清目秀的男子說道。


  “有話請講!”


  那男子笑了笑問道:“幾位可知道文殊菩薩?”


  老鬼瞬間搖搖頭,千瑤思索了一會便說道:“文殊菩薩,都叫大聖文殊……”


  不獨建立道場於五台山,攝化有緣人。同時深入民間,示同凡人,隨機說法,普度眾生。如佛教中著名的寒山大士,就是文殊菩薩應世。寒山示現生於貧苦之家,自小父母雙亡。其兄不仁,飽受饑渴之苦,為求知謀生,輾轉流浪,其詩雲:“出生三十年,常遊千萬裏。”


  可知其流浪生活多苦,後到天台山出家,隱居於寒岩,甚感滿足。但為求飲食,常到國清寺,找老友拾得。當時拾得在寺內當行堂職,將殘餘飯菜,收貯竹筒,贈給寒山子。寒山子生平行為,迥異常人,特別其所吟詩,深具佛法妙理,都是醒世警言。所以虛雲老和尚說:‘法身清淨若琉璃,肉眼看來那得知,欲識其中玄妙處,細讀寒山百首詩。


  “不錯,和文殊菩薩確實是清貧一生啊,這位姑娘能夠知道的這麽詳細,想必和菩薩也是有緣之人啊!”那個男子繼續說道。


  “我哪裏稱得上詳細,我隻是看過關於文殊菩薩的一些故事,了解一些而已啊。”千瑤說道.……

  東靈國曾經有文殊菩薩下界的神跡。亦文殊菩薩的化身。傳記:臨海縣,有一長者名婁原祐,樂善好施,其父官拜少卿,亦仁慈愛物。其夫人張氏,夜夢月光入懷,後懷孕生子,取名頓吉。


  頓吉出世即言:“善哉父母,生我劬勞,長度群生,為世沃焦。”父母聞言大驚,既憂且喜。


  有一天,小兒忽請其母,準備七人齋飯,果然不久,七個和尚共來。


  其父原祐合掌問道:“大德何來?”


  其中一人答道:“我等從西方來,聞居士生奇子,特來相賀。”


  飯後,抱兒相見,那幾個和尚對兒言:“仁者有情之軌,切莫被他蒙過,須要惺惺。”


  那小兒就撫掌而笑,僧去後,小兒對父母言:“剛才七人,都是佛菩薩化現人間。”


  “哈哈,看來姑娘還真是飽讀詩書啊!”那男子又說道。


  “哪裏,哪裏,不過那頓吉以後的事你們可知道?”千瑤賣弄這關子。


  “願聞其詳!”


  於是千瑤就緩緩說了起來。


  頓吉五歲時,自稱六和大師。十五歲辭別父母去出家,在東州道上,遇見慧光和尚,說明出家意願。老和尚介紹他去飛來峰,見波利多尊者,尊者問:“你從何來?”


  頓吉回答:“從緣來。”


  尊者又問:“是何姓?”


  頓吉回答:“是佛性。”


  尊者笑了笑說道:“你尚且是一個俗人,怎麽會知道佛性?”


  頓吉也回答︰“我身雖俗,因俗證真,真俗圓融,洞然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波利多尊者,異其根利,為之落發出家,授具足戒,名之為‘善戒。’自此善戒,雲遊四方,廣度眾生。但行為怪誕,異於常人。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


  第二年,戒師與弟子普明,道全等人,由五台山同往北州,有一渡口,名化生渡。對岸有一神廟,是五郎祠。五郎神時常顯靈,令鄉人每天殺豬宰羊致祭,五郎神知戒師必經此道,化虎擋住去路,戒師知虎是五郎神所變,以手格虎讓路,來到五郎祠,指神像叱曰:‘你是一郎至五郎,妄興禍福宰牛羊,老僧為說無生法,免至冤家累世償。’五郎神像立即塌壞,五郎祠亦起火自 焚。


  第三年,戒師來到河陽,河陽有一富家名李光弼,常聽信妖言,沉迷邪魔,戒師憫其愚,為邪魔所惑,親到其家,端坐入慈濟三昧。眾魔各自現形,皆是邪魔外道,甚至牛神鬼怪之類。向戒師哀求:“希望師傅能為我開導一二。”


  戒師說道:“你們這眾魔妖精,性本妙明,從今以後,不要再害生靈。”眾魔感恩而逃,李家自此安寧,而李光弼亦皈依三寶,正信佛法。


  第六年的時候,戒師經過一處,見一屠夫名金炳,正縛著一頭羊,欲舉刀刺殺,羊咩咩哀叫不已。


  戒師說道:“你兩腳不修,遭此活剝。”僅此兩句話,羊不叫了,屠夫也不殺了。


  戒師開示說道:“人成羊,羊變人,隻在轉瞬間。一切眾生,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易生而受禽畜之身,雲何於中取而食之?汝等從冥入冥,報此軀殼,吃他八兩,還他半斤,若能返妄歸真,從冥入明,脫此軀殼,應當歸依三寶,永不殺生。”金屠夫聽罷,放下屠刀,舍妻出家,懺悔罪業,戒師為其披剃授戒,法名可化。


  後來可化欲往天台山參石橋禪師,路遇強盜,被眾強盜攔截痛毆,可化大聲叫嚷:“冤家痛哉。”


  群盜笑著回答:“正是冤家。”


  將可化縛於樹上,欲活剝其皮,這時有一盜首走來,追問經過道:“他是出家人,那裏有錢,殺他無用,放他去吧!”可化死裏逃生,不敢前往,退回戒師處,將經過告戒師。戒師說:“若無老僧救你,定還他八兩了。”可化才知那盜首,正是戒師變身。


  那男子聽千瑤說這些,微微點頭。


  千 瑤繼續說道:“還有一件事更是世人皆知……”


  有一富家名江平父,一日對其夫人說:“聽說兜率院和尚戒師,能夠吃三個豬頭五鬥酒,我想試試這和尚食量。”夫人同意,迎請戒師來,還沒談話,先進飲食,桌上酒菜為之一空。富家見戒師食量驚人,不禁稱奇,但富家夫人,在後麵窺見,騰空而入之鬼神環衛在側,戒師將食物擲左右,眾鬼神接而食之。事後夫人將所見事告太守,太守再次請戒師來應供,暗中偷窺,果如夫人所言,敬畏不已。


  一次,戒師買很多蝦煮熟而食,賣蝦者來要錢,戒師囊空如洗,無法給予。蝦販大怒,聲言無錢,還我蝦來。戒師大笑,張口噴出滿桌鮮蝦,活潑蹦跳,眾人大駭,戒師頭也不回,手挽周婆,行歌而去。


  周婆說道:“笑煞愚癡漢,管家無歇時,四山若來合,妻子各分離。”又接著說道:“世人都笑我,我笑世間人,如意摩尼現,無人識本真。”


  戒師也說道:“瘋僧瘋婆,吃酒蹉跎,太守仁風,闍黎神訣。”


  原來過了幾年,東州大旱,黎民百姓,祈禱神祇,不獲感應,反而炎陽更烈。當時太守,將城隍廟神像搬出曝曬, 責其不能澤而救民。夜夢神言:“你可知那龍王的職責,職司行雨,若無天命勒令,是不敢自專。城東兜率寺戒師,是文殊菩薩示現,乃能致雨,你試著去求他吧。”


  次日太守齋戒沐浴,率領僚屬,親往寺中求見戒師。其他官吏進去,見戒師醉酒未醒,並吐滿地穢物,出告太守。太守不信:直入師室,戒師清醒如常,且異香滿室。


  屆時看到太守便問道:“你身為太守,來這裏做什麽?”


  太守說明來意,懇請戒師慈悲致雨,以救民眾。


  戒師回答:“太守不用心憂,當有報命。”


  太守走後,戒師取紙墨作書焚之,不久大雨驟至,四境水量充足,秋天播種,竟獲豐收,農民歡喜的說道:“仲春喜新晴,六月遭酷熱,太守揚仁風,闍黎妙神訣,除熱得清涼,歌聲幾時歇。”


  一日,戒師大顯神通,放大光明,眾人皆見戒師頂上毫光萬丈,光中現出七佛,然後對眾言:“老僧世緣已畢,今與汝等作別。”


  戒師示滅後,屹然不動,顏貌如生,荼毗之日,抬之不起。其弟子道稠告眾曰:“我們的師傅是七佛之師,方便示現,凡火不化。”遂為戒師開襟以待,忽然胸中出三昧火自 焚,五色祥雲繚繞不散,舍利如雨下,造塔於寺,永鎮山門。


  那個男子繼續微微笑著,好像這些事情是自己親身經曆一樣。


  “你笑什麽?難道我說的不對嗎?”千瑤看著那男子問道。


  “當然對,很對!”於是那男子搖身一變,變作了文殊菩薩。千瑤一看,連忙合掌作揖說道:“原來是文殊菩薩,弟子有失遠迎.……”


  “不用拘禮,起來吧,我已經在這裏等你們很久了!”文殊菩薩說道。


  千瑤很吃驚,便席地而坐和文殊菩薩說了起來。


  “是未來佛彌勒佛讓我來這裏等你們的,托我給你們捎幾句話.……”文殊菩薩說道。


  而此時太明也趕往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來者何人?為何擅闖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正在極樂世界遊曆,看到太明便怒聲說道。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分身塵刹,隨緣教化眾生。普賢菩薩的化身是天台山的豐幹禪師,一日行經赤城道旁,聞草叢中有兒童啼哭,趨前視察,見一小孩約十來歲,問其姓名,那孩子回答:“我無家、無姓、亦無名。”豐幹禪師湣其無依,帶回山裏,交庫房當茶童。因是拾來,取名拾得。


  由於拾得聰明伶俐,三年後升任齋堂香燈,及執掌出食等雜事。一日,四顧無人,竟登座與所供奉的聖像對坐而食,還嗬斥聖像小果,焦芽敗種。事被知庫靈熠禪師看見,責其對聖像不恭,可能頭腦有毛病,罷其香燈職,派往廚房洗碗碟,常將多餘飯菜,盛於竹筒,贈其摯友寒山子。


  有一次,寺中飯食花果被鳥啄食,拾得竟執杖打寺中供養的山神像,責其守護伽藍不力,有失職責,枉受沙門供養。當晚寺僧,皆夢見山神說:“拾得打我,罵我。”靈熠禪師至山神像前視察,果見山神像有杖打痕跡,始知拾得來曆不凡。


  拾得與寒山子時相往來,還常對人說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譏誚怒罵,甚至打之。寒山對拾得曰:“世間人穢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該如何對他?”


  拾得回答:“那隻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後拾得掌牧牛之職,一日,正值寺中半月布薩,律師正為僧眾在堂中說戒。拾得驅牛群到法堂前倚門而立,並撫掌笑說道:“悠悠哉,聚得作相,這個如何?”說戒和尚怪其不敬,怒斥說道:“下人瘋狂,破我說戒。”


  拾得見其嗔心起,立刻勸說:“無嗔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汝合,一切法無差。”戒和尚見拾得嘻皮笑臉,氣得下堂來打拾得,要他驅牛出去。


  拾得曰:“我不趕牛了,這群牛,皆大德前生的知事僧,它們都有法號,不信,且看我叫它們出來。”


  隨即對牛群說:“前生律師弘靖站出來。”即有一白牛作聲而過。又說道:“前生典座光超出來。”又有一黑牛應聲而出。拾得又叫:“直歲靖本出來。”又有一牯牛應聲出來,最後,拾得牽一牛說:“前生不持戒,人麵而畜心,汝合招此咎,怨恨於何人,佛力雖廣大,汝卻辜佛恩。”


  自 此,僧眾始知拾得,並非凡間俗子,不再以瘋子看待。後因阿彌陀佛化身的豐幹禪師,對丘太守說:“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的化身,聖跡顯露,與寒山子同離國清寺,後不知所終。”


  文殊、普賢兩位大士,一為諸佛母,一為諸佛長子,公孫二人,常在十方諸佛前,共作佛事,遊戲人間,常在一起。淳熙年間,文殊菩薩應身為兜率寺戒闍黎時,普賢菩薩亦同時化身為周氏女,排行第七,人皆稱她周七娘。生時便有種種神異,長大後不肯嫁人,每天行乞於市,晚常宿於普濟橋下,常與戒闍黎在一起,妙行莫測。時人不解,笑為瘋婆。後有聖者歌曰:“戒師文殊,周婆普賢,隨肩搭背,萬世流傳。”後人始知是菩薩應世。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普賢菩薩,我是太古族的人,我有事要見佛祖,還請勞煩通報一聲!”太明恭敬的說道。但是表麵恭敬,但是內心卻.……

  “太古族和我西方極樂世界想來毫無瓜葛,佛祖是不會見你的,你快快離開吧!”普賢菩薩說道。


  “哈哈,佛祖有這麽大的麵子嗎?我告訴你,今日佛祖我見也得見,不見也得見!”太明說的斬釘截鐵,同時也為自己留下隱患。


  “你好大的口氣,你們太古族在六界撒野也就算了,今日竟然還敢來到西方極樂世界撒野,我看不給你點顏色看看,你是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無盡意菩薩突然出來說道。


  “嗬,我當是誰呢,原來是無盡意菩薩,就憑你和普賢菩薩也想和我動手?我勸你們還是省省吧!”太明自恃,也沒把無盡意菩薩放在眼裏。


  佛及菩薩的聖號,都是從他所有功德而安立的。無盡意所以得名無盡意,是依他的什麽功德而安立的?這可從世界、眾 生、悲願三方麵來加說明:世界方麵,首要了解的,像娑婆世界這麽大的世界,是有無窮無盡,無量無邊那麽多的,佛稱為無盡世界。在這麽多世界中,如以娑婆世界說,單是南贍部洲的人,已多得不得了。如以四大部洲的人綜合來說,當然更多。除了人類還有其他眾生,眾生真是多得不可勝數。不但一個世界的眾生是這樣,每個世界的眾生都如此,所以說眾生無盡。這位大菩薩,運用其智慧,觀察世界時,發現有無盡世界。在無盡世界中,有無盡眾生活動。真是到一處有一處世界,到一世界有一世界眾生。且諸眾生,為煩惱的驅使,飄墮在業海,沉淪在輪回,受眾苦的逼迫,永無解脫之期!無盡意菩薩不忍見無窮盡的眾生,長期受諸苦惱,就從內心深處,發起無盡悲願,願度無盡世界中的無盡眾生,令無盡眾生成佛,而後自己方成佛,所以稱為無盡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