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美學點評
&1t;nett>&1t;h1>第1o3o章 美學點評&1t;/h1>
所以,徐景行在昨天是沒有見過這隻銅爐的。
也因此,他在拿到這隻銅爐的時候還是很認真的看了好幾眼,雖然哪怕已經知道這是一隻贗品了。
當然,這麽做也是必須的,因為都衛視這檔節目跟央視那一檔不同,在鑒定完畢之後,基本上每個鑒寶嘉賓都要點評一兩句,甚至還需要跟主持人以及持寶人互動,主要是回答對方的疑問,如果不認真看一看,說不定會有點尷尬,雖然也可以簡單的說兩句附議,可那樣一來,麵子上顯得不太好看。
所以在點評的時候,會由每件寶貝的現者先點評,定下論調之後其他嘉賓再一人一兩句的蓋棺定論。
這隻銅爐是韓振剛現的,先由韓振剛來做點評。
以韓振剛的實力和經驗,當然不會出錯,從包漿、材質等方麵下手,點出其中的破綻,明確地告訴持寶人這是贗品。
其他幾個嘉賓也是按照常規的鑒寶方式來點評的,中規中矩。
到徐景行的時候,他本來打算隨口附和兩句應該過去的,但見持寶人麵有不平之色,顯然是不太福氣,這樣的持寶人在鑒寶節目中很常見,就算在央視那種大型舞台上也有類似的存在,明明被嘉賓們點出了破綻和錯謬,卻依然死咬著說自己的寶貝是真品,鬧的嘉賓們也沒什麽脾氣,隻能說“隻是建議”之類的話。
韓振剛這樣的老江湖,類似的場麵肯定見的多了,不會太在意。
可徐景行畢竟是新人呐,見狀咳嗽一聲道:“剛才幾位老師是從常規角度來做鑒定的,我呢就從我個人專業角度來講一講,嗯,在座的可能都知道我是個木雕師,也會寫幾個字,會畫點畫,在美術方麵還是有那麽點造詣的,所以我就從美術方麵談談這隻爐子。”
“在古代也好,在現代也罷,任何一件藝術品的創作都離不開美術,李政道先生曾說過物理學的盡頭是美學,美學的盡頭是哲學,可見美學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不客氣的說,美學因素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麵麵,更別說藝術品本身就是各種美學的集合體,再具體到宣德爐上來說,每一件宣德爐的圖形設計都是一幅精美的美術圖案,都是符合人類的審美的。”
“可是這隻銅爐呢,不客氣的說,幾乎處處都跟常規美學理念背道而馳,先是耳朵,按照標準的屬於來講,這是衝天耳,可是兩隻衝天耳卻一點直衝雲霄的氣勢也沒,反而顯得軟趴趴的胖乎乎,跟遊戲中的斯萊姆一個模樣。”
“再看爐耳和爐口的銜接處,這裏的過度非常生硬,就像釘釘子一樣釘進去的,製作者雖然用大量的銅料遮掩接口,但這個弧線一看就是畫蛇添足一樣後加的,是完全多餘的存在。”
“再爐口下邊的爐頸,正常來講,不管是銅爐還是其他材質的爐形器物,頸部的曲線不管尺寸、形狀如何一定會很優美,可是這是爐子的頸部卻被人為的分成了兩截,就像在脖子上套了一個鐵圈,還是方條形鐵圈,沒有絲毫藝術美感。”
“至於腹部和底足,倒是中規中矩,可是跟上半身搭配在一起,就怎麽看怎麽別扭,所以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這隻爐子的製作者完全是個美術外行,這看起來還算中規中矩的造型是對方從不同爐子上截取下來的後勉強融合在一塊的,耳朵更是自己臆想出來後添加上去的,抄襲的原型爐子應該是一隻沒有耳朵的爐子。”
“最後再說一句,任何一件藝術品,無論什麽材質、什麽年代、什麽做工,都要遵循最基本的美術原理和審美標準,如果你一眼看去覺得拿東西不好看,那就千萬別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概率是外行人製作的仿品。”
“嗯,我就說這些,謝謝。”
說完以後,徐景行把麵前的脈壓下去,表示自己說完了。
主持人這才連忙鼓掌:“謝謝徐老師從美學角度給出的點評,我個人明確表示真的是受益匪淺,謝謝。”
韓振剛也在一旁笑道:“跟我們這些個鑒定專家比起來,徐老師在藝術領域尤其是美術領域的造詣絕對是屈一指的存在,可以說是年青一代中最出色的傳統書畫家之一,他的點評可以說是非常非常中肯。”
“謝謝,謝謝。”
這時,台上的持寶人也尷尬了,因為他不服氣都不行,像韓振剛他們說的包漿、年代感、材質、做工等因素都不太好衡量,是比較玄的存在,要是不信,誰也拿不出證據來說那包漿就不對,尤其是廣大觀眾看不懂這些,在普通人眼裏是“聽起來很厲害”的存在,對那些杠精而言可沒多少說服力。
可徐景行卻從美學的角度一點一滴的將這隻爐子的錯謬點了出來,雖然美學這東西也是玄之又玄的存在,可隻要是個正常人就知道什麽是美什麽是醜,沒有人引導的時候正常人還覺察不到,可當他掰開了揉碎了講出來以後,眾人立刻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會自然而然的明白“為何而醜”,找到那銅爐看起來很別扭的原因。
當然,這點說起來簡單,但想做到卻不難,因為這對嘉賓的美術造詣有不低的要求,可絕大部分的專家學者隻是鑒寶方麵的專家學者,在美術方麵的造詣可就乏善可陳了。
拿韓振剛舉例子,這是《收藏家通訊》的主編,在文物鑒定方麵的實力肯定不容置疑,但讓他寫字畫畫,他就懵了,更別說從美學角度來分析一件古玩的真偽了。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譚懷恩手下那位劉贇昌,那位雖然在都故院混的不是非常好,可在書畫方麵的造詣卻是連徐景行都欽佩不已的,如果那位在這裏,徐景行可不會班門弄斧。
但不管怎麽說,他這一番點評結束,立刻獲得了大片的掌聲,觀眾們更興奮,似乎覺得這樣一個小青年在嘉賓席上講這些東西非常有趣。
這時,主持人的耳麥中傳來了導演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