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抱大腿
徐景行聽到丁老先生這話,一愣,反問,“您是指……?”
“是這樣的,最近咱們省內一家啤酒公司要舉辦一場古建築營造大賽,參賽團隊可以將自己在兩年內的作品提交上去,然後會邀請國內的頂尖學者專家來分出一二三名,據說跟某電視台有合作,會錄製成節目在黃金時間段播放的,要是能拿到前三名,還愁出不了名?”
徐景行呆了一呆,“這也能上電視?”
“瞧你這話說的,怎麽就不能上電視了?反正電視台的廣告費早就收足了,而且不正好順應國家提倡的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的倡議嗎?”丁老先生笑道。
“可是,可是,”徐景行可是半天,撓了撓頭,“可是,這跟我有什麽關係?人家舉辦的是古建築營造大賽,”說到這裏,忽然反應過來,“您是打算讓我跟人組隊參加?在古建築構件上發揮我的雕刻特長?”
“是,也不是,”丁老頭兒笑眯眯的點點頭又搖搖頭。
“怎麽個是法?又怎麽個不是法?”徐景行來了興趣,如果這老頭兒說的是真的,那他還真有機會露一把臉,能不能拿獎先不說,最起碼能正式接觸一下行內的專業人士,要是能混個臉熟,以後做一些事兒的時候也有個方便。
丁老先生可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笑道:“我說是,是指你確實能在古建築構件的雕刻方麵發揮你的特長,因為你的雕刻技藝真的沒什麽好挑剔的,用來雕刻建築構件甚至有些浪費了,你參加,那些構件一定能讓建築增色好幾分。”
“那不是法呢?”徐景行急忙追問。
“說不是,嘿嘿,我不是讓你跟別人組隊,而是跟我組隊,”丁老先生笑眯眯的指了指他自己。
“跟您?”
“怎麽,不樂意?”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您德高望重,應該當評為才對,您這樣的老前輩參加比賽,那獎項幾乎不用評比,肯定有您一個的,”徐景行連忙解釋,不過這話隻說了一半,明麵就像他說的那樣,丁老先生那種老資格參加比賽,那評委們好意思不給個獎項?
沒說出來的那一半,意思是丁老先生這種老前輩帶著他這個小輩去組隊,說的好聽點是組隊,不客氣點說,就是提攜他。如果是別的事情,他倒是不介意被老前輩們提攜,但在比賽中也跟著老前輩沾光,可不是什麽好名聲,就是拿了獎,別人也隻會笑話他抱丁老先生的大腿。
所以他本來還有心思摻和摻和這個什麽比賽,可聽了丁老先生的提議,反而打起了退堂鼓,想證明自己有的是機會,沒必要早早的給自己戴上一頂“抱大腿”的帽子。
不過在座的也就徐景行安心和囡囡是小輩,剩下的幾個都是飽經風霜的老前輩了,不說多精明吧,閱曆在那兒擺著呢,一聽他這話,就猜到了他在想什麽,但都沒說出來,尤其是朱老頭兒跟丁老先生更是對視一笑。
丁老先生笑過,這才接著道:“我算什麽德高望重啊,也就在咱們半島地區有點虛名,再一個是虛長幾歲,僅此而已,而且這次比賽的參賽者本來就是老頭兒居多,我知道的就好幾個年齡比我大,至於評委們,那更了不得,個個都是國寶級的人物,領銜的更是科學院院士連雲海老先生,他老人家可是梁先生的學生,在建築學方麵的造詣,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在這些評為麵前,我就是一個晚輩,而且是在人家麵前都說不上話的晚輩,可算不上什麽老資格,更不可能內定個獎杯,你當這次比賽跟一般的選秀比賽一樣黑幕重重?真要有那樣的事兒,連雲海老先生一拐杖敲死他們!”
說完這些,丁老先生目光炯炯的看著徐景行,“怎麽樣?放心了吧?”
徐景行還真有些激動,“您是說,那位號稱是國寶的連雲海老先生?”
“當然,難道咱們國內還有第二個連雲海老先生?”
“不不不,我,我是不敢相信他老人家那麽大年紀了還會出麵參加這樣的活動,”徐景行連忙解釋,激動的都有點語無倫次了,因為那位連雲海老先生實在是個人物,不,是個天才一般的人物,在他心中,更是一個神話一般的人物。
怎麽說呢,這位老先生出身貧寒,卻是個極度好學的才子,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生的老先生大小就被賣到了戲園子,從小開始跟著戲班子流浪,後來開始登台,一登台就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藝,很快就成為戲班子的台柱子。
不過他老人家不甘心一輩子當個唱戲的,一直在自學書畫方麵的技藝,並且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大名鼎鼎的張大千,得張大千指點,在書畫方麵的造詣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隻是當時局勢混亂,沒多少人關注他這個剛二十出頭的小卒子而已。
等解放後,他老人家自費考入清華大學,學的是機電專業,但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聽了梁先生的課,從此兼修建築專業,並且很快得到梁先生的賞識,在行業裏小有名氣。
後來因為國家的需求,老人家不得不暫時跟最喜歡的古建築研究分手,投身到建設國家的行業,並且自費出國留學,學習機電、機械製造、自動控製甚至計算機等專業,並且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歸國後屢次擔綱執行重達科研任務,均取得全麵的成功,在國家工業、軍事等領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但這還不算,在最混亂的那個年代裏,在梁先生遭受批判的時候挺身而出,利用自己在軍工和科研單位裏的影響力力保梁先生平安無事,而且還在那些人準備焚燒梁先生收藏和積累的建築資料時盡可能的保存了一部分。
等到了九十年代,老先生算是功成身退了,但卻沒閑著,帶著同樣六十多歲的老伴遊走全國,將國內絕大部分留存的古建築一一登記拍照造冊,並且分門別類的解釋、注釋、研究,後來更是參與了多項古建築修複工作,不但不收錢,還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成立了古建築保護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