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封神榜之人族崛起> 第四十一章 武成王冀州治亂

第四十一章 武成王冀州治亂

  帝辛正在大殿之上與眾臣討論冀州侯蘇護與北伯侯崇侯虎之間的爭端,宮衛前來稟報道:“大王,宮門外下大夫袁洪求見。”


  帝辛道:“他來的正好,此事也有他的關係,宣他進來。”


  袁洪因上次杜元銑被殺一事覲見帝辛,雖然沒有取得什麽成績,但在文武百官看來,卻是冒死進諫的行為,現在忠名遠播。再加上高爐煉鐵技術傳遍商朝,他的名字也是天下皆知。帝辛讓他也參與進來,大家都沒有太多意見。


  袁洪進到大殿,看到宰相商容、王叔比幹、上大夫楊任等十幾位重臣都在,帝辛也難得在大殿之上坐著,便知道他們肯定也是在討論關於冀州侯的事情。他也是剛剛從冀州送鐵礦石的船隊那裏知道,冀州侯和北伯侯開戰的事情,一得到消息就馬上過來找帝辛,想詢問帝辛是否知道。


  “拜見大王。”袁洪拱手拜道,並點頭向其他大臣示意。


  帝辛道:“袁洪,你可是為冀州侯與北伯侯之事前來?”


  袁洪道:“正是,臣從運送礦石的船隊之中得知消息,便立刻趕來匯報,原來大王已經知道。”


  帝辛道:“蘇護的奏章也是今日剛到,朕正午宰相商議如何處理。卿可有高見?”


  帝辛雖然他內心覺得袁洪對於政治隻會紙上談兵,但是對袁洪獻計能力還是認可的,適合做個謀士。


  眾大臣也轉頭看相袁洪,諸侯之間爭鬥雖然不是絕無僅有,但是以前都是小諸侯之間或因百姓爭水爭地引起,通常諸侯伯長都能處理,像冀州侯與北伯侯這樣的大諸侯之間因爭地而鬥,還真是第一次。而且兩邊都是帝辛的肱骨之臣,主要支持者,所有重大臣都很謹慎地一言不發,等帝辛決策。


  袁洪道:“微臣才疏學淺,豈敢在大殿之上胡言亂語,不知各位大臣是什麽意見?”他來也是想聽一聽商朝人對此事的解決方式。


  原本他以為,蘇護主動進蘇妲己進攻,便沒有了冀州侯蘇護反商,北伯侯崇侯虎攻打冀州的事情發生。萬萬沒想到,他們兩個還是找到了借口開戰了,讓他措手不及。


  當然,這件事也可以說關他屁事,他隻是一個妖族,而且現在化形成為仙人,連妖族的事情都可以置之事外。但是仔細分析,這件事又和他有那麽一絲聯係,還是因為他推動高爐煉鐵技術導致,要不是因為有了高爐煉鐵技術,礦石誰也不稀罕,便不會引起北伯侯越境采礦。


  最重要的是,北伯侯大戰冀州侯在《封神演義》之中也發生了,雖然理由不一樣,但是又是相同的結果,這讓袁洪不得不關注事態的發展。


  帝辛道:“宰相,你便先說說你的意見。”


  商容是第一個看到奏章的,得到消息他不是首先來見帝辛,而是召集上大夫梅伯、趙啟先商議一番才來大殿麵見帝辛。他對於這個時候發生的這件事也很在意。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冀州侯與北伯侯之間爭戰,一定會引起天下諸侯的注意,當眾人的目光都投向冀州的時候,正好有利於他接下來的行動。於是他提前便與梅伯、趙啟商議好了對策。


  商容道:“大王,冀州侯蘇護與北伯侯崇侯虎有爭端,應該先報到大王評判,他們私自開戰,便是目無商朝,心無大王,藐視朝歌,此事不能輕饒,定要以雷霆手段鎮壓二侯,否則天下諸侯便以為商王無能,或生異心。”


  帝辛點頭,他也認可商容的觀點,現在不是戰國時代,哪怕是在春秋之時,諸侯之間有矛盾,也是要先上報到周王處置。大商雖然有衰落氣象,但是還沒有到讓諸侯不放在眼裏的時候,還是天下最大的諸侯,天下諸侯共舉的天子。


  帝辛道:“何人能去冀州治亂?”


  梅伯上前道:“非鎮國武成王不能勝此重任。”


  帝辛沉思,北伯侯與冀州侯地位崇高,不是一般諸侯,若是一般總兵過去,肯定是壓不住場子,朝中能擔此重任的隻有太師聞仲與鎮國武成王黃飛虎。目前太師聞仲北海平袁福通之亂一年未歸,便隻剩下了黃飛虎一人可選。


  帝辛詢問道:“武成王你可願意帶兵前往治亂?”


  黃飛虎道:“王有命,不敢辭,此去不用大王勞師動眾,臣隻帶家將前往便可。”別人或許覺得冀州侯和北伯侯很厲害,但是黃飛虎並不把蘇護和崇侯虎放在眼裏。


  帝辛大喜道:“如此甚好,卿回去點齊家將,朕明日攜百官與武成王送行。”


  袁洪沒想到武成王黃飛虎要出頭去擺平這件事情,黃飛虎是商朝肱骨之臣,對帝辛,是他的大舅子;對商朝,黃氏七代皆為商朝武將,由他出麵解決,自然在合適不過了。而袁洪也一直想與黃飛虎結交一下,混個臉熟,如果要保大商,黃飛虎是一個關聯人物,他不想讓黃飛虎走《封神演義》中的那條路。


  袁洪道:“大王,冀州侯與北伯侯相爭隻為鐵礦,鐵礦石開采人族發展的基石,目前供不應求,自然是越多越好,不能因此而受到影響,臣想跟隨武成王一起去冀州,看在平亂以後,能否使兩侯達成合作。”


  “善,卿所言正合朕意。”帝辛又對黃飛虎道:“武成王,你便帶袁洪一同前往。”


  第二天,帝辛帶文武百官出朝歌北門,發黃旄、白鉞送武成王黃飛虎前去治亂。


  帝辛賜酒與黃飛虎道:“武成王為朕分憂,鎮守大商,請飲此酒。”


  黃飛虎道:“大王不用擔憂,臣此去短也數日,多則半月便回。”


  黃飛虎一飲而盡,命道:“出發。”


  黃飛虎騎五色神牛,隻帶了五員家將,其中一員小將,雖然身材威武,但是麵相看起來隻有十幾歲,家將所騎皆是開靈妖馬,是軍中以靈果培育而成。


  袁洪沒有坐騎,平時趕路都是靠自己飛行,但是這一次為了和黃飛虎同路,特地找楊任借調了一匹妖馬。其他人都有鎧甲在身,隻有他一個身穿袍服,顯得格格不入。


  袁洪無所謂,他這趟跟著黃飛虎去,又不是要打架,他對自己幾斤幾兩還是很清楚的,他雖然進境很快,隻用了短短六十年便修煉化形成仙,但是實力並不強。八九玄功強大的煉體功法,因為沒有好的法寶可以祭煉,他一直沒有能修煉,現在隻是一個普通人仙境界的仙人。論武力,甚至打不過修煉人教功法的高級煉氣士。不過他渡劫成仙了,能飛,隻要不傻傻的硬剛,麵對沒有成仙的人教弟子,還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袁洪觀察黃飛虎的坐騎五色神牛,並不是彩虹?牛,五種顏色很容易湊齊,整體還是老黃牛的樣子,黑頭,白蹄,紅背,黃身,金角。你看這隨便數一下就湊夠了五種顏色,還沒考慮顏色交界處的粉紅,粉白,淡黃等顏色,又是一個名氣大於實際的神獸。不過雖然是老黃牛,但是的確有點能買,竟然能和妖馬拚速度,一路上不曾被妖馬追上。


  袁洪拍馬加速追上黃飛虎搭訕道:“賢王。”


  黃飛虎道:“袁大夫有何事?”


  “額,也沒啥事。”他總不能說自己想套近乎吧,“賢王,我叫後麵有一員小將,年紀輕輕,甚是威猛,不知是個人?”


  黃飛虎道:“是我二子天祿。”


  “真是虎父無犬子,”袁洪並不是拍馬屁,在《封神演義》之中,黃飛虎過五關的時候,黃天祿已經能獨自上馬斬將了,不過比他哥哥肯定是差了點。


  袁洪試探道:“想必賢王長子應該更加英勇,怎麽不一同帶來?”


  黃飛虎道:“你是說黃天化吧,他自幼跟隨闡教上仙修煉,以十多年未曾歸家。”


  袁洪知道黃天化的是不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袁洪對他印象不錯,自身實力不弱,不像黃龍真人一樣被稱為金仙之恥,而且法寶眾多,教的兩個弟子實力都很強。但是,如果讓他穿越過來拜清虛道德真君為師,他也是一百個不願意,不為別的,就因為他的兩個弟子都在封神之中被封神了,他可不想自己辛苦修煉,到最後替別人應劫。


  袁洪道:“聽說闡教上仙都居與仙山福地,不臨人世,賢王長子能被上仙收為弟子,一定是資質出眾,福緣深厚之人。”


  黃飛虎側頭看了袁洪一眼道:“袁大夫平時不是溜須拍馬之人,我也知你不是凡人,不過見你真心輔佐大王,我對你並不反感,有什麽話直說吧。”


  “額,”袁洪很尷尬,沒想到自己的小心思被當麵戳穿,上位者都這麽直接嗎?

  “不瞞賢王,據我所知,闡教上仙到處收諸侯子弟為徒,而闡教教旨是降妖護道,維護人族,與商朝信奉娘娘,與妖族和平共處,互不侵擾背道而馳。臣想問,賢王對比怎麽看?”


  黃飛虎盯著袁洪看了片刻,道:“你說問之事,大王也曾提起過,當時我便回答大王,黃氏部落與商朝榮辱與共,有黃飛虎在,便保成湯社稷無虞。這個回答,袁大夫可滿意?”


  “賢王能如此盡忠大商,是天下之福。我深感敬佩。”袁洪道:“希望賢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袁洪心中卻想到,如果黃飛虎真能踐行今日所言,那麽以後遇到奉師命助周反商的黃天化,該如何處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