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倚強凌弱,乃為不義之師也
「將軍但說無妨。」
嬴政不假思索道。
「臣,懇求陛下,將殺害小兒之兇手押送咸陽受審。」
羋琥退而其次,深知聖命不可違,只能劍走偏鋒,另闢蹊徑道。
「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嬴政雖然嘴上這般說,但目光卻望向了韓信。
韓信當即心中若有所思,陛下之意不言而喻。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臣不敢保證萬無一失,只能儘力而為,生擒帕提亞王,獻於陛下。」
韓信不敢把話說得太滿,若是帕提亞王見事不可為,自殘而亡,自己也根本沒有辦法。
若是帕提亞王惜命,不像商王帝辛那般,鐵骨錚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生擒並非難事。
「將軍滿意否?」
嬴政收回目光,向羋琥問道。
「臣,拜謝陛下憐憫。」
羋琥立刻再次一拜道。
「退下。」
嬴政揮了揮手,然後重新朝著王座走去。
「喏。」
韓信與羋琥立刻拱手一拜,然後各自入席而坐。
「帕提亞出使不利,西遷的月氏人正在與巴克特里亞國交戰,一併滅了吧!」
嬴政聲音充滿了威嚴,看著文武百官道。
「陛下,不可啊!」
「帕提亞國斬我大秦帝國使臣,罪不可赦,興兵討之,天下人摒棄之。」
「然巴克特里亞國與大秦帝國並無糾葛,勞師遠征,倚強凌弱,乃為不義之師也。」
一名儒博士立刻站了出來,義正言辭道。
嬴政看著這麼博士,心中有些鬱悶。
又是這些老頑固,每次自己要做些什麼,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他們。
生氣歸生氣,但嬴政還不是這種小肚雞腸之人。
「巴克特里亞君主,殘殺當地土民,肆虐一方,為禍蒼生,此為不仁也。」
「大秦西出,如同冉冉升起的旭日,為那些受苦受難的土民帶去和平與希望。」
「何物正?何為邪?朕欲拯救天下之黎民,舉兵滅無道之庸主。這便是堂皇大道,順天應命之舉。」
「何為不義之師?朕為天下之主,朕意既天意,朕心既天心。」
「朕的軍隊便是王者之師,伐無道逆天之賊,便是承天之命,替天行道。」
嬴政望著這麼博士,聲音洪亮,豪氣衝天道。
博士聽聞,臉色蠟白。
「陛下聖明。」
滿朝文武無不心血澎湃,對著嬴政齊聲高呼道。
博士見大勢不可為,倒也沒有繼續糾纏下去的意思。
對著嬴政拱手一拜,然後灰頭土臉的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席位坐了下去。
「蕭何。」
嬴政再次喝道。
「臣在。」
蕭何連忙站了起來,對著嬴政拱手一拜道。
「各地學府建設,進展如何?」
嬴政詢問道。
「回稟陛下,並不順利。」
蕭何臉色有些發白,小心翼翼道。
「嗯?為何啊?莫非有人從中作梗?」
嬴政心中有些費解,目光不善的掃視全場,要知道自己給天下人都有入仕的機會,何以如此?
「學府建設乃陛下欽點之政,滿朝文武,無人敢懈怠,只是……」
蕭何當即道,只是說到後面,就欲言又止了,不敢再繼續說下去。
「說。」
嬴政心中有些不爽,這些傢伙一個個都故作深沉,說話都吞吞吐吐。
「其一,天下人丁雖有八千萬之眾,但百人之中便有九十九人目不識丁。」
「其二,各地雪災加重,人心惶惶,很多人僅靠朝廷賑災糧度日,無以為繼。」
「其三,臣深恐北方收成會銳減,甚至顆粒無收。至於南方地區帝國大力推廣占城稻,應該影響偏小,但北方地區理應早做籌謀,否則恐將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其四,帝國版圖近年極度擴張,朝廷官吏人手緊缺。帝國今歲一年,遷人丁上百萬戶於新得之土,仍是杯水車薪。」
「其五,帝國各大工程相繼開工,人力物力財力,所耗甚廣。」
「綜其上,學府建設並不順利。」
蕭何逐條道出自己的觀點,對嬴政道。
嬴政的臉色有些陰沉,一言不發,坐在王座之上。
大殿沉寂下來,所有人心中都惴惴不安。
彷彿一股風暴正在悄然凝聚,壓的眾人無法喘息。
過了良久,嬴政才面無表情,沉聲道:「各地軌道進展如何了?」
「回稟陛下,各地軌道,正按部就班鋪築,預計能夠提前完工。」
少府令黎晰立刻拱了拱手道。
「不錯。」
嬴政聽聞臉色方才好看了一些,畢竟這才是大秦帝國未來之根本所在。
只有這些寒門平民入仕,自己才能制衡功勛貴胄。
尤其是那些出身名門,書香世家的名仕,更是可惡。
真以為朕離了你們,這天下就沒有人可入仕了嗎?
終有一日,朕會讓你們放下那可笑的尊嚴,來求朕。
自泰山封禪之後,自己沒有採納那些名仕儒學大師復古制,分封天下,而對自己便頗有微詞。
「回稟陛下,臣接到密奏,各地官吏偶有貪污受賄,剋扣徭役糧餉。」
少府令黎晰拱手一拜道,這是自己職責所在,他只能硬著頭皮道。
七年前,自己想都不敢想,能夠從一個小小的馭車手做到大秦少府令。
這些年陛下提攜各種新秀入廟堂,自己便是其中之一。
每次陛下交付自己的差事,都被自己辦的十分漂亮,所以承蒙陛下賞識,前不久剛升任少府令。
「混賬……」
嬴政當即大怒。
「陛下息怒。」
眾人無不俯首一拜,齊聲高呼道。
「陛下,此事臣尚知一二。」
御史大夫百里華騎虎難下,知道自己不能再裝聾作啞了。
馮去疾與李斯,王綰歸鄉養老之後,自己理所當然的由御史丞,升任大秦帝國的御史大夫,有監察百官之責。
這件事,如果自己避而不談,恐將引起陛下不快。
「願聞其詳。」
嬴政看向御史大夫百里華,怒氣收斂了一些。
「臣早已收到各地御史台密奏,只是礙於證據不足,還未到收網之時,所以方才未曾向陛下上奏。」
百里華道清自己的布局之後,便緘口不言。
他相信以陛下的聰明才智,必然能夠想通其中之關鍵所在。
這些事,本就一團亂麻,想要一刀斬盡,談何容易?
只能持之以恆,緩慢收羅證據,然後將這些帝國蛀蟲一網打盡。
畢竟他們又豈肯輕易就範,一個比一個藏的深。
自己這個御史大夫也不好做啊!
現在他倒是有些佩服馮去疾了,能夠做這麼多年御史大夫而不倒,實屬不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