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印第安人的震撼
這一路上回去比來時要快了許多,由於有之前的水文資料,對沿途的調研也去除了探索和發現,僅僅隻是收集之前留下的信息,所以,走得比較快,半年左右就回到了大唐境內。
直到回到大唐,沈晨和代表團的成員們才感受到大唐發展的迅速,哪怕僅僅隻是到了倭島道,李治也在當天就從無線電上收到了消息,當天晚上就回複了信息,無比讓沿途官吏以最高的禮節接待沈晨,最重要的是,把李承乾的新大唐的資料和李承乾的親筆信直接密封起來,當做大唐見過至今最重要的文獻,一路都由軍隊護送,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可以說就連沈晨都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
而對於跟隨而來的印第安人,無論男女老少,大唐也給出了做主這個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度所給予的崇高禮節,僅比沈晨享受到的待遇低一級,飛天的飛艇,遍地跑的蒸汽汽車,海上安裝著輪子的近海輪船,每一樣都直接讓印第安人們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的力量,巴之不得能有兩雙眼睛,一雙往前看,一雙看停留在剛剛離開的事物上麵。
“沒想到大唐發展得如此之快,我都快不認識了!”沈念心如今已是十七八歲的大小夥子,在大唐,已經是可以成家立業的年紀,長得人高馬大,比沈晨還高了半個頭,樣子完美繼承了沈晨和羅巧兒的所有優點,氣質又偏向灑脫,長長的頭發隨便弄了根馬尾飄蕩在腦後,還學著印第安人在馬尾的結上插了一根羽毛,隨便往哪裏一站都是玉樹臨風的翩翩公子,連沈晨看著都眼紅。
若非係統明確表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沈晨的身體受過穿越的影響,沈晨有可能看羅巧兒的眼神都不對。
可惜的就是,沈念心基本上就是沈晨的絕唱了,係統同時還表示,沈念心的出生實在是個意外,就連後世科學家都沒能分析出來究竟是為什麽,沈晨想要多子多福的願望隻能是還沒出現就直接報廢了。
這一趟出去,沈念心都是瘋玩瘋跑,每天早上還要被羅巧兒拖著學習大唐的古典文化,晚上還要學習沈晨交給的知識,可以說,文智體美勞各項方麵都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天之驕子,這一次回來,羅巧兒已經明確表示讓他參加學院考試,必須以第一名的身份考進學院,就算隻是第二名都是丟沈晨一家的臉麵,弄得沈念心怨念頗深。
不過,看著沈念心對沿途大唐的發展充滿的好奇心,沈晨覺得,他隻要能考進去就算是求神拜佛了,雖然沈晨也和羅巧兒說過好多次,不要強加給孩子不必要的期望,但羅巧兒就是不允許沈念心貪玩,用她的話來說,皇帝位置就是李治的孩子的,她家的孩子就一定必須得是學院的第一名,各項第一名才行,否則,還如何繼承學院?
盡管沈晨並不在乎,但羅巧兒確確實實把學院當做了自家的產業,而且比學院中的任何附屬設施還要看重,盡管各項附屬設施加起來每年都能為家裏帶來數千萬的資產,但羅巧兒就是認為,哪怕一文錢都沒有,僅僅隻是一個苦哈哈,也覺得不能把學院拱手讓於任何人。
沈晨無法了,隻好對大清早就爬起來看《十萬個為什麽》的沈念心報以無奈的苦笑,然後在沈念心渴求的目光中趕緊離開,免得又要被發了瘋的羅巧兒說個沒完。
到了大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道路的變化,從登州一上岸,就有陪侍的官員為沈晨介紹,現在的大唐,除了特別偏遠的地方以外,到處都是公路,並且,沈晨當年提出的公路等級的劃分也已經被定了下來,如登州到長安這種重要的道路,更是直接被劃定為雙向十二車道的大型高速公路。
沈晨都直接跪了,哪怕在後世那種汽車比人多的情況下,高速公路也沒有十二車道那麽誇張,結果大唐人竟然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好像車道不到雙向十二就是一種罪過似的,甚至有人在考慮雙向二十車道作為主要馳道的建設標準。
沈晨立馬無線電上書給李治,讓他務必叫停這一項計劃,如果已經有了相關工程,那就立馬叫停,即便李治的錢已經多到不知道怎麽花,也不能用在這種上麵,簡直就是浪費!
也是在這裏,沈晨知道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李春去世了,當初那個刻意把自己弄成個小老頭,不想為大唐效力,最終還是在沈晨的手段之下才願意出山的家夥,在為大唐奉獻了將近二十年光陰的能力之後,還是不可避免的去世了。
依照他的功績,足夠死後靈魂飛升仙界,因此,李治專門為他辦了一場國葬,國葬上歡樂的聲音比痛苦的聲音更多,都是祝福他到了仙界能夠好好享受生活的,這也是有史以來大唐國葬的情況下,充滿了歡聲笑語的一場國葬,又開了一次先河。
沈晨專門去了一趟李春的墓地,讓所有人離開,自己一個人在李春的墓前待了很久很久,他實在想要告訴別人,有個關於仙界的秘密他守護了好久,但又偏偏不能說,隻能對著李春的墓碑小聲地喃喃自語,最後說一聲抱歉。
現在的鐵道建設已經有了後世幾橫幾縱的雛形,已經和沈晨印象裏的鐵道沒有多大的區別,就連硬座車廂裏沙丁魚一般擁擠的情況也都差不多,如果不是衣著的關係,沈晨甚至有種回到大學時期放假回家,隻能擠在凳子底下睡覺的錯覺。
由於羅巧兒準備讓沈念心好好體會一下民間百姓的喜怒哀樂,所以,他們並沒有坐專列,哪怕沿途官員和軍方強烈要求,羅巧兒也不為所動。
鴻臚寺這一次也派出了相關人員,專門負責照看印第安人。
他們說了,總不能讓印第安人這樣的新大唐貴客看到大唐沙丁魚一般的車廂。
可惜,羅巧兒在這一件事情上比誰都看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