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宣傳準備
事關重大,肯定是要慢慢再議的,李二悲傷的正是如此。
他已經沒有時間去製定如此長遠,足以保證李氏子孫平平安安富貴一生的製度了,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李二想得很開。
他隻好把沈晨和李治叫到麵前,拉住兩人的手,將手疊在一起,凝重地說道:“請仙師務必指導好治兒,再帶我李氏最後一程,相信有皇室削藩製在,天下動蕩也會有個限度。治兒,你一定要好好聽仙師的話,寧可將李氏變作百姓的懷中美玉,中看不中用,也絕不能變成腳下之履盡情踩踏。”
“好,我知道了。”
“請父皇放心。”
得到了皇室削藩製的李二極為開心,比平常多吃了一碗雞蛋調羹,還喝了一碗牛奶。
沈晨嚇得渾身冒冷汗,若非係統告訴他,李二並非回光返照,他怕是現在就要將那計劃馬上實施。
之後李二便睡了過去,臨睡前讓朝中大臣第二天前去覲見,他要交待後事。
至此,朝中大臣們總算確切地知道了他的情況——大唐的天要去了!
朝中盡是一片哭聲,貞觀朝留在朝臣心中的形象太偉岸了,即便不說沈晨來之後的輝煌,單單之前那一番征討四方,內聖外王的成就,便讓華夏再一次立鼎在世界之巔,重新扭轉了自晉末以後淪為異族牧場的悲哀。
從宏觀曆史的角度上來說,每一個王朝的出現都是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每一個王朝的作用也是具有非常大的特定意義的。
秦朝一統華夏,至此大一統成了所有人的共識。
漢朝橫掃異族,使他的過好成了一個民族的名字。
隋朝重鑄天下,雖沒有秦朝一統八荒的氣概,卻也重新定義了華夏世界的意義。
唐朝繼往開來,實現了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封建頂峰。
宋朝文華鼎盛,將華夏文華推向了世界性的頂峰。
元朝疆域龐大,從真正意義上將華夏的力量灌注在世界民族心中,萬世不滅。
明朝與時俱進,為華夏火種添入了新的內涵和定義。
清朝……他的存在就是讓後世子孫明白一個道理,絕對不能重複他的老路!
大唐正巧處在一個華夏民族轉折點上,他若不好,則華夏還需很長時間的沉淪和分裂。
可惜,令很多人失望的是,他很好,還好得難以複製,難以讓人理解。
他經曆的波折不比任何一個王朝少,在皇位爭奪上,甚至冠絕所有朝代,還差點改朝換代,變成一個霸氣絕倫的女子手中的玩物,或是變成兩個異族統領的修羅場。
但是,他一次次在廢墟上重建,一次次憑借著一己之力將華夏拉回正軌,始終在最危險的境地保存著華夏最核心的火種。
這就是大唐!
而這一切的起源都在李二身上!
是他親手締造了這一份輝煌,是他奠定了這一份輝煌的基礎,是他讓這一份輝煌有了可以輝煌的可能!
換做另外的人來,還真不一定能夠做到他的一半。
這就是曆史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大唐一定能崛起,但因為有了李二這個偶然,所以大唐崛起得更加強大,更加迅捷。
經過許多年的小學教育鋪展,曆史課早已深入百姓之間,有些人獲得的甚至是從學院對外發賣的曆史書籍中獲得了對曆史的認識。
每一個學過曆史的人都知道,李二在曆史中的地位實在太特殊了,特殊到他的離去將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而這個時代,就是華夏從泥濘中走出來,重新找回自我的時代!
他就像一個遠古的聖賢,為人類披荊斬棘,功成之後退出舞台,卻留下了無數的寶藏給後人,讓後人得以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大唐皇家仙報》和《學院雜談》不斷地從曆史角度暢述貞觀朝對華夏的意義,不惜長篇累牘地告訴世人,在沒有報紙的時候,他們的這位帝王究竟為他們,為華夏,為整個人類做出過什麽樣的貢獻。
雖然並沒有提及他的身體情況,突如其來的宣傳也令人摸不著頭腦,但有心人卻看出了其中的不平凡,當他們猜到之後,不禁淚濕滿襟,一聲聲悲痛的哀嚎由內心深處而發出來。
現在的大唐過渡得非常順利,朝臣們也不怕有心人能夠查到其中的關聯,每每被人問起,隻好報以一聲無奈的長歎。
故而,李二將崩的消息漸漸在百姓中流傳,經過前期的發酵,百姓們在悲痛之餘不得不無奈地接受這個事實。
“社會絕對不能亂!”
在最後一次計劃安排會上,沈晨拍著桌子警告宣傳方麵的人,“一點點向外滲透,並在滲透中激起百姓對太上皇的愛憐,這是核心中的核心!”
“這一次可以放下很多很多朝政上的考慮,這是陛下也同意了的,他的功勳將在未來建立,而不是躺在他爹老子的輝煌薄上!你們做事情的腳步可以稍微大一點,直接說他是千古一帝怎麽了,難道還怕陛下在今後把你們撕了吃?”
“首先讓社會接受太上皇即將駕崩的消息,顯得不會那麽突然,人人都有心理準備的時候,你們會發現,你們想要的平穩比你們想象的還要更加平穩。”
“軍隊方麵的宣傳由軍隊去弄,你們不要去管,也不要害怕會激起兵變,這個時候的大唐沒有人會允許再出現一次玄武門之變,也沒有任何人有能力和膽量來一次玄武門之變。”
“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如何引導百姓看到一個真實的帝王,他的一生,他的一切,他在千古最醜陋的醜聞中的心境,讓人們明白,他是如何破除迷障,忍受著千夫所指,將大唐變得更好的!”
“我們要讓百姓們自發地喜愛他,而不是強行全國哀悼三月這種傻缺似的做法來讓顯示他的成就。”
“你們要相信,當你們真的做到了這一切之後,你們將聽到百姓們最真切的聲音。”
“而他,也會在百姓們真正的敬仰聲中含笑離世。”
“這就是我們送給他的臨別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