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戰術幹糧
饃饃基本上算是流傳最古老的麵類食品了,從人們發明了麵,然後學會了烤製之後,就一直用饃饃來形容所有相關的一切。就連沈晨弄出了饅頭、包子和麵包之後,在一定時間內,大唐人也習慣稱之為饃饃,隻是加入了別的單詞,用以區分,饅頭叫白饃,包子叫餡饃,麵包則叫做甜饃。
但是,為什麽典籍裏很少出現在饃饃當做幹糧呢?
主要還是因為饃饃在幹了之後極難下咽,且技術不夠先進,保存時間很短。
如果說沈晨為大唐的傳統吃食帶來了什麽,那麽,饃饃技術的發展也是其中之一。
眼前的這個饃饃相比較平常的饃饃還要幹許多,甚至在表麵已經有了粉狀出現,說明經曆過直接的炙烤。
沈晨忽然發現自己好像在哪裏見過這個東西,想了半天,幹脆嚐了一下,細細地一嚼,好嘛,有鹹、有甜,就像把很多東西放在一起攪碎了之後又粘合在一起似的,而且口感極為幹澀,香味卻又極為濃厚。
壓縮餅幹?
沈晨兩隻眼珠子直接凸出來了,這種味道和口感不就是後世的壓縮餅幹嗎?隻不過口感上來說更加粗糙一些,沒有那麽容易下咽。
“好東西啊!”沈晨不由得感歎兩聲,然後就想回憶一樣,連著吃了兩大口。
程處弼以為沈晨最為滿意這個東西,笑著道:“這東西一開始吃的時候不習慣,但適應過後卻發現極好,特別是容易飽腹。隻要巴掌大的一小塊就能有飽腹感,在所有幹糧中都是絕佳。”
沈晨點點頭,後世的戰術幹糧已經有了巨大的發展,像是巧克力等東西都已經加入了其中,但是,壓縮餅幹從成為幹糧那一天開始,就一直沒有從幹糧袋子裏拿出來過,證明了這個東西的效用。
“最後一個是什麽?”
程處弼沒想到沈晨居然還要看下一個,愣了一會兒,才連忙把最後一個獻給沈晨。
“這是揚州汽車廠送上來的,是他們食堂裏創造出來的東西,本來是用作工人們的宵夜的,沒想到被戰士們喜歡,就一直進入到了最後一個環節。”
沒想到居然是工人的宵夜?
沈晨疑惑著拿起來,這是一個長條形的吃食,兩指寬兩隻長,倒是攜帶方便,巴掌大的位置就能裝下四五條。
程處弼解釋道:“揚州汽車廠那邊說,工人們在流水線上不能輕易下來,但是夜班開起來之後,很多工人都會肚子餓,食堂的人就想了個辦法,做了這個東西,長寬和大小都是按照工人們衣服袋子而製作的,戰士們覺得這種東西攜帶方便,雖然儲存時間不夠長,但勝在作戰方便,便也選了這個東西。”
沈晨點點頭,拿起來咬了一口,頓時間滿口生香。
他算是明白戰士們選擇這個東西的原因了,比起前兩個東西來,這個東西簡直就是一種美味,如果把這玩意兒PASS了,估計戰士們心理都會出現陰影。
果然,程處弼尷尬地笑著道:‘額……其實,主要還是味道好,畢竟是揚州汽車廠給自己工人的福利,他們不缺錢,可以說現在整個大唐最富裕,工人待遇最好的就是揚州汽車廠了,所以在味道上自然肯下功夫,裏麵的材料都是非常好的真材實料,比起其他幹糧要好吃得多。’
沈晨無奈地笑了笑,看來對於幹糧這種東西,就連戰士們也還是沒辦法為了作戰而故意放下美味。
那句話說得多好: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把所有東西放下,沈晨認真地想了想,他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似乎看多了大唐現在的樣子,整個思維都陷入了僵化,很少再有把後世的東西拿出來讓大唐人學習的思維。
就拿這一次的戰術幹糧來說,他就僅僅局限在了現在唐軍所用的單一幹糧上麵,似乎理所應當地覺得,隻要有一種就夠了,根本沒有考慮過,其實在後世已經對這項事情進行了很多很多年的改革。
從小米、玉米棒子,到饅頭,到麵包,到炒菜,到罐頭等等很多很多,直到一種東西——戰術幹糧的出現,各國一直都在想方設法地讓士兵們吃得更好。
而在針對於沒有時間做飯時的行軍狀態下,各國也出現了很多東西,但從戰術幹糧的出現之後,就得到了統一。
那就是用一個方便攜帶的小袋子,將許多高熱量,且具有飽腹感的東西裝起來,由士兵們自行攜帶,每一個袋子裏都裝有至少十種吃食,相互搭配的話,可以保證一個戰士三天的熱量供應,節省一點甚至可以到五天。
對於需要長時間、高強度作戰的時候來說,這樣的四五個袋子,甚至可以保證到半個月甚至二十天的熱量消耗。
方便麵、巧克力棒等高熱量食物隻是常規,有的甚至加入了自熱小火鍋,不僅味道很好,還可以舒緩士兵們強烈作戰下緊繃的心態。
那些東西難道不比眼前這三樣東西好嗎?
沈晨猛地一拍腦袋,那青翠的聲響把程處弼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麽,連忙站起來想要請罪,沈晨苦笑著讓他坐下,道:“這次是我疏忽了,這樣吧,三樣東西都通過。”
“啊?”程處弼有些懵,“可這樣的話戰士們會挑食的……”
沈晨打斷道:‘聽我說完,我的意思是,你轉告他們,不僅僅是這三樣東西,還可以再加入一些,就湊齊……十二樣吧,把東西做小,酸甜苦辣各種味道的吃食都要弄一點,最好也可以弄一些水泡了之後可以吃的,然後用一個兩個巴掌大小的袋子裝起來,就叫戰術幹糧袋,飽腹感是第一位,但也可以選幾種零食進去,隻要讓士兵有吃下這東西後,有力氣作戰就行,作戰的時候,每個士兵隻要攜帶四五袋,就可以堅持至少半個月的強行軍就行。’
“啊?”程處弼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但是,轉念一想,頓時就是一陣欣喜,幹脆地說道:“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