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相同
林靜怡笑了下,看著年紫杉將自己麵前的作品拿走。
雖然對於年紫杉的出現感到有些疑惑,不過她在此處,自己的勝算反而就打了許多。
另一頭環兒將李采真的作品拿來,李采真對於年紫杉會突然插進去來,心下覺得奇怪,可又看不出年紫杉同林靜怡二人之間的端倪,一時間竟然有些擔憂席上心頭。
等年紫杉走到門前,她的目光無意中瞥到了環兒手中的作品,在看向自己手中的作品,不禁微微一愣。
不過細思之下,她忽而明白了林靜怡此舉真正的含義。
年紫杉在離去的時候,再次忍不住回首看了眼林靜怡,嘴角掛著一抹讚許的笑意。
林靜怡注意到了,想來年紫杉已然是明白了自己心中所想,忍不住會心一笑。
對於林靜怡和年紫杉這一舉動,李采真盡收在眼底,不好的預感越來越強。
眾人見年紫杉出來後,紛紛都湊上前去要看看結果。而年紫杉和環兒主仆二人將作品平整地放在事先準備好的桌麵上,將其攤開。
有人歡喜有人看好戲,有人更是不懷好意,各個躍躍欲試地眾人在看到作品被打開的一刹那,神情都在臉上瞬間停滯住。
與此同時,林靜怡和李采真同時從外麵出來,李采真瞥了林靜怡一眼,冷哼著先走了出去。
今日無論如何,能夠贏下此局之人必然是自己,斷然不會是林靜怡。
然而情況似乎同李采真所想的有些出入,隻見眾人在看到作品之後,倒是沒有當即為止投票。反而站在原地,看著麵前的兩幅作品犯難了起來。
怎麽會出現這種情況?
李采真也顧不得其他,當即就衝上前去,將麵前的眾人都推開。隻見那桌麵上的兩幅作品一模一樣,不論是題材,還是字跡運筆都像極了。
不說他人認不出來,這兩個作品放在李采真的麵前,讓她也分不清到底是哪個才是自己的。
“你作弊!”李采真氣急了,當即就從人群中衝了出去,隨後指著林靜怡怒斥道。
林靜怡卻神色淡淡,笑了起來:“李姑娘,你這麽無緣無故地指責我作弊,我實在是不解。”
此時人群中也開始議論起來,不少人也將矛頭指向了林靜怡。
“怪不得提出那樣的條件,我看八成就是早就準備好了。”
“沒想到丞相府大小姐,居然也是這等卑鄙之人,傳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話。”
一時間眾說芸芸,包括李采真在內也認為此乃是林靜怡故意挖了個坑讓她跳下去。
而林靜怡始終神色淡淡,等眾人說了片刻後,莞爾一笑:“正因為兩個作品相同才能夠看得出來,誰的功力更厲害。不妨大家先投票,等比賽最終的結果揭曉後,到時候我大可向大家證明的確是出自我手。”
她這麽一說,能夠證明自然是不會假。然而在某種定義上,林靜怡能夠將李采真的作品模仿地如此相同,隻要能夠證明那副作品是她真正所作,完全就已經取勝了。
然而林靜怡如今給眾人一個機會,也是要讓李采真看清楚,她最為驕傲的書法也不過如此。更何況,她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
很快,林靜怡和李采真的書法比賽引來了不少人。院子內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都過來投票。
在林靜一番說辭之下,眾人無奈隻能夠硬著頭皮去投票。不過細看下來,兩者雖然是同一副作品,筆韻有所相似,但是不難看出其中一幅相對筆鋒還是運筆,完全要比另一副高出許多。
而且這幅作品乃是出自前朝趙元的《趙元書法》卷三其二,那副山水詩。趙元乃是書法界的大家,基本上學院眾人都曾經模仿過此人的作品,不少喜好書法之人,更是使其為仰慕對象。
為此在場不少人,對趙元的《趙元書法》有著很深刻的研究。在看了二人的作品之後,人群中總是能過聽到有人議論起來。
“左邊那副作品也不知是出自何人,要是不說,簡直同趙元老前輩的字跡出奇的相似。那筆鋒渾厚有力,完全不像是出自女子之手。”
“我可是聽說了,那左邊的作品似乎是出自林大小姐之手。”
“林大小姐?她的書法居然能夠達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境界?”
頓時眾人一陣嘩然,顯然對這個結果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其後忽然又有人插了一句進來,道:“要是林大小姐不達到這種境界,你覺得會給他人為奴為婢一年為賭約來比試這個書法嗎?”
“這倒也是。”
一時間,原本還在林靜怡和李采真兩邊傾倒的眾人,忽而都紛紛誇讚起了林靜怡,被其成熟而渾厚的作品所折服。
李采真在旁聽到那些風言風語,氣得雙目赤紅,雙手緊握成拳,細長的指甲深陷在血肉之中也毫無知覺。
最後的結果很明顯,投票最多的便是左邊的作品。以極高的投票一舉拿下了頭籌,比右邊那邊投票明顯高出五六倍。
年紫杉走出來說:“左邊這幅作品乃是林靜怡林大小姐之手,如今林大小姐可以出來證實這的確是出自你手。”
年紫杉淡笑著看了眼林靜怡,而林靜怡當即走上前去,將自己的作品拿了起來,隨後說道:“徽州宣紙我想眾人都聽過,但凡是喜好書法之人,應該都能夠看的出來最新竹皮宣紙,乃是徽州半月前送往京城出售。”
“此宣紙價格之高,我想李姑娘的家家中完全支付不起這筆銀兩。若是李姑娘覺得你支付得起,大可將店麵說出,你我二人到時候好去對質。”
林靜怡這一番話,算是將李采真所有的話給堵住了,絲毫沒有給其反擊的餘地。
竹皮宣紙乃是近來京城世家弟子中流行的宣紙,林靜怡了解到,李采真雖說是賈商之女,但家中也不過就做些小生意。
每年同文堂所需要交付的學費想來已經讓李采真一家吃力,而這竹皮宣紙供不應求,價格之高,根本就不是她李采真一個普通的賈商之家所能夠承受得起。
請記住本站: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嫡女歸來》,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ww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