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諸天長生遊> 第四十六章 天人合發萬化定

第四十六章 天人合發萬化定

  當夜,李玄霸力戰至竭,終被擒,被漢軍灌下蒙汗藥,麻沸散,以及巴蜀嶺南特製的,由各種毒物、毒草、毒蟲,提取的各種麻痹毒藥,捆縛鐵鏈,身形麻痹,被壓入鋼鐵馬車,八馬拉拽,就此發赴洛陽,麵見漢王……


  而大散關,當夜便降。


  宋缺遂安慰一番出城受降的李孝恭,以寬其心,安其神,便率部進駐關城。


  第二日,主力則開赴長安,偏師則分兵無數,各遣派大將率領,奔赴四處,接收城池,號令各地世家整頓民生。


  就此,漢軍徹底占領了關中……


  ………………


  天下分崩離析久矣,現今隻剩下黃河之北的,遼東、幽燕、河北、並代、四處漢土,仍勉強被苟延殘喘的李世民,控製於手中。


  遷移洛陽的漢庭柳月清,遂派遣陰癸派,祝玉妍、綰綰、白清兒渡河北上,於黃河之北四處遊說……


  原夏軍大將劉黑闥、王伏寶遂被說動,答應歸漢,綰綰也說動幽燕羅藝。


  並且,在陰癸派、東溟派諸教徒活動,以及河北山東士族領袖之一,裴世矩‘石之軒’的態度下,無數河北山東士族心思改變,心神動搖……


  種種形勢推動下,於中原休養生息,管理統轄各處全局,恢複民生的漢庭出兵了。


  令裴世矩、沈光、石龍、朱燮、輔公祐、王雄誕、張繡、董景珍……等,領漢軍七萬,由齊郡渡過黃河,北伐河北。


  令沈法興、杜伏威、殷開山、王世充、徐世績、宇文成都、裴弘基、裴行儼……等,領漢軍十一萬,由滎陽渡過黃河,北伐河北。


  令寇仲、徐子陵、蘇定方、魏征、秦瓊、單雄信、程知節……等,領軍九萬,從河東郡北上,目標直指太原晉陽。


  令遼東劉黑闥、王伏寶部,率八萬軍,南下攻伐幽燕。


  李世民立時陷入四麵絞殺,而關鍵時候,羅藝更是投降了漢軍,隻剩下了他一人苦苦反抗,最終被圍鄴城……


  旬日後,李世民率剩餘五萬軍投降漢庭。


  後被杜伏威派人禮送回洛陽……


  至此,北方終定,遼東、幽燕、河北、並代,漢家四大領土,就此回歸大漢麾下。


  隨後,漢庭一邊籠絡各地士族豪強,一邊安撫各地百姓,一邊恢複稻田水土,又修溝渠引水灌溉,四處興修水利,修橋鋪路,幫助流離失所的百姓重建家園,再於無數郡縣興修學堂,散播學問,層層教化,並於北方引流民百姓於遼東安居,漸漸開發遼東各處……


  與此同時,漢庭四處明察暗訪,查詢各地秘聞,如是祖上曾今做過惡事,手上漢血滔天者,或是現今仍有如此做法者,皆午門斬首,棄屍亂葬崗……


  而大業十五年,就在這場波及整個天下的戰亂,以及平息後的恢複元氣中,漸漸走到了尾聲……


  ………………


  大業十六年。


  天下四處漸漸承平,民眾思安,人心思定,各處皆是安居樂業,男耕女織,各處都是朗朗讀書聲,府兵操練聲,再也不複有亂戰之象,縱有一二舉旗者,亦隻是零星,很快便被撲滅,生不起半點風波。


  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地耕,天下自此進入太平之世……


  ………………


  拂曉剛去,天色黎明,一輪通紅的朝陽正噴薄而出,萬道霞光緩緩映照在大地,映出世間百態,周天萬象。


  一座金碧輝煌的龐大城池,從黑暗中被朝陽喚醒,猶如披上了一件新衣,正沐浴在陽光之下,氣象萬千,大氣壯麗,雄偉無比。


  這是一座被洛水一分為二,屹立在神州大地,中原腹心,天下第一壯麗富庶的大都市,其名,洛陽。


  洛陽皇宮,乾陽殿。


  此時正是大朝會之時,高聳的乾陽殿內,滿朝文武盡在,分為文武兩班,約有四五百人,如神道石像那般,站得一絲不苟,嚴謹鄭重,齊齊整整……


  忽的,百官見相國裴世矩出班,道出漢王將擇黃道吉日登臨帝位,現已令禮部辦理之事,告予眾朝臣,眾臣頓時激動的身形微顫……


  ………………


  旬日後,漢王領群臣祭祀宗廟,拜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供奉兩漢諸帝之香火,隨後……


  大業十六年,二月十四日。


  天色微明,東方天際紫氣初現,黯淡的月亮,隱現高空之上,天公作美,這是一個大晴天。


  皇宮各處大小道路,轉角路口,特別是從宮門至寢宮,一路站著侍衛和女官,皆武藝高強,凝神警戒,靜靜屹立於各處,似都在等待著什麽……


  寢殿前,香爐中,嫋嫋升空的香氣,彌漫在了宮院中……


  “王上,吉時已到。”


  這時,一個女官高聲喊著,話才一落,絲竹之聲就已經響了起來,弦樂聲開始回響。


  柳月清一早便沐浴熏香,不進飲食,坐於榻上靜氣凝神,耳聞這喊聲,身形一動,不過片刻就走出宮門。


  其身著紅黃兩色的冕服,上有十二旒冕冠,絲帶係頷,允耳低垂,雍容華貴,步下台階,入得了禦輿,就瞑目在禦輿之中,不言不動。


  “鐺”大鍾之聲響徹九霄!

  禮官高喝:“起駕!”


  黃鍾大呂,豎琴和聲,編鍾銅磬,在這樂聲中,整個禦輿穩步抬起,九重朱門次第而開……


  好似一瞬,好似一刻,時間在此刻已模糊不清,出了宮門,就見撲麵而來,是山喊萬歲之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儀衛簇擁下,自皇城而出,一路沿著筆直的定鼎門大街而行,大街兩邊是一望無邊的坊牆,黑瓦紅牆,連綿不絕,極盡帝王氣象。


  街道上一切人,無論黎民還是官人,無論賢愚老幼,無論願或不願,都鮮花香案擺放於門前,全家老幼盡出,遠遠見了禦駕過來,都山呼舞蹈,跪拜萬歲。


  柳月清靜坐不動,隻見不論是白發老者,或是稚齡幼童,盡跪伏道旁左右,山喊萬歲,人海湧動間,有一種山呼海嘯般的力量在其中!


  ………………


  ps:之前發了另外一個版本,但正如一些書友所說,主人公北伐興漢統,驅除韃虜,再複河山,得位已經正的不能在正了,為什麽要禪讓?


  我仔細想了想,很有道理,聽了這幾位書友的勸諫忠言,改了,這一段從頭換到尾了,個人感覺效果還可以。


  就我之前,基本上參考的就是大一統王朝,關於禪讓,秦朝的秦昭襄王,接了周天子班,漢朝劉邦接了秦朝禪讓,魏晉這些就不說了,都知道,後來唐朝李淵接隋朝的,宋朝趙匡胤也用了,接周朝的,明朝朱元璋沒用成,義軍首領之子,大宋皇帝韓林兒,被他手下會錯意弄死了。


  這裏可以發現,禪讓已經成為社會價值觀,一種潛規則了……


  但朱元璋確實不一樣,他是漢族再興,和漢王的理念,想法,所遇局麵,實際情況,基本上真的很像,而且最後確實沒用元朝禪讓,我承認這是個缺口,所以直接改了。


  然後……哎,我說有些讀者,不想看就別看我書了,別看不進去後,感覺我不會寫書,看書沒有代入感,但還別說,第二卷代入感確實有降低,因為我到了中期,直接筆一轉,用了曆史架空的寫法,這種寫法就是這個模式。


  簡單的說,就是從主人公的第一人稱視角切換到了,從天俯瞰的第三人稱視角,有些人隻知道沒有代入感,卻不知道原因在哪裏,這個就是原因,因為這樣寫才能把畫卷拉開,讓世界生動,不然就是打電動單機,具體是什麽樣?就是一般的網絡流行作品那樣。


  而我這個,有些人說第二卷就寫崩了,實際上還真沒有,很多角色已經描繪出來了,要整體來看所有角色的,這第二卷其實是盤活了的,隻是看的標準非常高而已,一般的小白讀者可能是受不了的,需要一點點看曆史架空方麵的基礎才能懂。


  最後,為嘛我敢這樣寫?既然敢寫肯定是有原因的,是有一定規劃的,不可能顧頭不顧尾,隻顧第二卷,肯定有其他原因的,後麵也肯定能圓過來,不然為什麽要寫這樣的非主流呢?

  而說我隻是複製黏貼的……無論第一卷還是第二卷,我都原創了非常多東西,而不是僅僅做一個搬運工,日後我第二本書也會開始自己的原創,肯定不會原地踏步的仍然做搬運工。


  打個比方,比方說,李玄霸,我雖然看過《說唐》《說嶽》《隋唐演義》,可人家玩錘根本不是我這樣玩的,那是文言文,言簡義繁,兩句就已經是全部了。


  還有,說我的人,你們自己想想,很多大神一開始不是一樣做搬運工嗎?《封神演義》難道沒作者?《西遊記》也沒有嗎?

  其餘的《聊齋誌異》《搜神記》《山海經》什麽的我都不想說,太多了,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沒有區別的,這個階段也沒有高下之分。


  這裏的話,還是來一句《鬥破蒼穹》裏那話吧,通俗易懂,免得看不懂,還硬看到這裏的人麻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最後的最後,請各位期待下一章:“他年我若為青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