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宋膽> 第42章 厚望

第42章 厚望

  後世的哥倫比亞,秘魯,乃至更南的智利,是黃金、白銀、銅礦的重要產地。


  在殖民地時期,曼卡部落所在的卡塔赫納,便是美洲金銀轉運全世界的集散之地,更是世界金銀貿易的交易中心。


  從這裏,數以億計的真金白銀流入歐亞,不但成就了歐洲幾百年的霸主地位,更是用“白銀戰爭”瓜分了兩龐然大物——大清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


  所有說這裏是遍地金銀也一點都不為過。


  此時,趙維信心滿滿,豪言壯誌,在相公們的眼裏,徹底翻盤了。


  隻不過,話說的有點大。


  “給我足夠的絲綢和瓷器,老子能洗白印第安人!”


  對此,陸秀夫認真思考過後,搖頭道:“難!”


  “除非動用武力,否則允許大宋開礦已是極限。畢竟金銀之物於他們來說是神鬼之論,不會把所有都給咱們的。”


  趙維一聽,神秘一笑,顯然早有應對,“那就改了他們的信仰不就行了?”


  “這.……”


  陸秀夫一愣,“什麽意思?”


  隻聞趙維道:“如今華夏真龍已經擺到了曼卡的神廟之中,成了他們的羽蛇神。相公不會覺得,這就夠了吧?”


  掰著手指頭,“上古真龍的傳說從何而來?龍生九子各掌一方,又是哪九子?補天的女蝸娘娘人首蛇身吧?像羽蛇神嗎?太昊伏羲亦是人首蛇身,於大河遇龍馬而生先天八卦,從而有了一畫開天以分陰陽之說。”


  “文王(周文王)演八卦而生六十四卦,即成《周易》乃萬經之源。”


  “乾坤二卦首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隨後,儒、釋、道、法、墨、農、商百家爭鳴以興華夏之邦,又定三綱五常仁義理智信的君子德行。”


  趙維咧著大嘴,滿眼傲然,“這是咱們祖宗留下來的道理,何其壯闊?不比他們什麽神啊鬼的強得多?”


  看著陸秀夫,“如今華夏真龍都住進他們神廟了,把道理再送進去,有多難嗎?”


  華夏民族的人文傳承,最大的特點就是指向性極強,幾乎所有的神仙都是人修煉過去的,幾乎所有的神話都告訴你人定勝天。


  結果就是所有人都敬神,可是真信的卻沒幾個。


  說白了,用得著的時候拜拜就行了。其實心裏明鏡一般,萬事還得靠自己。


  而且這種“不全信”的狀態,不但沒有割裂華夏民族,反而生出一套完善的道德體係,使之更加具有向根性。


  趙維的意思就是,既然龍都進去了,那之九子也能進去,伏羲女媧自然也不是問題。


  甚至易經八卦、儒釋道法,同樣進得去。一點一點來,潤物無聲唄。


  等印第安人開始寫漢字,開始高呼“天行健”,開始仁義理智信、之乎者也的時候,你看他們還信不信什麽羽蛇神,還什麽太陽的汗水、月亮的眼淚的?

  到時就不是“他們印第安人”什麽什麽,那是“咱們華夏兄弟”什麽什麽,開科取進士都沒問題。


  可別小看了印第安人,真讓他們踏踏實實的從小背聖人訓誡、春秋傳冊什麽的,還說不準真能考出點明堂來。


  要知道,瑪雅人在數學、建築、曆法上的成就,即使在一千之後都是讓人歎為觀止的。


  他們計算出的一地球年為365.2420天,後世測算為365.2422天,誤差僅0.0002天。


  就是說,5000年誤差僅一天。


  更過分的是,他們還測算出金星圍繞太陽運轉一周為584天,與後世測算50年內誤差僅為7秒。


  “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故為夏。等他們皆著宋服,皆尊漢禮之時,那些黃白之物也不過就是浮滿銅臭的財富罷了。”


  大夥兒都聽傻了。


  誰再說寧王是個混蛋試試?特麽陸君實第一個就不幹。


  大才啊,國朝之幸也!

  但是,一邊的趙與珞腦仁兒有點疼。


  心說:不應該啊?難道……混蛋兒是個神童不成?之前讓我給養白瞎了?

  怎麽就讀了幾本三字經、千字文的,就變的這麽厲害?反正這番話,飽讀詩書的趙與珞是說不出來的。


  這麽說吧,路子是趙維的路子,堪稱陰損至極。明擺著就是鳩占鵲巢,從根兒上把美洲原住民同化殆盡。


  可話不像是趙維的話,他沒那個水平。


  好吧,親爹猜對了一半兒,這裏麵確實有趙維的想法,但是要怎麽說,怎麽實施,卻還真不是趙維的功勞。


  那是他屋裏頭那個教書先生的手筆。
……

  ————————


  方略已定,朝議散去。


  趙維從殿中出來,本打算和親爹打個招呼就回去了。結果被一黃門大監攔住,說是太後與太妃要見趙維。


  趙維還奇怪,有什麽話不能殿上說,非叫屋裏去?

  結果。


  “剛剛聽寧王說,與那曼卡部落交易,稀缺絲綢?”楊太後直入主題。


  招呼內侍,捧出幾匹上等絲綢,幾口大箱。


  “這是哀家與太妃最後的一點存貨,本打算年節換季之時也好添置幾套新衣,不至寒酸。寧王拿去吧!”


  “.……”趙維一怔,隨之道,“桑樹新種,不知何年可養蠶生絲,太後太妃還是留著吧!”


  俞太妃因為趙昺和趙維親的關係,對趙維更親近些,略有責備:“讓你拿著就拿著!”


  說著話,指著木箱道:“這裏麵還有些衣裙,都是我與太後用不上的。雖是舊物,卻都是上等的好料。想那曼卡人也不知新舊,你拿去能換金銀最好。”


  趙維一聽,更不能受,“這萬萬使不得啊!怎至於讓兩位皇嫂如此?這.……這絕對不行!”


  “沒什麽不行的。”楊太後溫和一笑,“之前聽陸相說,若得此地金銀運回大宋,不但可以招兵購晌,而且對蒙元的什麽.……鈔錢必有重擊。”


  “我等女流不識刀戈,又手不能抬,肩不能負的。整日坐於宮中,一點忙都幫不上。少添幾件衣服又當得了什麽呢?”


  趙維聽罷,心中依舊抗拒。但楊太後不容有疑,也隻能接下,心裏更加的憋悶。


  然而出了太後寢宮,還沒走遠,又被陸秀夫、江鉦、張世傑等人的親隨攔了下來。


  “陸相讓小人把這些交給寧王。”


  “江帥說讓寧王收下,無需多言。”


  “太尉無甚家資,隻這套點茶之用,隨身多年。如今沒有茶了,就送與寧王吧!”


  趙維也不知道怎的,看著那幾尺、半匹的絲布,還有帶著茶漬的舊瓷,眼圈一下就紅了。


  之前,他在殿上就說了那麽一句,如果有更多的絲綢瓷器,他能洗白了印第安人。


  當時無人回應,卻是都記在心上。


  “回去轉告諸位相公,維不曾許過任何承諾,但唯獨此事,定不負厚望。若不能成,必遭天譴!”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