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堂語文課
比起大城市裏的教室硬件水平,桃源小學的教室實在是樸素的有點寒酸。陳舊的木質講台和課桌仿佛刻畫著歲月的痕跡。
五年級教室的黑板正上方懸掛著一麵鮮豔的五星紅旗,紅旗兩邊貼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八個醒目的大字。仿佛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著上課的學生,讀書才是你們唯一走出大山的出路。
講台對麵的那麵牆是學生的學習園地欄,牆上不定期展示學生的作品,有學生畫的畫,學生自己書寫的黑板報還有被老師選出來寫的比較優秀的小作文。
作為大學的體育老師,葛長寧並不是隻擅長於提高學生的長跑水平,對於給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上文化基礎課,葛長寧也是有著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
雖然小學的課程看起來容易很多,但是葛長寧對於每一節課都會很認真的提前備好課,教小學生跟大學生有著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葛長寧試圖在上課的過程中能夠找到適合學生上課的教學方式。
“好了,同學們,我們現在上課了。”葛長寧站在講台上提醒要準備上課的學生,整個五年級班有三十二人。
“今天我們繼續講第18課《慈母情深》,昨天我們通過學習,掌握了新的生字詞,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了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等描寫表現人物的方法。在朗讀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深刻的體會到那份深沉的母愛,從而喚起我們熱愛母親的情感。”
“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到每個段落,通過分析描寫母親的細膩語言文字,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等會哪位同學願意站起來給大家朗讀一下第五到第二十九自然段。”葛長寧邊說邊在黑板上寫起了板書。
“哪位同學願意站起來朗讀?請舉手。”
葛長寧剛說完,坐在第二排中間課桌的劉寧寧第一個舉起了手。作為班長的劉寧寧一直在班上都是三好學生,也是大家的學習榜樣。
“好,劉寧寧同學請你站起來朗讀。”
被叫到的劉寧寧同學,利索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隨後雙手捧起語文課本,開始朗讀了起來。
坐在課桌上的其他學生也安靜的聽著劉寧寧在朗讀著,不緊不慢,稚嫩的聲音就像和風細雨一樣回蕩在教室裏。
“朗讀的非常好,劉寧寧同學請坐下,在剛才的段落中,大家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母親?”葛長寧說完就開始提問題了。
“辛苦的母親”一個聲音在教室的人群裏喊了出來。
“對,辛苦的母親,還有嗎?”葛長寧邊說邊在黑板上寫上了辛苦兩個字。
“貧窮的母親。”
“對,貧窮的母親,還有嗎?”葛長寧繼續引導著大家去總結。
“善良的母親。”講台下麵又有一個聲音喊了出來。
“大家總結的非常棒,還有嗎?比如母親的身體是瘦弱還是強壯?”
“瘦弱。”大家異口同聲的喊道。
“對了,母親身體瘦弱,但內心是怎樣的?”
“堅強”
“非常棒,還有什麽.……那就是眼神疲憊的母親。”葛長寧說完又在黑板上寫上了疲憊兩字。
“同學們,這些詞匯都深刻的表達了母親的特點,作者通過母親的動作、神態、語言刻畫了母親偉大的形象。”
葛長寧繼續認真的給大家羅列分析著每一段落的句子。在葛長寧看來,讓這些孩子們如何在課本的學習中學會總結,學會去聯係現實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同學們,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課文中的這句話:“我想我沒有權利利用那錢再買任何別的東西,無論為我自己還是母親”。怎麽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等會大家可以相互討論一下。”
“這裏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為什麽沒有權利利用那錢為母親買任何東西?一個是為什麽沒有權利用那錢為自己買任何東西?”葛長寧一邊繼續說道一邊在黑板上列出了這兩個問題。
“大家可以通過作者在文中的描述中去尋找答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討論一下。”葛長寧說完,教室裏隨即響起了七嘴八舌的討論聲。
劉軒坐在第三排倒數第二張的座椅上,無精打采的他似乎並沒有在認真聽課,有時趴在課桌上眼睛望著窗外不知道在想什麽。
對於剛才葛長寧講的內容,劉軒聽起來也是似懂非懂,特別是這種需要理解總結的思考問題,他總是感到特別吃力。
“劉軒,劉軒,你怎麽理解那兩個問題。”坐在劉軒後麵的劉海坤說完用手裏拿著的筆戳了戳劉軒的背。
劉軒轉過身,想了好一會才說了一句:“就是他們家太窮了,買不起東西。”
“沒有啦?”劉海坤呆呆的問道。
“那你說為什麽?”
“我覺得應該是作者買了水果罐頭受到了責備後再也不敢買任何東西了。不過我也不知道這答案對不對。”劉海坤摸了摸頭傻傻的笑道。
跟劉軒一樣,劉海坤也是那種不太愛認真聽課的那種,跟劉軒住在同一條村,兩個人也經常玩在一塊,劉海坤上課的時候偶爾也會開開小差。
很多時候對於在鄉村教書的大部分老師來說,隻要在上課時間不出現吵鬧影響其他同學的行為,這樣的開小差,老師一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放養式的管理方式也讓很多學生缺乏自律性。
自從開始接手五年級班的語文課以來,對於這樣的情況,葛長寧心裏其實是明白的。在這段時間給學生的觀察和上課情況來看,葛長寧也基本了解了每個學生的特點。
劉寧寧轉頭瞥了一下無精打采的劉軒,心裏又是一肚子氣,隨後又轉回頭開始在空白的紙上在寫著什麽。
教室裏的討論聲開始慢慢小了下來。葛長寧在教室裏裏巡視了一圈後又走回到講台上。
“好啦,大家都討論的差不多了,我來開始點名,叫到名字的同學站起來回答剛才的問題。”
葛長寧說完這句話,教室裏隨即靜了下來,劉軒屏住呼吸生怕被老師叫到。
“劉軒同學,你站起來回答一下剛才那個問題。”
被葛長寧叫到的那刻,劉軒內心一頓緊張。
“該死的,越是不想被叫到,越是被叫到。”劉軒內心嘰裏咕嚕的叫喊道,他最怕的就是被老師叫到回答問題或者叫上去講台在黑板麵前算數學題這些。
“你覺得為什麽呢?”
“我……我覺得是他們家因為太窮了,所以再也不敢買任何東西了。”劉軒結結巴巴的回答道。
“還有嗎?”葛長寧繼續問道。
“還有.……還有就是因為作者買了水果罐頭受到了他媽媽的責備。”劉軒剛才把劉海坤說的那個答案再重複的說了一遍。
“嗯,非常好,請坐下。”
被葛長寧叫坐下,劉軒一下子如釋重負,緊張的心情才慢慢開始平複。
“剛才劉軒同學的回答的非常好啊,還有哪位同學站起了補充一下。”
“劉寧寧,你來回答一下。”看到劉寧寧把手舉了起來,葛長寧隨即又叫道。
“因為媽媽賺錢很辛苦,而作者裏的我因為給媽媽買了罐頭受到了責備,所以再也不能亂買其他東西了,還有就是我不能再違背媽媽的期望和支持。”
“劉寧寧請坐下,總結的非常好,還有同學能補充一下嗎?”
教室裏一陣安靜。
“好,沒有要補充的了是吧,剛才兩位同學回答的都非常好,很好的總結了上麵的那個問題。”
“第一,家裏的錢來之不易,我已經因為為母親買了水果罐頭受到了責備,不能再亂買其他東西了;第二,不能再違背母親的期望和支持,買書不再單純是滿足自己對讀書的渴望,更是對母親的感恩和責任。”葛長寧一邊講解一邊在黑板上總結出大家討論出來的答案,重新又給大家梳理總結了剛才的那個問題。
“大家都懂了嗎?”葛長寧特意提高了嗓門喊道,以此來吸引下麵學生的集中注意力。
“懂啦。”講台下響起一聲整齊的回應聲。
“好,接下來我們繼續下一個環節:你有過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曆嗎?”葛長寧在黑板上邊寫邊說道。
“大家都有哭過吧。”
葛長寧剛說完,教室裏一陣哄堂大笑。
“大家剛哭的時候鼻子肯定是酸酸的吧,什麽情況下會讓你鼻子一酸呢?感動的、委屈的、痛苦的、難關的、後悔的、幸福的……,請大家現在拿出筆和紙用一段話寫寫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曆,同時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不能胡編亂造啊。同學們可以試著運用課文學到的通過場景、細節表達情感的方法。”
“好啦,大家開始寫吧,一會老師回來要檢查你們的作業。”葛長寧說完就走出了教室門口。
葛長寧一出去,教室裏又馬上恢複了熱鬧。老師不在旁邊,學生們可以無拘無束的討論了起來,有的學生在討論著鼻子一酸的經曆,有的學生趁葛長寧不在在閑聊著別的話題。
坐在後排的劉軒依然還是無精打采的趴在桌子上,眼睛望著外麵。
“劉軒,你在想啥啊?怎麽不寫老師剛才布置的那個作業。”坐在劉軒後麵的劉海坤又用筆戳了戳劉軒的背。
“不想寫。”劉軒扭頭看了劉海坤一眼又把頭轉了回來。
“你是不想寫還是不會寫啊?”
“我懶得理你。”
“我鼻子一酸的經曆還少嗎?”劉軒差點沒說出這句話。
“我爸媽剛在家過完年就要拎著包出遠門打工的那一刻我鼻子忍不住一酸差點哭了出來。”劉海坤趴在桌子上自言自語道。
聽到劉海坤在說話,劉軒又把頭轉了過來。
“等到放暑假的時候你就又可以去你爸媽那裏過暑假了。”
“要是我爸媽能夠天天在家就好了,但是他們說要出去外麵打工賺錢才能供我上學讀書。”
“你還好了,有爸爸媽媽疼,我爸打我的時候我都不知道哭過多少次了。”劉軒歎了歎氣。
“你爸還有回來過嗎?”
“沒有,他跟我媽媽離婚後就搬到鎮上去了,他在鎮上開了一家雜貨店。”
“那你爸爸還有再喝酒嗎?”
“不知道,我這輩子最討厭他喝酒了。”
“其實我跟我爸爸也很少說話,他一年到頭在外麵忙,很少跟我說話。”
“至少你爸爸不會經常喝醉酒打人,我和媽媽經常要受我爸爸的氣。”
“我爸隻會說賺錢很辛苦,要認真讀書,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我心裏在想什麽。我媽媽也經常忙的顧不上我。有時候真希望能夠快點長大,然後就能早點離開這裏了。”
“我又何嚐不想早點出來幫我的媽媽,可是我媽媽叫我要好好讀書才有出息,但是我學習成績又不好。如果可以的話我想以後去上體校,我想成為一名運動員。”
“運動員?踢球嗎?”劉海坤不解的問道。
“當然不是,是長跑運動員。”
“長跑?”
“嗯,我想成為一名長跑運動員,就像我在電視裏看體育頻道經常有見到的馬拉鬆比賽一樣。”
“你怎麽會有這個想法?”
“因為.……因為跑步可以讓我遠離不開心。”
“哦,難怪我經常看你跟你家的小黑在村裏到處跑來跑去。”
劉海坤剛說完,下課鈴聲響了起來,教室裏隨即響起了一陣鬧哄哄的聲音。
隻見葛長寧從教室外麵走了進來,教室裏又漸漸恢複了平靜。
“剛才大家都寫完了嗎?沒有的話回去繼續寫,今天的作業就是寫一段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曆,寫完後下節課交上來。”
“還有,下課之前還要跟大家說一下,下個星期開始老師會安排時間去家訪,每一位同學的家裏我都會去到,所以你們要跟家裏人提前說一下。”
“好,下課。”
“起立!”班長劉寧寧喊道。
“老師再見!”教室裏響起了整齊劃一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