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論天下
徐茂公沉吟一會兒先問道:“既然都尉想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麽,那說明都尉心中對將要發生的事情也是有看法的,要不都尉先說說看?”
李向哈哈笑道:“軍師還是謹慎啊,好,那就我先說,請軍師聽聽說的對否。”李向放下茶杯道:“要說天下大勢,其實很簡單,八個字而已。”說著站起身在廳中走了一圈兒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說完後哈哈一笑,又坐回椅子上,端起茶杯喝起了茶。
魏征和長孫無忌還好,經常能聽到李向說一些精辟的話。徐茂公可是當真驚了一跳,這還是個孩子嗎?就算是朝中那些老臣們也說不出這麽精煉的話來,看來還是小看了這個李向了。
李向說完就等著徐茂公說話了,徐茂公本來是想聽聽李向怎麽說,他才好張口順著說下去,這下倒好人家又把皮球踢了過來。
他隻好咳嗽一聲道:“都尉雖偏居一城,卻對整個天下了如指掌啊,好吧,在下說說在下的看法。”
他也站起身在大廳中走了一圈兒道:“楊廣的天下遲早是要亡的,但將來誰能坐天下,還真的不好說。”說著看向李向,試圖從李向的表情中找出一些端倪來。誰知李向就像沒事人一樣,一邊喝茶,一邊笑眯眯的看著他。
徐茂公心中有些不解,難道自己看錯了,這個小家夥誌不在此?想了一下也不知所以,繼續道:“要說能爭奪天下的人也就那麽幾位,不過這樣看誰能先把楊廣收拾了,誰能站得住大義。”
“好!”誰知李向突然叫了聲好。
徐茂公不解的看著李向。
李向有些臉紅道:“對不住軍師,剛才軍師實在說的太好了,一語中的,情不自禁,還往軍師見諒,請繼續。”
徐茂公更加對李向刮目相看了,要想奪天下,不但自身要有大量的軍隊錢糧,更主要的是要有民心。別看天下亂了,各地紛紛出了一些草頭王,但真正能夠得上去爭奪天下的也真的是寥寥無幾,究其原因就在於他們大都不懂得民心。
自己剛說出這句話,李向便叫好,說明李向也看的清清楚楚,估計早就做了準備。想到這裏,徐茂公忽然發現,自從李向聲名顯赫以來,他所做的事情,樁樁件件都是得民心的,而且很多措施都帶給了百姓大量的實惠。雖說他沒有多少錢,沒有多少人,甚至連龍門這個地盤兒都是楊廣賞他的,但這並不影響他有所作為。
李向正在通過他的努力,將這些無形的東西轉化成他自己的助力。這是一個可怕的人啊!徐茂公看著李向的眼神有些敬重和畏懼了。
“軍師怎麽不說了?”李向也感覺到了異樣,出言詢問。
“啊!”徐茂公回過神來,尷尬的笑道:“都尉是有大才的,在下實在是獻醜 了,還是不說了,在下願意聽聽都尉如何說的。”
李向眨眨眼,隨即笑道:“那好吧,那我就說說看,軍師要是覺得哪裏說的不對,可要及時提醒啊!”
然後李向站起身道:“說一千道一萬,爭天下也就那麽幾人而已。”他站在聽中央,雙手背後,身姿挺拔,目光清澈,朗聲道:“隋亡前,三家分晉,隋亡後四國爭雄而已。”
徐茂公問道:“何為前,何為後?”
“陛下身死以分。”李向肯定的說道。
這句話可是將在座的三人嚇了一跳,李向可是朝廷命官啊,更何況現在楊廣剛剛從雁門關脫險,這話要是傳到了楊廣耳中,李向還能有好?三人一個佩服李向膽大,一個擔憂李向禍從口出,另一個卻目瞪口呆。
李向哈哈笑道:“怎麽,我說的不對嗎?還是三位以為我喝茶喝醉了?”
三人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都是訕訕一笑,掩飾自己剛才的窘態。
李向微笑道:“無妨,今日說的就是真話,而且又在咱們自己的地方,不會傳出去的,更不會有什麽意外,大家不要緊張。”
他到桌邊慢慢斟茶,端起來緩緩飲進,這才說道:“不知軍師以為在下說的對否?”
徐茂公點點頭,想了一下又道:“那三家分晉怎麽說?四國爭雄又當如何講?”
李向樂了,他知道徐茂公已經跟著自己的思路走了,便笑道:“三家分晉是說晉陽以及周邊的河南、河東、河西三郡將是隋亡前各路諸侯主要爭奪的地方。”
“為何?”
“很簡單,這裏有大隋的兩大都城,又有百十萬人口,而且相對其他地方而言,這裏物資充沛,民生尚好,又有險關大河相隔,是個絕好的後方。”
魏征和長孫無忌也是第一次聽到李向這樣的分析,他也忍不住問道:“那都尉為何要說是三家分晉,據我說知,要說各路諸侯的話,就在這河東河北之地就不知凡幾,難道都尉能知道他們孰優孰劣?”
徐茂公其實也很讚同李向說的這些,但要往深裏說的話,他就不清楚了,誰能知道李向有著超越千年的思想和曆史知識呢。
幸好李向也沒有賣關子,直接說道:“其實很簡單,能成氣候的也就那麽兩三人,其他的不足慮。”
“哪三家?”這次是長孫無忌問的。
“河北竇建德,晉陽李淵,還有就是……”李向說著看向徐茂公微笑道:“第三家就是滑縣翟讓了。”
徐茂公眼睛突然睜大,然後又瞬間縮小,這才說道:“難道都尉真的覺得瓦崗有朝一日可以問鼎天下?”
李向擺擺手道:“這誰能知道呢,要是翟大寨主的心胸能再開闊些,眼光能在看的遠一些,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不過三家分晉卻是一定的。”
徐茂公突然站起身來,也不顧身份了,直接說道:“願聞其詳!”
李向笑道:“軍師心中早有計較了,何必非要我來說呢?”
徐茂公卻道:“我這點兒微末道行,怎麽能和都尉相比,願聽都尉詳解。”
“也罷,軍師太客氣了,那我就獻醜了。”李向說完轉身從書桌上找了一下,隨後拿出一張地圖展開,鋪到大廳地麵上說道:“竇建德在河北,要想進軍晉陽,就要看時機,所謂天時也。瓦崗寨地形險要,易守難攻,隻要下定決心分一杯羹的話,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所謂地利也。至於唐公李淵,久在晉陽、大興多年,黨羽遍布,門生故吏眾多,百姓中的名聲也頗好,隻要振臂一呼,應者雲集,此為人和也。”
李向指著地圖上三方麵的位置說道:“天時地利人和三人分占,將來這晉陽這一片相比除了這三位以外,其他的都是些土雞瓦狗之輩了。”
三人低頭看著地圖,聽著李向的分析,不住的點頭,不知什麽時候徐茂公都有些激動的顫抖起來了。
李向看看徐茂公的樣子,心裏微微一笑,接著道:“不過軍師啊,我還是要給你潑潑冷水的,瓦崗寨不是軍師一個人說了算的,我想真到了那時候,會有許多變數吧,不知道最後到底能分到多少羹啊!”
徐茂公是真的被李向剛才的話吸引了,他也沒想到有朝一日瓦崗寨真的能成這麽大的事業,當然他自己想過,也隻是想過而已,但聽李向說完,這還真的能實現啊。不過李向後麵一句話,當頭一棒,一下子叫他清醒了。
是啊,連人家李向都能看出來瓦崗寨的問題,身為瓦崗人他自己難道不知道嗎?隻能低低歎息一聲,不知心裏是什麽想法。
這時長孫無忌急急問道:“那,那都尉說的四國爭雄又是怎麽回事?”魏征也是大張著嘴看著李向,等著他說話。
李向拍拍他肩膀道:“要是我猜的不錯的話,陛下這次從雁門回來後,用不了多久就會起駕回江都了,這整個北方的江山,馬上就要被這三家爭搶了。等陛下到了江都,也許今生是沒有辦法回來了。”
徐茂公本來還有些失落,聽李向這樣一說,也馬上問道:“你是說?”李向點點頭沒有再說下去,他記憶中楊廣這次去江都,也算是最後一次遠行了。
好在李向沒有再想這些繼續道:“至於四國爭霸,就是等陛下百年之後,晉陽這邊大勢已定,剩下的這一家和江都宇文化及、江南蕭銑、江東杜伏威來爭奪天下了。”
“宇文化及?”這次是魏征發問。“他這次連洛陽都守不住,哪有本事再去爭奪天下?”
“守不住洛陽?”李向饒有趣味的眼神望向魏征,樂道:“那先生可知道這次守洛陽的是哪位大將軍啊?”
魏征想了一下看向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搖頭道:“其實這次洛陽城真的沒有正兒八經守城的大將。”
李向點頭道:“這就對了,要是宇文成都這次也跟著造反了,那你們想想看,他宇文化及會不會守住洛陽。再說江都本來就是宇文化及的大本營,到了那裏他就如虎添翼啊。到時候陛下一死,宇文成都心中也沒有了那層顧慮,宇文化及一定會成事的。”
“那他們這次真的能回到江都嗎?為什麽不堅守洛陽,再怎麽說洛陽也是帝都啊!”徐茂公又問。
李向伸出手掌,攥成拳頭收了回去道:“拳頭收回去,是為了更好的打出來!”說著呼的一拳擊出,虎虎生風。
三人看的有些呆了,這個年紀隻有十歲的都尉,真的是人嗎?短短半個時辰,天下大勢便這樣清晰的印在了幾人心中。他們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但他們又不得不信,這是最合理解釋了。
李向走到椅子前坐下,喝了口茶這才道:“軍師,剛才我粗略的說了一下,有什麽不對的地方,軍師還要指出來啊!”
徐茂公深深一禮道:“在下和都尉相比,真的是差的太遠了,都尉就不要再問在下了。”說完有些失落,也有些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