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小女子議政(一更)
楊廣考慮了半天最後說道:“姑娘,你和李公子的親事,朕不能做主。”說著看看無憂不自然的身體一顫,心中有些不忍,繼續道:“高士廉先提出結親一事,這是其一,李淵也是朝中重臣,朕怎麽能為了一個重臣去管另一個重臣的家事。”
無憂心中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楊廣會拒絕,畢竟親事是高士廉提出來的,而且李淵手中的勢力確實可以影響到楊廣的決定。李向已經分析過李淵這個人了,野心很大的,而且楊廣現在也有些忌憚他手中的兵權。
聽到楊廣這麽說,無憂想想,最後做一次努力,不行再想其他辦法。
便抬頭對楊廣說道:“陛下,民女有些話要對陛下說,請陛下屏退左右。”
楊廣以為自己說完剛才那些話,這個姑娘要麽就會黯然落淚,要麽就會磕頭謝恩,沒想到人家還有話說,看樣子還是機密,心中有些驚訝,想聽聽她要說什麽,便對著四個伴護揮揮手,叫他們出去了。
無憂說道:“陛下,民女要說的話有些大逆不道,請陛下先寬恕民女的罪過。”
楊廣的性子急,便說道:“無妨,你今日說什麽,朕都不會怪你,快說吧。”
無憂謝恩說道:“陛下知道李淵是朝中重臣,也知道他現在在外作戰,手握重兵,難道陛下就沒有一絲的擔心嗎?”
楊廣以為無憂是不好意思在眾人麵前哭哭啼啼的求他開恩,誰知這個姑娘一張嘴就是捅天的架勢,把楊廣問的愣住了。
許久才說道:“你想說什麽就痛痛快快的說出來,朕聽完再回答你。”
無憂繼續道:“李淵家世顯赫,七歲便襲封唐國公,在晉陽、大興多有支持者。而且他待人和善、為人謹慎,手下也多是奇人義士,現如今又手握重兵,鎮守一方,這些難道不是隱患嗎?”
看看楊廣眯著眼看著自己,便又道:“陛下當初殺掉李渾時,可想過李淵在哪裏?李淵當時真的是病了嗎?他真的是貪戀美色美酒嗎?”
無憂的話讓楊廣震驚不已,他想不到一個小女子居然有膽量當著他的麵,說這些事情,而且涉及的是手握重兵的將軍,另外楊廣當時對李淵也是有懷疑的,隻是被楊玄感叛亂所擾,之後便派李淵去收拾殘局了。現在又說起來,他還真的越來越懷疑了。
無憂看到楊廣臉上明顯有了表情繼續說道:“民女不是要求陛下非要下旨成全民女與李公子的親事。民女是擔心自己的命啊!要是嫁到了李家,李淵做了什麽事情,民女也是要受牽連的。”
無憂想的就是一個讓楊廣幫自己把親事定下,另一個也給李淵使個絆子,對李向將來要做的事情也是幫助,所以膽子大到什麽都敢說。
楊廣目光深邃的盯著無憂,他發現這個女子有著不亞於男子的氣度和才智,想想現在才幾歲的年紀都能有這樣的膽量和分析能力,那長大後,又是一個妖孽級的人物。
無憂還在說:“陛下,民女隻求陛下考慮一下,是成全一個為了陛下、為了百姓,不顧一切的重臣的親事,還是要去維護一個不知其心思,甚至有危險的重臣的臉麵。”說著無憂又往前跪行了兩步道。
“陛下,李淵也姓李啊!”說完磕頭不起。
楊廣被無憂最後兩句話給打動了。同樣是重臣,李向和李淵給楊廣的印象截然不同,要是隻挑一個的話,現在的楊廣一定會選李向,他給了楊廣天下一統的決心和動力。
再想想李淵的所作所為,好像真的有一些掩飾的成分在裏麵,那他掩飾的是什麽,為什麽要掩飾,這就在楊廣心中留下了一根刺。
楊廣再看看麵前的女子,覺得隻要是和李向待在一起的人,怎麽都是這麽的優秀,楊廣都懷疑李向真的會點石成金的法術,把這些普通人變成了神仙。
楊廣叫無憂起來,說道:“剛才說的話朕記下了。朕要問你一些話,你要如實的回答朕。”無憂點點頭,看著楊廣。
楊廣越來越覺得無憂是一點兒都沒有害怕的意思,甚至隻是把他當做長輩一樣的說話,這讓楊廣想起了錦雲。楊廣有些憐愛的看著無憂說道。
“你剛才說的那番話,是李向教你的嗎?”
“陛下,民女收到舅父書信時,李公子已經去了榆次好幾天了,並不曾知道這件事,所以也不可能對我說這些。”
“那你是怎麽知道這麽多事情的?”楊廣好奇一個女孩子怎麽會關心政事。
“民女從小便喜歡讀書,舅父也不幹涉,後來舅父在朝中當治禮郎時,多有和民女講起朝中人的故事,民女也是記在心中,再經過民女自己的分析,便有了剛才的說法。”
無憂的解釋也算天衣無縫了,其實她還真的是聽李向和他哥哥說話才知道的。
楊廣點點頭,想了想又問道:“那你說說看,當今天下是個什麽樣子,百姓要怎麽樣才能生活的更好?”
楊廣想到了李向曾經說過,不是隻有朝中的重臣才有好的辦法解決天下的事情,其實每個百姓的建議才是最直接反應他們心中想法的,用好了百姓的建議,天下就會少掉許多想不到的麻煩。所以他問無憂建議。
無憂沒想到說到了這麽大的話題,便想了想李向和長孫無忌經常討論時說的話,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便說道:“陛下,民女見識淺薄,說錯了陛下不要怪罪。其實民女覺得做好三件事,天下百姓便會對陛下感恩戴德的。”
“哦?哪三件事,說來聽聽。”楊廣本來隻是想驗證一下李向說的話,沒想過真的能聽到比較好的建議。
“首先,讓百姓可以活下去。其實天下百姓都是一樣的,他們要求的不多。有吃的,能活下去,他們就很開心了。”無憂伸出一根手指說道。
其實無憂都沒有發現她現在說話的語氣、神態和動作居然像極了李向。
“百姓們年年都盼望風調雨順,就是希望自家地裏可以多打一些糧食,除了繳納賦稅外,可以一家人吃飽,甚至有些餘糧,他們就滿足了。”
看看楊廣聽的認真又說道:“這很難嗎?對於朝廷來說其實不難,但對百姓來說就很困難了。朝廷的賦稅不要一加再加,地方的官吏不要任意的增添名目,不要欺負他們,他們每年就可以穩穩當當的活下去了。可是朝廷的旨意發下去,有多少官吏能做到呢?”
無憂說著搖搖頭道:“十不到三,所以很多百姓依然沒有飯吃。”
楊廣知道這是實情,他也想改變,可是眼下他做不到。
無憂又伸出第二根手指道:“其二,工有活兒做,商有貨賣,百姓有餘錢。”
無憂忽然抬頭看著屋梁說道:“李公子曾經說過,如果天下每個從商的人每日都有貨物買賣,一進一出,便可有大量的銀錢流動起來,朝廷也不會被錢財困擾,百姓也不會為生活所難。所有做工的人都可以有活計幹,他們既能把手藝傳承下去,也為自己找到了飯碗,天下自然就越來越好了。”
楊廣已經適應了李向的各種說法,這時聽到這是李向的說法,便點點頭道:“有理,那第三呢?”
無憂伸出第三根手指道:“第三,士有書讀,才有所用。”
無憂笑笑看著楊廣道:“陛下已經看到了李公子現在建成的書作坊,這就是他做的第一步,他要讓所有想讀書的人都可以買的起書。百姓們讀了書,就會知道禮義廉恥,就會懂得長幼尊卑。他們會懂得感恩,會知道是陛下讓他們活的更好。”
看著楊廣眼神中的憧憬,繼續說道:“他們沒有別的能力來回報陛下,隻能用他們的學識來一點點的讓朝廷,讓這個天下更多的人知道陛下的隆恩。他們有的繼續教授年幼的學子,有的可以入朝為官,有的著書立說,歌頌陛下的豐功偉業,這樣的朝廷和天下,難道陛下還會有什麽擔憂嗎?”
“好啊,好啊,朕服了!”楊廣激動的鼓掌叫好。他是服了麵前的小女子,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配得上李向。
“朕答應你,幫你的忙,但是朕也要你答應朕,以後你要把李向說的話給朕一字不漏的記下來,朕要時時看看這個愛卿到底還有多少好的辦法,讓朕的天下更加安穩。”
無憂一聽說答應了,便拜倒在地謝恩。
楊廣說:“隻可惜你是女兒身啊,不然朕也要封你的官,這樣吧,朕賜你一塊玉牌,以後隻要李愛卿有了什麽新的言論,你便可直接進宮告訴朕,誰見到這枚玉牌都不會攔你的。”說著從身上取下一枚玉佩交給無憂。
無憂再一次謝恩。
楊廣知道今天時間已經不早了,便起身回宮,無憂摸著玉佩,心裏卻是開心極了,有了楊廣的保證,起碼李淵那邊是不會再說什麽了。
帶著欣喜的心情,無憂回了高府。
第二日上午,一個內監帶著聖旨早早的便到了高府。高老太太領著長孫無忌出來接旨,沒想到人家聖旨是給無憂的,又去把無憂叫來,才宣旨。
楊廣旨意中說讓無憂每天記錄李向的言語,匯集的差不多了就送進皇宮去;另外說無憂的婚事自有皇帝做主,到年齡時便會賜婚,其他的一概推掉;最後還封了無憂為錦慧公主,一切待遇與錦雲無異,並且賜高府更名為公主府,由民部派人前來翻修。
高家所有人都激動不已,隻有無憂心裏卻想的是李向現在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