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內耗不止

  摩爾多康百姓走上街頭,反對國王設立國教。


  在兄弟會的推波助瀾下,百姓對王國內政的腐敗和種族之間的矛盾爆發開來,示威很快失控,變成一場規模空前的暴動。


  全國300多萬人中,有50多萬人參與其中,國王司默·康立刻調動軍隊鎮壓。可是當時司默·康已經老邁,他理論上是王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實質上由於王國已經立憲法,軍令指揮權實質上是友總參謀長在行使。


  總參謀長史蒂芬關鍵時刻背叛了國王,發動武裝政變,把國王趕下台,推翻君主製召集全民舉行大選,將國家製度改為資本主義共和製。


  史蒂芬因為平亂有功被選為摩爾多康首任總統,但是他隻在總統位子上坐了81天便遭到暗殺。此後,短短數年之內全國冒出來120多個政黨,黨派之間明槍暗箭、你爭我奪,政局動蕩不安,經濟長年呈現負增長。


  各種族之間的矛盾非但沒有削弱,反因為政黨在背後支持愈演愈烈,時不時爆發武裝衝突。


  百姓這才發現所謂的和平公平的民主製度是個臆想出來的蛋糕,他們開始懷念國王執政的日子,可是覆水難收,國王流亡海外——過去的已經無法重來。


  重墟聽了摩爾多康的過往禁不住唏噓:華夏先賢提倡的“和諧”理念真的是治世箴言,“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幹嘛事事較真?得益於這一開明理念,華夏大地上雖然生活著50多個民族,幾乎囊括了世界上的所有宗教,但是從來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衝突。各個民族各得其樂,百花齊放,共同塑造了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


  哪像摩爾多康?你爭我奪,陷入無休止的內鬥,搞得誰都過不安生,國家七零八落。


  下午三點,重墟等人抵達聶凡河畔。這條河流全長隻有200多公裏,是第聶伯河的一條支流,是塞爾瓦拉和摩爾多康兩國間天然的分界線。


  河邊有塞爾瓦拉邊境城鎮列巴,列巴翻譯成華語代表勝利,城市以此為名是為了紀念三百年前摩爾多康入侵塞爾瓦拉,遭到塞爾瓦拉人民的頑強抵抗,在這裏兵敗,警告摩爾多康人不要重蹈覆轍,再妄圖染指塞爾瓦拉的土地。


  城市列巴的繁華程度跟華夏的邊境城市無法相提並論,鎮上的建築都上了念頭,灰蒙蒙地像是年至耄耋的老人,鎮上的商貿並不繁華,所謂的商業街上隻有一座兩層的“百貨中心”和幾家金店。


  但是與它相比,一河相隔的摩爾多康更加不濟,遙遙望去不見高樓隻有低矮的民居毫無章法的排列著。城市裏依稀可見煙霧升騰,不知是工廠在排放廢氣,還是城市失火,一派寂寥景象。


  為了避免引來過多關注,一行人並沒有在列巴多做停留,穿城而過在,聶凡河邊的樹林裏等待夜幕降臨。


  午夜1點,他們各展神通跨越聶凡河,期間重墟看到了劉寧、劉安、劉順、劉泰身後的褐色羽翼,這才知道他們是稚精族的後裔,頓時大感親切。


  一行人悄無聲息地越過邊境,進入摩爾多康。


  考慮到這裏現在是兄弟會死亡之族的核心控製區,為免吸血鬼探知他們的行蹤,失去交通工具的他們隻得暫時步行。


  他們連夜趕路,途中經過幾座鄉鎮,遠遠望去隻見一片死寂,街上有濃烈的消毒水味,僅看街景便可知疫情在該國十分迅猛。


  天明時他們進入山區,山區一片碧綠,入眼全是青草,鮮有樹林、灌木,像是隆起的草原。


  劉寧照著地圖的指示一路找尋,期間派出劉順、劉泰出去探了幾次路,終於在正午之前找到了此行的第一站——一座叫做修達爾培的小山村。


  山村人過去的很多年裏人丁不旺,年輕人進城讀書或者打工,隻有老人和孩子守著貧瘠的土地。這會病疫肆虐,他們都逃回了故鄉,以為偏僻的山村能夠讓他們與病毒隔離開來。


  卻不曾想歸鄉的人中有人攜帶了病毒,一人生病全村遭殃。


  本就不大村落,人口驟降,十成中去了九成。


  重墟等人離著老遠就聞到焚燒屍體的味道,及至村前,看到四個戴口罩的年輕人將一具屍體丟進麵前的篝火之中,他們的眼神裏沒有半點神采,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他們的身後還有七具待燒的屍體,每一具屍體表露出的猙獰表情,詮釋出死者臨終之前承受了怎樣的痛苦。


  年輕人中為首一名壯小夥看到重墟、劉寧……這些陌生的東方麵孔時露出詫異的表情,用磕磕絆絆的英語問:“你們到這兒來做什麽?”他許是覺得自己說話的態度不禮貌,又補充說:“這裏的人都生了病,不安全。”


  劉寧舉著手機問:“請問78號住宅在哪?”


  年輕人眯起眼睛,“你去那兒做什麽?”


  “我要找一個叫康斯坦丁的人,他在網上說有車要賣。”


  年輕人問:“你們要買車?”


  “沒錯!”


  “買車做什麽用?”


  劉寧被年輕人問得有些不耐煩,正想頂回去幾句,卻聽山田光子說:“你就是康斯坦丁對不對?”


  康斯坦丁見說話的是個外國女人,臉頰露出一抹紅暈,羞澀道:“康斯坦丁是我的網名。”


  山田光子問:“能帶我們去看看你的車嗎?”


  女人說話果然比男人好使,康斯坦丁跟同伴低語了幾句,丟下鐵鍬,道:“跟我來。”


  康斯坦丁本是一名貨車司機,疫情來臨之後,商貿中斷,無貨可運,經濟一度十分拮據,百般無奈之下返回鄉下老家,投奔父母。


  他以為父母種地為生,雖然清苦但至於餓肚子,可是回家之後他傻了眼,村裏的情況也沒比城裏好多少。


  村裏的老人和孩子多數染上疾病,不是已死就是走在通往死亡的路上,就像他的父母——父親在一個月前離開人世,母親發著高燒呼吸困難,奄奄一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