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大潑髒水
陰謀論將華夏推上世界輿論的風口浪尖。
米國的一部分政客宣稱病毒來自華夏,華夏應該為疫情埋單為名,號召米國的盟友向華夏索要賠償。
此言一出竟有不少國家政客出言響應,醜惡嘴臉令人作嘔。
事實上,這幫人內心深處知道,現在的疫情與華夏無關,華夏也是受害者。他們之所以睜著眼說瞎話,一部分人確實是受命於吸血鬼,混淆視聽,另一部分人則懷有更深的政治目的。
三十年來華夏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趕超米國登上榜首的日子指日可待。過去200年,東方人第一次距離世界的巔峰這麽近。
受種族主義心理影響,他們不想讓東方人主導世界未來的走向,想盡一切辦法打壓華夏。眼下的疫情被他們當成打壓華夏的工具,殊不知狹隘的思想把他們推到了惡魔身邊,為虎作倀。
他們自以為是為自己的祖國謀前途,實際上卻在給全人類造成災難,其短視和無知令人發指。
米國總統湯德便是其中的代表。
他自幼無心讀書,肚子裏沒有多少墨水,能夠上大學全賴有個富豪老爹,老湯德給大學捐了一大筆錢,順帶把自己的兒子送了進去。
大學畢業以後,他憑借老爹幫襯,兼之自身確實有那麽點經商天賦,投資房地產和服務業,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富豪。
大眾普遍認為,他之所以能當上米國總統,一方麵是仗著有錢任性,可以不計成本大拉選票;另一方麵,則是他的競選對手關鍵時刻被人報出醜聞,喪失了民心。
此外,他的“米國優先戰略”“米國企業回流思想”等民粹主義思想也受到中產階級和藍領的歡迎。
然而人們卻是不知,上述這些隻是他榮登總統大位原因的冰山一角,更深的涵義潛藏在海平麵以下。
他的幕僚之中,國務卿名叫萬佩,真實身份是墮落之族的公爵。女婿傑斯,原名傑斯坦,是侯爵級別的吸血鬼。
墮落之族的拉索比拉早在多年以前就看上了他,覺得他又政治野心為人狂妄自大容易操控,便在他首次破產之時,向他施以援手,讓萬佩和傑斯坦與他建立友誼。繼而支持他一路過關斬將,當上總統,間接為兄弟會的魔王降世計劃效勞。
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一點也沒有錯,湯德沒有施政經驗,用管理企業的經驗治理國家雖說可以讓國家的經濟數據變得更加好看,但國家畢竟不是企業,不能以利潤最大化為第一目標,還要綜合考量民生、外交、軍事……方方麵麵的因素。
萬佩、傑斯坦知他自大,大進阿諛奉承之能,把他吹的如神明一般,並用讒言和魅惑術誤導他的思想。他不知中了魔法,自得滿滿,不止一次對外宣稱自己是“曆史上最優秀的總統”。
於是,他變本加厲一味的“賺錢”,與列國爭分奪利,搞得世界一片混亂。
兄弟會分裂人類同盟的目的得到初步實現,隻待病毒擴散開來,惡魔大軍便可輕鬆入主人間。
然而以華夏為首,東土列國的出色表現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先是政府層麵果斷行動,十數億百姓群起響應,將病毒限製在可控範圍之內。緊接著沒過多久便研製出對抗病毒的藥物,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兄弟會墮落之族的拉索比拉親王意識到,東土這麽快取得成果肯定離不開東土魔族的鼎力相助,痛罵:“特米爾無能,壞了主上的好事。早知今日,當初我就該帶一幫人幹掉那個重墟。”
萬佩提醒拉索比拉稍安勿躁,“照這樣發展下去,主上的籠中鳥計劃非破產不可。當務之急,咱們得想個對策解決問題。”
拉索比拉當即召開長老會議,召集公爵、侯爵議事,經過一夜商討,他們決定放棄向東土傳送病毒,利用媒體、社會精英混淆視聽,扭曲甚至屏蔽東土的抗疫消息,守住西方世界的傳染成果,讓疾病繼續惡化下去。
同時,利用西方世界對華夏的敵對情緒,盡可能煽動以米國為代表的西方各國對華夏施行軍事打擊,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計劃出爐,拉索比拉大笑不止,心道:“到時候核dan滿地開花,用不著癆因子肺炎,人口就能減去百分之九十。”
萬佩糾正道:“王上,咱還是別引發核戰爭為好。”
“為什麽?”
“現在世界各國所擁有的核武器加起來,足夠毀滅整個世界。人類遭到滅頂之災,幸存的也受輻射影響得上血液病,到那時咱們占領了人間,就沒鮮血可吃了!”
拉索比拉一拍腦門,“說的也對,那咱們還是得悠著點。即便打仗也采取常規手段,別用核武器。華夏不是說了嗎?絕不做第一個動用核武器的國家。那好,咱們跟他們拚導彈和飛機,他們照樣不是對手?”
拉索比拉跟萬佩暢談美好未來之時,注意到手下諸長老末席,一個俊朗的麵龐上掛著異樣的笑容,便問:“德古拉,你可是存在疑義?”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從東土逃亡而來的德古拉。他本以為來到米國,會得到拉索比拉的優待,可現實卻給了他一記重錘。
德古拉逃離東土之時特米爾尚未死於非命,他擅自做主背主求生之舉,雖然事出有因犯了兄弟會的大忌,引起了拉索比拉的不滿。
拉索比拉心道:“德古拉啊德古拉,你在特米爾最需要你的時候離他而去,有朝一日我遇到為難,你同樣也可以拋棄我。像你這樣不講忠信的人,我如何敢用?”
德古拉不知拉索比拉的真實想法,還道是自己用斷尾之術逃出生天後,丟掉百年修為,公爵變成侯爵被拉索比拉瞧不起,心情很是鬱悶,正想找機會證明自己的價值不僅僅是修為,還有遠見和卓識。當即出列道:“王上和諸位大人的應對之策,看似周全,實際上卻十分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