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清卒> 第三百五十一章 把賬結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一章 把賬結下

  朝鮮民軍死了一批又會來一批,在他們的幫助下,張石川僅僅用了一個多月就從釜山打到了仁川。


  這一路就是殺和搶,攻下了金海、昌原、昌寧、星洲等八座城卻沒有留下一個兵駐守,基本上就是殺光了日本人,搶完了就走,臨走又會有一批新的朝鮮平民加入到隊伍中來。


  攻下仁川之後張石川並沒有接著進攻漢城,而是在仁川駐紮了下來。這一個月就沒閑著,雖然有炮灰在前麵擋子彈,但是最後一錘定音還是要靠自己的人,這一路上將士們早已疲累不堪了。


  而且,張石川也收到了島津吉貴帶重兵退守漢城的消息。本來還想著一鼓作氣拿下漢城的,現在看來,急不得了。


  日本守在漢城的兵力可是自己的數倍!而且,大乾軍的彈藥不是很充足了,於是也下令駐守仁川,全軍修整。


  還有,他們得等著補給船隊把這一路上搶來的東西都打包帶走。總帶著這麽多金銀器皿行軍打仗實在是太累贅啦!

  還沒等到補給船隊,卻把阿古達木的信使給等來了。


  “烏陽嘎參見乾王!”一身風塵仆仆的信使見到張石川單膝跪倒。


  “起來吧,賜座,先喝口酒。”


  “謝乾王!”烏陽嘎接過酒瓶咕嘟嘟的喝了一大口擦了一下嘴。


  “說說吧,平壤那邊什麽情況?”張石川問道。


  “是,乾王。圍困平壤的日軍已經退了,阿古達木將軍和李朝提議率兵出城尾隨騷擾日軍,然後和乾王的大軍南北夾擊,給合汗報仇,可李昑那個小人……”烏陽嘎把平壤發生的事說了一遍。


  “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還沒等張石川說話,查幹巴拉先不幹了:“川哥,咱們拚死拚活的打仗,他們居然還要修整,他們還是不是人!”


  張石川也生氣,但是他得沉住氣:“先別著急,再說說,這一路過來可安全嗎?有沒有遇到日軍?”


  “回乾王,這一路上並沒有遇到日軍,聽說他們已經全部退到漢城去了。”


  “川哥,幹脆我們先殲滅了日本,然後再滅了朝鮮吧!”查幹巴拉說道。


  “別衝動。”張石川撇了查幹巴拉一眼:“漢城堅固異常,現在又有那麽多的兵,哪兒有那麽好打的。”


  “讓這些高麗棒子在前麵送死,咱們再……”


  “查幹巴拉!川哥說話呢,你老插什麽嘴!有沒有點規矩!”二牛吼了一句。


  “是……川哥,我隻是一時生氣,想給合汗報仇……”查幹巴拉低下了頭。這段時間下來,他是打心裏尊敬張石川的

  張石川擺了擺手:“巴拉,你的心情我知道。巴特爾死無全屍,實在是太慘了,他是你們的合汗,也是我的兄弟,這個仇肯定是要報的,但是也不能太便宜了這群高麗棒子。別急,讓我再想一想。”


  又問了一些細節,張石川讓人帶著烏陽嘎下去休息了,自己也打起了小算盤。


  現在雖然已經把釜山到漢城這條路給打通了,但是也隻是通了一條線,並且沒有派兵駐守,隻要日本人一到馬上就可以再度占領這些地方。現在的朝鮮,基本上還有一大半的土地在日本人手裏攥著呢。


  好人也算做得很到位了,不能繼續這麽稀裏糊塗的做好人了,至於接下來該怎麽做,得看看李朝到底是什麽意思了。


  如果他們能答應自己的價碼,那就和他們一起打,如果不答應,張石川相信隻要現在自己撤兵,日本兵馬上就會死灰複燃,從漢城裏衝出來繼續占領朝鮮各地。要接著給巴特爾報仇也不一定非得在朝鮮,還可以去日本本土嗎。


  張石川和現在朝鮮實際掌權的李昑隻有一麵之交,他的人品到底怎麽樣張石川不知道,但是他可沒有打算白幫忙。而且為了爭取更高的價碼,他必須讓李昑感到壓力。


  第二天,張石川正想打發烏陽嘎回平壤告訴阿古達木自己的計劃,李昑的信使也來了。


  張石川接過李昑的信兩分鍾看完了,信上除了空洞無物的感謝之言就沒有點別的東西了,就表示願意和大乾一起打漢城,收複故土。


  “回去告訴你們君上,讓他不用這麽客氣,回頭先把帳給我結了吧!”張石川笑嘻嘻的對信使金泰賢說道。


  “結賬?這個,實不相瞞,現在我國國庫空虛,乾王能不能寬限些時日?”


  “你說話算是怎麽著?你能代表李昀還是李昑?”張石川收起了笑意冷聲問道。


  “我……我隻是個信使,不能代表大王和君上……”金泰賢自然不敢背這口大鍋。


  “那就趕緊給我滾蛋!滾回去告訴李昑或者李昀,我不是他爹,沒義務幫他救國。要想繼續打日本,趕緊讓他們哥倆過來一個說話算的過來和我好好聊聊,要不然我馬上撤兵!”


  “乾王……”


  “乾王也他媽是你叫的?我這一路殺過來你知道死了多少人了嗎?死了一萬多人了!


  他們躲在平壤是不是都忘了自己姓啥了呢?還他媽聯合打日本?你們也配?為了幫他們,我兄弟都搭進去了!

  現在讓你們出兵你們還修整?那你們就慢慢修整吧!我會派一支艦隊去南浦港,到時候會把駐紮在平壤的軍隊撤走。


  你們還想打日本的話趕緊讓那兩個窩囊廢過來一個跟我談,隻給你們半個月的時間。半個月不來,你們就自己慢慢抗日,慢慢收複故土吧!”


  張石川並沒有說瞎話,他這一路打下來真的死了一萬多人了,不過死的都是個被他當成炮灰的朝鮮人。


  金泰賢也沒想到這個乾王說翻臉就翻臉,但是他不敢得罪啊。於是在張石川的安排之下,他和烏陽嘎一起坐船又回平壤去了。


  張石川帶給阿古達木的口信很簡單,隻有一句話:帶著所有的人撤出平壤,坐船來找他。帶給李昑的也隻有一句話:趕緊拿出點誠意來,他不是來白幫忙的。


  阿古達木收到口信後二話不說,直接集結軍隊、觀察團、醫療隊就準備往南浦港去上船到仁川。


  而李昑卻有點麻爪了。雖然日本人暫時是退了,可是隻是不再圍困平壤,帶著重兵退到了他們的王都漢城,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呢。


  張石川的意思再簡單不過了:待價而沽。你出的價格合適,我就繼續幫你。沒錢?我直接回家了。


  按理說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但是朝鮮現在拿什麽還?李昑本以為買了第一批槍和子彈,不過幾十萬兩銀子,朝鮮再窮,這點底子還是有的。可真正打起來他才發現,這連個零頭都不夠。


  打起仗來彈藥的消耗是相當驚人的,還有這群蒙古人來幫忙,死了傷了總不能沒有一點表示吧?撫恤還是要自己來的。草草算下來,怎麽也得一百多萬了。


  這種包袱,能甩就甩!於是朝堂上李昑把話題引了出來。


  “諸位大人,現在乾王已經打到了仁川了,現在正在和倭寇隔成對峙。乾王現在想請大王過去和他商量一下下一步的戰術,現在來接王上的船已經到了南浦了,諸位以為如何?”


  這是他一晚上和他的謀士們定出來的主意:背鍋他來,送死李昀去。一口咬定張石川就要李昀過去談判。反正信使是他派出去的,帶回來什麽口信還不是李昑說了算?

  場麵一度安靜。


  “君上,大王有疾在身,讓大王去,隻怕不妥吧?這些天來一直是君上在主持大局,依老臣之見,和乾王會晤之事還是應該君上親自出馬才是。”左議政閔鎮遠出列說道。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大王才是朝鮮國主,我不過是代理朝政一段時間。況且這次乾王有請談的可是關乎朝鮮存亡的抗倭大事,本君不敢獨斷。還要請大王親自去和乾王談才穩妥。”


  “君上,大王的身體你又不是不知道……”


  “大王身體偶爾有不適,可這些年來不也一直在主持朝政嗎!怎麽,閔大人難道說大王因為身體不好而無法再處理國家大事了嗎?”


  “這……”閔鎮遠直接被懟了回去。


  是啊,這些年的朝政大權都把持在他們這些少論派的老臣手中,而現在李昑說出了這種話,閔鎮遠一時還真不敢接話了。


  “戰事還不明朗,大王怎麽可以以身試險?”


  “現在倭寇已經退到了漢城,平壤左近已經太平了。且又有濟州牧的兩千士兵一同坐乾國的軍艦前往仁川,安全自不是問題。”


  “可是……”


  “沒有什麽可是的,乾王那邊催得緊,想是一定有極為要緊的事要和大王商議。況且事關朝鮮國運,耽擱不得。就這麽定了,讓大王隨船去仁川,大王身子不好,閔大人,麻煩你跟隨大王一同前往吧,若遇到什麽事也好幫大王拿拿主意。”


  “我……”


  “閔大人,你身為左議政,為國分憂也是應當的嗎。仁川離著漢城又進,王上身子不好,你又年老了,等到了仁川就等著我們收複王城之後直接回漢城吧,也省去了不少旅途勞累。好了,乾王那邊催得緊,明天就得出發,閔大人也回去收拾收拾行李吧。退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