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清卒> 第二百六十三章 銅殼子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三章 銅殼子彈

  這艘西洋帆船並沒有掀起什麽大的風浪,畢竟海口和瓊山縣的人都知道,這是張大人的洋人朋友不遠萬裏來看望他了。


  而且相比這個新聞,張石川升任知府、卞之綸被降三級留任、董桓祚被革職並押送京師問罪這三個大新聞才是百姓們津津樂道的。


  整個瓊州府都沸騰了。那些被欺壓慣了的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一頂清官的大帽子已經壓在了張石川的頭上。


  張石川倒是覺得自己這種不務正業的人真的算不上什麽好官。而且他到任一年以來,瓊州府受益最多、也最直接的其實是疍民、金門瑤和黎民,至於占了戶籍上大半的漢人倒是沒有得到太大的實惠。


  漢人得到的利益無非是甘蔗的收購價格漲了、新的作物比如玉米等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收成。


  還有就是張石川的鼓勵生育計劃。官府鼓勵多生娃?不但以後娃長大了不用納稅,生一個還給補貼糧食或者銀子?這個消息一開始放出去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相信。


  但是有人家生了孩子,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去官府報了之後真的拿到了一錢銀子!而且十五歲之前每年都能拿一文錢!雖然不多,也比沒有強啊!


  當然,拿新生兒補貼也是有要求的:女孩不能纏足,男孩都要讀幾年免費義學,但是這算是事兒?於是廣大漢民們爆發出了空前的造人熱情。


  康熙三封詔書帶來的影響就是各個州縣的官兒不敢那麽放肆了,做事都小心翼翼。


  的確,現在整個瓊州府的官場的大小官吏無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個年紀輕輕的張府台,實在是太有能力了!

  不但短短幾個月填補了瓊州府的虧空,更是揮揮手一個巡道一個知州就是這麽慘的下場!


  今天是他們兩個倒黴了,誰知道哪天會不會輪到自己?這也更坐實了張石川背後有人的各種猜測。


  每個官員都在掂量完了自己的分量之後得出一個結論:隻要張石川還沒離開瓊州府,隻要自己還在瓊州府任職,那就老老實實的幹活吧,張府台說什麽自己就做什麽,乖乖聽話才有好果子吃!


  其實張石川也沒太搞清楚狀況。董桓祚的口供是他審出來,送上去的沒錯,這是他罪有應得。卞之綸降級和自己沒什麽關係吧?他是自己笨打了敗仗啊。


  張石川還不知道京師裏的那些彈劾他的奏折內容和四阿哥的暗箱操作呢。


  大量的鐵器被運到各個漢人的村落以及黎垌、金門的跑呢,現在跑腿的人有了,而且邢克善本來就在黎垌中有著相當的威望,這真的是事半功倍了。


  一些消息稍稍靈通一點的金門瑤寨已經聽到了張石川要給他們身份、租給他們土地的消息,紛紛派人出山打探。


  當這些負責打探的人受到了熱情的接待,並且參觀了五牛寨的那些瑤人已經在新的農莊裏開始了全新的生活之後也都返回個子的寨子,準備帶著自己的族人們走出大山。


  整個廣州府的疍民們也在口口相傳著瓊州府疍民的新生活,有膽子大的已經開始攜家帶口的過來討生活了。


  盡管如此,張石川還是覺得人手不夠用。橡膠樹、蘋果樹和那麽多的新種子需要種,這些樹可都需要大量的土地,需要大量的人手。造船廠也要招收更多的工匠和學徒,各種民間的作坊也都在瘋狂招人,甚至顧工的工資已經開始提升了。


  “胡子,能不能幫我搞點黑奴過來啊?”張石川找到黑胡子。


  “黑奴啊?搞是能搞到,不過運到瓊州府來是不是太貴了啊?”


  黑奴貿易主要是歐洲、非洲西海岸和美洲之間的三角貿易,運到亞洲來確實是太遠了。一個健康的黑奴被販運到美洲之後價格大概折合七八兩銀子,如果運到瓊州府,路程遠了兩倍,黑奴在路上的死亡率會大幅增加,運輸成本也會增加不少,一個黑奴最少得二十兩銀子才能不虧錢。


  聽得張石川一嘬牙花子,二十兩一個,夠買十個朝鮮人了……


  呃,自己為什麽老喜歡拿朝鮮人說事兒?因為他們真的賤啊!

  好像越南人也挺賤的……不過安南因為前些年的鄭阮之爭導致人口下滑,現在人也不是很富裕。


  “川哥,你要是真想要黑奴,等船造好了我可以帶人去幫你搶!”黑胡子很義氣的拍著胸脯說道。“咱們直接搶了他們的船和黑奴拉回來,到時候黑奴就便宜了!”


  “哈哈,好。”張石川哈哈一笑。“對了,你對東印度公司和莫臥兒帝國了解多少?”


  “莫臥兒帝國啊?沒在那邊打過劫!”黑胡子嘿嘿一笑說道。


  半個月之後,趙元化帶著船隊來到了瓊州府。


  他是來看外孫子的,當然順便給張石川帶來了他要的一千隻火槍和子彈。火槍庫存還夠,子彈隻有八十萬發。


  看著趙元化抱著張天平時候的臉笑得跟個老菊花似的,張石川突然有些愧疚。


  難道就讓趙元化這樣在琉球呆一輩子?他可就小娥這麽一個女兒,現在有了外孫子,這樣兩地住著隔著幾千裏,一年隻能見一次麵,實在是有點太殘忍了。


  “爹,要不搬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吧。”張石川說道。


  “過來幹啥?這不挺好的嗎。”趙元化一愣。


  “沒人幫我看孩子……”


  “滾!能換個再蹩腳點的理由嗎?”趙元化扇了張石川一腦袋瓢。


  “你就不想我和小娥?不想天平?在這邊給你重新建一個研究室,馮叔你們都搬過來多好,我還可以和你們一起研究……”


  “哎,行了,你又不是在瓊州府長住了,就是當了個知府嗎,早晚還是會被調走的,誰知道到時候又調任到哪兒去了?總不能這麽多人都跟著你天天搬家玩兒吧?”


  “呃,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想過,日後的日子不好說,不過短時間內,起碼三年內應該不會被調走的。”


  張石川總是覺得隻要康熙還沒死,自己就不會被調走。但是回唐山鎮當地主土財的希望幾乎為零了,等著四阿哥繼位了,自己會被調回京師?還是調到別處去當個什麽官呢?

  “得了吧,別忘了,我可是個逃犯,別毀了你的前程。就這樣吧。話說你要這麽多槍和子彈真的是拿去賣啊?”


  “那當然了,不賣還能當飯吃啊。”張石川把在安南用槍換銅礦的事兒說了一回。


  “銅礦啊!”趙元化一聽來了精神:“那可以做多少子彈殼!”


  “啊?”張石川一愣,怎麽說起銅礦就跟子彈殼掛上了?然後他突然想到了什麽:“爹啊!銅殼子彈做出來了?”


  “嘿嘿嘿,算你小子聰明!你爹我是誰啊!”


  “我擦你咋不早說呢!”


  趙元化笑嘻嘻的從懷裏摸出一顆子彈塞進張天平的手中:“大外孫,看看這是什麽?這是姥爺給你的見麵禮……”


  “老趙!你能不能有點正經的!”趙娥一把搶過了子彈:“別人嫁女兒都是送家具送衣服多少抬的嫁妝,你可好,弄了把破輪子槍給我當嫁妝,現在又給外孫子弄個子彈當見麵禮?這要是走火傷了天平,我……我跟你沒完!”


  “哎!瞧不起你爹不是?這玩意隻要不用擊錘砸肯定不會炸,比紙殼子彈安全多了!至於嫁妝你缺家具?缺衣服?這考爾特二式多好,你不知道,為了你的嫁妝你爹我熬白了多少根頭發……”


  張石川沒空搭理這父女,已經一把從趙娥手中搶過了子彈,仔細看了半晌喜道:“爹啊,你是我親爹,這玩意現在能量產不?”


  “能啊,不過現在還是生產的太慢了,一個彈殼要壓七次才能成行,再加上……”


  “滾出去!沒有你們倆這麽當爹當姥爺的!一見麵就是槍啊炮啊的!”


  張石川和趙元化被小娥轟了出來……


  “川啊,不是爹說你,小娥這臭脾氣可是越來越大了,你也不管管?”看著砰的一聲關上了的房門趙元化說道。


  “爹啊,你是他爹你都管不了,我咋管?趕緊的!步槍子彈呢?我知道你肯定也鼓搗出來了!還有,手槍,趕緊來一支,先找個地方來幾發去過過癮!”


  “我不是給你一支了嗎!”


  “那玩意是小娥的嫁妝!可得好好珍藏,要留著傳家的!我可不舍得用,那是我爹一錘子一錘子砸出來的!”


  “哈哈哈,好好,乖兒子!”


  在趙元化的形容下,張石川大概了解了子彈殼是怎麽壓的了,先用銅板切割成圓片,然後用不同尺寸的錘子先壓成比較厚的,再換大點的錘頭繼續衝擊幾次成型。按現在的設備,一個熟練工一個時辰可以做一百個左右。


  “爹啊,你不能可著一個人就把子彈殼給壓出來,一個人就守著一個錘子就好了,張三錘第一下,李四錘第二下……”


  “廢話,我又不傻!現在幹啥不是分工序幹的!”趙元化不滿的說道。


  靶場上,啪啪的槍聲此起彼伏。


  這次趙元化除了帶來了準備運到安南給黎維禟的元化一式和子彈之外還有十隻考爾特二式手槍和十隻元化二式步槍。


  有了蒸汽機提供動力,鑽床和鏜床在不斷的改進之下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不光是手槍的槍管可以直接鑽出來,步槍不到兩尺長的槍管也可以鑽了,隻不過成品率比較低,而且槍管管壁厚度還是比較厚。


  槍管都能鑽了,膛線自然也就不是大問題了,不管是手槍還是步槍,都有了一條條均勻的膛線。


  “川哥,你放鬆,別那麽用力,就好像你抱著你兒子……”


  “對,呼吸穩一點,手別哆嗦……”


  “肩膀頂住槍托,自然一點……”


  “滾呐!老子自己會開槍!”張石川一聲暴喝!

  “知道你會開槍,問題是你真打不準啊!”


  “閉嘴!看我給你打個準的!”


  張石川趴在地上瞄了半天終於扣動了扳機。


  “哎哎!中了中了!五環!不錯不錯!”趙大勇跑到二十米外的靶子上把靶紙撕了回來:“川哥,這次沒脫靶,這張靶紙要不要珍藏一下?”


  “珍藏你妹!回去給你擦屁股用吧!”張石川鼻子都快氣歪了。


  但是他就是打不準,不管是手槍還是步槍,看著一群人一個比一個準,自己就從來沒打過十環!

  “川哥,要不……把靶子再往前移動一點?”史安貼心的問道。


  “你們玩兒,我還有事……”


  這些槍本來就是拿過來給他們式槍用的,看看到底哪裏還需要改進。眾人借著式槍的借口可是過足了癮。


  但是一問到意見,基本上都是說:這二式可比元化一式爽多了!尤其是拉大栓的動作和彈殼飛出來的聲音,太棒了!

  最後還是張石川挑了一堆毛病出來:槍管太厚導致重量太大、槍的重心太靠前、背帶設計不合理、彈倉五發子彈容量太小……


  總的來說,元化二式和考爾特二式還是成功的,已經是質的飛躍了,這相當於又把槍的水平提高了多少年?應該快趕上一戰的水平了吧?


  “川哥,元化二式量產之後咱們的鄉勇團是不是也應該換裝了?”趙大勇問道。


  “呃……先別著急吧,現在這麽太平,主要就是保護安南的礦場,元化一式足夠用了。”


  張石川倒是不著急。拉大栓雖然很先進了,他還是想著五六半呢。


  “尚敬和巴特爾可都吵吵著想換裝呢啊,小川。”


  “告訴他們也別著急,說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有更好的呢。”


  “你是說那種自動拋殼,不用手動拉栓的槍吧?”


  “對對,趙叔,你還記得吧?用火藥廢氣做動力,推動連接槍杆的氣管裏的活塞回坐,然後自動退殼裝彈……”


  “廢話,當然記得了。不過我還是覺得先換裝的好。”


  “啊?為什麽呢?覺得元化三式太難了?”


  “也不是。但是元化二式能這麽順利做出來,和咱們做了上萬支元化一式有著直接的關係。正因為做了這麽多支元化一式所以才積累了那麽多的經驗和培養了這麽多的熟練工匠。”趙元化說道。


  “嗯……好像也有道理,那就先做一批吧,也別太著急,反正元化一式可以不生產了。”張石川點頭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