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清卒> 第二百章 把酒話桑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章 把酒話桑麻

  “姐夫!你終於有空搭理我了啊!”尚敬委屈巴巴的看著張石川。


  “哎呀,你能不能別這樣?你是琉球王啊!”


  “我就不明白了,那個蒸汽機真的這麽重要?看你那樣,比看見我姐還親呢!新式火炮不好嗎?還有茶園、桑園不好嗎?你問都不問!”


  張石川嗬嗬一笑:“你呀,等以後就知道蒸汽機有多重要了。再說茶樹也不是種了就能采摘的啊,桑樹也是,現在這點小樹苗能養多少蠶……想看到效益怎麽也得再過兩年吧?”


  “茶園已經開始采茶了啊!走吧走吧,我們去看看!”尚敬拉著張石川就要往茶園去了。


  “先別急,我還有好東西給你呢。”張石川指了指一排開過來的馬車。


  “姐夫,你太客氣了吧?來就來唄,還給我帶禮物。嘿嘿,是什麽好東西?”


  “是書。”確切的說是蔡溫的筆記被刊印出來了,再加上張石川的那一套教材。


  “這一套是蔡溫的筆記,經過整理之後簡化了,隻要稍稍認識點字就能看懂,把這些書發下去相信對琉球的農戶會有不小的幫助,上麵都是蔡溫這幾年在唐山鎮墾荒和種植新鮮作物的心得,這可是無價之寶啊。


  還有,這一套是我編寫的掃盲教材,好好教化一下你的琉球子民吧。開了民智以後琉球會越來越強大的。”


  “姐夫,你真好……”撫摸著厚厚的兩遝子書,尚敬的聲音哽咽了。


  “行了,都叫我姐夫了,還說這些外道的話幹嘛?一家人嗎。”張石川拍了拍尚敬的肩膀。


  “姐夫,我二姐也到了該嫁人的年紀了,你看是不是……”


  “滾!”


  看著漫山一排排的茶樹張石川也有了點成就感,起碼不像那時候被砍得光禿禿的那麽難看了,但是他發現隻有齊膝高的茶樹從中有人在采茶……


  “茶不是隻有春天才采的嗎?現在可是十月份了啊。”作為一個沒見過茶樹的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張石川發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


  “小人見過王爺。呃……這位公子,茶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采的,隻不過春季清明前後的茶為最上品。”一個留著小辮子的中年漢子見尚敬王和一個年輕男子來了忙上前打招呼。


  “這是你們的東家。”尚敬王指了指張石川。


  “哦?原來您就是川哥!”中年漢子明顯吃了一驚。“再下喬成,是琉球茶園的大管事……”


  張石川尷尬一笑,這茶園他隻是畫了個圈兒就沒管過。今天才是第一次來。“是曹大人介紹你來的是吧?漂流在海外,辛苦你了。”


  “東家太客氣了,這都是應該的。”喬成忙說道。開玩笑,一年好幾百兩銀子呢,辛苦?不存在的。


  “秋季也可以采茶嗎?方才你說春季采茶為上品,夏秋都可以采?隻是品質不好?”張石川問道。


  他對茶可是一點都不了解,當初想起來種茶無非是看著這麽一大片丘陵地被砍伐一空太心疼了,又想著琉球濕潤溫熱多雨,氣候和江南有些像,說不定可以種出茶樹來,完全是拍腦袋做的決定。


  “回川哥,若是在江寧、杭州一帶,茶樹可采春夏秋三季。這雨前茶或者清明前的嫩茶尖自然是最好的。春茶不僅芽中肥壯,葉質柔軟,表麵的白毫明顯,香氣芬芳平和,自然是上品。而夏茶由於天熱多雨致使茶芽生長迅速,這滋味卻少了一些,茶也略顯苦澀。至於秋茶麽,秋季幹爽,氣溫略低,茶中雖沒有了夏茶的苦澀,可其中滋味卻略顯淡薄了……”


  “哦,原來如此。”張石川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冬茶……?”


  “冬茶確實有。冬季天寒萬物生長滯緩,不過也不是不長了。冬日采的茶……都是禦用的貢品啊!不過我還未在琉球上過過冬天,聽說冬日並不寒冷,我竊以為琉球的冬茶和秋茶滋味應該相似。”


  “以喬先生估計,琉球上一畝茶園若是茶樹長成了畝產幾何啊?還有……現在種了多少畝了?”


  “若是將所有品種的茶樹都加在一起的話現在有五百餘畝了。按照種下一年能有這種收成來算,再過兩年茶樹長成了,一畝大慨能三十到四十斤尖茶。五百到六百斤粗茶。尖茶四斤幹一斤尖茶。粗茶是五斤幹一斤……”


  喬成一邊說張石川就一邊在算。一畝地能出七八斤好茶,一百多斤普通茶,按市麵上的價格,一斤茶大概五百文左右,上等的茶要三四兩一斤,這每畝產值能到七八十兩啊!


  哪怕是拿出去批發賣海商,一石也能賣四十兩銀子,如果是運到朝鮮和日本、呂宋等地方,最少能賣到一百兩銀子一石!

  雖然茶園需要采摘、殺青、炒製,有的茶還需呀發酵,耗費不少人工,可是這利潤是種糧食的五十倍啊!


  而且那種銷往外麵的茶磚大清根本沒人喝,自己這可是綠茶和烏龍茶,價格應該更高才是!


  “喬先生,茶園經營得不錯,不過種得太少了一些……接著給我種!把那些禿山都種上!”張石川咬牙切齒的說道。


  “呃……川哥,人手不足啊……”喬成有些為難的說道。


  “尚敬,我不是告訴你鼓勵生育嗎……”


  “姐夫!你這才說了幾年啊?就算鼓勵,也得等十月懷胎,還要長大成丁才能幹活兒不是?”尚敬沒好氣的白了張石川一眼。不過他也能猜得出,茶園真的是很賺錢。


  “接著鼓勵!生一個孩子獎勵一兩銀子或者一石大米!這錢我出了!”張石川突然想起來,在朝鮮一袋大米都能換個成年勞力回來了……


  “姐夫,要不咱們把琉球上的樹都砍了種茶樹吧!這玩意是不是比種甘蔗和菠蘿都賺錢?”


  “別砍,千萬別砍!都砍了就要出事兒了,破壞生態平衡了,懂不,沒有樹了會引起嚴重土壤流失,琉球台風又多,千萬不能砍了!甘蔗要種,菠蘿也要種,紅薯和玉米也不能丟下。不能太單一依賴一種作物,風險太大了。”


  “哦,知道了。”雖然有些不明白,尚敬還是很痛快的答應了。他知道他親姐夫是不會騙他的。讓他這麽做肯定是有道理的。


  “可以弄一些濕法煉銅的廢水再兌一點水進去試試澆灌茶樹,說不定有好處。先圈定幾畝澆灌一下,如果有問題及早停止,效果好的話再大麵積嚐試。還有鳥糞石,也加一些。記住,把田分成小塊,詳細記錄下每一塊澆水的多少和漲勢,每天都要記錄……”


  張石川隻知道硫酸鐵和硫酸銅都可以做農藥,但是直接這麽澆可以嗎?其實他還真歪打正著了,茶樹喜歡酸性土壤,而硫酸鐵廢液正好可以增加土壤酸性。


  來到桑園,張石川暗暗感歎桑樹這玩意長得可真夠快的。比起才齊膝高的茶樹,桑樹已經長到一人高了……隻可惜還沒結桑葚,要不然桑葚應該也是釀酒的好原料。當然釀酒隻是副產品,真正的主打產品還是生絲啊!

  大概問了一下,按琉球的氣候,一年可以繁殖五批桑蠶,一畝桑樹可以養三萬隻蠶,大概結繭一百斤上下,能出生絲二十斤,五批就是一百斤上下的生絲,這玩意不用遠了,賣到日本去百斤生絲就可得五六百兩……剛剛還說著要保護環境保護樹木的張石川突然想要把琉球島上的樹砍光全種上桑樹。


  看著抽絲女工將煮過的蠶繭找到絲頭,十個蠶繭一起做一束然後用紡車不緊不慢的抽出絲來張石川恨不得直接把蒸汽機給擺出來!一台蒸汽機,怎麽也要頂五個女工的速度吧?這是效率啊!

  關於生絲這一塊他做的功課還是比較足的。不過了解了日本的生絲和絲綢市場之後張石川也覺得十分意外。


  意外之一是他沒想到日本的絲織業這麽發達。換算出來,日本每年消耗掉的生絲就有五十多萬斤!


  但是日本本國每年產的生絲不足三十萬斤,也就是說,有一半是需要進口的。二十萬斤生絲啊,一百多萬兩銀子!這還隻是日本市場……


  不對呀……張石川一愣,就算壟斷了日本的生絲市場一年也才一百多萬兩銀子,自己當初用大玻璃在京師宰那些富戶土豪的時候輕輕鬆鬆就賺了一百多萬兩啊!

  看來還是有錢人的錢好賺啊,還是奢侈品來錢快啊!自己的雪茄煙是不是賣得太便宜了?還有火柴,是不是應該提提價……


  而且,唐山鎮上還種著一片罌粟呢……想到這裏張石川自己打了個激靈,趕緊搖搖頭把這個可怕的念頭甩了出去。


  隻做合法生意就夠了,別想那些歪門邪道,我種鴉片是為了當藥材用,是為了治療瘧疾和當止疼藥用的,是準備給在戰場上受傷的傷兵在手術縫合的時候提神止疼的,是用來救人的!張石川默默的對自己說了無數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