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已經過了,為了元宵節,張石川暫時放棄了青黴素提取,用甘蔗皮加宣紙做成燈籠,然後用沾了酒精的棉球做熱源放飛了幾百個孔明燈,看著一個個白色的燈籠漂浮在琉球上空,所有的人都在歡呼,尤其是那個一心想飛天的安裏周當。老幺首發╭ァん
ttps://c
ttps://cΘヤ
“川哥,做個大的孔明燈,人能不能坐上去飛天?”安裏周當操著有些生硬的官話問道。
“當然能,不過沒有合適的材料做那麽大,而且耐熱不透風的熱氣球。”張石川一盆冷水就潑了回去。
看著安裏周當受挫的表情又不忍心了,安慰道:“別著急,以後總能實現你的夢想的,先好好學技術,跟你師傅學學物理學。”
幾天後,三艘大船停靠在了那霸港。走了五個月後,沈文知終於帶著三艘船返回了那霸。看著那艘三桅杆的大福船,張石川恨不得親沈文知一口:“三桅的,怎麽搞到的?”
“本來是船廠給暹羅的商人定製的,我多花了兩成的銀子給買了……”沈文知有些沒底氣的說道,畢竟多花了兩成可就多花了兩千多兩銀子呢。
“幹得漂亮!以後這種事要多做!”張石川狠狠的錘了沈文知胸口一拳以示嘉獎!“花錢無所謂,隻要能辦成事就行!這船多大?載重多少?趕緊說說!”
“咳咳,這是福州那邊船廠最近這些年造的最大的一艘福船了,該船長十四丈,寬四丈深三丈,大桅十二丈,載重九千二百石。”
清朝的長度單位很麻煩,光尺就分為裁衣尺、量地尺和營造尺,這船長應該用的是營造尺。
張石川大概算了一下,按一丈三米二計算,這船就是大概四十五米長,十三米寬,載重有六百多噸啊。另外兩艘小的也都比東遠號大上兩圈,載重三百八十噸左右。
“這些船都叫什麽?”張石川看著三艘嶄新的大船興奮的問道。再加上東遠號,就是四艘船了,這下可以踏踏實實的出洋了,也不用怕什麽海盜海匪了。端最快c/o/
“川哥,還沒定名字呢,就等著您給起名呢。”
“我起?”張石川撓了撓腦袋,給船起名字還真沒幹過。
“這大船有三根桅杆,幹脆就叫三川號!”趙元化搓著大手說道。
“那兩根桅杆的呢?”張石川白了他一眼。
“二川!”趙元化毫不猶豫的說道。
“旁邊那艘二桅的呢?”
“小二川……二小川!”
“哈哈哈……”周圍一陣哄笑。
“……趙叔,你也這麽大年紀了,能不能有點正行?”張石川看著笑得花枝爛顫的趙元化說道:“決定了,大的這搜叫東寧號,那艘叫東靜,最右邊的叫東至,再加上東遠號,寧靜致遠,不錯。”
“冬至……要不要再來個春分?”
“滾!”
在沈文知的帶領下張石川一行人登上了東寧號。新船看著就是爽啊!怎麽看怎麽順眼。
“馮叔,你看看這船怎麽能裝上幾門炮,平時能藏起來,用的時候方便拉出來,就像做車子時候那些車內的家具一樣。”
“好。”
“文知,你把幾艘船上的船員集中一下,先讓他們休息一晚上,明天一人發一支槍,我安排趙大勇給他們訓練一下。”
“炮?槍?”沈文知不由得一愣,他走的這幾個月到底發生了什麽?
“這事兒說來話長了,槍是咱們自己造的,炮是薩摩藩友情讚助的。反正以後在海上再遇到什麽事不能像上次一樣讓人打的滿世界跑了,咱們得幹他娘的!”
“自己造的槍?友情讚助?”
“一會兒邊吃邊聊吧。”
給沈文知和船上船工的接風宴上,張石川給沈文知和馮樹秦他們都一一作了介紹,然後一邊吃一邊把他們這幾個月在琉球抗倭的事情大概說了一便。
“這……這是真的?”沈文知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碼頭上那一門門火炮卻不是假的,再說也不可能拿這種事開玩笑啊。
他覺得自己越來越看不透這個十幾歲的小東家了。和他們相比起來,自己這五個月四處買船的事簡直不值得一提了。
“川哥,大清有規定,不許三桅以上、載重超過五百石的船出洋,東靜和東至號還好說,隻超了一點點載重,這東寧號……”
“這些是不是大清的船隊,到了大清,他們就是琉球船隊,明白了?”張石川朝他擠擠眼睛說道。“放心吧,尚敬王是我小弟,這點小事,沒問題的。”
“這樣真的可以?”沈文知將信將疑的問道。
“琉球這邊肯定沒問題,回大清了,咱們給大清帶回這麽多銅斤,誰敢找咱們麻煩?沒事,有雍親王給咱們托底呢!”
銅斤?雍親王?沈文知突然發現自己這次恐怕真的抱住了一條大粗腿。這小孩,果然大有來頭!他決定不再多問,讓自己幹什麽自己就幹什麽了。
“對了,這船造價幾何?”張石川光顧得高興了,還沒問價格。
“東寧號一萬一千兩,東靜和東至號六千餘兩每艘。近些年來開海禁,造船數量激增,福建廣東等地木料緊缺導致船造價上漲了三成,若是三十年前,哪裏用這麽多銀子……”沈文知有些肉疼的說道。
“沒事,漲價是好事,門檻高一些,買船的人也少一些嗎。”張石川倒是不在乎。又不是隻針對他一個人漲價的:“有沒有跟那邊船廠新定船隻?”
“定了四艘,都是三桅福船,比東寧號隻大不小。一艘船的工期大概需要三個月左右。”
“好。”張石川滿意的點了點頭。
琉球暫時不會有戰爭,船隊也組建完成,就意味著這些人的歸期已經定下來了。趙元化要留下來,他早已表態過了,讓張石川沒想到的是馮樹秦居然要留下來。
“嗨,沒有我,老趙能幹成啥啊?再說我還要研究那個風車呢,還有水車。我也愛吃琉球的菠蘿,做成罐頭的不好吃,新鮮的好吃!”馮樹秦有板有眼的說道。
“切,說那麽多幹啥,你不就是不舍得給你做飯的那個田寡婦嗎!趕緊把人家娶了得了。”趙元化一點麵子不給老兄弟留。
“哎老趙,你瞎咧咧啥?別以為就你有祖傳的錘子!我的斧子也是祖傳的啊!”
“啊啊?啥甜寡婦酸寡婦的?我咋不知道?”張石川嗅到了八卦的味道。
“爹,不是我說你,你也這麽老大不小的了,也該考慮考慮續弦了,別總讓我跟弟弟給你操心哪……”馮大牛歎了口氣說道。
“小子,沒大沒小的敢拿你老子開心,我砍死你!”馮樹秦舉起了他祖傳的斧子。
趙大勇和史安自然是要跟著回去的。可是兩個人都有點舍不得自己的排,畢竟幾個月日夜相處下來,又是一起流過血的戰友,感情還是很深厚的,但是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張石川,他們還是王府侍衛呢,自然要跟著張石川回去。
薩仁高娃的肚子越來越大了,張石川說什麽也沒同意她挺著大肚子漂洋過海。但是沒能勸住烏恩其,雖然也不舍得自己的媳婦,這個忠誠的蒙古漢子還是咬咬牙決定要跟著張石川回去。
張石川後來才知道,烏恩其在蒙語裏是真實,忠誠的意思。果然名副其實啊!
尚敬又把張石川請到了王宮,一臉不舍的問道:“大哥,你……真的要走了嗎?”
張石川擠出一個笑容:“是啊,總是要回去的嗎。在琉球也呆了大半年了。你放心,這些作坊還開著呢,那些人的生計也都有著落,我相信以後這些作坊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小弟,我不在的時候幫我照顧一下哈。該收稅你就收稅,也別搞特殊化。”
“瞧大哥這話說的,就這幾個作坊,還幫我養活了那麽多子民,收什麽稅嗎。大哥太見外了。”
張石川卻很肯定的搖了搖頭,很認真的說道:“雖然養活了那麽多人,我也有利潤賺,本來就是雙贏的,稅負該多少還是多少。另外,尚敬,我真的不是什麽王爺,我就是一個小商人,對了,五品官,還是個虛名。不過我倒是認識大清的親王,關係還算說得上話吧,趙大勇和史安那兩個侍衛是王爺指派來保護我的,烏恩其是我從蒙古人手中買來的,那個扳指是大清一個皇子送我的……”
尚敬也是一愣,不一會兒又笑道:“大哥,不管你是不是王爺,你都是我的大哥。你為了我,為了琉球做出的那些事,我們永遠都會感恩戴德,大哥既然不是大清的王爺,若是什麽時候想回琉球了隻管回來,我封你為南山王!”
“咳咳……多謝多謝,心領了。等著我從大清給你帶回糧食和生絲茶葉吧。銅還要抓緊煉哈,不能懈怠。”
“是,我知道。大哥,小弟還有一件事……”
“啊,你說。”
“我想讓蔡溫和你一起返回大清,奉表入京﹐貢方物﹐去麵見皇上為我先父和我自己請求襲封。順便讓蔡大夫在天朝學習幾年,還想請大哥麻煩照拂一二……”
“就這事兒啊?舉手之勞!包在我身上了。”
雖然跟康熙搭不上話,但是康熙那種晚年好大喜功的性格,藩屬國上表請封納貢他肯定歡喜,就是封個王,舉手之勞而已,康熙應該沒有拒絕的理由,而且琉球還帶來了那麽多的銅呢。
清卒最新內容 記住 老\幺\小 \說 \網 \\\a\o\y\a\o。\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