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清卒> 第五十五章 搞搞教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五章 搞搞教育

  (感謝Soyoung的打賞,第一筆收入,銘記在心。求點推薦和收藏,謝謝大家。)

  既然玻璃要賣往日本,中國風自然有市場,可還是應該有些帶點日本的風格的玻璃品才能更好的讓更多的日本人接受。


  可是張石川能想到的關於日本的形象最多的居然是日本漫畫裏的人物,龍珠,北鬥神拳,犬夜叉,聖子到……這些造型估計現在的日本也接受不了吧,還是得找個小日本給點意見。


  找了個日本商人,高價買來幾幅浮世繪,張石川皺著眉頭給了玻璃作坊技術總監楊有福。“老楊,這幾張畫你看看,照著樣捏幾個出來。”


  “這……川哥,這玩意做出來有人要嗎?”楊有福隨手翻了翻,臉上漏出厭惡的神情皺眉問道。


  “倭奴變態,就喜歡這口。趕緊做吧。”


  “好嘞。”楊有福無奈的答應了。“對了川哥,順溜昨天考試得了個甲,還說要給你看看呢。”


  “哈,好好,讓順溜好好學,將來考秀才,考舉人,考個狀元回來!過兩天讓他去我那學物理學,有實驗,小順溜肯定喜歡聽。”


  “得勒川哥,借你吉言!你們幾個,趕緊拉風箱鼓風,把這大餅子臉沒有眉毛的倭國寒磣老娘們給捏出來!”隻一句話就讓楊有福幹勁十足了。


  做出來的日本仕女其實和唐朝的仕女圖差不多,隻不過張石川還是欣賞不了,不光是張石川,莊子裏的人都欣賞不了。


  可張石川把做好的玻璃日本仕女給那個高價賣給自己浮世繪的日本商人的時候,丫居然對著玻璃像頂禮膜拜,嘴上哇啦哇啦的說個不停。


  看他那神情不像作偽,張石川心裏嘀咕了一句:原來小日本三百年前就這麽變態。


  行吧,他們變態不變態跟我有一毛錢關係嗎?能賣得出去就得了。讓小日本用銀子和銅來換大玻璃吧!

  某天清晨,啊的一聲尖叫打破了黎明的寂靜。睡得正香的張石川蹭的跳了起來:“米國……終於要對北棒子國……動手了嗎!”


  “哥!我……我……我懷孕了!”趙娥帶著哭腔說道。


  “啥玩意?你再說一遍?”張石川瞬間就懵了。


  “怎麽,怎麽?小娥懷孕了?”趙元化破門而入喊道,恨不得全莊子人都能聽見。


  “額……趙叔,你是一晚上一晚上的都在門口睡的嗎?”張石川一臉黑線。


  “別打岔,小娥,你懷孕了?幾個月了?”趙元化一臉關切的問道。


  “爹,你看……”趙娥低頭看著自己的大腿,張石川和趙元化這才看到一片暗紅。


  “咳咳,小娥,這不是懷孕,這是……”


  “咋不是?人家都說了,這就是懷孕了!”


  “內個,趙叔,你把王嬸子叫來吧。”這生理衛生課,實在不應該讓這兩個大老爺們教啊。


  小娥這沒娘的孩子也是可憐,老爹趙元化大條不會照顧孩子,來了個張石川,也隻是在側麵教會了小娥臭美,這女孩青春期問題他們兩個都給忽略了。


  “哥,王嬸子說我長大了,是大姑娘了,可以生娃了……”小娥紅著臉小聲跟張石川說道。


  “咳咳,你還是個孩子呢,生孩子什麽的著什麽急?”張石川有些尷尬的說道。


  不過這個年代人普遍壽命短,平均年齡隻有五十多歲,很多大戶人家有條件的男孩十六七歲結婚再正常不過了,女孩十四五歲出嫁也屬於正常。


  “小娥,雖然你……來了月事,可是吧,你還是個孩子,起碼身體還沒有發育成熟,你呀,現在別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應該好好跟著他們學字,學算數,知道嗎?”張石川苦口婆心的說道。


  “嗯……可我一個女孩家,又不考秀才,也不會去做賬房,學寫字算數幹嘛呢?”


  “學了自然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藝不壓身,聽說過沒?聽哥的,一準沒錯。”


  “好,我聽哥的。哥,你啥時候帶我去看看那個吳鶯兒唄?”


  “呃……走吧,我答應給馮叔他們上課的,你也來聽聽!”


  一間屋子裏,一麵牆上按著張石川的吩咐用墨水混在水泥裏做成了一麵簡易的黑板,黑板前麵一個講台,上麵有木頭尺子、圓規和用石膏石灰石混合而成的粉筆。講台下麵就是一排排的條凳和條桌。


  看見張石川進來,以馮樹秦和趙元化為首的一群從三四十歲到七八歲不等的三四十號人齊刷刷的站起來喊道:“老師好!”


  “嗯,同學們好!同學們請坐。”張石川強忍著笑說道。“上一講,我們講了力,萬事萬物皆有力,力又分很多種,比如引力、壓力、拉力等等等。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摩擦力……”


  教授物理知識倒不是張石川的突發奇想,他是想讓以馮樹秦等人為代表的技術攻關人才掌握更係統的知識做依據。


  他們本就是工匠出身,但是很多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現在的肥皂成型機,說白了就是重力杠杆,但是由於沒有力學知識,不得不一次次的摸索,而且得不出一個精確需要的力大小。


  讓他們先掌握簡單的力學知識以及杠杆、滑輪滑輪組和齒輪等簡單的機械,對以後設備研發和升級都是絕對有好處的。


  張石川用一些簡單的物理實驗成功激發了這些人對力學的興趣,又用自己能想出來的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公式寫給他們。有一些實際操作經營的匠人接受能力還是讓人欣慰的。比如講到有益摩擦,馬上有人能想到刹車。說起減少有害摩擦,馮樹秦第一個想到軸承。


  跑了一趟大沽的張石川突然覺得這個年代出門旅行絕對不算是一件愉快的事兒。路難走,交通工具隻有馬和馬車,一天走不了幾十裏地。


  難怪懲罰罪犯都喜歡發配幾千裏……他是多麽懷念高鐵和發達的公交車線路、地鐵線路啊!


  想憑自己一個學化學的沒畢業的大學生做出汽車地鐵蒸汽機車無疑是天方夜譚,對於發動機,他隻是簡單的了解。而且,能做出那些東西後麵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支撐,可不是拿著一把錘子一把斧子就能砸出來的。


  其實他不知道蒸汽機現在已經被發明出來了,隻是很落後,主要在英國用於煤礦排水。可以說,現在的大清技術已經落後於歐洲,特別是英國了。


  張石川隻是希望能培養出一群懂得簡單物理知識的人才,然後再一步步慢慢的來。


  而化學方麵,嚴格的來說他隻收了一個學生,就是趙元化。


  現在他們所進行的化工生產,也無非是製燒堿、硫酸和硝酸,這些都是為了製肥皂和鏡子服務的。設備方麵也隻是做出了鉛塔生產硫酸,讓效率更高一些。


  至於其他的新產品,張石川現在沒有開發的想法。他不想太妖孽了,這一年多來的遭遇告訴他,太引人注目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雖然現在背後有四阿哥給撐著,也不能做出太多驚世駭俗的事來,不然,麻煩大大的啊。


  不過種種地還是可以的。那十個大棚成了禦用大棚,專門給皇宮裏供應反季節蔬菜水果,張石川自然就要再蓋他十幾個起來滿足自己的口舌之欲了。


  好在現在八裏莊的基建能力相當雄厚,燒磚瓦、燒焦炭、燒石灰、燒水泥,還有大批的熟練建築工人,想蓋幾間房子實在是太簡單了。八裏莊不但可以滿足自己的建築要求,還可以給周圍村子承建房舍。


  雖然這個利潤沒有玻璃和鏡子高,但是卻可以養活大批的工人。不然光憑著八裏莊的二百多畝地可養活不了這六百多口子人啊。雖然不差錢,但是不能養閑人!


  最近唯一開發的新項目就是鏡片作坊。有了透明的玻璃和碾玉匠柴順精湛的手藝,再加上被改造升級的手動砂輪,想磨製鏡片倒是沒費什麽功夫。不過張石川發現這年頭,近視眼真是少的讓人發指。


  也難怪,老百姓大多不識字,讀書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而那些線裝書一個個字比後事的字大了不是一星半點,雖然廢紙,可也杜絕了近視眼的產生,又沒有手機電腦這些讓人癡迷又費眼睛的東西,近視率自然相當低。


  近視鏡沒人要,老花鏡還是有需求的。人嗎,上了年紀難免老眼昏花。而且張石川還想著能不能做成望遠鏡拿去賣,這玩意也能賺點小錢。


  望遠鏡早就有了,隨便買來一個拆開照著山寨一下就是了。咱們漢民族的山寨水平可是不容小覷的。


  比較遺憾的是鐵嚴重缺乏。沒有鋼筋隻有混凝土,張石川不敢蓋超過兩層的建築,他不是學建築的,怕強度不夠到時候房倒屋塌。沒有鐵也限製了很多東西的生產和加工,他真的想把現有的設備都換成鋼鐵的,可大清對鹽鐵的管製還是相當嚴格的。


  明朝鐵產量遠遠高於清朝,尤其是到了後期,政府對鐵這一軍需品幾乎完全失去了控製,再加上天災不斷,流民四起,想找點鐵打點武器太簡單了,這一點無疑加速了明的滅亡。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總結了明滅亡的原因,對民間鐵器泛濫自然也更加重視。


  清朝嚴厲禁止私人開礦,因為開礦意味著聚眾鬧事,意味著群眾擁有開礦所需的鐵器。而禁鐵礦,更是重中之重,鐵礦之禁確實在某種意義上保證了清朝在軍事控製上的全麵優勢。


  其實這些所謂的帝王心術也不難揣測,最簡單的說,就是怕老百姓造反太方便了唄。一群拿著棍棒的土匪和拿著大刀長矛的流民,哪個危害更大不言而喻。甚至一直有傳言元朝時期漢民十戶共用一把菜刀,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荒誕,可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


  而朝廷對於鐵的管製,直接導致了張石川買不到那麽多的精鐵,沒有足夠的鐵就沒有辦法更好的發展工業、機械製造,慢慢的中國就要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就要挨打。


  這靠著漁獵起家的蠻夷還真是見識短淺啊,張石川隻能默默歎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