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萬曆三大征> 第七十二回:秀吉臨終托遺孤,李昖欲罷柳成

第七十二回:秀吉臨終托遺孤,李昖欲罷柳成

  秀吉臨終托遺孤,李昖欲罷柳成龍

  自醍醐花見盛會之後,豐臣秀吉日漸體衰,醍醐花見的燦爛輝煌仿佛如同豐臣秀吉華麗的謝幕表演一般。石田三成依前田利家建議,召集諸大名簽署誓約狀,其一不可違反豐臣秀吉所定法律、其二禁止彼此鬥爭、其三禁止私結朋黨、其四不可因個人原因拒回領地、其五效忠豐臣秀賴如同侍奉秀吉一般。誓約狀將由石田三成檢查記錄,由前田利家及德川家康共同收取保留。


  諸大名領主提交完畢,石田三成問向德川家康誓約書何在?德川家康答道“我與前田大人的誓約書會親自交給太閣殿下的。雖然太閣殿下現在身染重病,若有萬一,我們的誓約書會隨著太閣殿下一起下葬的。”石田三成質問誰來檢查德川家康的誓約,前田利家見石田三成如此無禮,厲聲嗬斥,石田三成隻得先行告退。


  慶長三年八月五日,躺在病榻上的豐臣秀吉於京都伏見城召集五大老及五奉行頒布遺囑,秀吉說道“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上杉景勝、宇喜多秀家嚴守遺囑,總領國政,輔佐少主,凡事皆由五大老共同商議裁決。五大老相互聯姻,使五家關係更為濃厚,共保豐臣永存。


  在俺死後三年之內,德川家康必須常駐京都,未經五大老全部同意不得擅自離開,必要時可指示宇喜多秀家代為行事;德川家康常駐京都期間留守伏見城處理政務,五奉行中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及任意一名奉行留在伏見輔佐。剩餘兩名奉行負責守護大阪,俺死之後五十日少主遷移至大阪,所有大名妻、子皆一律移居大阪城下各自官邸,不得有誤,有違抗命令者立即處死!”眾人領命。


  八月八日秀吉再次召集五大老及五奉行,令十人提交誓約,五大老及五奉行再行誓約互換,發誓在秀吉死後遵守遺命齊心協力共同輔佐少主豐臣秀賴。隨後豐臣秀吉點評五大老並令淺野長政記錄在案,秀吉對德川家康說道“內府多年來正直不阿,近年來也是竭力盡忠,天下仰望,請將你孫女嫁與少主,傾力扶持。”德川家康領命。


  秀吉對前田利家說道“大納言是俺從小到大的至交好友,品行正直,深通韜略,擅理政務,大納言將為少主監護。而內府之子江戶中納言已為少主嶽父,內府公年事已高,一旦內府抱恙,中納言當如內府公一樣竭力向少主盡忠。鑒於大納言同樣高齡,容易染疾,大納言之子肥前守與其父同任少主監護是再合適不過。”


  秀吉又對宇喜多秀家、上杉景勝及毛利輝元說道“備前中納言自幼被俺撫育成人,故定不會舍少主而不顧,年輕有為,因此才可躋身禦奉行五人之中,也可兼長眾之職。需公正執事,協調各方。上杉景勝、毛利輝元皆出自名門,品行正直,當竭盡所能輔佐少主,守護豐臣天下。”三人領命。


  隨後豐臣秀吉指示五奉行在任何行事之前必須先與五大老商議,獲得允許之後再作執行。前田利家入駐大阪保護豐臣秀賴及大阪城的安全,同時允許前田利家可隨意出入大阪天守以示信任。


  後秀吉再說道“與明構兵不能勝,俺深悔之。接下來就讓留在朝鮮的軍士們返回家鄉,結束這場戰爭。俺死之後需秘不發喪,不得讓明國及朝鮮知曉,以免我軍再遭重創,也可使他們在我軍撤離之後不敢嚐試跨海追擊。遣淺野彈正、石田三成赴朝鮮收兵,不能收則遣家康,家康不可往則遣利家,勿使十萬兵皆成海外鬼。而對戰功的封賞則等到少主成年之後再進行。


  俺這一生自從追隨信長公後波瀾壯闊,一統天下,自以為無所不能,希望能掌握大唐建萬世功業。如今不免悲涼,但俺心有不甘,若有來世,俺一定會將朝鮮、大唐盡入俺掌控之中!但那也隻能等到來世了,現在該是俺應母親和鶴鬆在夢中的邀請,一同去觀賞櫻花飛舞的時候。”秀吉留下辭世歌“隨露珠凋零,隨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往事,宛如夢中之夢。”秀吉吟誦完畢便令眾人退下各自準備。


  德川家康離去後心中暗想“終於即將等到那一天的到來了,我已經受夠了在那隻猴子下麵過著屈辱的生活。不過還是不能心急,不能因為豐臣秀吉即將死去而提早暴露自己,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還要分化豐臣家臣及拉攏各國大名以備為我所用,隻要再忍耐些時日,這天下終究會歸於我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在之後幾日之內與北政所、澱殿各作告別並叮囑豐臣秀賴好自為之,豐臣秀吉彌留之際忽見眼前櫻花絢爛,一派山水田園,美不勝收,秀吉之母及其子鶴鬆對其相望招手。秀吉疾步向前,喜不自勝,即將與其母和其子相擁之時,二人卻化作雲煙。此時天邊日光變幻,金光閃爍將豐臣秀吉團團包圍,秀吉喃喃自語“俺為日輪之子,為日輪之子,諸神護佑,福澤天下!”


  慶長三年八月十八日,豐臣秀吉病死,石田三成集五奉行密議,令秘不發喪,淺野長政問到對五大老是否也不通知,石田三成言一切按照豐臣秀吉遺命進行,淺野長政仍不理解為何向五大老隱瞞,力阻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答道“彈政大人,太閣殿下辭世,天下正處於危機之中,以賤嶽七本槍為首,那些出身尾張跟隨太閣殿下出生入死之人都是好勇鬥狠,計較恩怨,全無大局的愚蠢之徒。對我們有私怨,欲除之而後快,他們引以為傲的對太閣殿下的忠心極易被人利用。不少大名對豐臣氏仍暗中存有二心,還有德川家康,他一定會借機發難。我們必須要時刻把控局勢,先秘不發喪掌控京畿,收攏權力,調兵回國,準備大戰。保護豐臣天下。”


  淺野長政怒斥“一派胡言,五大老五奉行已在太閣麵前交換誓約,大納言與內府大人皆老成持重,眼下國內空虛,民力凋敝,人心不穩,天下精兵遠在朝鮮傷亡慘重。又值太閣辭世,少主繼位之際,正需團結一致,和睦相處穩定局勢,為何還要刻意擴大矛盾,這絕非保護而是分裂天下!”


  石田三成堅持己見,嚴令不準通報五大老,二人因此對峙,其餘奉行見狀相勸,淺野隻得暫時作罷。適逢大雨,石田三成令人將豐臣秀吉遺體秘密下葬,遠望秀吉遺體離去,石田三成淚眼朦朧,暗自發誓一定會替秀吉守護豐臣秀賴,守護豐臣氏的天下。


  之後五大老也得到了豐臣秀吉的死訊,五大老五奉行召開秘密會議,上杉景勝斥責石田三成等奉行眾向五大老蓄意隱瞞豐臣秀吉的死訊,前田利家說道“算了,石田三成也是為遵守太閣殿下遺命,避免天下動亂而已,當務之急是需盡快將前線軍士撤回國內,又不可使明軍及朝鮮察覺太閣殿下已死,為免消息傳遞到朝鮮後,正有大戰,那樣一來我軍軍心大亂必會大敗,所以應當先秘密告知黑田如水,讓其便宜行事安排撤軍,內府大人認為應當如何?”


  德川家康答道“應當如此,在開始撤退時我認為可先令在蔚山的加藤清正第一番隊秘密撤退回國,其餘四萬餘人撤退部署為東部駐西生浦、梁山、竹島各部於十一月撤退至釜山集結,侯船返國。中部居昌之兵就地上船返歸國內,西部順天、泗川、南海、固城各部待東部撤離後分批至巨濟島集結乘船返國。具體指揮則由黑田如水負責,大納言認為這樣部署可否妥當?”前田利家認為可行。經議定之後便由五大老五奉行聯合發令向朝鮮日軍傳達撤退部署。


  各地日軍都在準備撤離,蔚山城中加藤清正眼見軍隊收拾行裝,心中苦悶隻得獨坐一旁借酒消愁,鍋島直茂前來勸慰,加藤歎道“真是空虛,不論是我還是太閣殿下,直到最後終究是什麽也沒有得到。即便是回去也令我感到苦悶,小西行長、石田三成、大穀吉繼等那幫近江派,還有一些首鼠兩端的大名,看到他們就感到無比的厭煩,他們都是太閣殿下身邊的小人,回去後我一定要向太閣殿下報告!”


  鍋島直茂說道“請恕在下直言,您現在不必太過憂愁,我認為能帶著我的性命回到家鄉再見妻兒已經是最大的運氣。您在戰場上的威名和武勳天下人不會忘記,太閣殿下也不會忘記,豐臣家的未來還需要您去守護,請您務必振作。”加藤清正感謝鍋島直茂的勸慰,鼓起信心,揚言這是在朝鮮最後的任務,必須把軍士全部帶回家鄉。


  邢玠及萬世德聽聞蔚山日軍有撤退跡象,心中起疑。邢玠不禁發問“倭軍占據堅城,背靠海路,兵員輜重可謂源源不斷,為何會有撤退跡象?實在令人難以輕信,莫非是倭國內有重大變故?”萬世德亦感疑惑“也或許為倭寇的疑兵之計,兩軍對峙,一時間難分勝負,倭賊奸詐,故意顯出撤退之象,示弱以誘我出擊,實則暗設伏兵準備將我軍殲滅,此等計謀倭寇是屢次使用。現不知虛實,恐其有詐不可不防,而督師所言國中有變亦有可能,無論如何還是應再仔細探查之後再作決斷。”


  邢玠說道“若倭寇撤退為真,便不能錯失戰機,一經查實便需立刻傳令全軍向蔚山、釜山、泗川、順天等地發起總攻。絕不能讓倭寇安然離去,為此我們應加派人手,加大探查,最好能抓獲活口,查實真相。果真撤退,趁勢追擊,既能最大減少傷亡,收複全部朝鮮土地,也能借此重創敵寇軍力,使其再不敢進犯。”


  萬世德讚成“督師所言極是,海路為倭寇撤退的保障,現陳璘、鄧子龍、李舜臣等人的水軍正在古今島待命,無論是攔截倭寇撤離還是阻擊倭軍的海上救援,海戰將為結束戰爭的關鍵,我立刻傳令水軍備戰,加緊探查倭船動向,盡力阻止倭軍撤退。”各處明軍接到邢階及萬世德的軍令都開始對日軍動向展開探查。


  朝鮮王李昖感慨戰爭即將結束,心情愉悅,特意召來王後及金貴人、世子及王子們共同進膳。李昖說道“這些年來你們真是受苦了,比起其他人,寡人最心痛的便是寡人的家人受盡苦難折磨。戰爭即將結束,該是撫慰自己疲憊身心的時候了。”


  王後敬謝“多謝殿下的關心,比起我們,還是殿下更該撫慰疲憊的身心才是。戰爭結束並不代表著一切結束。要想重振飽受摧殘的社稷和百姓們因戰爭而荒廢的生計,殿下將要比戰爭時更加百倍的努力。所以殿下的健康才最為重要,請您允諾。”李昖感謝。


  王後又轉而叮囑世子光海君要想協助殿下也需注重自己的身心康健,世子領命。而臨海君此時說道“世子已經受盡了磨難,若再繼續努力豈不是太過刻薄了?更何況隻是為了克服戰亂而臨時冊立,而戰亂即將結束,還是不要再給他負擔為好。”


  李昖輕笑並問臨海君是否有意想被冊立為世子輔佐他?此言一出臨海君及世子光海君都不禁一顫,臨海君重整精神說道“若肯托付,兒臣萬死不辭,粉身碎骨也必竭盡全力侍奉左右。”李昖問道“看來真是有信心啊,寡人問你一個問題,現在因為作米法百姓交了多少大米?”


  臨海君不知,稱應有一簍。李昖笑道“所以才說你不行,還是不要妄想成為世子了。還有世子你也要謹記,隻有得到明朝的正式冊封你才能成為真正的世子。其實現在是不是世子也並不緊要,所有人現在都應專注於重建社稷。”眾人領命。


  世子離開後召來李山海尋求幫助,李山海不解光海君已經是朝鮮的世子,自己也決定跟隨,還需要什麽幫助?世子說道“您不是很清楚我的處境麽?我需要勢力,我需要即便是殿下也不敢隨便將我拋棄的勢力作後盾。”


  李山海進言“朝廷有空位勢力才能進入,現在是南人的天下。邸下要登上龍位最重要的便是冷靜,據我所知在分朝時邸下就已經很依賴柳成龍了,那麽邸下有此狠心肅清以柳成龍為首的南人勢力麽?這對邸下而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世子則表示他能做到如此狠心,並再請李山海協助肅清南人。


  李山海因此深夜拜訪西人黨首伊鬥壽共商肅清大計,伊鬥壽問及為何此時又要肅清朝廷重整勢力?李山海答道“這不是顯而易見麽?戰亂即將結束,當然要重塑能引領新時代的朝廷。”


  伊鬥壽一時無語,直接戳破李山海心中真意“您不用說的如此高尚,不就是想將領相及其南人的勢力逐出朝廷,換自己的勢力來領導麽。雖然黨派不同,但就克服戰亂而言,領相及南人功不可沒。戰亂結束便將其拋棄,如何服眾?”


  李山海說道“我也認可他們的功勞,但是就如同太祖大王的作用就是建國,而繁榮昌盛就是世宗大王的作用一樣。西厓及南人的作用現在已經結束。世人及史書不會忘記他們克服戰亂的功勞,但戰亂之後的作用已經不再需要他們了。”伊鬥壽問李山海準備以什麽名分將南人逐出朝廷?李山海稱可用此前為救楊鎬而彈劾的主和誤國。


  伊鬥壽不解“這種事情本就是欲加之罪,而且領相更是從無議和之舉,那這件事就想將領相及南人逐出朝廷完全是異想天開。”李山海明言“三人成虎,更何況西厓現在是兩班公敵,台諫們也會出麵,而最為重要的是主上殿下已經下定決心。而且這也是世子邸下的意願。無論任何名分,領相及南人都將被逐出朝廷,你也是時候該回到朝廷中一展宏圖了。請與世子邸下還有我一起重建社稷。”伊鬥壽雖然感歎不該就這樣拋棄柳成龍,但伊鬥壽心中已對重回朝廷輔佐世子動心,李山海看在眼中心知聯盟已成。


  次日北人柳祖訒及李爾瞻再領台諫集體伏地請願,請求朝鮮王罷免柳成龍,以主和誤國及改革弊端為由彈劾。而李昖此時正由金貴人陪伴,知台諫請願,一時還未下決斷。金貴人詢問是否會罷免柳成龍?李昖辯稱並非他要拋棄,而是柳成龍自己已經樹立了太多的敵人。金貴人以正因施行改革,戰亂才能如此盡快克服勸導李昖不可輕易拋棄。


  李昖說道“正是因為戰亂之中才需要改革,現在戰亂結束了,改革也就不需要了。”金貴人勸道“臣妾其實也不滿意柳成龍,但若否定他的功勞,今後朝廷中便會隻剩奸臣,不如就以接受辭職來了結此事如何?”


  李昖說道“無論是辭職還是罷職,寡人會順從朝廷的意願,還有世子的問題寡人也會仔細觀察。貴人也不要過於信任光海,你以為寡人不知道你與光海正在聯手麽?當然寡人也知道你對寡人並無敵意,隻是在為將來多作一個打算而已。寡人不會拋棄貴人,但是貴人為寡人所生的孩子也不會再有成為世子的可能。”金貴人冷汗直流,連連請罪。


  而伊鬥壽則特意前去拜訪柳成龍,將李山海對其所說之話盡數告知柳成龍知曉,柳成龍不知為何伊鬥壽會告訴他這些。伊鬥壽說道“與其說是領相的錯,倒不如說是無可奈何之舉,所以我才坦誠布公。主上殿下及世子邸下都已下定決心,領相離開時要不想太過難堪,領相不如自請辭職,以免到時被小人攻訐。”


  柳成龍謝伊鬥壽好意,但稱自己即使主動辭職,朝鮮王也不會接受。伊鬥壽不知原因,柳成龍解釋道“殿下若是想從這戰亂的責任中擺脫,單憑我主動辭職是萬萬不夠的。必須要向我問罪並罷免我的職位將我逐出朝廷才可以。我並非想離開,我還想要給失去故鄉和家人的百姓重新提供生活的土地讓他們生活下去,本來是想撐到那個時候的。但之前又反複思考,圍繞主上殿下的太多人隻認為已經克服戰亂但卻沒有人來為戰亂負起責任,他們若還要繼續領導朝廷及百姓,百姓心中該有多麽氣憤。因此我這沒出息的罪人便想留下這個作業負罪離開。當然,我會先向殿下提交辭職奏請,而後續的事情就拜托您了。”伊鬥壽感佩。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