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研製出自動步槍
夕陽從西山上斜射過來,地麵的一切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李德站在窗前,凝望著那朵毫無瑕疵的白雲,在藍天的襯托下吧,她顯得出特有的純潔與端莊,正如同淑女般漫步在天空中。忽然,她一下子漲紅了臉,變得是那麽的羞澀而又嫵媚,正慢慢地、不可避免地往山的那一邊墮落。
李德兩個月以來第一次來到山莊,但沒有時間享受詩情畫意,從早上開始的政治局會議已經開了十個小時了,議題一個接著一個;爭吵無休無止,惡話相加與反唇相譏成了便家常飯,捶胸頓足和咆哮如雷的鏡頭隨時可見。本想監視自己老公的貴夫人們早就嚇得落荒而逃。
會議內容像西瓜皮擦屁股——沒完沒了:卡廷事件的應對方案製訂以後,施佩爾成了主角,他喋喋不休地匯報突擊步槍,光是解釋突擊步槍的概念就花去了一個小時的時間。
一戰結束以後,隨著工業科技的進步,各國的軍事戰略戰術理論也相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戰後的幾次局部戰鬥中,雙方步兵的作戰距離比起一戰時期大大縮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戰鬥都集中在400米的距離之內。
在這個距離內,各國裝備的步槍射程超出了需要。無論是德國的毛瑟步槍,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還是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有效射程都超過600米,標尺射程都在1500米以上。傳統步槍的威力過大,遠遠超出實戰的要求。
同時,步槍的射速不高,士兵們手忙腳亂地扳一下槍機打一發子彈,一個老兵使出吃奶的力氣,每分鍾也不過發射10到12發子彈。
這樣一來,出現了矛盾:一方麵步槍的射程過剩,一方麵步槍的射速太低,火力不足。為了加強火力,衝鋒槍應運而生了。
在二戰爆發前,除了崇尚武士道,舍不得子彈、退掉子彈拚刺刀的日本外,所有發達國家都裝備了衝鋒槍。衝鋒槍射速高,每分鍾可以發射上百發子彈,火力非常猛。例如蘇聯著名的波波莎衝鋒槍使用7.62毫米手槍彈,戰鬥連發射速105發/分,還有71發子彈的彈匣。張鼓峰和諾門坎戰鬥中,當日軍端著三八大蓋蜂擁而來時,被蘇軍的衝鋒槍像割麥子一樣掃倒,戰場上到處躺著被打死篩子的皇軍屍體。
但是衝鋒槍使用的是手槍子彈,有效射程均不超過150米,實戰中還不到100米。也就是說,超過150米距離時衝鋒槍的準確性大打折扣,子彈也打不死人。
衝鋒槍的射程是150米,步槍的500米,中間有一個150米到400米的火力的空檔。各國步兵部隊一般通過輕機槍來彌補。但是輕機槍在基層步兵中裝備較少,而且射速問題解決了,射程過剩的問題仍然存在。在戰鬥中,衝鋒槍需要大量的手槍子彈,步槍、輕機槍也需要大量的步槍彈藥,步兵同時裝備衝鋒槍、步槍和機槍,就是說後勤人員必須同時準備兩種彈藥。
如果把步兵武器彈藥統一口徑,對於各國的軍工生產和後勤係統是一個極大的幫助。為此,從三十年代末,各國開始研製突擊步槍。他們希望能夠生產出一種把步槍和衝鋒槍的特點合一,能夠代替現有步槍、衝鋒槍,甚至輕機槍的一種武器。
1938年,德國黑內爾公司受軍方的要求,開始著手研製自動步槍的工作,開始研究必然遇到很多的問題,主要的原因是無法有效解決現有7.92毫米毛瑟步槍彈在連續射擊中的穩定問題。但是,隨著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麵爆發,自動步槍的研製受到了德國軍方的重視,研製速度明顯加快。由槍械設計師胡戈?施邁瑟擔任方案設計師,提出用短藥筒的中間型威力槍彈代替原有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這是劃時代的觀念。
1941年經過反複實驗後德國研製成功一種7.92×33毫米步槍短彈。這種子彈長度比原有毛瑟步槍彈縮短三分之一,使得槍的後坐力大大減小,解決了自動步槍無法連續準確射擊的技術瓶頸。
在研製生產上,元首和施佩爾的作法是引入競爭機製。為了加快研製步伐,元首和施佩爾讓卡爾-沃爾特公司也介入研製自動步槍。黑內爾公司坐不住了,連續加班一個月,於1942年6月,製造出了使用7.92×33毫米步槍短彈的50支樣槍。稍後,卡爾-沃爾特公司也不甘落後,研製出50支樣槍。經過德國軍方槍械專家的嚴格測試,最終黑內爾公司的MKb42(H)步槍由於綜合性能的優越而中標。
→→→→→→
施佩爾洋洋得意地解釋道:“該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偏轉式閉鎖方式。槍彈擊發後的火藥氣體被導出槍管,進入導氣管驅動活塞帶動槍機動作,完成拋彈殼,子彈上膛,導氣管位於槍管上方,延伸到槍口附近。可選擇單發、連發射擊模式,由容量30發子彈的弧形彈匣供彈。機匣等零件采用衝壓工藝製造,易於生產成本較低。”
戈林打斷了他的話:“親愛的施佩爾工程師,這是政治局會議,不是董事會。時間這麽緊,大家都餓著肚子呢。我們不想聽具體的數據報表,你隻須要說出射程和射速就行了。”
施佩爾解釋:“射程有500米,射速定在200發。彈匣裏能裝30發子彈呢。”
希姆萊一臉的不以為然:“彈匣容量30發子彈就把你樂成這個樣子了,人家蘇聯的波波莎彈匣能裝71發子彈呢。”
“那是衝鋒槍、手槍彈。再說,波波莎裝彈超過65發就容易卡殼。”施佩爾耐心地解釋。
凱特爾粗聲粗氣地叫喊:“真是吃飽了撐的。步兵當然要用步槍,還要拚刺刀。用這些花裏胡捎的東西,浪費子彈不說,容易消磨士兵們的鬥誌。”
他的話引來了一片喝彩,隻不過是倒著喝采。戈培爾揮舞著細胳膊奚落他:“虧你還是陸軍元帥,說出的話簡直像日本軍閥。按照你的意見,我看連步槍都省了,直接讓士兵們拿著長矛騎馬衝鋒就行了。”
李德說出自己的憂慮:自動步槍雖然設計理念先進,但是必須使用新式彈藥,無法利用原有的大量貯藏的毛瑟步槍子彈。實戰中子彈消耗量非常驚人。一個國家在戰爭中重新準備一整套新式彈藥係統,並且滿足戰鬥需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施佩爾不得已又得從頭解釋一遍。美軍最近研製的勃朗寧BAR輕機槍,也是作為突擊武器來設計,希望能夠單兵攜行行進間射擊,進行突擊作戰,壓製敵方火力。但是由於觀點上的局限,仍用傳統步槍彈藥,這就造成了整槍設計的問題:太重,步兵攜帶仍然不便;後坐力太大,影響精度。而德國選取中間型威力槍彈,就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德國設計師根據實戰需要,選擇了30發弧形彈匣。30發彈匣重量適中,單兵可以大量攜帶。同時30發子彈,能夠很好保證火力的持續性。在實戰中,三、四個手持自動步槍的德軍士兵,往往可以壓製住一個班的手持M1的美軍士兵,或者數量更多的使用波波莎衝鋒槍的蘇聯士兵。
施佩爾最後說:“自動步槍所用的子彈仍然是7.92毫米口徑,隻是彈藥長度縮短三分之一,這樣一來子彈生產線就無需作較大的改動……”
“好!”元首打斷了他的話,使勁拍了一下大腿,由於用力過猛,他痛得呲牙咧嘴,“我命令迅速投入量產。每個月生產多少?3萬枝?”
“如果說生產線改造就緒,從九月份開始,每月能生產5萬枝。”施佩爾激動地使勁拍著胸脯,把自己拍得劇烈咳嗽起來。
“好極了。”元首又一次猛拍大腿,這次不光是呲牙咧嘴,而且手掌麻木了。他強忍著疼痛,邊吸冷氣邊咬牙切齒地說:“我要像蘇聯人對付日本人一樣,用自動步槍對付蘇聯人。哎喲——”
李德不由地睇了眼冉妮亞。要在平時,她早就上來替他按摩了。可這是山莊,何況愛娃像防賊一樣提防著她,不住地從窗戶外向裏張望。
裏賓特洛甫建議元首起個名字:“我的元首,五年前你起的‘大眾汽車’現在風靡全球,你應該給這種自動步槍也起個響亮的名字。”
“叫StG42吧。意思是1942年研製成功的突擊步槍。”元首脫口而出。看來他早就等著這一句。
“好”“不錯”“元首英明”爆發出一陣恭維聲,元首又改口說:“還是叫自動步槍吧,這樣叫確切點。”大家楞怔片刻,再次豎起大姆指一陣恭維。
饑腸轆轆的政治局委員們起身吃午飯。李德又想起什麽,扯著施佩爾的袖子道:“施佩爾,這個突擊步槍、虎式坦克、豹式坦克,還有新式潛艇等等一律保密。何時上戰場由我說了算。”
“是。”盡管不解,施佩爾還是猛然一個立正。走在他後麵的冉妮亞猝不及防,一頭撞到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