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釋厄錄> 第十四章 十萬兩

第十四章 十萬兩

  釋厄錄第十四章十萬兩玄武湖畔。

  緊靠著神策門,有一個小小的船塢,名為小寶船塢,是大明市舶司專門製造寶船的分處,專為挑選建造寶船的木材。

  寶船如大海巨鯨,乘風破浪蹈海而行不再話下,再加上可以放置大炮火槍弩箭,水上交鋒更是所向披靡。

  若是被有心人獲得了圖紙,造出了寶船卻用來行惡,比如說經常在沿海劫掠的倭寇海盜,那不僅大明東南邊境不穩,也會霍亂其他國度。

  故寶船的精密圖紙是存放在工部,由錦衣衛嚴加看管,而構建寶船的木料選擇,搭建,魚膠,船篷,大炮的製作,都是由分處專門處理,最後統一在江東門旁的大船塢里建造成寶船,下水試行。

  神策門這處小寶船塢,雖不起眼,卻是寶船的重中之重,沒有合適的木料,無論多麼精細完美的寶船圖紙,都是空談而已。

  小寶船塢里的工匠,他們的職責是選取各種木料,經過特殊的工藝製造,加工出適合寶船使用的木料。

  龍骨、船身、船舷和甲板,根據用處不同,所用的木料也不盡相同,杉木松木為上,柏木為重,柚木榆木下之,而且每種木材,都要用熱油浸泡,短則三個月,長則兩三年,陰乾之後,還需要各種繁瑣工匠技藝,才能成為合格的木料,涌在寶船的不同地方。

  右統領鄭和,最常呆的地方就是此處。

  在小寶船塢里,鄭和不再是宮裡的內官監太監,也不是隱衛的右統領,他只是一個滿身油膩的小工,正抱著一大桶滾燙的桐油,微微傾斜,泛著棕色的桐油化作纖細水流,澆築在一根橫著的杉木上。

  杉木白中泛黃,直而堅韌,自帶異香,少有空心蟲蛀,最適宜作為大船的龍骨,不過寶船長四五十丈,天下能長到四五十丈高的木材,還真沒有過,只能用幾根粗壯的杉木拼接而成。

  沒有讓其他人幫忙,鄭和一桶接著一桶,將桐油澆在杉木上,直到整棵兩人合抱粗的木材半浸在桐油中,鄭和才停止澆油,拎起一個木製的小木槌,從根部開始,輕輕敲打著杉木。

  噹噹當

  厚重純澈的聲音在坊間徘徊,鄭和一手輕敲,一手輕輕翻轉著木材,專註又耐心,好像沒有察覺走到他身後的鐵凌霜和戚辰。

  鐵凌霜站的遠了些,因為鄭和沒有動用絲毫內力,每一錘砸在杉木表面,都會濺起些許油滴,把周邊地面上濺射的也是一片油膩,作為愛乾淨的人,鐵凌霜自然不立危牆。

  「比起右統領,你好像更合適當個船工。」

  木槌敲打不停,鄭和瞄了眼鐵凌霜腰間長刀和身後掛著的雙錘,伸手指了指外面,

  「龍骨屋內,不能見鐵器,去把鼎石錘和你的刀放到門外。」

  鐵凌霜沒有聽到,自然不會去放,戚辰可不敢裝作沒聽到,連忙小跑出去,解下自己的黑白雙劍,斜靠在門口,才緩步走回,只聽鐵凌霜說到,

  「一個帶著金黃面具自稱財神的人,找那幾個天竺來的和尚,在十一月十一大報恩寺中,殺黃胖子。」

  聽到黃胖子,鄭和敲打下來的木槌明顯頓了頓,但隨即恢復了平常,繼續敲打不停,輕聲問道,

  「知道了,繼續追查,必要時保護黃胖子。」

  「嘁~」

  鐵凌霜嗤笑一聲,看著木匠鄭和,手握著刀柄,走到一旁的木架子邊,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木材,有紅有黑,也有金黃和純白的,都只有尺許長,旁邊備註著檀木榆木的名稱。

  拿起一根純黃色的,這是老梨木,最是堅硬,想來應該是做火炮下的木墊,防止火炮發射的后衝力壓壞甲板,鐵凌霜對著鄭和晃了晃手裡的黃梨木,

  「鄭太監你是覺得我傻嗎?一群菩薩相的去殺姓黃的胖子,那個胖子值得有這樣的待遇?哼!朱家哪個人胖你以為我不知道?」

  皇太子朱高熾,身寬體盤,肥胖若豬,被弟弟漢王朱高煦恭敬的尊稱為胖子哥哥,黃姓同皇,黃胖子應該就是皇太子朱高熾。

  鄭和依然面色專註,小木槌噹噹的敲個不停,眼睛盯著自己敲出來一個個巴掌大笑的圓形痕迹,依稀可以看見熱桐油在慢慢的滲進杉木中,回頭看了眼鐵凌霜,一點也沒有奸計被戳穿的羞愧,

  「冤有頭債有主,禍及家人這事,鐵姑娘高風亮節,是做不出來的。」

  被稱讚了,鐵凌霜沒有得意,反而冷笑到,

  「呵呵,鄭太監不愧是官場上的高手,求人辦事都是不要命的抬高別人身價,禍及家人這事,我肯定不會學朱棣動不動就誅十族,要殺我也只會去殺坐在龍椅上的朱棣,不過,保護他那胖豬兒子的事,你還是找別人吧。」

  說完轉身就走,鄭和停下手中木槌,淡淡的說到,

  「這位黃胖子要是死了,最起碼百年之內,你的父親,只能活在陰暗的角落裡,雖然萬丈光芒,但必然有層層灰塵遮蓋。」

  鐵凌霜沒有停下腳步,打開門走了出去,嗤笑聲從外面傳來,

  「我父親,豈會在意灰塵。」

  對戚辰點頭示意,戚辰恭敬一禮,連忙去追鐵凌霜去了,小船塢內頓時安靜了下來,過了許久,有輕笑傳出,緊接著被噹噹的聲音遮掩下去。 ……

  秦淮河畔,鐵凌霜坐在劉家滷肉鋪子前,大口大口吃著鹵豬蹄,鳳眼帶霜,看著往來的熙攘人群,窮苦人像螞蟻一樣忙碌,也不過只能果腹,而那些進出青樓妓館的衣冠楚楚之人,可能這段飯的銀子,就能讓窮人一生富足。

  蠅營狗苟,名利而已。

  戚辰發了大財,也奢侈起來,買了兩根烤玉米,大方的分給鐵凌霜一根,自己抱著烤的金黃的玉米,小口小口的啃著,口中玉米清香夾著鼻間滷肉醇香,別有一番風味。

  咽下最後一口玉米粒,見鐵凌霜拎起自己分給她的那根烤玉米,戚辰稍稍放心,左右瞄了瞄,朝鐵凌霜問道,

  「鐵二姑娘,想聽聽我的看法嗎?」

  「有話就說。」

  戚辰咧開大嘴,忙理了理思路,看了看皇城的方向,輕聲的說到,

  「我父親是軍中人,他說過咱們大明朝開國洪武皇帝殺性太盛,在位期間每次大案,都是幾萬人幾萬人的殺,其實是在為當時溫和的太子朱標鋪路,他嚴苛,他的即位人寬和,這樣大明會穩定下來。」

  本朝太祖朱元璋,藍玉案殺八萬餘人,胡惟庸案殺三萬人,空印案殺兩萬人,每一宗大案都牽連甚廣,這就不僅是嚴苛了,甚至可稱為殘暴。太子朱標卻不同,溫文爾雅,禮賢下士,輔佐他的也都是文臣楷模。

  武平亂世,文開盛世,自古如此。

  這些或許身為的皇帝的朱元璋也考慮到了,所以不管那些外地藩王如何優秀,戰功如何卓著,卻從來沒有絲毫易儲之心。

  可惜,天不從人願,朱標早逝,只留下幼子朱允炆,他和他的父親一樣,走的也是溫和的聖道,以文治國,可惜太年輕了,鬥不過自己的四叔。

  「洪武皇帝刀兵起家,現在的永樂皇帝,不用我說你也知道,也是在戰火中撕殺長大的,聽說現在的皇太子是個溫和的人,如果他以後繼承了大統,按照我父親的說法,大明朝才會真的安定下來。」

  說到這,戚辰壓低了聲音,頗為擔憂的四周瞄了瞄,好像怕是被別人偷聽了去,這要是傳到了有心人的耳中,自己這也算是妄議皇家之事,八成會進北鎮撫司的。

  回頭看見鐵凌霜悠哉的啃著玉米,蔑視自己,戚辰羞愧一笑,小聲的說到,

  「漢王朱高煦,聽說也是個喜歡玩刀不喜歡讀書的,他要是坐上了皇位,那可就不僅僅鐵鉉大人名聲的問題,大明最起碼還要再動三十年刀兵。」

  把啃完的玉米棒扔在桌子上,朝遠處小攤子上招了招手,那一臉憨厚的烤玉米漢子跑了過來,鐵凌霜拋過去一顆銀瓜子喊道,

  「再烤二十根玉米過來。」

  那漢子接過銀瓜子,彎腰點頭的感謝著,飛奔回去烤玉米去了,鐵凌霜又抓起烤豬蹄,沒著急去吃,對一旁要張嘴的戚辰問到,

  「戚大捕頭,你這話里話外都是大明如何如何,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姓朱呢?是不是剛剛右統領給你銀票了?」

  戚辰兩袖清風,剛得了五千兩隻是獎勵自己一根烤玉米,此刻聽到自己變成了行賄的小人,也沒有生氣,擺了擺手,

  「咱們大明開國四十年,一直戰亂不斷,每次大戰,賦稅就要加重,你看這金陵,這些平頭老百姓只能靠著燒烤勉強過活,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他們肯定是想安定下來,但是就是憋在心裡不敢喊出來,當今太子屢次勸解皇上不要再出兵塞外,你看這以後肯定是個仁君啊,他要是將來的皇上,肯定不會擅動刀兵,老百姓的日子肯定越過越好。」

  眼看戚辰說的口感舌燥,可長篇大論還不如鐵凌霜手中的鹵豬蹄,她吃的津津有味,對這些治國道理沖耳不聞,戚辰吞下口水,接著勸到,

  「鐵二姑娘,鐵鉉大人心中光明,自然不會在意這些虛名,可老百姓需要啊,聽說現在的皇太子好幾次給方孝孺大人還有鐵鉉將軍請命恢複名聲,這要是恢復了,那就相當於昭告天下,當年的靖難,是皇上做錯了。這讓老百姓看到了皇家的態度,類似於那什麼罪己詔。」

  當!

  骨頭棒砸在桌面上,鐵凌霜鳳眼眯起盯著桌子上晃蕩的朱骨頭。

  叛賊朱棣當然錯了,可認錯又改不了結果,一封罪己詔也休想之前的恩怨一筆勾銷。

  不過這憨貨說的也有道理,反正閑著無聊,而且懷裡的《觀音心經》還有幾篇沒有到手,肯定是要追下去的,但肯定不能便宜了鄭和。

  眼看小廝端上來滿滿一盆烤玉米,鐵凌霜拎起一根砸向戚辰,

  「你去找那個太監,就說本姑娘出手,十萬兩銀子,否則免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