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搞破壞的反派
反正這事子路想了好多天,到現在還沒想明白,不過孔老頭也沒怪他“你想不明白以後便慢慢捉磨,沒必要一天弄懂!”
阿賜現在覺得這孔子也越來越和自已合得來了,想向他學些東西,認個師,也成一代鴻儒,到世人麵前顯擺一下!
但是格格不入的是,儒教中弟子眾多,他們修為甚高,眼高過頂,表麵上謙恭內心卻是目空一切的傲慢,見麵時總擺出一副副高位者的姿態,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讓對麵的阿賜很是不爽。
儒教和諸子百這家海選弟子時,總有個擂台一樣的台子,也不是打擂台,隻是在上麵對罵,也叫演講或學術交流,經此來提高諸子百家的知名度。
其中儒家的一個老弟子看似不經意的道“這儒家天天如此沒事的時候便來縱談天下蒼生,民間疾苦,也不知道這坐論天下是不是道聽途說?也不知究竟這麽亂七八糟的爭論有沒有用?這儒教也沒有啥意思?早了解儒教如此不堪,也不白耗這麽多的心血,來這一趟了。”
這個搞破壞的反派家夥的聲音雖小,卻仍然清清楚楚的傳音入秘,送入在場所有人的耳中,一聽便知道是一個搞破壞的反派分子,這令氣氛好一陣尷尬,堡磊就是從內部攻破的。
正如這貨所說,儒家的孔丘老頭子雖然厲害,但這些儒家的弟子卻差勁多了,論道多日,在卻始終落於下風,沒有勝過哪怕一場,這麽失麵子的事經他大嘴巴一說,咋樣能叫人臉上好看?
對儒教一方來說,今天這最後一場如果儒家的弟子又敗了,那可真的是最後一絲尊嚴也保不住了,這臉麵怕是要丟到太平洋裏去了!
孔子開口訓斥“宰予,不得無理,你搞破壞也要分場合,還要分重點,不記得師尊我給你說的仁愛了?就是由親及疏的愛。”雖是訓斥,但語氣中卻並未帶有怒氣,顯然隻是一句場麵話罷了。看來這說髒話的反派人物便是宰予無疑了!
就是這樣,這位叫宰予的弟子還不服氣。隻見他“唰!”地站了起身來,拱手向孔丘老頭說道“師尊,弟子也隻是實話實說。”又直起身子,向主位上的諸子百家的辯者隨意地抱了抱拳,“在下宰予,是個直腸子,說出的話未必好聽。如果有得罪之處,還望各位名士不要介意。”
看這位倨傲無禮的樣子,哪裏是在真心賠罪!孔子又能咋樣?
自然是不能真與他計較,其它諸子百家的人巴不得儒家搞內訌呢,都隻好微微一笑道“哦,不介意。宰予高才,吾門中弟子不及也!”用話來鼓勵他繼續在儒家內部搞分裂!
宰予下巴一揚,堪堪受用,又問“各位諸子百家的兄弟們是否可以開始了?”
“可以。”得到首肯,宰予信步向場中走去。那大大咧咧、目中無人的樣子,讓百家弟子掐死他的心都有。他環視在座的吃瓜人道“今日換何人啊?本人宰予,想出來顯擺下,如有對陣的,就請快些站出來,免得浪費大家的時間!”
“子貢前來討教!”溫厚的聲音響起,左手第二個位置有人站起,正是阿賜。孔門十哲中的兩個最渣的終於聚集到了一起,阿賜之前學的都是道教的思想,現在來儒教也想一爭短長,長長見識,也長長臉!
眾儒教弟子不禁為之神識一振。宰予的道行雖不咋滴,但混騙之說自然是經得起眾位長輩的考驗的,在儒家弟子中的聲望也非常高。看來也隻有他,能與子貢一較高下,吃瓜人如此想。因為子貢在儒家也混了很久了,吃瓜人都了解子貢胡說八道的能力。
“好!總算有個有膽識的。”孔子道,直接步入正題。
子貢首先發言“今日就討論一下修煉。眾所周知,孔老夫子曾師從道家李耳,凡人撐死也就活個百十來歲,最終還得塵歸塵土歸土。而我道家便不一樣了。強者不生不滅,普通的可達萬年壽元,若是僥幸得道成仙,更可與天地齊壽。這和凡人區區百十來歲大有區別,應是打破了凡間規矩,便是逆天,我認為,吾輩修煉是在做逆天之事。諸位,可有不同見解?”
宰予道“子貢你這不是在嚇唬我嘛!你能不能找個萬年老妖給我宰予看看!找不到吧,吹吧!修煉本身乃感悟天道的過程,也即是順應天道,遵從法則,咋能說是逆天行事?儒家最高境界是修煉成聖,也是最終目的,算是超凡脫俗了,達到坐忘即忘我。”
“你說最高境界需要忘我,那麽也就是還脫離不了我。老子說吾有大患唯有吾身。要無我,看來道家舍棄自我,比你們儒家還是要高檔一些!至少你們連個自身的臭皮饢還舍不得丟掉!”
“子貢,你那麽高尚,可以舍棄自身的臭皮饢,為何不從這懸岩上跳下去,這一舍棄自我臭皮饢便承認你真的境界高於我儒家道義了,問題是你這渣男敢嗎?沒有這種勇氣便不要來瞎吹牛,我們儒家首先做的是君子,然後是平天下,成聖人之功業。順應天道,遵從法則?所以,儒家最終目標是成聖人。不是你們的一跳成道!”
“無我隻是一種境界,並不一定是要鼓勵大家去爭先恐後的跳樓,當年元始天尊和老子都沒跳樓,好象也都做到了無我,不跳樓能成道有何不妥?所以這跳不跳樓不是重點!”阿賜說道。
“聖人不是單指道德,聖人之所以是聖人,是為社會穩定立下了卓越的功勳。積累功德而成聖。師尊孔子自認不是聖人。認為周公是聖人,因他立下周禮,使周邦綿延數百年。你道家在世間留下了啥?又為芸芸眾生做了些啥?整天傻呼呼地躲在鳥不生蛋的地方,有啥出息?”
“儒家重修證,慎獨是儒風(儒家風範)的最高境界。隻有修到慎獨的君子,才能做到誠於中,形於外,裏如一,誠存於中,嚴於律己,不需外界監督,而所行自潔。儒道都重修證,唯修證方式、法門有所不同。對於儒家來說,格致誠正,修齊治平,都是修煉。破歪理邪說,憑浩然氣鬥惡勢黑力,也是修煉呢。也就是大隱隱於市,你們道家是自度而不度他,偏於一隅,或遠遁深山,咋樣能為天下蒼生謀福?”
。